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科技本周宣佈,將出售旗下智能手機業務給 Google,最終交易價格超過 200 億美元。小米 CEO 雷軍表示,這是小米今年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今後小米將專註於以米傢為核心的零售業務。Google CEO 皮蔡同時宣佈將在年底前推出搭載中國特制版 Android One 操作系統的小米手機,正式將 Google Play 應用市場帶進中國。"
這當然是假新聞,令人難以置信的假新聞。
但它並不比最近 Google Play 應用商店即將回歸中國的消息更胡說八道一點。
據 " 好奇心日報 " 網站 9 月 8 日消息,上周 Google Play 應用商店被發現可以在中國大陸部分地區正常打開。此外,開發者可以在 Google Play 控制臺中看到應用發佈地區新增瞭中國、古巴等地區選項。
於是再一次,有瞭 Google 應用商店即將回來的消息,Google 要和手機廠商簽署協議,在出廠手機中同時預裝廠商自傢和 Google 的應用商店。
類似的消息從三年前就有瞭,當時有傳聞說 Google 會在中國發佈一個 " 特別版 Google Play"。
Google 有充足的動力把應用商店帶回中國,但這不意味著一定有進展
中國有超過 7 億移動互聯網用戶,其中近 8 成使用 Android 手機,也就是 5.5 億。
這 5.5 億人用的手機雖然用瞭 Google 開發的 Android 系統,但並沒有內置 Google 的商店和其它服務。
Android 系統本身不賺錢,它給 Google 帶來的最直接利潤是 Google Play 應用商店,裡面承接應用廣告,並且向付費應用和遊戲抽取 30%。Play 相關的廣告和分成是 Google 財報中 " 其他收入 " 的主要來源,這一項在今年第二季度是 30.9 億美元,比去年同一時期增長瞭近三分之一,是 Google 在廣告業務以外最顯著的收入來源。
極光大數據的報告顯示,中國超過 80% 的手機用戶用 Android
Google 今年在開發者大會上宣佈 Android 月活躍用戶是 20 億,這個統計並不包括中國大陸。進入中國意味著 Google 會增加近 30% 的 Android 用戶。
隨著主業廣告被 Facebook 挑戰,Play 商店對於 Google 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
Google 也確實在認真考慮將商店搬回來。根據此前確認的信息,Google 已經在中國組建一支市場營銷團隊,為 Google Play 進中國做準備。
到今年 2 月,矽谷爆料媒體 The Information 報道說,Google Play 會把中國地區的運營權交給尚未開展應用分發業務的網易,雙方還可能成立合資公司。以 The Information 以往消息的準確程度來看,Google 和網易很可能真的談過這個計劃。
但探索一個 Play 商店進中國的計劃和計劃落地是兩回事。而 Play 商店進入中國,和它真的留下來,為 Google 帶來穩定收入又是另一回事。
把 Google Play 搬進中國,搬進來的不止是一個商店
豌豆莢、百度手機助手、酷安等等,都是獨立的 Android 應用商店。
裝瞭這些商店自身的應用,你就可以在手機上下載商店裡的應用瞭。
但 Google Play 不隻是一個商店。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沒有安裝 GMS 的手機上安裝相關餐廳指南應用 OpenRice,會彈出 "OpenRice 需要 Google Play 服務才能運行,你的設備不支持 " 的提示。
Android 之父安迪 · 魯賓在 Google 那些年推動建立瞭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應用和服務體系 GMS(Google 移動服務的縮寫)。
GMS 是一個包括 Play 商店、Google 地圖、Gmail 郵箱等一系列產品的服務,安裝在中國以外的幾乎所有 Android 手機上。
這也是為什麼商店後臺加一個在中國發佈的選項不等於應用就能在中國正常用。
OpenRice 遇到的問題是地圖服務。打車、外賣、大眾點評 …… 如果手機裡裝有多個地圖服務,應用一般會問你需要調用哪一個。默認百度或高德地圖的應用還好,但境外開發商默認都調用 Google 地圖,就沒法用瞭。
還有推送。Google 不在的這幾年,Android 在中國已經形成瞭分散的生態體系,小米、華為、魅族等等手機廠都有一套自己的應用推送機制,開發者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應用適配每一個主流廠商。
Google Play 的推送機制在海外是普遍的標準,但到瞭中國就會變成一個非主流方案。
也別忘瞭賬戶體系,Google Play 都進入中國市場瞭,總得讓用戶註冊賬號吧?
目前 Google 的這套體系建立在 Gmail 之上,YouTube、Google+ 等等服務都可以用同一個賬戶登錄。但它們在中國都無法使用。
賬號要進來,Google 隻能重新建立一套中國版 Google 賬號,比如讓中國的用戶使用手機號註冊,或者和合作方的應用商店打通。
這個新的 Google 賬號隻能允許你用 Google Play,和 Gmail 什麼的無關。對於 Google 來說,就需要重新開發一套賬號體系。
同樣的道理還有遊戲中心,它會記錄你玩過遊戲的進度、快速啟動遊戲、管理各種積分,也需要用 Google 賬戶登錄。
地圖、推送、遊戲中心、支付、用戶賬號。這些是 Play 商店進入中國需要帶進來的東西。
亞馬遜曾為自己平板和夭折的手機項目推出瞭沒有 Google 服務的 Android 系統—— Fire OS。當時亞馬遜自己一一對應的開發瞭這五個服務替代 Google 的。最終 Android 開發者的應用需要做一些調整才能運行在 Fire OS 上。
如果 Play 商店進入中國,賺錢的一個重要辦法必然是幫助海外開發者將應用和遊戲帶進來,再賣廣告、從收入中抽成。這意味著 Google 需要提供所有這些服務。
Google 要麼把地圖、支付、賬號體系全部搬進來,要麼讓 Android 應用接入中國公司的服務——比如地圖對接高德百度、推送對接手機廠商。
前一條路極其艱難。後一條則需要 Google(或者它的中國合作夥伴)重新整理一個邏輯,並且放棄自己建立生態系統的優勢,這將嚴重影響它控制手機廠商的能力。
當然,還有第三個選擇就是 Google 真的隻把 Play 商店搬進來,別的什麼都不管瞭。隻有 Google 已經淪為一個上層與現實脫節,下面隻會迎合 CEO 臆想、不在乎實際結果的官僚機構,這樣的事才會發生。
還有一個大問題是支付
和蘋果一樣,Google 也會從應用商店的收入中抽取 30% 的分成,包括收費應用、應用內購等虛擬交易,可以說這是一傢應用商店存在的根本。
理論上 Google 可以直接用支付寶和微信作為支付方式,但大公司自己做支付的好處是可以控制交易數據。
這事需要牌照。根據央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三方支付的范圍包括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
外資企業並不能直接購買第三方支付牌照,對 Google 來說,唯一的辦法就是找一傢持有牌照的中國公司合作。
蘋果 App Store 中國區人民幣支付是交給瞭 " 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這傢公司 2011 年拿到瞭牌照。
根據官網,易智付有政府背景,它運營的平臺 " 首信易支付 " 由北京市政府與中國人民銀行、信息產業部、國傢內貿局等中央部委共同發起。
Google 得找一個這樣的合作夥伴合作。而這個合作夥伴得確定自己在和 Google 這樣一個在中國有歷史的公司合作之後,支付牌照不會被政府吊銷。
還有處處都有的數據監管
按照《互聯網安全法》的規定,持有與中國公民有關的數據,必須存儲在中國境內的服務器上,並且由中國的公司管理。
Play 商店的用戶體系符合這個要求。
Google 位於美國艾奧瓦州的數據中心(圖片來自網絡)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蘋果今年直接在貴州投資建設瞭第一個數據中心,存放中國 iCloud 數據。
亞馬遜、微軟等等跨國互聯網公司也都在中國搭建瞭數據中心。
但數據中心建好瞭,必須由中國公司運營。蘋果找瞭貴州的一個政府背景公司、微軟找瞭世紀互聯、亞馬遜找瞭網宿。
Play 商店要回來,得做同樣的事。
首先,Google 需要在中國建數據中心,並且交給一個中國公司運營。
先不說政策,這本身在技術上就有點麻煩,因為 Google 在過去幾年開始在數據中心裡大量使用自己研發的硬件,而不是直接購買惠普、思科等公司的硬件產品。搬到中國要麼得把自己的硬件弄進來,要麼得直接租用中國電信之類公司的機房。
反正數據中心運營經驗豐富的亞馬遜 AWS 做同樣的事,是折騰瞭好幾年才上線。
折騰還沒完,假如 Google 建好瞭數據中心,找瞭個中國公司來管。Google Play 上線之前,首先還是要做備案的吧。
今年初,國傢網信辦發佈通知說,所有在中國經營的中國應用市場都需要做備案工作,文件稱備案的目的在於," 當應用或者應用商店被發現參與違法內容時,用來明確究竟是誰的責任。"
也就是說,Google Play 也需要向網信辦共享信息,接受審查和監管。
蘋果的中國區 App Store 已經經歷瞭多次應用下架。去年末《紐約時報》英文版和中文版新聞應用就被移除,網信辦指出這些應用 " 違反法規 "。
今年 4 月新華社報道稱,國傢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公安局已經約談蘋果公司,要求 " 加強對蘋果應用商店中的軟件應用的審核 "。
今年 7 月,多個 VPN 應用也從蘋果應用商店消失,蘋果回應說是為瞭 " 配合提交監管單位執照的新法規 "。
Google 7 年前直接公開談論的審查問題,已經到瞭另一個程度。
這麼多限制走下來,擺在 Google 面前的選擇隻有找一傢中國的應用商店合作瞭。
不用 Play 商店這麼敏感的東西,今年柯潔和 Google AlphaGo 在烏鎮對弈,比賽開始前媒體直播被叫停,門戶報道被限制在體育頻道。
2010 年 1 月 Google 主要服務轉移到香港時曾在官網發佈一封聲明,說 "Gmail 受到來自中國地區精心策劃且目標明確的黑客攻擊,導致其知識產權被竊。"
這麼公開的沖突,在大公司裡是前所未見的。
你看和政府沒什麼過節、還會說幾句中文的紮克伯格為瞭進入這個市場是多麼努力。他會見政要、在霧霾天跑步,甚至在員工的抗議下開發審查工具、在白宮的晚宴請習主席為自己的孩子取名 ……
即便這樣 Facebook 都沒能進入中國市場。
要解決這個問題,大概不是拉網易合作就行的。
Google 要進來,怎麼都得成立個黨支部什麼的吧。實際上目前英特爾亞太研發中心、微軟、麥肯錫等等跨國公司的中國分支都有黨支部,由第三方公司代理,定期開展黨務活動。
Google 要怎麼說服用戶接受一個新的應用市場?
假設 Google Play 歷盡瞭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合法入華。
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用戶呢?
Google 不在中國的這些年,中國的 Android 操作系統已經完全形成瞭和外界割裂的生態體系,小米、華為、魅族、OPPO、Vivo…… 手機廠商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統開發團隊,在產品中預裝自己的應用市場。
除瞭三傢獨立手機應用商店,騰訊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和 360 手機助手以外,更重要的競爭對手是小米、OPPO、華為、vivo 自己的商店。
從 QuestMobile 的數據來看,前三大手機廠商商店的規模已經逼近前三大獨立商店。
並且用戶也都習慣瞭手機廠商自己的商店。根據企鵝智庫的調查,56.2% 的 Android 用戶最經常使用手機廠商自帶的應用商店。
雷軍強調小米要讓互聯網服務成為新的增長點。MIUI 的應用市場是最直接的,它向開發者賣廣告和推薦位、從應用收入中分成。用過 Android 手機你也知道,往往下載一個應用的同時你會收到大把其他應用的推薦。
根據小米自己披露的數據,2015 年和 2016 年他們分別給應用開發者分成 11 億元、22 億元。
所以一個官方的 Google Play 在中國,對手機廠商來說大概隻有敵意。Google 想找他們談預裝,怎麼看都不是個容易的事。
但 Google 又不得不尋求打通廠商的方法,不然分散的國內 Android 手機市場對 Google Play 來說毫無意義。
這麼看來,除瞭和一傢中國公司合作、甚至直接收購的大商店,否則 Google 自己搭建中國版 Google Play 怎麼看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找誰合作。一傢邊緣的第三方市場沒有意義,面對競爭 Google Play 需要快速聚集流量、用戶和活躍度。
一個大手筆的收購,大概是 Play 商店進入中國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Google 有錢。根據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Google 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以及可變現有價證券總價值為 947.13 億美元。
Google 會做出出人意料的重大舉措,收購摩托羅拉、改組 Alphabet 幾乎都是一夜之間宣佈的事情,此前都沒有展示出什麼征兆。2011 年,Google 用 125 億美元收購瞭摩托羅拉,這個數字占到瞭當時 Google 現金的三分之一。
如果真的要將商店搬進來並且有人用。可以收購的標的不多。
百度手機助手是個合適的選擇。陸奇上任後,百度正在剝離各種業務,今年 7 月億 12 億元出讓瞭百度遊戲。下一個會是百度手機助手嗎?
或者和騰訊應用寶建立一個聯營商店,依靠微信讓這個聯營商店建立一個類似 Play 商店在海外一樣的統一的應用服務體系。
或者直接收購一傢手機廠商吧。大比例入股小米甚至收購小米手機業務這件事看起來很瘋狂,但這可能也是它在中國真正建立 Play 商店所不得不做的事。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百度、騰訊、小米對這樣的腦洞有興趣。但任何比這些大膽舉動更謹慎的方法,大概都沒法真正進入中國、獲得足夠多的消費者。
當然,這些事情發生的前提都是 Google 搞定瞭所有的牌照和監管、並且嚴重閹割 Play 相關的服務。
8 年前,Google 的搜索服務、郵箱都還在中國正常運作。現在,把一個應用商店搬進來就已經成瞭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文 / 周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