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舉行辯論會,再論美中戰爭的風險。
美國和中國之間,會爆發戰爭嗎?多年來,這個危言聳聽的問題,一直被美國包括智庫和主流媒體在內的一些人拿來 " 津津樂道 ",甚至吸引 " 預言師們 " 不時捧出水晶球進行預測。當地時間 15 日,在美國智庫國際戰略與研究中心 ( CSIS ) 舉行的辯論會上,來自美國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學者及政府前官員們,再次談論美中戰爭的風險。
隨著中國經濟與軍事實力日益強大,中美爆發戰爭的風險是否加大?曾經擔任美國助理國防部長、現為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的埃裡森認為,這種風險的確在加大。但美國前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管麥艾文則持不同看法。他認為,美中之間雖然存在爆發沖突與戰爭的風險,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種風險在增加。在他看來,兜售風險在增加的做法是危險的。
美國媒體報道稱,埃裡森當天在辯論會上闡述瞭他的看法。他認為:
" 美中之間爆發戰爭的風險過去一年增加瞭,目前正在增加,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會上升。盡管這不是說戰爭可能爆發,更不是說戰爭必然爆發。"
埃裡森認為,眼下最為緊迫的危機就是朝鮮問題。他將這個危機比作是一個 " 慢動作的古巴危機 ",而且危機正在加速發展。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埃裡森在辯論會上
曾著有《註定一戰:美國和中國能逃避修昔底德陷阱嗎?》一書的埃裡森認為,有四個方面的因素可能導致美中兩國因為朝鮮問題而爆發沖突:
第一是美國這個守成大國與中國這個崛起大國之間存在的結構性壓力;第二是來自第三方,即朝鮮的挑釁;第三是上任不滿一年的總統更容易發動戰爭的所謂 " 過渡期現象 " 與美國總統在發動戰爭上擁有的權力,這兩個制度上的放大器所發揮的作用;第四是特朗普和金正恩這兩個決策者的個性以及他們的決策過程。
麥艾文也認為,華盛頓和北京都對對方的長期意圖持有懷疑,都有強大的軍隊,在很多重大問題上存在分歧與競爭,再加上第三方的存在,美中兩國之間的確存在爆發沖突與戰爭的風險。" 換句話說,每當大國之間存在不同的安全利益的時候,戰爭的風險是存在的。"
但是,他同時表示,美中之間爆發戰爭的風險並沒有在增加。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眼下的安全環境與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的國力在增強的同時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其次,在核時代,大國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減少瞭 ; 再者,西太平洋更為多極化的軍事現實減少瞭對抗的可能性。
在麥艾文看來,美中兩國領導人都非常清楚修昔底德陷阱(環環註: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 ) ,而且中國制定瞭避免與美國爆發沖突的政策。與美國爆發沖突會使中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整體目標受到破壞,而無意中卷入這樣一場戰爭對中國帶來的經濟影響將極為高昂。
他還認為,即使是美國與朝鮮之間爆發戰爭,這也並不意味著美中之間會爆發戰爭。他表示,特朗普在訪問亞洲之後降低瞭在朝鮮問題上的調子,美國對朝鮮采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降低瞭。
埃裡森 ( 左 ) 與麥艾文 ( 右 )
目前擔任歐亞集團亞洲事務執行主任的麥艾文表示,在談論 " 修昔底德陷阱 " 時,也不要忘瞭 " 張伯倫陷阱 " ——即過早對一個崛起的大國做出妥協反而使它更加大膽,變得更為強勢,從而增加瞭戰爭的風險。
他說:
" 認為美中之間爆發戰爭以及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風險在增加的想法是危險的,而且可能會起反作用。因為它會導致你做出一系列危險的應對,使得美國及其盟友過早地在其利益上做出妥協,甚至會使一個崛起大國更加大膽,並采取最終可能導致不穩定的行動。"
埃裡森對此回應說,看到危險並不是危險的,而未能看到危險則是危險的。他說,1914 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 1962 年的古巴危機為我們提供瞭這方面的歷史例證。
報道稱,在兩個人開始辯論前,40% 的與會者認為美中兩國爆發戰爭的風險在增加,近 60% 的人認為這種風險沒有在增加。而辯論結束後,認為風險在增加的人占 52%,48% 的人認為風險沒有增加。由此可見,兩人在辯論會上的觀點碰撞,影響瞭更多人偏向認為 " 美中戰爭風險正在增加 "。
關於 " 中美戰爭風險是否在增加 " 這個問題,環環(ID:huanqiu-com)16 日采訪瞭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中美關系史研究會會長陶文釗。
陶文釗認為,在美國真正瞭解中國事務的專傢學者,都認為中美可以和平共存、互惠互利。陶文釗說,中國的軍隊,是為瞭維護中國國傢安全利益和地區穩定和平發展,而不是為瞭和美國打仗。而中國軍隊發展的目的,不是為瞭把美國趕出西太平洋,也不是去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更不是去推翻美國在國際事務上的主導地位。
陶文釗還援引習近平主席在談到中美關系時曾多次說過的話 " 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 " 稱,中美在亞太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 中美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