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神社前拜鬼不止,不遠處卻是另一番景象

08-17

【文 /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尤一唯】

今年是二戰結束 72 周年,在日本的 " 終戰紀念日 "(8 月 15 日),有 63 位日本參眾議院議員參拜瞭靖國神社,這一人數相較往年略有所下降。此外引人矚目的是往年多少都會有幾位閣僚參拜的安倍內閣今年竟無一人參拜,這還是日本政壇近 6 年來的首次及自民黨政權下 30 年來的頭一遭。

然而各類保守派右翼團體並未缺席,許多日軍軍裝打扮的人對著神社的鳥居不斷高呼天皇陛下萬歲,但隨著午後天降暴雨,人群漸漸散去,在雨中的靖國神社略顯冷清。

雖然熱鬧不再,但安倍政權的態度仍是明確的。在同日舉行的 " 全國戰歿者追悼式 " 上,安倍連續 5 年沒有提及歷任首相都會言及的對亞洲各國的 " 深刻反思 " 和 " 追悼之意 ",希望翻過歷史上不光彩的一頁。他還在當日委托參拜靖國神社的議員們傳話,表示自己非常希望參拜隻是迫於種種壓力不能成行,懇求眾人諒解。

這種壓力除開東亞鄰國以及美國以外,恐怕也和新內閣甫定基礎尚未穩固以及當下支持率低下有關,安倍在內閣改組時表示新內閣的優先目標是經濟,而非意識形態色彩濃厚的憲法和歷史問題。因此才會出現瞭像今年這般低調行事的狀況。

剛剛於本月初完成內閣改組的安倍內閣成員的保守色彩依舊濃重。幾乎全員屬於或曾經加盟過屬於保守政治系統的 " 神道政治聯盟 " 和 " 日本會議國會議員懇談會 "(有關日本會議參見《扳不倒安倍,因為他背後有一個巨大組織》),兩位不屬於上述聯盟的閣僚:一位屬於聯合執政黨公民黨,另一位也是立場鮮明參加瞭 " 大傢一起來參拜靖國神社議員聯盟 "。

雖然安倍政權是清一色的保守派,但獨立於政府的市民社會對歷史問題和戰爭責任的認知仍存在多元的傾向。筆者於當日便在靖國神社場外目睹瞭 " 反天皇制運動聯絡會 " 等左翼市民團體舉行的反靖國遊行,人數較少的他們還和一部分保守派市民團體在場外發生瞭激烈的口角和沖突。

刨除以上持鮮明立場的人群,更多的民眾或許是保持著事不關己的態度。離開靖國神社稍稍漫步數十分鐘,便可以達到著名的演唱會場東京巨蛋,在這裡則又是另一番景象。

當日,此處已經被日本偶像組合 " 關西傑尼斯 8" 的粉絲所占領。容量在 6 萬人左右的大巨蛋周邊湧入瞭近 10 萬人,還有一大圈求票不得而隻能在場外圍觀的粉絲。他們仿佛身處與靖國神社不同的另一個世界,不知終戰紀念日對於他們又意味著什麼,而此時在神社中祭奠著祖國 " 英靈 " 的人們又會作何感想?

僅相距一千多米的兩地、靖國神社和大巨蛋,兩者背後所代表的價值在日本社會又處在什麼樣的位置呢?

自慰史觀

眾所周知靖國神社中祭奠著 14 位甲級戰犯,並主張極端的國傢主義。雖然靖國神社還有對二戰戰死者悼念的另一層意義,但這種悼念是存在歧視性的。靖國神社的大門隻對軍人和軍屬敞開,即使軍馬、軍犬都因為為國獻身被作為祭神得到神社的崇敬,但二戰中無辜戰死的 80 多萬日本民眾卻大多被排除在外,更妄論他國戰死的士兵和民眾。

靖國神社所代表的 " 靖國史觀 " 可以簡單概括為,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所發動的戰爭都是正義的戰爭," 大東亞戰爭 "(保守派對太平洋戰爭的稱呼)也不例外,不僅是一場正義的戰爭還是一場聖戰,而且日本在大東亞戰爭中還取得瞭勝利。

戰敗國日本為什麼會成為戰勝國?他們的邏輯是,雖然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在軍事上敗北瞭,但是由於日本打出瞭解放亞洲的大旗,直接催生瞭戰後歐美各個殖民地的獨立和戰後秩序。因此日本雖然戰敗,但也完成瞭自己最初的戰爭目的,因此這場戰爭日本是勝利一方。因為太平洋戰爭是正義的戰爭,因此也無需對戰爭中的行為進行反省,戰爭中民眾的犧牲也是理所應當的。

但這種拼湊在一起的邏輯不得不說是一種自慰史觀。首先所謂 " 解放亞洲 " 的大義名分無疑是日後虛構的。在日本政府對美宣戰詔書中也提及 " 自存自衛 ",絲毫未提及解放亞洲。解放亞洲隻是後來隨著戰況的推移,為瞭給自己的戰爭正名而在事後追加的。而且既然主張解放亞洲,為什麼要入侵原本為獨立國傢的中國呢?為此他們不得不提出例如 " 共產國際陰謀 " 和 " 中國挑動戰爭 " 這類謬論來將自己包裝成中日戰爭的受害方。

而且去殖民化是戰後的世界潮流,日本也從未推動過這一進程,早在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前,殖民地的知識分子和民眾便已經開始追求獨立和解放。即使日本在亞洲地區驅逐歐美列強客觀上促進瞭亞洲地區的去殖民化過程,但在亞洲之外的中東和非洲地區,各個國傢為什麼能從英美獨立,這顯然也是和日本 " 解放亞洲 " 無關的。

另外,一方面主張對美開戰的正義性,另一方面卻主張強化美日同盟,維持在沖繩的美軍基地等等,這種主宰保守陣營的 " 親美保守 " 奇妙邏輯也不得不令人感到訝異。

這或許多多少少和他們主張的日本是戰勝國有關。既然日本是二戰的戰勝國,那麼戰爭中的戰場上失敗也可以淡化瞭,敗給美國的屈辱,空襲和原子彈轟炸帶來的災禍和對美國的復仇感也可以閉口不提瞭。

另一方面,由於日本戰後經濟取得的長足進步,即使主張否定戰爭的人也難以否定這一成就,這一成就無疑得益於戰後日本的對美從屬。因此一方面反華反韓,另一方面卻對美國敢怒不敢言,在 " 真保守派 " 看來,他們也不過是屬於主張對美從屬陣營的一員罷瞭。

" 真保守派 " 希望的是不論代價廢除美日同盟、實現獨立武裝下的徹底獨立。日本內閣府在 2015 年做的 " 自衛隊 · 防衛問題輿論調查 " 顯示,84.6% 的民眾希望維持現狀,通過美日同盟和自衛隊維持日本的安全;主張實現日本獨立武裝、廢除美日同盟的民眾僅占 6.6%。而當日本遭到外國入侵時,隻有 6.8% 的民眾表示會自願加入自衛隊參戰。這兩個數字基本相當,可以視為真保守派民族主義者的數量。

對美聖戰和對美從屬,這一對不可思議的組合正是日本主流保守派當下所面臨的無奈現狀。正是為瞭迎合主流保守派靖國神社才思慮出瞭上述削足適履的靖國史觀。

遠離民眾

除開靖國史觀,靖國神社與民眾的主流價值也在漸行漸遠。靖國神社本不同於祭奠山神、海神、土地神之類的普通神道神社,屬於日本政府陸海軍直接管理的別格官幣社。在戰後美軍的《神道指令》下,靖國神社為瞭避免被解散的命運隻能從國傢獨立,成為與其他諸多神社平起平坐的一個普通宗教法人。

但另一方面,靖國神社又頑固地主張自己不同於一般的神道教神社,供奉著為國捐軀的英靈,並非一個單純的宗教組織,因此靖國神社才不斷希望國傢的扶持將其收歸國有。但戰後失去國傢扶持陷入經營困難的靖國神社也開始與普通神社一樣舉辦貼近民眾的祭祀,在每年 7 月靖國神社會舉辦靈魂祭(みたままつり),在神社內擺出攤位並舉行慶典,靈魂祭在每年能吸引 30 萬人造訪。

已經被取締的靖國神社靈魂祭

2015 年 6 月靖國神社突然宣佈禁止在該年度靈魂祭上擺出攤位,打破瞭戰後一直以來的傳統做法。官方給出的解釋是,他們認為飲酒後的喧鬧和男男女女借祭祀搭訕尋歡,都會玷污靖國神社這個神聖的場所和為國獻身的英靈。

此舉直接導致民眾開始疏遠靖國神社,2015 年靈魂祭期間造訪靖國神社的人數減少瞭一半,此後持續繼續下降。連帶造成遊就館和靖國神社升殿參拜人數也相比 2014 年下降瞭三成。

除開在 " 終戰紀念日 " 當天和其他特殊日子的意義,對於民眾的日常而言,神社原有的信仰價值和社群價值才是他們關註的焦點,而原本靈魂祭舉行的慶典是民眾親近靖國神社的一個良好的渠道,廢除慶典無疑減少瞭神社對外自我宣傳的一個良機。

對於靖國神社而言,最大的勁敵恐怕並非批判軍國主義的左翼和亞洲鄰國的責難,而是其價值觀和當下主流民眾的疏離,對主動疏遠民眾的靖國神社而言未來的生存將更加艱難。

自知國有化無望的靖國神社在 2013 年起啟用德川幕府末代將軍德川慶喜的曾孫德川康久擔任靖國神社的宮司。這一舉動無疑代表瞭神社某種改革的跡象。

靖國神社的源頭是明治維新後成立的東京招魂社,本為祭奠在戊辰戰爭中為明治政府戰死的 " 官軍 " 的靈魂,而官軍的對手代表德川幕府的 " 賊軍 " 自然是不在祭祀范圍之內的。此次迎來 " 賊軍 " 首領德川傢後代擔任神社宮司,保守陣營如石原慎太郎便希望德川宮司能盡早將明治維新和西南戰爭中 " 賊軍 " 一方的戰死者也列入神社合祀,在明治維新過去近一百五十年的今天仍嚴格區分官軍、賊軍之別,不得不說是一個時代的錯誤。" 賊軍 " 一方像西鄉隆盛、白虎隊、新選組之類的人物在日本民間有著極高人氣,他們的加入無疑為靖國神社寵信帶來一個更加貼近民眾的機會。雖然德川宮司在 2016 年也表示 " 有必要返回靖國神社設立的原點(東京招魂社),重新審視理念 ",但仍對保守派如石原的合祀提議始終態度謹慎。

雖然靖國神社的參觀者仍絡繹不絕,但隨著日本遺族會之類的核心支持群體的高齡化和人員減少,以及神社和主流價值的背離、故意疏遠民眾的舉動,相信在未來靖國神社仍將繼續敗給東京巨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傢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註觀察者網微信 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