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楊升 環球時報駐蘇丹特約記者 餘芮】報道中國 " 一帶一路 " 成為近來歐美媒體的 " 亮點 "。法國《費加羅報》《世界報》、英國《經濟學人》等都派記者到 " 一帶一路 " 沿線國傢實地采訪,提到非洲時發出各種感嘆:" 吉佈提將成為非洲之角的新加坡 "" 法國人想撿回中國人在非洲吃剩下的面包渣 "" 新運營的中國蒙內鐵路、亞吉鐵路替換瞭英法殖民時期的老舊設施 "" 埃塞俄比亞工人說從中國人身上學到遵守時間和勤勞付出 "。但也有另類的美國媒體,如 " 美國之音 ",角度獨特地先從中國派出的勞工寫起,抹黑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形象。" 美國之音 " 網站 8 月 24 日題為《" 一帶一路 " 中國勞工訪談:我們像豬仔一樣被賣到非洲》的報道,引起所提中國企業和中國學者的不滿。被 " 美國之音 " 抹黑的這傢中國企業 9 月 4 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該報道不僅以偏概全,而且捏造細節。事實是,在非洲的中國雇員特別是經理和技術人員大都待遇很好,與此同時,為非洲國傢解決大量就業的中國企業還十分在意培養當地的人才。
3 年沒發一分錢,純屬捏造
" 美國之音 " 的相關報道講瞭化名為 " 李東 " 的一傢中國國企下屬企業安哥拉分公司的員工,在海外工作一年隻拿過一次工資。這傢分公司隸屬的集團是從事能源和建築的國有企業,為 " 全球 500 強 "。分公司 2005 年進入安哥拉,主要是修建廠房、安居房、道路、供水管網。報道說,公司有近 2000 名中國員工,人數最多時超過 3000 人。據 " 失望、憤怒、想辭職 " 的 "90 後 " 李東向 " 美國之音 " 講述," 不公平待遇 " 包括延遲發工資、無加班費、限制個人自由等。李東說 " 誰都想參與到這種‘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來,想在異國他鄉做出一番事業 ",但每天工作 12 個小時的生活周而復始 ," 基本沒時間吃飯,回到營地就想洗澡睡覺 "。
《環球時報》記者聯系文章提到的這傢駐安哥拉的中企分公司,並於 9 月 4 日得到公司《關於 " 美國之音 " 對我公司不實報道的澄清說明》。說明提到:" 美國之音 " 刊登的相關訪談,文中涉及公司員工工資、勞務合同等問題,但內容有多處不真實、不客觀、數據錯誤的地方,已給公司造成較大負面影響。該公司首先澄清拖欠工資的問題,聲明說:" 近年來,我公司基本每月按時在國內發放員工基本工資,每年按季度或分時段發放效益工資,一般情況下,次年的中國農歷新年前將上年度未發放的工資基本發放完畢。如果公司存在拖欠員工工資問題,拖欠的主要原因是安哥拉業主支付工程款嚴重滯後。"
按照 " 美國之音 " 的報道,在安哥拉的這傢中企分公司,員工每兩周才可休息一天,除春節可以休息兩天外,其他中國的或當地的節假日都照常上班。李東稱 " 就像過去的豬仔一樣,在這裡被壓榨 ",大多數人幹個一兩年就選擇回國。對於員工加班問題,中國公司的聲明說:" 因工程建設施工需要,我公司安排員工每兩周休息一天,但加班時間大部分都給予調休,或用於安排回國休假。不存在加班不計發加班工資的問題。項目部一般每天工作 8 小時左右,員工有正常的休息時間,不存在吃飯時間都沒有的情況。" 對報道說公司下屬二級公司 3 年沒有發過一分錢,員工到辦公樓鬧事後才勉強發放工資,鬧事者全被遣返回國等細節,該公司表示:" 這純屬捏造,公司沒有發生過類似事件。關於‘一位中國女員工來非洲不到 100 天就走’問題,我們不清楚文中所指的這位中國女員工是誰。" 關於公司員工人數問題,公司聲明更是揭穿瞭 " 美國之音 " 的不專業:" 實際情況是,我公司目前有中國員工 500 多人,2008 年員工人數最多時也不足 1800 人。"
以偏概全,經不起推敲
" 美國之音 " 的報道提到在其他非洲國傢的中國公司,並說 " 中國企業的一些勞工問題已經轉移到非洲 "。這些說法遭到中國企業傢的批駁。未來集團是一傢經營建材貿易、商業地產等業務的跨國企業,非洲的總部設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集團總裁尹以橋在馬達加斯加、安哥拉等非洲國傢闖蕩 20 年,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美國之音 " 文中的情況根本經不起推敲,安哥拉 2008 年後受金融危機沖擊出現政府違約情況,導致當地中國國企在支付上面臨困難,下遊企業有過勞資糾紛,但這都是 2011 年、2012 年的事情,完全是 " 過去時 ",而且當時經過使館調解都得到妥善解決。如果真的像美媒所言,文中的李東完全可以回國擇業。他還提到:" 如今中國企業為節省成本,基本大量雇傭當地人,而不是從國內轉移粗放型的勞動力,因為成本太高,就算是管理層也會有非洲人。當然,文中的現象不排除,有可能會有極個別的案例,但如果放大說是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普遍現象,那絕對不可能。"
在研究中非經貿問題的專業人士看來,一般來說,制造業、貿易業類企業情況相對較好,因為資金多能夠周轉過來,很少存在此類拖欠問題。而施工承包類企業情況相對差一些,但也依東道國、發包方或工程性質不同而不同。如果東道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經濟狀況比較好,支付能力和信用較強 ( 如多數東部非洲國傢以農產品出口為主,受近年來原油、礦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小 ) ,能按時支付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款,則相關中國企業基本不會存在拖欠工資問題。一般進入非洲時間越久、越熟悉當地市場、經驗越豐富、實力越雄厚的中國企業越不會拖欠工資,因為他們知道判斷哪些工程可能收不回工程款,因而不會去接單。
" 美國之音 " 的報道還引用瞭浙江師范大學的一份學術報告中的數據,稱 "55% 的中國企業無法達到非洲的標準工作時間 "。學術報告的作者、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非洲經濟研究所所長劉青海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美國之音 " 隻引用瞭報告的一小部分,以偏概全,忽視瞭中國企業給非洲帶來的實際利益。為瞭解中國在非企業的真實形象,2012 年上半年劉青海與合作者對在塞內加爾、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傢投資經營的 33 傢中國大中小型企業及 100 位非洲各界人士進行瞭調查,調查結果如下:中國在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平均得分為 60.10 分 ( 滿分為 100 分 ) ,西方在非企業為 56.38 分,96% 的被調查者希望中國企業到自己的國傢去投資,而有 95% 的人認為,中國是一個比西方國傢更好的發展合作夥伴。中國企業員工的平均本地化率高於 75%,管理人員的本地化率高於 33%,且一般進入非洲時間越久、規模越大的企業本地化率越高。以越美集團尼日利亞公司為例,企業有中國員工 32 名,非洲員工 2616 名 ( 含管理人員 116 名 ) ,本地化率高達 98% 以上。
業餘生活豐富,卻說像坐牢
客觀說,在一些加班加點的基建工地上,加班費問題處理不好很容易釀成潛在矛盾。蘇丹一傢中企負責人告訴《環球時報》駐蘇丹記者,當地人維權意識很強,如果不勝任工作,公司想開除他,不願意離開的人會在法庭上找出種種理由來反指公司存在過失,其中一項就是加班問題。而蘇丹的法律制度都傾向於保護弱勢一方——當地員工。所以,曾吃過虧的企業都非常重視加班問題,嚴格按照法律和合同走,做到加班記錄完備、加班費簽字認領等。這樣做雖然增加平時的工作量,但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法律糾紛。相對而言,中國私營企業在嚴格遵守蘇丹勞動法方面還相對較弱,容易讓一些員工鉆空子。
法泰是中國一傢大型水電企業駐蘇丹的當地管理人員,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公司規章制度很完備,工資都按時發放。如果確實需要加班,都有相應時間記錄,雙方簽字認可,加班費在月底都會發放。趕上開齋節等傳統穆斯林節日和假期,單位還會發一些過節慰問費,相當於半個月的工資,應該說福利不錯。" 法泰不理解,中國企業對當地員工關懷備至,怎麼可能對自己的員工那麼苛刻呢?
除盡量避免法律糾紛,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越來越重視自身形象。未來集團在馬達加斯加的行政部經理帕特裡克曾在一傢法國駐非企業供職,她對比說:" 在中國企業,老板和員工更平等,沒有距離感。無論是領導還是普通員工都很努力。但在法國的企業中,法國老板和普通員工基本沒什麼交流,都是在很遠的地方等結果,不會跟我們並肩工作。" 莫桑比克未來發展公司人事行政經理特蕾莎 · 朗嘉也聽說過一些西方媒體經常抹黑在非洲發展的中國企業,她表示:" 以前我對中國人有不好的印象,但今天我可以大聲地說——中國人是來幫助莫桑比克的,我的改變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 美國之音 " 還渲染非洲國傢的治安不好,說李東所在公司讓他們遇到搶劫就舉手 " 投降 ",但員工隻能自認倒黴,個人承擔損失。由於公司禁止員工離開營地,讓他們感覺像坐牢。對此,文章涉及的這傢中國公司回應說,報道與事實不符,公司要求員工除工作原因外,盡量減少外出,遇到突發事件時以保護生命安全為最高原則,靈活處置,而總部營地有電視,有網絡,有籃球場、足球場和羽毛球館,員工業餘生活豐富,怎麼能說是 " 像坐牢 "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