這一次,美國真的要向中國“開戰”?

08-16

北京時間的今天,特朗普終於簽下行政令,責成美國貿易代表對中國的 " 不公平貿易行為 " 發起調查,也就是終於揮舞起瞭媒體口中的 "301 大棒 "。其理由,是 " 中國企業涉嫌侵犯美國知識產權和迫使美國企業技術轉讓 "。

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 特朗普是否會向中國發起貿易戰 " 的話題,世界媒體都相當關註。這次特朗普的最新行為雖然稱不上是絕對意義上的 " 貿易戰 ",但其透露出的信號,依然值得我們重視。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外交部和商務部連續回應此事、並警告和敦促美方不要貿然行事的原因。

法案

所謂 "301 大棒 ",指的是美國《1974 年貿易法》的第 301 條。這個條款之所以被稱為 " 大棒 ",是因為其規定,讓美國有瞭可以拿來做貿易 " 武器 " 的可能。

這一條款怎麼規定的呢?" 當美國單方認定貿易不合理時 ",美國就可以啟動調查和談判,一旦談判結果不遂己意,就可以祭出貿易上的報復性手段,包括但不限於中止貿易協定、投資壁壘、取消免稅待遇、懲罰性關稅等。

註意,這其中的關鍵,在於 " 單邊 "。隻要美國認定別國的某些貿易行為 " 不合理 "、" 不合法 "、" 不公正 ",就可以啟動這種調查,以強迫對手國改變其貿易做法、法律法規等。

如名字所示的那樣,這一法條是在 1974 年制定的。在後續的修訂中,還出現瞭 " 超級 301 條款 " 和 " 特殊 301 條款 ",前者針對貿易自由化,後者則針對知識產權保護。

40 年來,美國使用這一工具最頻繁的時期是上世紀 80 年代。在中國加入 WTO 之前,美國曾於 1991 年、1994 年、1996 年三次對中國發起 " 特別 301 調查 ";入世之後的 2010 年,美國也曾對中國新能源發起 301 調查。

影響當然很大。比如 2010 年那次,最終中國同意停止對使用國產零部件的風電企業提供補貼;1989 年對日本啟動的特殊 301 調查,迫使日本開放計算機、衛星、林產品市場;90 年代的三次調查,則也讓中國先後修訂瞭《專利法》、《商標法》,頒佈《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知識產權保法律法規。

事實上,加入 WTO 之後,由於有 WTO 的裁判機制,美國 301 條款這種帶有強烈單邊主義色彩的機制已經很少使用。2004 年和 2007 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兩次拒絕瞭國內組織團體對中國申請 301 調查的提議。

但這並不代表美國沒有一直盯著中國。自 1989 年美國首次發佈《特別 301 報告》以來到現在,中國已經 28 次被列出瞭這一報告中的 " 優先觀察名單 " —— " 老大哥一直在看著你 "。

那麼,這一次美國的舉動,到底意味著什麼?

退路

特朗普點名讓啟動調查的,是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總統的要求是," 就是否需要啟動關於知識產權的特殊 301 條款進行調查 "。也就是說,先去調查調查,看需不需要對中國啟動這個條款。

而一旦萊特希澤決定 " 需要啟動 "301 條款,並且 6 個月內完成調查結果的認定,則不需要總統和國會批準,30 天內就可以自動執行貿易報復措施。

這位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是一位典型的單邊主義者。他曾參與對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摩托車、鋼鐵等產品提高關稅和實行進口配額限制的貿易戰,從而迫使日本將部分汽車產業生產線遷至美國;近年來,他則多次批評中國通過 " 操縱貿易 "、使制造業的工作機會流入中國。

在簽署行政備忘錄的儀式上,特朗普言之鑿鑿:" 我們要保障我們的專利、版權、商標、商業機密和其他知識資產。這事關我們的安全和財富 ";" 我想告訴你,這隻是一個開始。我的職責是保護美國工人的權益 "。

但這個 " 備忘錄 ",或許本身就是特朗普給自己留下的一條退路。

為什麼這麼說?

備忘錄不是總統令。總統令屬於正式文件,要交由聯邦公報發行公佈,聯邦檔案館保存,並且擁有一個單獨的編號,以便後人檢視總統令的執行效果。例如,特朗普此前下達研究如何放松監管和研究如何廢除 " 奧巴馬醫保法 " 的命令時,簽署的均為總統令。

相比之下,備忘錄就隨便很多。萊特希澤拿著雖然也一樣可以當令箭使,但是法律沒有要求總統公佈備忘錄的具體內容,聯邦檔案館沒有存檔,時間久瞭如果他不提,可能也就沒人記得去追究到底執行的如何。總統令由於有案可循,日後可以作為先例來引用,而備忘錄在這方面的效力就遠不如總統令,不容易對日後類似的案例產生影響。僅此一個細節,就足以看出特朗普商人的精明。

而與此前高調抨擊對華貿易逆差相比,讓貿易代表先去調查調查是否需要展開 301 條款調查,就如美國媒體形容的那樣,是 " 為瞭調查而進行的調查 ",這一舉動本身已經具有相當落差。

為什麼特朗普會這樣精打細算?答案也不復雜:即使是嘴上高調如特朗普者,心裡也很明白,如果中美真的打起貿易戰,那絕對是雙輸的局面。

套路

按照特朗普此前行動的套路來看,其出牌的叫價意味明顯。有美國媒體分析,這是用貿易手段來給中國施壓,讓中國在朝鮮問題上多發揮些作用。

且先不論這種事件關聯度到底如何,這種措施真的能給中國施壓嗎?

我們都知道,中美商業和貿易已經呈現出高度相互依賴的特性。2016 年,中美貿易額約 6500 億美元,自 1990 年以來累積雙邊直接投資近 3000 億美元。巨額的雙邊貿易和投資,培養瞭覆蓋全球的供應鏈和企業合作關系的生態系統。

此前我們引用過,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 · 羅奇研究顯示,美國與 101 個國傢之間都存在貿易逆差。更有研究發現,中國對美貿易順差中,大約 40% 是由在華經營的美國公司創造的,另有 20% 是其他在華經營的外資公司創造的。即便是出口創匯的外貿行業,中國企業的產品利潤中,也有相當一部分被美國企業拿走瞭。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 2016 年 10 月發佈的中國商業環境調查報告顯示,90% 的美資企業在中國實現瞭盈利。

事實上,這種調查也可能成為給中國的 " 助攻 "。美國對中國使用 " 特別 301 條款 " 已經 26 年,但起到的作用呢?中國的整體經濟實力不僅沒有受影響,還出現瞭奇跡般的增長。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列舉數據稱,論 GDP,在美國對中國首次依據 " 特別 301 條款 " 發起查抄行動的 1991 年,美國的現價 GDP 是中國的 14.86 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實際 GDP 是中國的 4.89 倍;而到瞭 2016 年,這兩個數字的差距已經縮小為 1.63 倍、0.87 倍。

底牌

在善於談判的特朗普那裡,牌其實並不多瞭。

美國傳統智庫佈魯金斯學會的一份報告裡曾表示," 美國對中國的優勢在於美國能利用大國之間的關系,但是現在這樣的優勢在不斷減少。" 特朗普一上臺,就廢除瞭跨太平洋貿易夥伴關系(TPP),減弱瞭通過日本等亞洲國傢壓制中國的能力;隨後,緊接著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要求北約國傢增加軍費分擔,得罪瞭歐盟各國。

唯一有希望拉攏的俄羅斯,則被美國國會通過的制裁法律激怒,驅逐瞭部分美國外交人員。這使得美國在對中國強硬的時候漸漸的缺乏底氣。

所以,所謂的 " 單邊制裁 " 中國,對於美國來說可能更多的是政治性選舉口號。如果真的去實施這些措施引發貿易戰,美國依賴從中國進口廉價商品保持生活水準的底層民眾恐怕是將從特朗普的支持者變成反對者。

更重要的是,美國反對的 " 以市場換技術 " 的做法,並不違反 WTO 的條例。如果美國廠商可以放棄中國市場,大可不必在意中國所謂強制技術轉移的問題。世界上很多發展中國傢都有類似的做法。WTO 並不禁止成員國在開放市場、對外國廠商提供國民待遇時附加一定的條件。例如印度要求在印度銷售手機必須滿足一定的國產化率等市場準入條件是發展中國傢慣用的方式。

所以,這次到底是要來一次喊口號般的狂歡,對中國貿易開戰,還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特朗普真的要好好考慮一下瞭。和則兩利、鬥則兩傷,這個道理並不難懂。

文/鄒曉嘉(國觀智庫特約研究員)發自紐約

編輯/東方補白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