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新聞》19 日援引消息人士的爆料稱,韓國政府拒絕與日本 " 廣泛分享軍事情報 "。報道稱,在 " 地區安全形勢復雜化 " 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多次援引《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通過外交途徑向韓國提出軍事情報交換要求,但韓國將情報分享的范圍僅限於朝鮮,其他軍事情報均被排除在外。韓國國防部更表示,與日方不會進行 " 與中國軍隊在南海活動有關的軍事情報交換 "。
資料圖:韓國總統文在寅(左)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圖源:網絡)
" 軍事保護 " 成 " 一紙空文 "?
一年前,韓國與日本代表在韓國首爾正式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當時有評論認為,這一協定的簽署同時也意味著美日韓在推進構建 " 東北亞小北約 " 路上邁出一大步,無疑將對東北亞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不過,一旦韓國政府拒絕與日本 " 廣泛分享軍事情報 ",這是否意味著《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成瞭 " 一紙空文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對中國南海網分析稱,事實上,《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簡稱《協定》)的簽訂本來就是不合民意的。雖然《協定》在美國調停下已經簽署,但毋庸置疑,在韓國並沒有民意基礎的《協定》要想落實起來自然十分 " 艱難 "。
2012 年,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曾計劃與日本簽署《協定》,但迫於國內強烈反對,在簽署當天緊急叫停。2016 年 10 月底,韓國宣佈和日本重啟擱置 4 年的《協定》談判,並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瞭簽署流程。有輿論批評當時的韓國樸槿惠政府繞過民意進行 " 突襲 ",多個市民團體在《協定》簽署前在國防部門前舉行記者會,抗議協定的簽署。韓國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國民之黨、正義黨也對《協定》簽署持否定態度,並向國會提交要求中斷協定的決議案,同時警告說,一旦政府簽署此協定,將推動彈劾或解職國防部長的程序。但 2016 年 11 月 14 日,韓國仍然不顧各方反對在日本東京完成瞭《協定》的草簽。
日韓關系 " 嫌隙 " 仍在
日本《朝日新聞》稱,韓國拒絕與日本廣泛分享包括中國在南海的 " 軍事活動 " 的軍事情報有考慮中國態度的因素,呂耀東認為,中國因素不是最關鍵性原因,韓國拒絕 " 全面 " 落實《協定》是從自身國傢利益出發的,這是本質原因。《協定》在韓國國內民意基礎薄弱,如果文在寅政府執意推動日韓 " 廣泛 " 的軍事合作,就把自己置於瞭與韓國民眾的對立面上。參考前任李、樸政府,罔顧民意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另外,如果韓國同意與日本分享涉及中國南海的軍事情報,則無形之中把自己置於中國的對立面。這對好不容易因 " 薩德 " 矛盾緩和而回暖的中韓關系不利,給本就緊張的東亞局勢 " 加瞭一把火 ",也有損於韓國自身的國傢利益。
2016 年 11 月,日韓《協定》簽署時有媒體評論稱,日韓已經摒棄瞭兩國的歷史包袱和現實嫌隙。現在看來,問題仍然存在。
在美國的斡旋和施壓下,日韓 2015 年就 " 慰安婦 " 問題達成協議,但近年來因 " 慰安婦 " 問題日韓關系一直風波不斷。分析人士指出,缺乏民意支持的 " 慰安婦 " 協議,隻不過是自欺欺人的空中樓閣,今後還將招致兩國間更多外交紛爭。2017 年 11 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訪韓時,韓國在國宴中招待特朗普吃 " 獨島蝦 ",並邀請 " 慰安婦 " 受害者出席,引起日韓之間的口水戰。在日本就韓國的 " 不妥做法 " 向韓提出抗議後,韓國外交部隨後表示,日方的抗議 " 不妥 "。
11 月 3 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接受新加坡媒體采訪時,就美日韓三邊合作表示,不計劃將三國的防衛合作發展為軍事同盟。有報道稱,軍事同盟的核心為聯合軍演,演習時日本自衛隊便可進入韓國領海與領空,這讓韓國國民在感情上難以接受。日本軍國主義帶給韓國民眾的沉痛歷史創傷已經融進瞭韓民族的記憶,韓國民眾始終對日本的種種動作心存懷疑。原定的美日韓三國聯合演習,由於韓國的反對,最終由日美、美韓分別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研究員、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刁大明此前對中國南海網分析稱,鑒於韓日間 " 慰安婦 " 問題等懸而未決的問題," 劍拔弩張 " 的現狀決定瞭韓國不會將韓日關系界定為軍事同盟關系。
在韓日關系 " 裂痕 " 漸顯的過程中,國傢利益和歷史問題才是重頭戲。日本媒體特意提到所謂的中國因素,實際上是在 " 避重就輕 "。呂耀東稱,韓國應該有清醒的認識,不要被日本 " 忽悠 "。日本一直是亞太地區的攪局者而非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