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報道】今年夏天,有兩艘來自美國 " 第七艦隊 " 的導彈驅逐艦,在西太平洋海域發生撞船事故。關於撞船的原因美國境內一直猜測不斷,有分析稱是人員玩忽職守、裝置故障等,但由於撞船地點在中國南海附近,為此有西方媒體欲甩鍋中國,稱美軍艦接連出事或同中國的黑客襲擊有關。
然而據美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 11 月 1 日,美國海軍終於公佈瞭這兩起撞船事故的調查報告,結果讓人哭笑不得。
BBC 中文網此前報道截圖
今日美國截圖
報告中得出結論,造成致命兩起撞船事件的原因包括領導層和艦上人員的 " 多項失職 ",包括未能就安全事宜制定計劃以及未能遵守良好的航行操作實踐和基本的觀察瞭望程序。
CNN 報道截圖
美海軍作戰部主任約翰 · 理查森上將還遺憾地強調,這 "兩起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我們必須做的更好。"
美海軍作戰部主任約翰 · 理查森上將(圖片來自路透社)
這下終於真相大白瞭,其實並沒有我們中國什麼事啊……
那麼,這兩起事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要從今年 6 月 17 日開始說起:
當天凌晨,美國海軍 " 菲茨傑拉德 " 號驅逐艦正駛向日本奄美大島,而隨後有三艘商船出現瞭,它們與 " 菲茨傑拉德 " 號之間的距離 " 極小 ",都存在相撞風險。
美海軍認為,這存在交叉相遇情況,船員有義務采取規避操作。
但不知為何,在發生碰撞前的 30 分鐘內," 菲茨傑拉德 " 號軍艦和菲律賓籍集裝箱船都沒有做出規避,直到碰撞發生前的1分鐘才有所反應,不過為時已晚。
圖為碰撞地點
在一聲巨響下," 菲茨傑拉德 " 號驅逐艦與菲律賓籍貨船在日本橫須賀港西南方向 100 公裡處水域相撞。最終造成7名美軍人員喪生、包括艦長在內的 3 人受傷。
隨後的調查認定,艙面人員存在過失,未能拉響艦上警報、聯絡菲律賓籍集裝箱船或報告艦長。
此外,調查人員還指出,事故發生時,艦長本森、副艦長巴比特及該艦指揮士官長都不在艦橋上,而他們的經驗、指導和示范本可以在事故發生時提供巨大幫助。這三人於 8 月已被解職。
從左到右依次為艦長、副艦長和高級士官
" 菲茨傑拉德 " 號艦橋的慘狀
這一事故剛剛過去兩個月,另一艘同樣來自美國 " 第七艦隊 " 的導彈驅逐艦 " 約翰 · 麥凱恩 " 號,在新加坡東部海域也發生瞭撞船事故。
當天的經過是這樣的:
8 月 21 日凌晨 5 點," 麥凱恩 " 號的艦長註意到,舵手一個人很難保持軍艦在繁忙航道中的航向,於是他又安排另一名水手來掌控船速,讓舵手繼續掌控方向。
不過,這一決定引發瞭混亂,舵手對雙人操作下的轉向裝置結構不熟,誤認為失去瞭對船舵的控制。
舵手隨後發現並匯報瞭這一情況,指揮官立即下令減速,然而剛上手操作的水手隻減速瞭兩個後螺旋槳中的一個,這讓軍艦直接撞向重達 3 萬噸的 " 阿爾尼克 " 號油輪。
碰撞導致驅逐艦受損嚴重,艦上 10 名船員死亡,5 名船員受傷。
美軍 " 麥凱恩 " 號驅逐艦受損情況 / 圖片來自 Oman Observer 推特
之後調查指出,事態發生後,艦長及艦橋上其他人員失去瞭對態勢的感知,艦橋上沒有人清晰瞭解艦上人員的職責、商船的航線以及兩船之間的相對速度。
調查人員認為," 麥凱恩 " 號軍艦撞船事故的主要原因在於 " 自滿、過度自信以及不遵守流程 "。當時艦橋上所有人,包括艦長和副艦長,都沒有接受過在發生此類狀況時如何正確操控軍艦的培訓。
官兵臉帶微笑打撲克。圖片來源:" 麥凱恩 " 號官方社交網臉書
而外媒此前引述匿名美國官員的話稱," 麥凱恩 " 號還曾於 8 月 10 日在南海進行 " 自由航行行動 ",進入美濟礁 12 海裡," 以挑戰中國對此的領土聲索 "。報道稱,這是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美國海軍在南海的第三次 " 自由航行行動 "。中國外交部隨即表示,中國軍隊派出軍艦依法對美艦實施查證識別,並予以警告驅離。
據參考消息網 11 月 2 日援引美國《國傢利益》雙月刊網站報道,《中國國防報》在 8 月 25 日和 9 月 1 日發表的 2 篇文章得出瞭令美國海軍不安的結論,文章認為,美國海軍處於疲勞的狀態。
新華社則報道稱,這兩起造成人員傷亡的撞船事故,震驚瞭一向自負的美國海軍。
兩份調查報告及計劃整改措施都已於 10 月 31 日匯報給瞭美國國會。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約翰 · 麥凱恩說,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將繼續督導海軍整改,以確保這些悲劇不再發生。
不過,調查認為,兩起事故中沒有單一致禍因素或單一責任人。" 也就是說,沒有人為事故負全責。全體船員對於這一情況毫無防備,事故過程中準備不足,指揮官指揮無效,也反映出航海訓練、準備不到位的問題。"
報告指出," 海軍中,指揮官無條件地對軍艦負責 "。此外,美海軍也沒有提及商船是否存在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