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度、日本對中國的愛,讓刀姐想起小狗之戀(puppy love)。
翻開你們的戀愛成長史,有沒有這樣一個階段。明明喜歡某人喜歡的不行,偏偏要在他 / 她面前玩高冷,一副不帶人玩的架勢。然而,內心小鹿亂撞,總是偷偷用餘光偷瞄,看看人傢是不是也在朝你張望。
這就是小狗之戀,美、印、日就是這樣的小狗。這三個國傢正在孟加拉灣搞 " 爬梯 ",唯一指定的特邀觀眾就是中國,卻又不停地嚷嚷著 " 中國間諜船又來偷看瞭!不許看不許看 ……"。
但是,中國真的不理不睬,他們就像戀愛中的小狗那樣,暗自神傷。
你們到底有多愛中國呢?
" 馬拉巴爾 -17" 聯合軍演正在印度洋孟加拉灣舉行,還有幾天就要結束。美國、印度、日本這 3 隻小狗在印度洋秀身段,目的很簡單,是因為它們盯上瞭隔壁的俊男——中國。
它們並不希望中國隻是安靜的做個美男子,它們希望看到中國關註、緊張、生氣、甚至罵他們兩句,它們才會些許心安。
不信,你看:
CNN:美印日開始海軍演習,中國正在關註哩(呵呵,你們還挺篤定我們會關註,那麼請繼續你們的表演)
《紐約時報》:印美日開始戰爭演習,中國聽到瞭信號(你們把信號都寫在標題裡,還用聽嗎)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美國加入印日大規模海上演習,目標對準中國!(" 加入 "?美國不是發起人嘛,那麼謙虛,明明是你們拉著其他兩條小狗的好嗎)
印度媒體也自嗨瞭。新德裡電視臺偷著樂:印美日準備在印度洋軍演瞭,中國好擔心喲(現在明白瞭,印度成為海上強國的自信心,來源都是嗨得不要不要的印度媒體)
《印度斯坦時報》則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馬拉巴爾 2017:印美日海上軍演,我們這麼做真不是為瞭讓中國焦慮的!(嘖嘖嘖,你們哪隻眼開掛,看出中國在焦慮?)
厲害瞭,小狗狗們!
既然小狗們搖尾乞憐裝嗲賣萌,適當關註一下他們的軍演也是一種禮貌。
這項被稱為 " 馬拉巴爾 " 的軍演本來是專屬美印兩國的,始於 1992 年。2007 年,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的加入,讓軍演參加國達到瞭空前絕後的 5 國。註意,是空前絕後,因為在這之後,新加坡、澳大利亞再沒參加過瞭,日本是 2015 年才開始恢復參加的。
不過今年的軍演還真算是蠻厲害的。首先,在 " 馬拉巴爾 " 演習 25 年的歷史上,今年的軍演是規模最大的一次。第二,三國今年都派出瞭本國最大的艦艇參加,都是航母級戰艦。
美國派出的是海軍 " 尼米茲 " 號核動力航母編隊。在 " 福特 " 級航母正式服役之前," 尼米茲 " 級航空母艦是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大、排水量最大、載機最多、在役數量最多、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一級核動力航空母艦。
上圖是英國 " 皇傢方舟 " 號航空母艦(左)與美國 " 尼米茲 " 號核動力航空母艦一起停靠在美國諾福克軍港。看,雖然都是航母," 皇傢方舟 " 號在 " 尼米茲 " 號面前卻顯得很袖珍。
印度拿出的是他們國傢唯一一艘現役航空母艦—— " 超日王 "(又稱 " 維克拉瑪蒂亞 " 號)。這也是該艦服役後,首次與外國軍艦一同進行全面的戰鬥演習。" 超日王 " 號航母是由原蘇聯海軍 " 戈爾什科夫 " 號改裝的,原來經費短缺的俄羅斯將這艘退役航母作為禮物免費送給印度,不過這艘航母的改裝加上配備艦載機耗費印度大約 50 億美元。
日本拿出的是能搭載 9 架直升機的 " 出雲 " 號直升機驅逐艦,海上自衛隊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作戰艦艇,被公認是日本的 " 準航母 "。
演習 " 圍獵中國潛艇 "
" 把中國牢固地鎖定在這次演習的十字準線上 " ——《印度時報》這麼說。據稱,此次演習針對的是一個具體的目標:能潛入印度洋深海,悄悄在印度海岸線就位的潛水艇。針對的是哪國潛艇,已經談不上秘密。
印度《第一郵報》7 月 11 日的視頻報道清楚地指出:此次海上軍演就是旨在限制中國軍艦在印度洋的活動。
還有,限制近兩個月在印度洋海域突然增加的中國潛艇數量。
有報道說,北京已經派瞭 " 海王星 " 號情報搜集船監視 " 馬拉巴爾 2017" 演習。
很顯然,中國潛艇是此次演習的假想敵。美印分別出動瞭一艘核潛艇和一艘常規潛艇參加 " 馬拉巴爾 2017" 演習,它們很可能將在演習中模擬兩種中國潛艇的不同作戰模式。
是什麼促使印度派出唯一的航母參演?《紐約時報》的解釋是:軍演的時機恰逢印中關系趨於緊張,兩國在喜馬拉雅山的邊防部隊陷入對峙已經近一個月。
看著聲勢著實不小,不過也有潑冷水的,臺灣《天境傳媒》評論說,印度的 " 超日王 " 再有一年就滿 40 歲瞭,日本的 " 出雲號 " 艦 " 基本上不是航空母艦 "。
更令他們失落的是,中國好像真的不 CARE。美日印軍演到今天已經過去一個星期瞭,至今中國軍方一句關註的話也沒說。中國外交部隻在軍演前說瞭一句:" 我們對有關國傢之間發展正常關系、開展正常用合作項不持異議。希望這種關系不針對第三方,有利於維護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同床異夢的聯盟
美、印、日聯盟看似來頭不小,但無非拉大旗作虎皮——歸根結底,它也就是一群小狗狗。美印日對外展示團結,其實他們三個各有各的算計,可沒那麼容易團結。
這次,不少媒體也報道瞭,澳大利亞要求當 " 觀察員國 " 被拒絕瞭,稱原因是之前澳大利亞因為中國的壓力退出瞭 " 馬拉巴爾 " 軍演,所以這回印度不帶他瞭。不過這種邏輯基本說不通,日本也退出過 " 馬拉巴爾 " 軍演,怎麼又帶上日本瞭呢?況且澳大利亞申請的僅僅是 " 看臺票 "。
新德裡電視臺說出瞭實話:拒絕澳大利亞當觀察員,是因為印度顧慮會引發中國的對抗,因為演習地點雖然在印度洋,卻接近中國最敏感的南海。叫瞭澳大利亞也來,圍攻中國的意思更明顯瞭。
與就想利用南海刺激中國的美國不同,印度其實一直不想蹚南海這趟渾水。而日本首相安倍一直想拉上印度對付中國,他曾發表文章闡述 " 鉆石構想 " 戰略,即日本與美、澳、印四國聯手應對中國。而印度卻更傾向於大國平衡獨立外交,不願意過度刺激中國。
刀姐註意到,日本恢復參加 " 馬拉巴爾 " 軍演的 2015 年,正是安倍政府在軍事上謀求 " 正常國傢 " 待遇,在經濟上叫囂要以美國主導的 TPP" 牽制中國 " 最兇的一年。而 7 月12日,就在 " 馬拉巴爾 " 演習進行的同時,日本政府突然對外宣佈,日本海上自衛隊不會參與美軍在南海的 " 航行自由 " 行動。
說到底,如今誰做點事能不考慮中國的感受呢?又想刺激一下中國又不敢刺激得太狠,這就是美印日的真實想法。
別看印度這幾年跟日本走得挺近,其實兩國間有不可調和的結構性矛盾,最明顯是在 " 爭常 " 這個事上。2015 年 1 月,奧巴馬訪問印度,作為美國總統第一次公開宣佈 " 美國支持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然而僅僅3個月後,奧巴馬在迎接來訪的安倍首相後,又發表聯合聲明表示 " 支持日本成為常任理事國 "。
安理會目前五個常任理事國有3個在歐洲,但在亞洲隻有一個,或者說亞洲最有可能獲得 " 增常 " 席位,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增加兩個。對日本和印度來說,這可是有你沒我的爭奪。不過美國為瞭籠絡這倆,就可以毫不猶豫地開出兩張空頭支票,這種兩頭下註的做法,也是讓人醉瞭。
上個月莫迪訪美,和特朗普又是熊抱,又是軍購,很高調,特朗普也像奧巴馬一樣,把支持印度 " 入常 " 的空頭支票又用瞭一次。但美印關系究竟有多親,還是令人懷疑的。
印度新德裡電視臺當時的評論很中肯:印美關系的動力逃不出中國因素。而相比他的前任,特朗普在亞洲權力平衡或加強盟友關系方面缺少興趣。
或許美國 " 外交學者 " 網站 7 月 11 日的署名評論也值得推薦給印度人看下:" 印度不可能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夢遊 "。文中說道:" 印度不太應該與華盛頓在軍事上走得太近,這可能會在未來某個時段讓印度卷入一場中美之間的代理人戰爭。"
文章說," 華盛頓已經準備好要為印度跟中國打一場核戰爭瞭嗎?現實情況是,如今的美國政府在向自己的北約盟友提供保護時都顯得舉棋不定。"
所以,沒啥可說瞭,我們能做的就是——放!花!哥!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補壹刀(buyidao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