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度及第三方史料充分證明印度的狡辯不值一文。
中國外交部 8 月 2 日公佈瞭印軍從 6 月 18 日在中印邊界錫金段非法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在這場持續瞭一個多月的邊境對峙中,印度方面不斷試圖進行狡辯。但隻要看看錫金被英屬印度控制和吞並的過程,以及 1890 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對相關邊界的劃定過程,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到底是誰在篡改歷史。
錫金如何從清朝外藩
落入英屬印度之手?
" 哲孟雄 " 是清代乾隆以來,漢文史籍中對錫金的稱呼,它源於藏語,意思是 " 產大米的地區 "。與不丹一樣,錫金在 19 世紀末期前屬於清朝藩屬,也有學者認為是 " 亞藩屬 "。哲孟雄與西藏很早就設有邊界。1792 年,廓爾喀(尼泊爾)入侵西藏,但在清軍反擊下被打敗,清朝與廓爾喀順及勘定瞭中錫邊界,設立鄂博(標志邊界的石頭堆)。根據乾隆末嘉慶初成書的《衛藏通志》記載,這條邊界的走向是 "…… 自帕克哩至支木山頂、臧猛谷山頂、日納宗官寨,設立鄂博,此內為西藏境,此外為哲孟雄、佈嚕克巴二部落境。"
錫金地理位置
在群山的另一邊,加爾各答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對於錫金、西藏的邊界地帶覬覦已久。他們在 19 世紀取得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希望占據地緣戰略利益,以圖英俄爭霸。而此時清朝傾向於不輕易介入外藩糾葛。這種情況下,廓爾喀、哲孟雄的心態自然有所改變,逐漸開始倒向東印度公司。
即便如此,清朝在該地區仍有威懾力。1875 年,新任駐藏大臣松溎來到拉薩,次年,披楞(即英屬印度)派人進入不丹修路,不丹向松溎緊急呈報,尋求清朝指示,稱自己是 " 等系天朝百姓 ",不能抵敵 " 披楞 ",希望清朝速派人前來指示辦理。清朝馬上派遣糧務通判周溱率領藏兵前往不丹,與不丹頭人商談二十餘天,而後又到哲孟雄與佈嚕克巴(不丹)邊界,令將邊界鄂博石堆逐一填補,以清界限。
英國人克萊門茨 · 馬克姆在 1875 年編寫的《叩響雪域高原的門扉》一書對於錫金的水系、山脈、交通路線以及英屬印度如何步步侵入錫金的歷史有著清楚描述。書中記錄瞭博物學傢胡克等人參與這場殖民活動的遭遇。1849 年,胡克通過印度總督達爾豪西的介紹,進入錫金。11 月 7 日,他在經過中錫邊界時,中方士兵 " 有禮貌但堅決地拒絕他們入境 ",但胡克一意孤行,執意闖入邊界地區。結果遭中方兵丁痛打一番後,胡克一行人被錫金告知,他們隻被允許在錫金境內考察,不能前往西藏和錫金、不丹的邊界地帶。
但總的來說,錫金的邊界線勘察權在 1861 年英屬印度與錫金簽訂的《英印錫金條約》之後,落入英屬印度之手。英屬印度於 1889 年設立錫金政務官,直接受英印政府政治部管理,錫金國王的權力徹底被架空。
簽訂《中英會議藏印條約》
當時,屬於西藏的管轄范圍並不止於今日的中印邊界錫金段則裡拉山口,此山口以外的日納宗、隆吐等一帶也屬於西藏范圍。1788-1789 年廓爾喀人突襲並占領錫金王宮,錫金國王前往西藏救助。七世達賴念其失去部分土地,在乾隆十五年(1793 年)將日納宗撥給他。但清朝中央政府對此並未承認,所以在 1794 年清朝勘界時,仍在日納設立鄂博。
1890 年前,西藏與錫金的傳統邊界仍以日納以外為錫金,日納以內為西藏。西藏依然派兵防守位於日納與則裡拉之間屬地隆吐(今錫金境內),但這樣劃界並不能滿足英屬印度入侵錫金、西藏的野心。1886 年,英屬印度稱春丕河谷以南包括隆吐在內的地區,都是屬於其 " 保護 " 的錫金領土,派出由上千名士兵、多門大炮和數百牲畜組成的隊伍前往隆吐山,並對隆吐至捻納的山路進行修整。對於英屬印度的逼近,西藏噶廈召開僧俗大會,簽訂《抗英衛教守土神聖誓言》,派遣兵員前往邊關。
1888 年 3 月 20 日,雙方發生武裝沖突,英屬印度第一次侵藏戰爭爆發。駐藏大臣文碩不顧清廷的多次詔諭,立場堅定地抵制侵略者,被懼怕列強的清廷撤職。接任駐藏大臣一職的升泰奉諭對西藏軍民的抵抗活動加以約束。11 月 19 日,升泰到達納蕩參與談判,英屬印度堅持升泰必須紮營在錫金境內以便議事,升泰屈服瞭。
經過一年多的交涉,1890 年 3 月 17 日,升泰與英屬印度總督蘭斯頓最終在加爾各答正式簽訂瞭《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升泰簽訂此約後,在英屬印度人的陪同下四處赴宴遊玩,還在給朝廷的奏折中說該條約一定能使 " 兩國敦好 ",對於英屬印度的軍事力量也大加誇耀。升泰此後因 " 失信藏蕃,見好英國 " 而遭到全國唾罵。
歷史證據不容否認
在這份清朝被逼簽署的《中英會議藏印條約》(簡稱 1890 年條約)中,明確瞭雙方邊界。 新中國成立和印度獨立後,兩國政府均繼承瞭 1890 年條約以及據此確定的中印邊界錫金段已定界。1890 年條約第一款規定:" 藏、哲之界,以自佈坦交界之支莫摯山起,至廓爾喀邊界止,分哲屬梯斯塔及近山南流諸小河,藏屬莫竹及近山北流諸小河,分水流之一帶山頂為界。" 按照該條約的邊界劃定,洞朗地區明確在中國版圖內。
《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局部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提到,1890 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規定錫金段邊界線沿分水嶺而行。多卡拉是位於洞朗地區西側中印邊界錫金段東部的一段山口,該山脊的分水嶺在 1890 年條約中明確為雙方邊界線,這也被明確記載於英屬印度的檔案中。1895 年英屬印度沿著分水嶺建立的界樁遭毀壞後,此事被刊登在印度的報紙上。英屬印度認為是西藏地方 " 有心構釁 "。當年 5 月,孟加拉首席部長卡特還在給印度外務部的致函中提到,他將單方面命令士兵順著東部邊界線,在多卡拉的分水嶺上建立界碑。另外,孟加拉的官員諾蘭給英印政府的信中也提到,清朝官員同意與印方代表在多卡拉見面,且英屬印度與中國在多卡拉的分水嶺界限沒有爭議。
近日印度媒體不斷炒作的另一主張是 " 否認吉姆馬珍山為三國交界點 ",妄稱 " 巴塘拉 " 才是 " 傳統 " 的三國交界點 。吉姆馬珍山,在清代也稱為支莫摯山,早在乾隆末年,清朝文獻已經記載支莫摯山為西藏地區和不丹、錫金的三地交界點。
1887 年印度事務部地理部門測繪的地圖上,清楚、明確地表明洞朗是清朝領土,且明確顯示吉姆馬珍山恰好是三地交界點。1890 年的《中英會議藏印條約》更是以國際法的形式將其固化。1881 年的英屬印度皇傢地理學會會刊提到的胡克考察、1893 年的《Hertslet 英帝國商務條約集》、1894 年的《錫金地名詞典》以及 19 世紀末期英屬印度皇傢地理學會出版的雜志、考察等都明確記載吉姆馬珍山為三地交界點,當時美國 MEMB 人類學研究所出版的《世界與其風俗》,也說明瞭這樣的地理特征。
1894 年印度加爾各答出版的《錫金地名詞典》,由英屬印度孟加拉政府編輯,其中對 " 吉姆馬珍山 " 提到:" 支莫摯山,也稱吉姆馬珍山,是西藏、錫金、不丹的三地交界點 "。最關鍵的是,印度外交部編撰的《艾奇遜條約集》(1892 年)明確收錄瞭這個條約,表明印方也承認這是雙方有效的條約。
1894 年印度官方出版的《錫金地名詞典》記載 " 吉姆馬珍山是錫金、不丹、西藏 " 三地交界點。
最近還有部分印度專傢稱,不丹沒有參加 1890 年條約,所以 " 中印不三國交界點沒有法律效力 "。事實上,中國和不丹是傳統邊界,雖然 1890 年條約沒有不丹代表參與,但在條約裡也提到 " 佈坦 " 的交界點,這本身表明瞭:中英(印)之間對與三國交界點 " 支莫摯山 " 沒有異議,也表明中英(印)認可中國與不丹邊界的傳統走向。
中英簽字未有不丹參與,應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來看。在清朝看來,不丹屬於清朝的藩屬。不丹與清朝界線是清朝內外版圖的標志線。佈嚕克巴(不丹)作為清朝的藩屬,雖然近代以來與清朝逐漸疏遠,但在 1890 年前後,它還未完全脫離清朝的勢力影響范圍,也並無相應的政治地位與中國、英國一同參與簽約。實際上,即使對於 " 哲孟雄 " 而言,中國和英國簽訂 1890 年條約時,也是將其附庸權轉移給英屬印度而已,在加爾各答中英簽訂的條約文本上也沒有錫金代表參加簽字。所以,不丹未參加 1890 年條約,並不影響三國交界點的法定效力。
總之,清代西藏周邊的佈嚕克巴、哲孟雄、廓爾喀等在英屬印度的侵略下,脫離清朝藩屬,淪為英屬印度的保護國。在歷史進程中,清朝與英屬印度約定瞭部分邊界。但中印邊界不斷紛爭的現實說明,印度還沒有在思維上擺脫英印殖民統治留下的陰影。
(本文系《環球時報》今日 13 版文章,原標題為 " 清朝被逼劃定‘藏哲邊界’ ",作者是社科院中國邊疆研究所西南室副主任)
來源:環球時報 - 環球網(ID:huanq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