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率下跌,面臨被起訴,威望受沖擊,已經坐瞭牢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支持率連續暴跌,進入有下臺風險的 " 危險水域 ",其中最差的民調結果是他的支持率已到 29.2%。防衛大臣稻田朋美等 " 不夠格 " 的表現據信拉低瞭安倍晉三的支持率,安倍已經計劃下月初大幅改組內閣,以期挽回國民信任。
在本月初的東京都知事選舉中,小池百合子狂勝自民黨候選人,被認為敲響瞭安倍下臺的第一聲 " 喪鐘 ",隨後安倍內閣支持率的一瀉千裡顯示,他的執政已經處於危急中。
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
環視亞洲,近日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面臨嚴重起訴,他可能 " 坐牢 " 成為一些分析人士的預言。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威望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李傢王朝 " 正被撼動。
樸槿惠 樸槿惠眼下的處境最悲慘,她一直待在看守所,常面壁自語,行為怪異,被疑精神出瞭問題。
這幾位現任或前任領導人都在對華關系或某項關鍵對華事務中執行瞭激進路線。盡管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因為對國內政策處置不當而遭拋棄或被質疑,但他們的對華表現有某種共同邏輯,這種邏輯是否也影響瞭他們在國內事務中的表現呢?
回答是肯定的。這幾位領導者都偏離瞭中國文化所強調的 " 中庸之道 ",走向抱住美國大腿、不惜與近鄰中國作對的極端。這反映出他們相當致命的政治幼稚,這樣的幼稚必然會在他們處理國內事務時有所體現。
做事可以隻顧其一不計其餘,對政治領導者來說這是可怕的自我放縱。尤其是,他們貿然在對華關系中樹敵,盡管通過民族主義鼓動他們獲得瞭臨時支持,但搞僵同中國關系是他們日後遭到拋棄的一個伏筆。亞洲沒有一個國傢的民眾真正願意同中國對立,這樣的不情願有時未必會促成突出的輿論行動,但卻會默默發生作用。
安倍晉三要把日本打造成對抗中國的實際旗手,這與日本的國力和日本社會關註的主題都已不相稱。同中國僵持成為日本極其突出的國傢戰略,強行帶領日本冒這個險,安倍必須有充裕的威望支持他的這一選擇,而他竟然想用中日沖突反過來支持自己在國內的各種 " 改革 ",包括闖 " 修憲 " 的關。他顯然搞錯瞭政治的一些基本關系和邏輯。
那位李顯龍也一樣。他連其父李光耀在中美之間把握平衡的政治遺產都沒有搞懂,隻學會瞭口頭宣揚 " 平衡 ",卻放棄瞭它的核心內涵。他輕率地在南海問題上選邊站進美日的隊列,嚴重損害瞭其父長期苦心經營的中新友好,也毀掉瞭新加坡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的格局。他如今成瞭中國社會最不喜歡的外國領導人之一。
上述幾位領導者在對華關系中展現瞭自己的笨拙,他們都缺少統籌處理復雜事情的能力,有顧瞭西頭不顧東頭的顯著弱點。他們在國內事務中栽大跟頭都是必然的,遲早會發生。
中國是溫和的大國,但是有些人不是尊重中國的溫和,而是想消費中國的謙遜。他們煽動的民族主義虛偽地把國傢利益的上限宣揚為 " 底線 ",試圖以小博大,借助外部杠桿逼中國讓步。他們的對華政策都消耗瞭自己的大量政治資源,到頭來都沒有為他們自己加分。
安倍怎麼可能把日本帶回到在亞洲呼風喚雨的位置。日本民眾要比他更加理性、現實,他挽回自己政治聲望的機會已經不多瞭。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原標題:安倍支持率下跌,與中國無關又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