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界,有一隻倒黴的狗,美國心理學傢賽利格曼用這個小倒黴做瞭一個實驗:他把狗關進籠子裡,然後蜂音器一響,就給狗難受的電擊,一響就電擊,一響就電擊。狗在籠子裡跑不出去,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之前,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會逃跑,而且還沒電擊,就自己開始呻吟和顫抖。
這倒黴的狗,本來可以主動地逃跑,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其實就是習得性無助。
我小時候就如同這隻狗,是一個習得性無助的典型患者。
我小時候上的市級重點初中。除瞭每天在學校上課外,周末各種補習班,英語、數學等課外補習從來不停歇。然而從初二入學開始,我的每次月考成績甚至是小測,都不能進入班級前二十名,這讓我十分挫敗。
想想自己當年小學的時候也是輝煌一時啊,三好學生年年有,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也是憑借這個才進入重點初中的。
初二下半年,我加緊瞭自己的學習腳步,回傢經常做習題到半夜一點,但是貌似成績上浮不是很明顯。以至於我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有點智力低下?
後來期末考試,我的成績直接掉到瞭年級二百名開外,要知道全年級一共才 300 來人。於是我受到瞭一萬點暴擊,放棄瞭學習,反正我怎麼努力都無法趕上其他同學。
於是,我就如同那隻倒黴的狗,那麼一次次的考試到底是如何讓我喪失瞭對學習的信心呢?
塞利格曼把對狗的實驗轉移到瞭學生身上,希望從心理學的角度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實驗是在大學生身上進行的,他把學生分為三組: 讓第一組學生聽一種噪音,這組學生無論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組學生也聽這種噪音,不過他們通過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組是對照組,不給受試者聽噪音。
當每組學生在各自的條件下進行一段實驗之後,即令該組學生進行另外一種實驗:實驗裝置是一隻 " 手指穿梭箱 ", 當受試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側時,就會聽到一種強烈的噪音,放在另一側時,就聽不到這種噪音。
實驗結果表明,在原來的實驗中,能通過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以及未聽噪音的對照組受試者,他們在 " 穿梭箱 " 的實驗中,學會瞭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使噪音停止;
而第一組受試者,也就是說在原來的實驗中無論怎樣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他們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處,聽任刺耳的噪音響下去,卻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
塞裡格曼用實驗證明瞭學生在學習上會產生無助感,這就很好地解釋瞭我初中階段 " 像狗一樣 " 的學習生活。
既然如此,如果孩子習得性無助瞭,我們要怎麼樣打破這個 " 跟狗一樣 " 的無助感呢?
心理學傢德韋克認為,孩子在學習上會習得性無助,這與他們的歸因風格有關。他做瞭一個實驗,發現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歸因的關鍵是學生是否認為失敗與能力或努力相關。德韋克根據這個把學生按照他們的解釋風格分為 " 無助學生 " 與 " 優勢定向學生 "。
德韋克博士通過問卷和訪談的方式發現,同樣的一件事情," 無助學生 " 和 " 優勢定向學生 " 卻因為不同的歸因方式,學習的結果也截然不同。
" 無助學生 " 通常會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待和處理自己所面臨的困境:
1. 內在的角度:認為是自己的智力、天賦不好等原因造成自己學習成績差,這一切都是自己智力問題的原因,不是通過努力、認真就能解決的。
2. 普及的角度:自己的學習成績差還會影響到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老師和傢長都不會看好我,同學也會因學習成績排斥我。
3. 穩定的角度:自己所面臨的困境將得不到改善,會一直這樣下去,學習成就無法提高,那麼傢長、老師、同學都不會看好我。
這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習慣采用的方式,就如同 " 當年的我 "。他們用這些來評價自己學習差給自己帶來的影響。
而事實上,此時此刻的孩子並不是 " 真的不行 "。而是陷入瞭 " 習得性無助 " 的心理狀態中,這種心理讓孩子自設樊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認為失敗是永久的(能力而不是努力),彌漫的(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以及個人化的,從而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那麼," 優勢定向學生 " 是如何看待和處理自己所面臨的困境呢?
1. 客觀的角度:經歷挫折、遭遇失敗,是人生中的常事,學習成績不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夠、理解未全面等,也可能是教師講得不好、題目難度大等;還可能是自己狀態不好、情緒一時低落等。需要客觀看待成績差產生的原因是什麼,而不要以自己智力不行統一概括。
當孩子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學習這件事時,他才能對癥下藥,更有效地制定策略。
2. 自我期望的角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學習上能夠取得進步,因此會常常給自己設定期望值,自我期望值是期望自己在學業中取得多少分的成績,優勢定向的學生將自己的學業成績不會定的太高,也不會定的太低,就如同 " 可以跳起來摘到的桃子 "。
同時他們每次考試會進行一個比較,這個比較是拿自己過去的成績和努力程度相比較,而不是將自己的學習成績和他人的學習成績相比較。通過自我期望和理性的比較,孩子更關註自己學習態度本身,而把成績看做評定的一種方式。
3. 可控的角度: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缺乏能力,那麼以後的考試還會期望失敗;如果把考試失敗歸因為運氣不佳,那麼以後的考試就不大可能期望失敗。優勢定向的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會認為一次的考試失敗不能否定自己學習能力不行。所以在他們看來,成績是自己可以掌控的。
當一個人認為造成他學業差的原因是內在的、穩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時候,就容易感到內疚、沮喪和自卑,認為無論盡多大努力,都將難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從而降低學習動機,不願做嘗試性努力。這種歸因方式,會讓孩子消極的面對自己的學業,更有甚者會破罐子破摔。
所以,讓孩子做一個 " 優勢定向學生 ",讓孩子試著去重新看待和定義自己學習的態度、學習方法等,給自己設定一個跳起來可以摘到桃子的學習目標,這樣他發現越學越有信心,從而脫離 " 狗 " 的命運。
張馨冉,國傢二級心理咨詢師,應用心理學專業畢業,心理醫院實習經歷,在校期間豐富的心理咨詢與教育,團體輔導經驗。擅長青少年成長,親子溝通等心理健康問題的咨詢與輔導。
自信樂觀對一個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我相信每個傢長都希望孩子擁有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除此之外
就是想讓孩子學會擁有幸福的能力
點擊文末左下角原文閱讀
知子花孫老師來告訴你如何讓孩子擁有幸福人生
知子花傢庭教育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搜狐媒體平臺、微博、知乎、網易等,搜索 " 知子花傢庭教育 " 即可關註。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從此讓孩子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