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女自由記者慘死,她留給我們什麼?
2017 年 08 月 24 日
iWeekly
23 日,丹麥哥本哈根警方確認,在當地一處水域發現的無頭女屍正是失蹤多日的瑞典女性自由記者金•沃爾(Kim Wall)。不僅是沃爾的傢人和朋友都沉浸於失去摯愛的悲痛中,這一事件更是再次在新聞界敲響警鐘——女性記者、自由記者,當他們為瞭新聞事業沖鋒陷陣時,誰來保障他們的安全?
為弱者抗爭,卻落得身首異處
沃爾的遇害故事聽起來仿佛是一出專門孕育於斯堪的納維亞大陸上的影視作品。她在生前的最後一次采訪任務是對一艘 DIY 潛水艇進行報道,接待她的是丹麥發明傢彼得•麥德森(Peter Madsen)。本月 10 日,沃爾登上麥德森的這艘 " 鸚鵡螺號 " 潛水艇後便失去瞭與外界的聯系。等到警方發現她時,已成瞭一具沒有頭和四肢的屍體。接受警方訊問時,麥德森多次改變口徑,起初稱自己讓沃爾下船回到瞭陸地,隨後又稱其死於意外事件,自己將其海葬。在他閃爍其詞的口供背後,人們唯一可以確信的,是一個年輕記者的不幸遭遇。
年僅 30 歲的沃爾出生於瑞典南部,從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畢業後,沃爾便開始瞭自由記者的職業生涯,其作品曾先後在《衛報》《紐約時報》《外交政策》《哈珀斯》等報刊和雜志上發表。她在巴黎、北京和紐約都有過較長時間的居住,也到過更危險的地方,如海地、斯裡蘭卡和朝鮮。2016 年,由於其對於馬紹爾群島地區氣候變化和核試驗情況的報道,沃爾獲頒德國 " 漢塞爾•米斯 " 攝影記者獎的 " 最佳電子新聞報道 "。
沃爾的傢人和朋友在 Facebook 上發佈的悼文稱,沃爾 " 發現並講述瞭全世界各地需要被記錄的故事。她曾深入太平洋數月,告訴世界原子彈爆炸對那些小島民眾的生活造成瞭怎樣的影響。她也去過遭受地震重擊的海地,見過烏幹達前總統伊迪•阿明的酷刑室和斯裡蘭卡大礦區。她一直在替那些社會弱勢群體和邊緣群體發聲 "。" 如今,這個聲音不在瞭。"
女性 + 自由 + 記者 = 高危職業?
固然沃爾的悲慘遭遇引人同情,但她的身份更引發瞭人們對記者職業安危的重新審視。
假如沃爾是一名普通在編記者——除去那些能夠為員工提供長期安全保障的超大型電視網絡集團——她的命運會有所不同嗎?一個財力雄厚、並擁有所謂法律團隊的媒體公司的名片,能夠幫助她免遭厄運嗎?事實並沒有那麼想當然。
根據美國記者保護委員會(CPJ)的調查統計,自 1992 年以來,全世界共發生瞭 1249 起被明確證實目的的記者死亡案件,重點地區分佈於中東、西南亞、非洲和中南美洲。其中涉及政治和戰爭的記者最多,其次是人權和腐敗問題;而在編記者共有 1019 例,自由記者 230 例。
雖然從相對數據來看,自由記者的死亡案例較少,但是,對於自由記者安危的話題討論,在 2014 年美國攝影記者詹姆斯•弗利(James Foley)殞命敘利亞後,就引起瞭一時轟動。弗利 2012 年 12 月在敘利亞北部被當地一名軍閥抓住,隨後被交給極端組織 " 伊斯蘭國 "。2014 年 8 月 20 日,一段公佈在網上的視頻顯示,弗利被 " 伊斯蘭國 " 組織成員斬首。緊接著,在 2014 年 9 月 2 日,另一名來自美國的自由記者薩特洛夫(Steven Sotloff)也被視頻公開斬首。
正是逐漸衰落的新聞行業給瞭自由記者更多機會,也導致瞭他們死亡率的上升。為瞭減少預算,很多媒體公司不願派遣自己的員工前往危險地帶,轉而選擇那些自願前往的自由記者們發回的報道。《衛報》在弗利罹難後發佈的一篇報道中寫道,過去數年間,這個世界看到的關於中東地區的多數報道,都是出自新聞界最年輕的非雇用的 " 新手 " 之手——他們幾乎不隸屬於任何一個傳統媒體,更是在沒有預算、沒有支持、甚至缺乏基本訓練的情況下毅然前往這些戰爭地帶。
而當 " 自由記者 " 遇上 " 女性 ",問題的復雜性就更重瞭。沃爾的朋友、女記者戈蒂帕蒂(Sruthi Gottipati)曾表示,自由記者的行業本身就充滿競爭性,而女性自由記者更是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以證明自己的性別不會成為其工作的負擔。為此,她們對自己曾面臨的種種危險境遇保持緘默,甚至在被委派前就自告奮勇地前去報道。
然而女性對暴力的抗擊能力比男性更弱,卻是顯而易見的。國際女性媒體基金會(IWMF)的一項調查顯示,有五分之一的女記者表示自己在工作過程中曾遭到過暴力行為。有人指出,在部分情形下,男性報道對象對女記者動武的概率會更低。但《紐約時報》女攝影師阿達裡奧用自己的經歷駁斥瞭這種說法。她在接受 CPJ 采訪時披露,自己曾與幾名男同事一同被卡紮菲的武裝部隊抓獲,但遭到的鞭打卻比他們更重," 難道僅僅因為我是個女人嗎?"
不過,整個自由記者行業所面臨的危險也在逐漸受到重視。因弗利和薩特洛夫事件影響,2015 年 2 月,由全球主要的新聞媒體公司和記者組織組成的 " 安全文化 "(ACOS)聯盟倡議發起瞭《自由記者安全原則》,要求提高對全球自由記者的保護標準。其中既有對記者本身的要求,例如在進入沖突地帶執行任務之前,記者應當具備基本的自衛和醫療技能;也有對新聞組織的要求,例如其對自由記者與在編記者在福利上應當一視同仁。據瞭解,共有包括《衛報》、CNN、《今日美國》、法新社等在內的近 90 傢新聞組織簽署瞭這一倡議。但即便如此,其收到的成效卻並不十分顯著,自由記者面臨的困境不隻在戰地,如何防止下一個沃爾事件的出現,仍是與之休戚相關的問題。
iWeekly 周末畫報,全球視野的精英數字媒體,1000 萬用戶的移動閱讀之選提供 iPad/iPhone/Android 多平臺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