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孩子知道自己要什麼,與從小被父母這樣訓練學會放棄有關

08-01

有態度的國際化傢教指南

文 | 魏蔻蔻

學院君說:荷蘭父母的傢教理念在歐洲傢庭中頗有特點。我們曾分享過《荷蘭人如何引導孩子直面死亡》《荷蘭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的金錢觀》《荷蘭父母為何從不教導孩子孝順》《荷蘭孩子這樣向小夥伴討債》等,作者均為少年商學院微信專欄作者、定居荷蘭的的生物科學博士魏蔻蔻。她長期關註和研究歐洲兒童教育,今天是她的最新專欄,話題是:孩子什麼時候可以放棄?同時推薦蔻蔻新書《太想贏,你就輸瞭》。

我有個熟人,是個學霸型的天之驕女,獲得名牌大學的理工博士學位後,順利進入世界 500 強之一的荷蘭飛利浦公司工作。

表面上,她從來都是所有人羨慕的對象,學習的榜樣;可暗地裡,隻有我們這些朋友知道,她所學的專業,所幹的工作都是自己不喜歡的。

她是個軟弱且難違父母之命的人,在光環下度日如年地堅持著虛設的繁華。每一次想放棄,都被勸說需咬牙堅持。

一路走來,她幾乎沒有感受過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快樂,周一去上班渾身冒冷汗,然後就一天天盼望周五到來,周而復始,苦不堪言。堅持得太久,離舊夢太遠,時光荏苒,她身心俱疲,不堪重負,得瞭胃潰瘍和嚴重的抑鬱癥,不成人樣。

治療時,醫生覺得她回國與傢人相伴對恢復更好,但她母親認為女兒這樣子回去讓人笑話,再加上女兒還未婚嫁,怕回國後別人見她成瞭 " 精神病 " 對日後終身大事無益,於是隻身來荷蘭照顧女兒。

我去看她,她母親誇口自己的 " 英明決策 ":" 虧得當年我讓女兒多讀書進好公司,你看,生病瞭不用上班,醫藥費全歸公司管,還會出錢讓我倆去歐洲旅遊散心,為瞭讓她好好康復,等著她回去呢。要是在不好的公司和環境,她這個樣子,誰管啊?"

這是因果倒置,如果她女兒能早點放棄不喜歡的專業和工作,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根本不會落到這步田地,遭這份罪。

有時放棄,才能止損

某種程度上,在教育和成才思維裡,我們過度宣揚瞭 " 輕易放棄自己不該放棄的 " 之壞處,卻很少談到 " 固執堅持瞭自己不該堅持的 " 之痛苦。

選擇之道,本是堅持和放棄共同構成,其間的平衡,自有深意。很多時候,學會放棄,比懂得堅持,更需要智慧、耐心和勇氣。但正因為難度大,大傢都隻願追隨看似絕對正確的 " 堅持 ",一旦出現沒按照既定安排的現象,就貼上 " 你怎麼這麼沒堅持性 " 或是 " 不懂得堅持,還會有什麼修為 " 的標簽。

一個孩子讀到大三瞭,總算有勇氣承認自己不愛這個專業,想轉去另一個學科,大多數傢長都會勸:再堅持一年這個專業就讀完瞭,能拿到本科文憑。現在放棄,你前三年不就白費瞭嗎?先拿瞭這個專業的文憑,再去換專業豈不沒損失?

有人學的專業和想幹的職業不一樣,為瞭父母的期許,堅持到大學畢瞭業,想放手追求自己感興趣的前程。一些父母又幹涉,說,不學以致用太可惜,你先幹上幾年對口的,積累些經驗和財富,再去追求你的興趣不遲。

一個人一生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機會和時機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聽起來,好像到瞭大三再堅持一年拿瞭文憑,比從頭來過看似浪費瞭三年要討巧。但是,若真不願學的東西,拿瞭文憑也是空紙白字,無甚用處, 不如早一年開始新的追求。

所有這些例子,都可以看到傢長們懼怕改變,沒有傾聽孩子放棄的原由,詳細瞭解另一條路的情況,想當然地認為堅持才是兩全其美。

(本文作者所著新書,當當網有售)

允許孩子 " 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

但未必所有的事都值得堅持,放棄有時是及時止損,更是另一個高效的開始。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督促的堅持,常與愛好和才藝相關。

比如,讓孩子學鋼琴就希望她能練到一個水平,其間想換方向就不由分說地指責她沒堅持性。

曾經,我也是這樣的。

每當孩子要換個愛好或想嘗試更多愛好,我就會責怪她缺少自制力。這讓我與荷蘭的傢人矛盾重重。

比如親戚傢有個小女孩,可謂愛好眾多,但換句話來說,就是她自己不清楚喜歡啥,又沒恒心。

她說想學鋼琴,專門把奶奶的名牌鋼琴搬來並調好給她練,請的是海牙藝術學院的教授每周一次來上課,才學瞭兩個月,她就不願繼續瞭,說是已經報瞭曲棍球訓練。

她還同時學著繪畫和跳舞。做傢長的,除瞭周末和課餘時間開車陪送她參與這些興趣活動,還要關註她的突發奇想,不斷冒出想嘗試的新愛好。

在一次全傢出動,看完她的曲棍球比賽後,她又說要放棄曲棍球,想去學體操。

我當時二話沒說就開罵:" 你就是個不懂堅持,不會感恩的孩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你要學什麼,大傢都支持你,陪著你上課比賽,到處跑。你不對你自己負責,是否也該考慮下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太不懂事瞭!"

這孩子沒被人說過這麼重的話,立馬就哭瞭。在場的傢人當下並沒說什麼,回到傢後就來跟我私下談話,覺得我言辭欠妥:

" 孩子這個年齡,不清楚愛好,無法定性,本是常態。多去嘗試,我們該支持。她說不想繼續,咱們就問清原因,和她分析再做決定,哪至於扣那麼多品德性的大帽子。

再說,我們去看孩子的比賽給她加油,陪孩子參加興趣班,是自願的,不需要她感恩,和她懂不懂事更沒關系。"

所以,其實不是他們不在乎孩子的堅持,而是他們更願意耐心地瞭解放棄的理由,他們抱著更開放的態度,鼓勵孩子多去嘗試。

當她說放棄鋼琴,奶奶去跟她談話,仔細詢問她對待鋼琴的心態,然後又去瞭解曲棍球的時間安排,和孩子商量,先把鋼琴學習的頻率降到一個月兩次。因為奶奶聽出來她依然對鋼琴有興趣,隻是擔心會影響其他的愛好,就幫她做瞭合理的調整。

對於放棄曲棍球,她爸爸除瞭聽她的感受,還去咨詢瞭教練,之後又去體操班那邊瞭解訓練模式,然後跟她就這些信息慎重談瞭一次,跟她講放棄意味著什麼,梳理新愛好的具體計劃怎樣。

最後,爸爸說:" 你如果要繼續打曲棍球,我們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你若確定不練瞭,我們就不再提這件事,你好好學體操!"

這孩子立馬點頭。爸爸對她說 : " 你最好先考慮兩天,再告訴我是否確定放棄。" 兩天後,孩子放棄的態度很堅定,但還不忘問瞭一句:" 如果一兩年後,我又想練曲棍球瞭,能行嗎?"

她爸爸沒有諷刺和威脅她,說什麼 " 哪有那麼便宜的事,現在放棄瞭就別指望吃回頭草 " 這類的話,而是告訴她 : " 以後你想練習,我們會支持你的。但是,正如我們前兩天談到的,今後重拾,訓練有斷層,你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補課,再加上年齡的增長,有些基本功沒練到,可能進步慢,達不到預期。你對此有個心理準備就可以瞭。"

孩子點頭認同,毫無負擔地投入到體操愛好中去瞭。

後來,她沒有再打曲棍球,沒有堅持體操,鋼琴也在練瞭兩年後放棄瞭。此外,她還嘗試過鳥類觀察和馬術,也沒長久。反而是繪畫和舞蹈一直堅持著,是她真心喜歡的。

放棄不等於軟弱

如今,這個女孩已經 17 歲瞭,在舞蹈方面的成就到瞭專業水平,受邀許多荷蘭電視臺表演,也會為商業演出伴舞,課餘時間她會指導小朋友跳芭蕾,收入頗豐。

那些被她放棄的愛好似乎都沒有被浪費。鋼琴練習讓她樂感極好,編舞跳舞悟性高,體操訓練讓她的平衡性協調性很強,馬術和曲棍球讓她對自己的體能和肌肉強度知之甚深。

為瞭觀察鳥類,走到大自然中去的遊歷,除瞭令她的生物學知識豐富,生存力強之外,更讓她有瞭許多繪畫的素材,創作瞭很多好畫。

她放棄淘汰瞭不適合自己的東西,而堅持下來的是自己的人生。看到孩子能夠如此快樂地成長,愛好是真正的樂趣而非負擔,我感嘆夫傢之人的內心和包容性真強大,更感動於他們對孩子無條件的支持。

放棄,並不等於浪費,更不意味著軟弱,有時反而說明你足夠堅強去取舍。隻要我們瞭解孩子放棄的理由,引導並和孩子共同分析放棄的後果,做好準備,所做的決定必是理性的。

退,是尋求轉彎和另行前進的必要條件。人生的選擇,就是一個不斷嘗試,篩選、放棄再拾起的過程。沒有放棄和選擇,何來最後對自我的瞭解 ? 關閉孩子放棄的可能,又會讓其有多少遺憾?

中國有句古話,有所為,就有所不為。堅持和放棄,雖都很重要,但學會放棄,更是藝術,取舍間才得人生的樂趣和真諦。

作者與授權

魏蔻蔻,定居荷蘭的生物科學博士、歐洲教育觀察者,寫有《太想贏,你就輸瞭》。我們已獲授權並做瞭編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