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座的漢學傢們,應該都聽過這句話:‘唐朝文化在日本,明朝文化在韓國,民國文化在臺灣’,這意味著中國的文化在千年以來一直在流逝,並沒有保存,保存下來的,是經過馴化的文化,所以我認為對漢學的研究,應該把中心放在日本、韓國和臺灣。"
日本的 " 唐招提寺 "
世界漢學高峰研討會上,當著來自全世界的漢文化研究者,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國學專傢的面,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教授藤井省三非常自信(甚至是強橫)地發表瞭上述言論,他的言外之意是,日本、韓國才是漢文化的集大成者。
藤井省三
有中國專傢表示不認可:" 藤井教授所說的言論,隻是民間的說法,實際上在學術界並不受到認可,他以民間論調來給學術作定論,這是很不嚴謹的。"
藤井省三回應說:" 學術的成果大多來自於民間,相較於典籍,民間的論調更值得相信。我想問一下這位先生,您所說的學術界不認可這個說法,有沒有依據?您所說的不嚴謹,有沒有依據?"
中國國學專傢表示有依據,但是現在提供不出來,需要時間來搜集。
藤井省三說:" 那就是您準備不夠充分,我認為您並沒有依據,實際上關於上面的說法,最初是從中國傳出來的,我隻是轉述,並沒有杜撰。"
中國專傢說:" 那隻是一部分人的論點。"
藤井省三說:" 那起碼說明,你們中國也是這麼認為的。"
這個時候,坐在主席臺上的麻省理工華裔教授、美國國傢工程院院士、本次高峰會議特邀嘉賓,陳剛教授發言瞭。
他說:" 藤井教授的論點讓我很感興趣,作為一個中國文化的傳承者和受益者,我想問一下藤井教授,你說那種說法來自於中國,有依據嗎?"
陳剛教授
藤井省三說:" 有依據,不過我不能展示。"
陳剛教授說:" 那我相信你是沒有依據的,有的話,也是極少數人的言論。曾經有人給我錢讓我發表類似的言論,被我拒絕瞭。我的意思是,你即便有依據,也是以金錢換來的。"
全場一片寂靜,藤井省三說:" 事實就是這樣,我們不用花錢,漢文化在中國還剩下什麼,其實有目共睹。"
陳剛教授說:" 正如你所說,唐朝文化在日本,我沒有異議,你們確實保留的很好;明朝文化在韓國,他們也延續得很好;民國文化在臺灣,的確,這個更無可非議。但是中國並非什麼都不剩下,難道你們學會瞭中國唐朝文化,我們就失去瞭唐朝文化嗎?難道韓國學去瞭明朝文化,我們就失去瞭明朝文化嗎?同樣的,臺灣延續瞭民國文化,但臺灣也是中國的,這個文化仍屬於中國,你刻意把臺灣作為一個文化現象說出來,其實代表瞭你的政治傾向,這在學術研究中是很不可取的。"
一番話把藤井省三說的啞口無言,陳剛教授繼續對在場所有人說:" 漢文化,不光是有漢以來的文化,更不是一朝一代的文化,而是整整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結晶。時間在推移,社會在發展,文明也在不斷進化。中國發展到現在,就是五千年文明的成果,不是任何一個國傢聲稱自己學會瞭中國某一個朝代的文化就能取代漢文化的,這是一個邏輯和認知的混淆,大傢不要上當。漢學的大成,是讀懂中華文明的五千年,至於某個朝代的文化,最詳實的記載也在中國,所以我說,所謂的‘唐朝文化在日本,明朝文化在韓國,民國文化在臺灣’,他們隻是繼承瞭一個片段,學會瞭一個形式,真正的中華文明,是不斷發展和創新的,否則也不會有如今的成就。"
整個對話雙方始終有禮有節,但是誰都能聞到雙方針鋒相對的硝煙味。
事後有國內專傢點評:" 漢學國際峰會,是學術交流性質的會議,以討論和交流為主,而不是逞口舌之快的地方。" 似乎對陳剛教授的據理而辯頗有微詞。
不過我認為陳剛教授與藤井省三的唇槍舌劍很是大快人心,這有力地打擊瞭國內個別所謂專傢的論調,也在國際上為中國對漢文化的正統性做瞭一次強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