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東北人”,受盡歧視 70 年

07-17

圖為 2015 年時,印度曼尼普爾邦示威民眾抗議政府非法占有原住民土地

【環球時報駐印度、英國、美國特約記者 程心 紀雙城 丁玎 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編者按:" 復雜印度 " 有很多敏感詞," 東北各邦 " 是其中之一。它特指那個被纖細的 " 印度雞脖子 " ——西裡古裡走廊甩到東北方向的 8 個邦。對印度來講,那裡若即若離卻絕不可放手,既可標榜印度的多元文化,更是與中國、緬甸、孟加拉國形成戰略緩沖的前沿。近幾個月,印度東北的重磅消息不斷:總理莫迪為靠近印中邊界的多拉 - 薩迪亞大橋揭幕、印度士兵非法越界進入中國領土、以絕食 16 年的方式抗議印度軍警濫殺平民的 " 曼尼普爾鐵娘子 " 宣佈結婚但不放棄為東北各邦求平等的努力 …… 自印度獨立以來,有關印度東北部的國際報道離不開 " 粗暴 "" 分離 "" 混亂 "" 封閉 "" 落後 " 等詞," 印度東北人 " 也遭受著被歧視和不公平的待遇。

這裡是印度分離主義最盛的地區

印度東北部與中國、不丹、緬甸、孟加拉國接壤,並通過狹長的西裡古裡走廊與印度本土連接。印度東北包括阿薩姆邦、梅加拉亞邦、米佐拉姆邦、那加蘭邦、曼尼普爾邦、特裡普拉邦、錫金邦以及印度目前實際控制的我國藏南地區 ( 印稱之為 " 阿魯納恰爾邦 " ) 。整個地區面積占印度實際控制面積的 8%,占總人口的 3.7%。其中,阿薩姆邦人口又占印度東北地區人口的近七成。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日前行走在印度東北地區最大城市——阿薩姆邦古瓦哈蒂的大街上,感覺這裡更像一個在哈哈鏡中被扭曲瞭的離奇世界:在印度多數地區難得一見的 " 熱褲 ",被穿在長著東南亞面孔的當地姑娘短粗的大腿上 ; 印象中犄角沖天趾高氣揚的印度神牛,在這裡像被 " 撒瞭氣 ",瘦小身材蜷伏在路邊雜草中 ; 街邊小鋪裡,泛著油光的現切豬肉掛著賣,各種魚蝦生鮮鋪滿案臺 ; 街上除瞭有印度神廟,還行走著白衣裹身的神父、黑紗罩頭的穆斯林和黃袍赤腳的和尚 ……

新德裡大街旁有時能見到慶祝東北某邦文化節的巨幅廣告,但在廣告牌下的小書店裡,能看到控訴政府壓榨東北部邊民的書籍。兩年前的 7 月,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印度東北各邦分離主義和暴力活動急劇增多,並提到當地人長相更接近東亞人而不是典型的印度人,多信奉基督教而不是印度教,因此常受到歧視。文章說,印度東北部的困境可追溯到 1947 年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時,如那加部落和曼尼普爾被 " 粗暴 " 地強行並入印度。去年 7 月,美聯社報道說,幾十年來印度一直受到各種 " 致命 " 政治爭端的影響,其中就有東北地區的一系列暴力沖突。在印度偏遠的東北地帶,政府軍曾與數十個要求獨立或想獲取更大自治權的民族反叛武裝組織作戰,並已造成該地區 2.1 萬餘人死亡。印度與該地區的 40 多個反叛武裝簽署停火協議,要給予當地民族部落更多自治權,但和談過程中,多個反叛組織分裂,其中某些派別又開始瞭遊擊戰。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南亞中亞研究所所長王德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東北部的分離主義運動是印度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分離主義運動。在那加蘭邦,分離主義的暴力活動早在 1952 年就開始瞭。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關東北一些邦分裂獨立的報道很多,但後來被鎮壓下去。早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那加人就要求建立自治的 " 大那加蘭 ( ‘蘭’為英文‘土地’ land 的音譯 ) "。1956 年 3 月 22 日,那加民族委員會領導人費佐建立瞭那加聯邦政府和那加聯邦軍,正式開始武裝暴亂。同年 4 月,印度軍隊迅速平息叛亂,費佐被迫逃亡英國。王德華認為,印度國大黨、印度人民黨通過修改憲法等方式,想解決落後地區因種姓、部族、宗教等形成的問題和矛盾,但實際解決起來困難重重。

" 印度狂暴的東北地區,曼尼普爾的大混亂 !" 英國《經濟學人》2007 年曾以此為題,講述約 5000 名曼尼普爾 " 戰士 " 如何試圖 " 恢復在 1949 年被印度吞並前就已獨立數百年的王國 "。歷史上,曼尼普爾原本是一個獨立王國,因地處印度和緬甸之間而享受過境貿易稅收帶來的財富。在倫敦從事國際金融貿易的比士瓦及是第二代印度移民,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有關印度東北地區的負面消息讓他們感到尷尬,中央政府應為此承擔更多責任。比士瓦及說,很多印度裔都想去曼尼普爾看看,玩上一兩天,因為那裡被印度一位前總理稱為 " 印度的瑞士 ",風景秀麗。但考慮到當地的安全局勢,印度政府就知道把東北部和外界隔離開。比士瓦及說:" 印度不是瑞士,還很貧窮,那麼曼尼普爾怎麼可能成為印度的瑞士?印度想留住東北人心,就要給出既令當地人感到有歸屬感又有別於其他城邦的發展策略,否則雙方的關系隻會越來越僵。"

他們是連賤民都欺辱的印度 " 外人 "

相當於中國 " 知乎 " 的外國網站 Quora 上有許多關於印度東北各邦的問題和回答。如:印度學校裡為何不教有關印度東北各邦的歷史?答:印度歷史極其以德裡為中心,直到英國人來瞭後,東北地方才首次成為印度政治實體的一部分。問:印度東北各邦為何落後?答:中央政府的態度是最大原因。問:東北各邦有何共同點?答:相當隔絕於印度主體。問:想獨立的某個邦會怎樣?答:印度是一位嚴厲的 " 母親 ",當她認為有必要時會毫不猶豫地懲罰 ( 我們 ) 。

長著大眼睛和黑頭發的那加蘭邦學生阿傑在新德裡常被一些印度人喊作 " 中國人 "。因為長得實在太像中國人,當和中國人交流時,阿傑又不得不解釋 " 我是印度人 "。阿傑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除瞭阿薩姆邦和梅加拉亞邦,東北部其他邦,特別是曼尼普爾和那加蘭邦,受政府限制,不僅中國人不能去,真正去的西方人也很少。東北幾個邦的普通民眾想去新德裡並沒有什麼限制。如那加蘭邦沒有好大學,當地學生都想到新德裡上學,當然機會很難得,生活費也很高。由於進出那加蘭邦的公路不好,去趟新德裡交通很麻煩,阿傑感覺 " 從新德裡到中國比從自己的傢鄉去一趟新德裡還要方便 "。談到當地基礎設施差、經濟發展緩慢,阿傑認為 " 原因復雜 ",離不開動蕩的局勢、中央政府的 " 封閉 " 政策、地方領導的腐敗。在阿傑看來,現在年輕人更為務實瞭,至少,大傢 8 月 15 日也慶祝印度的 " 獨立日 "。

在新德裡,來自東北各邦的人多從事服務員等比較低端的職業。他們有時受到當地人的欺凌,2014 年初先後有來自 " 阿魯納恰爾邦 " 的學生、曼尼普爾邦的青年被毆打致死或受傷。據阿傑講,在印度,甚至連賤民都敢欺負 " 東北人 "," 東北人 " 被打、罵、性騷擾的事件時有發生。一有印度軍警到阿傑的村莊,女孩就嚇得躲起來。那加女人一般不會嫁給其他地方的印度人,大傢認為 " 這是一件很恥辱的事兒 ",是背叛,親友都會極力反對。在那加蘭邦南邊的曼尼普爾邦,2004 年 7 月,曾有多名曼尼普爾婦女用赤身裸體的極端方式表達憤怒和抗議,她們拉出橫幅,上面寫著:" 印度軍人,強奸我們吧 !"

印度人把那加人當 " 外人 ",而那加人也稱來自新德裡的人為紙埋 ( 音 ) ,同樣有 " 外國人 " 或 " 外人 " 的意思。談到那加人的來歷,有的說是從中國西南翻山越嶺而來,有的說是從緬甸西北遷徙過去,也有的說英國人到來前,他們過著自由自在的原生態生活 。據阿傑講:" 以前上歷史課時很尷尬,因為我們在歷史上並不屬於印度,印度人在東北最遠打到阿薩姆,英國人到來前,它歷史上的事件都跟我們無關。" 在印度記者哈裡士 · 錢多拉所寫的《那加故事:印度第一個武裝鬥爭》一書中,詳細地記載瞭印度軍警當時在東北地區的暴行,如為瞭將小村並入大村,就逼迫村民燒房子,然後再簽字說是自願燒的。據該書記載,截至 1960 年 12 月,印度軍警共燒毀 36 個那加村莊的 2203 間房屋。瘋狂的鎮壓給那加人帶來災難性打擊,錢多拉說," 即使英國殖民者也沒有印度軍警血腥 "。

今年 45 歲的 " 曼尼普爾鐵娘子 " 沙米拉 28 歲時親眼目睹 10 名曼尼普爾邦普通百姓被政府士兵射殺,而按照 1958 年制定、隻在東北幾個邦適用的印度《武裝部隊特別權利法》,這些沒有授權就射殺平民的士兵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為向印度政府施壓,廢除《武裝部隊特別權利法》,沙米拉一度絕食 16 年。

幫東北邦 " 脫貧 ",印度政府缺誠意

印度東北部也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必經之地。曾作為記者在印度常駐 3 年的呂鵬飛 2014 年春走進 " 禁止中國人進入的地區 ",到梅加拉亞邦首府西隆采訪。在西隆,幾乎看不到印地語的路標店標,而是選用英文。據瞭解,印度東北部各邦的首席部長大多是當地部族代表,為獲得穩定選票,不少人刻意與中央政府保持一定距離。《西隆時報》資深編輯帕特裡夏 · 慕克姆告訴呂鵬飛,東北並非一直落後,在印巴分治前,阿薩姆邦人均收入比全印平均水平高 4%,但目前整個東北地區的人均收入隻有全國的一半。原因之一就是封閉。

過去 30 年,印度東北部一級公路以上國道僅有 500 公裡,優質公路缺口超過 2500 公裡。從印度東北部最大城市古爾哈蒂至西隆的長約 120 公裡道路,施工已 10 餘年,仍有約 5% 的路段不能竣工。東北部地區基礎設施落後和建設緩慢,除印度中央政府對當地經濟不夠重視外,還有其他原因。如梅加拉亞貿易促進局主管拉特裡所說,東北部地區山路多,每公裡工程造價原本就是印度普通地區的 3 倍,造成修路融資困難。另外,修路涉及搬遷村民住宅甚至占用耕地,而當地人不相信政府,總擔心被騙。

印度對東北地區 " 閉關 " 帶來後果的是惡性循環,對此,印度學者心知肚明。印度中國問題研究所主席莫漢蒂教授曾告訴呂鵬飛,隻有發展經濟、提高民眾生活水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印度東北地區安全形勢不穩的問題。正如梅加拉亞山地大學一位教授所說,東北邦的局勢不穩是事實,這是多種勢力在這裡共同作用的結果,很難說誰的過錯更大,但結果就是印度東北部長期處於一種被隔離狀態,當地人很難融入印度主流社會,地區發展始終被邊緣化。

印度工商聯合會、印度產業聯合會等組織也在東北地區舉辦過多次具體的招商咨詢會,但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究其原因,印度政府對該地區 " 不放心 " 恐怕是根本,穩定一直是排在首位的任務。印度對中國企業進入東北部地區有一定防范,但 2015 年 11 月印度在西隆舉辦第二屆 " 連接東北部 " 會議時,卻有日本、泰國的企業和機構代表參加。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