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時報》8 月 17 日發表文章,原題:為何印度必須認真對待中國發出的貿易戰警告 。
文章中稱,印度並沒認真對待中國在洞朗問題上的威嚇。因為很明顯,中國無法承擔戰爭的後果。然而,有一場戰爭可能爆發,且是印度承擔不起的——對華貿易戰。
▲《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原文截圖
最近,印度對中國 93 項產品施加反傾銷關稅。中國並不打算容忍此舉。中國媒體已敦促本國公司三思在印投資的風險,並警告新德裡要為這一不妥當行為可能引發的後果做好準備。《環球時報》文章警告,中國可用限制印度產品的辦法輕松報復,盡管這對中國而言在經濟上並不理智。在印度對中國產品施加反傾銷稅後,中印貿易戰正迫近。
印度為何承擔不起與中國開打貿易戰的後果?請考慮以下因素。去年,印度對華貿易赤字升至 465.6 億美元。中國對印出口總額達 583.3 億美元,比 2015 年增長 0.2%。印度對華出口則下降至 117.6 億美元,比 2015 年減少 12%。
中國對印出口額僅占其總出口額的 2%。因此,即使印度抵制所有進口自中國的產品,對中國也不構成重大影響。
盡管中國需為制造業產品找到新市場。但中國可開發其他亞洲國傢,甚至是非洲、歐洲,不用靠印度。
目前,印度每年進口電信設備總值超過 7000 億盧比,中國公司在印度電信市場占據統治性地位。印度制藥業也嚴重依賴中國進口。電力行業是印度另一個必須依賴中國進口的領域。在(印度的)第 12 個五年規劃期間,印度近 30% 發電能力需從中國進口。在快速增長的太陽能領域,2016 年 4 月至 2017 年 1 月,進口自中國的太陽能設備占據印度 87% 的市場。
印度大眾的印象是,中國正對印傾銷消費產品。但事實上,印度在生產資料產品上依賴中國,減少廉價生產資料產品進口將推高(印度的)生產成本。印度可以與中國開打貿易戰,但前提是必須扭轉對華貿易局面,而這需要 10 年的制造業增長。
王曉雄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