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他創作瞭世界郵票上的中國糖畫

02-27

(畢元發在展示他剛做好的糖畫。遼沈晚報 · ZAKER 沈陽記者 王曉陽 攝)

一口熬糖的鍋,一把特質的勺子,手腕的起承轉合間,熬得晶瑩剔透的糖泛著特有的香甜氣味,被恰到好處地控制著流速滴落在案板上。看似隨意的幾筆勾畫,卻在短短三五分鐘內就能呈現出一幅栩栩如生的金龍糖畫。

這幅糖畫的創作者叫畢元發,丹東人,從 2002 年接觸這門技藝開始,16 年的時間,靠著不斷地鉆研和探索,他的糖畫於近期被選入《" 一帶一路 " 世界郵票紀念珍藏郵冊》。畢元發說得知這個消息後,當晚差點高興得沒睡著,同時也更加堅定瞭自己要繼續探索這門技藝的想法。

傢中世代農民 他用糖畫走入世界

說起自己的糖畫作品入選《" 一帶一路 " 世界郵票紀念珍藏郵冊》的經過,畢元發感慨,這次經歷既是機遇也是幸運。

" 最開始真的算是一個無意的舉動,大概是去年 10 月的時候,我在深圳進行糖畫表演,一個朋友看瞭我的糖畫覺得不錯,說是有一個機會可以介紹我試一下。" 畢元發說,當時他的那位朋友正帶著自己的作品參加這套郵票的評選活動,朋友介紹說這套郵票將由中國、美國、法國等國傢的郵票、郵品部門出版,意在用郵票這一載體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

畢元發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便托朋友幫忙給他報名。但是事情一開始並不順利,不久後從主辦方傳來消息:報名參選的糖畫作品已經太多,他們覺得可能沒有必要再接收新的作品瞭。

" 後續我得感謝我那位朋友,他聽到消息後並沒有放棄,而是跟我要瞭幾張糖畫作品的照片,再次聯系瞭主辦方,把照片發給瞭他們,請他們無論如何先看一下做個比較。沒想到就是這個堅持成功瞭,主辦方看到照片後很感興趣,立刻要求再多發一些,於是我就把手頭已有的 40 多張照片都發瞭過去,不久後就接到瞭 14 幅作品入選通知。" 畢元發說。

更讓畢元發感到榮幸的是,這套 " 中國藝術名傢世界郵票 " 同時還收錄瞭知名藝術傢郭正英、鄒漢橋等人的作品,畢元發表示,從這些大師身上,他學習瞭很多東西,同時也發現瞭自己身上存在的眾多不足。

" 我傢幾代人都是農民,原先我根本沒想過自己這輩子能和藝術有什麼關系,現在雖然得到一些肯定,但是我覺得自己需要完善的更多。"

(畢元發的糖畫作品。本人供圖)

自小愛好美術 一位糖畫非遺傳承人帶他入行

畢元發從事糖畫創作到如今已有 16 年時間,在 2002 年之前畢元發做的是棉花糖生意,一次偶然的經歷,讓他接觸到瞭糖畫這門技藝。

" 當時我是在一所學校附近賣棉花糖。旁邊的攤位那天就來瞭一位做糖畫的萬師傅,後來我才知道他是一位糖畫的非遺傳承人。那時我去看他創作,這一看覺得特別感興趣。" 畢元發說,他從小就喜歡畫畫,上小學的時候因為畫得好,美術老師還曾多次表揚過他,看到眼前的糖畫,他覺得也許可以把自己小時候的愛好撿起來瞭。

於是畢元發開始回傢自己琢磨,先是買瞭不少美術教材,用筆練畫,覺得差不多瞭就開始試著自己熬糖,可是嘗試瞭多次卻始終不得要領," 做糖畫用的糖要熬得晶瑩透明,不能糊,不能苦,如何配比是一門學問 "。於是畢元發去找萬師傅請教,萬師傅沒有藏私,將熬糖的方法教給瞭他。

(畢元發的糖畫作品。本人供圖)

糖畫是 " 能吃的藝術 " 他自制工具完善技藝

畢元發愛說 "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 這句話,在熬壞瞭上百斤糖之後,畢元發終於覺得自己算是掌握瞭熬糖技巧,他開始自己嘗試創作。他上手很快,大約一周左右就可以開始售賣糖畫瞭。

但是畢元發沒有滿足,他對糖畫創作者世世代代使用的工具動起瞭心思:" 糖畫是一門藝術,但最重要的是它還能吃,既然是吃的東西,尤其大多數是給孩子的,那我覺得幹凈衛生就是一個非常需要講究的問題。"

於是手巧的他開始自制工具——為瞭防止糖從鍋中舀出時滴得到處都是,一般糖畫制作者會在鍋邊刮一下勺子再拿出來,隻是這樣糖就很容易從鍋邊流到爐子上,不衛生也不美觀。畢元發為瞭解決這一問題,專門自己制作瞭一套工具,在鍋的中央加上一個弧形刮片,這樣勺子在上面刮過之後再拿出,就不會出現滴落的問題。

除瞭鍋,畢元發對勺子也進行瞭改良。傳統的做糖畫銅勺導熱燙手不說,方形的勺柄握在手裡時間長瞭也不舒服,於是畢元發走遍市場找到瞭一把真空手柄的白鋼勺,將手柄置換到瞭銅勺上,這樣用起來更順手。

(畢元發的糖畫作品。本人供圖)

融入剪紙、皮影、面人元素 他的糖畫立意創新

會做糖畫的人並不少,那麼怎麼才能脫穎而出?畢元發采取的方法是 " 融合 "。因為經常到各地去表演,也看到瞭其他非遺傳承人的作品,畢元發覺得其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借鑒到糖畫創作上。

" 比如剪紙,其實在線條的處理和連接上,剪紙和糖畫有很多共通點;而皮影,我覺得可以借鑒造型的創作,再加上制作面人的工具銅針也可以在塑形的時候使用,甚至糖畫也可以脫離平面,做成立體的。" 畢元發將這些都融入他的糖畫創作之中,調整比例,並且在其中融入層次和質量感。

以龍造型的糖畫為例,怎麼才能在平面上體現出金龍盤飛之感?畢元發的做法是把糖熬制成不同顏色,再借助皮影的制造方式做出立體感,使一條平面的龍像是要沖出畫面,遨遊而至。

對話畢元發:目標是與時俱進,並傳承好這門技藝

即便已經鉆研瞭 16 年,也獲得瞭不少人的認可,但是畢元發還是覺得自己要填補、學習的地方很多。

記者:您表示糖畫是一門古老的技藝,但也需要與時俱進,您覺得怎樣算是與時俱進?

畢元發:我的理解可能未必全面,但是在我現場做糖畫時發現,其實大傢早已不滿足十二生肖等傳統圖案,孩子們會問我會不會畫 " 熊大熊二 ",年輕的情侶想要立體 " 糖玫瑰 ",或者把彼此的名字用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根據大傢的反饋,我也在不停地琢磨新的創作形式。

記者:您說過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都有什麼地方是您想精進的?

畢元發:在郵票發行之後,我就開始自學素描,我想嘗試用糖畫出人像,如果可以,我還想創造一種 " 漫畫糖畫 ",將漫畫的創作手法融入其中。

記者:未來有什麼目標嗎?

畢元發:一是精進自己的技藝,不斷改良學習;再就是教好徒弟,我現在帶瞭 20 多個徒弟,年紀最大的甚至有 60 歲,我也想把我們傳統的技藝傳承下去。

遼沈晚報 · ZAKER 沈陽記者 王曉陽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