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特雷莎 · 梅訪華,中英兩國還在教育、金融及創新產業合作領域達成多項共識。今天的 " 英國人在中國 ",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位致力於中英智慧城市合作的英國人,他叫做楊彼得。在中國八年,他還當過老師和大使館官員,因為中國的共享單車、微信充值,吸引他轉行進入互聯網領域,頻繁往來於中英兩國之間,為雙方企業尋找創新合作機會。
英中智慧城市合作開發人 楊彼得:我來自英國肯特郡。我是 2010 年來中國的。我所涉及的領域叫做智慧城市,那就是用最現代的方式和最現代的技術,來改善城市的各個系統。
一口流利的中文,吐字清晰、發音標準。創意空間裡的這個小小工位,就是楊彼得的 " 辦公室 "。每天騎著共享單車上下班、在網上點外賣、用微信充值交通卡,楊彼得說,正是因為在中國體會到 " 互聯網 +" 的便利,讓他決心在去年轉行,開發中英創意城市合作。
英中智慧城市合作開發人 楊彼得:改革開放來臨的那一年,就 18% 人口住在城市,現在這個比例已經增到 57%,總人口也(增)長瞭四億。那麼,這麼大的變化和這麼大的人口遷移,是史無前例的。在城市數據分析、在人工智能、在城市規劃這些領域,我覺得英國和中國有很多互補性。如果工作做得好的話,幾年之後我們可以有很大收獲。
從 2010 年來華至今,楊彼得當過外教、做過駐華使領館官員、再到如今的智慧城市合作開發人。楊彼得說,他從來沒有考慮過離開中國,到別處去發展。
英中智慧城市合作開發人 楊彼得:我覺得中國尤其令人很著迷的一個方面,是它文化的豐富性,比如說昆曲、或者篆刻、或者各種各樣的書法,你可以去學習好幾年,但是你不一定能瞭解它的全部。我來中國的時候,我原來以為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一年變兩年、變三年、變四年,現在我已經住在中國八年瞭,我還是對這個國傢的文化、民俗,甚至可以說它的地理、它的很多方面很感興趣。
近八年間,楊彼得親眼見證新時代中國城市的快速崛起。每到一座新的城市,楊彼得都會查攻略,瞭解當地特色。他還自學瞭拍視頻、剪片子,通過聊天、采訪,紀錄自己眼中的中國。
英中智慧城市合作開發人 楊彼得:這個我也覺得是一個比較有創意的瞭解人生活的方式。現在英國和中國的關系是比較好的,所以我希望特雷莎 · 梅來,我們兩個國傢可以更開放地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去旅遊、互相交流,這是我自己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