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該怎樣讀書,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08-02

有態度的國際化傢教指南

文 |   張五常(香港知名經濟學傢)

首先聲明,我要談的是為知識而讀書的方法,不是為考試而讀書的方法。為知識而讀書可以幫助考試,為考試而讀書卻未必可助知識的增長。

知識是讀書的目的(An End);考試隻是一個方法(A Means)。

我可在四個大前提下給年輕人建議一些實用的讀書方法。若能習慣運用,不但可以減輕考試的壓力,而對更重要的知識投資會是事半功倍。

方法一

以理解代替記憶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瞭的課程比較容易記得。但理解其實並不是輔助記憶——理解是記憶的代替。

強記理論不僅很難記得準確;當需要應用時,強記的理論根本無濟於事。明白瞭理論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會突然覺得你的記憶力如有神助。

道理很簡單,明白瞭的東西就不用死記。

但理論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準確性。理解越深越準確,記憶就越清楚,而應用起來就越能得心應手。

所以,讀書要貫通——理論上不同重點的連帶關系要明白;要徹底——概念或原則的演變要清楚。

要在這些方面有顯著的進步易如反掌,也不需多花時間。隻要能改三個壞習慣,一年內就會判若兩人。

第一個壞習慣,就是上課時狂抄筆記。

筆記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無的。這是因為抄筆記有一個無法補救的缺點——聽講時抄筆記分心太大!將不明白的東西抄下來,而忽略瞭要專心理解講者的要點,得不償失。

筆記有兩個用途:

(1)將明白瞭的內容,筆記要點。但若覺得隻記要點都引起分心,就應放棄筆記,明白瞭講者的內容是決不會在幾天之內忘記的。

很多講者的資料在書本上可以找到,而在書本上沒有的可在課後補記。老師與書本的主要分別,就是前者是活的,後者是死的。上課主要是學習老師的思想推理方法。

(2)在課上聽不懂的,若見同學太多而不便發問,就可用筆記寫下不明之處,於課後問老師或同學。換言之,用筆記記下不明白的要比記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個壞習慣,就是將課程內的每個課題分開讀,而忽略瞭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系,理解就因此無法融會貫通。

要改這個壞習慣,就要在讀完某一個課題,或書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獨立的某一節之後,要花點時間去細想節與節、章與章、或課題與課題之間的關系。能稍知這些必有的連帶關系,理解的增長就一日千裡。

這是因為在任何一個學術的范圍內,人類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開來讀,會覺得是多而難記;連貫起來,要知要記的就少得多瞭。

任何學術都是從幾個單元的基礎互輔而成,然後帶動千變萬化的應用。學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瞭課題之間的連貫性,就不得其門而入。

第三個壞習慣,在選課的時候,隻想選較容易的或講課動聽的老師。

其實定瞭某一系之後,選課應以老師學問的淵博為準則,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跟一個高手學習,得其十之一、二,遠勝跟一個平庸的學得十之八、九。這是因為在任何一門學術裡面所分開的各種科目,都是殊途同歸。

理解力的增長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異。老師若不是有相當本領,就不能啟發學生去找尋不同科目之間的通論。

方法二

思想集中才有興趣

我們都知道自己有興趣的科目會讀得較好,但興趣可不是培養出來的。

隻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產生興趣,可以培養出來的是集中的能力。無論任何科目,無論這科目是跟你的興趣相差多遠,隻要你能對之集中思想,興趣即盎然而生。

對著書本幾小時卻心不在焉,遠比不上幾十分鐘的全神貫註。認為不夠時間讀書的人都是因為集中力不夠。就算是讀大學,每天課後能思想集中兩三小時也已足夠。

要培養集中力也很簡單:

第一,分配時間——讀書的時間不需多,但要連貫。明知會被打擾的時間就不應讀書;

第二,不打算讀書的時間要盡量離開書本—— " 餓書 " 可加強讀書時的集中力;

第三,讀書時若覺得稍有勉強,就應索性不讀而等待較有心情的時候——厭書是大忌。要記著,隻要能集中,讀書所需的時間是很少的。

將一隻手表放在書桌上,先看手表,然後開始讀書或做功課。若你發覺能常常在三十分鐘內完全不記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

能於每次讀書時都完全忘記外物一小時以上,你就不用擔心你的集中力。

方法三

學會提問比回答更重要

很多學生怕發問,是怕老師或同學認為他問得太淺或太蠢,令人發笑。但學而不問,不是真正的學習。發問的第一個黃金定律就是要臉皮厚!

就算是問題再淺,不明白的就要問;無論任何人,隻要能給你答案,你都可以問。

從來沒有問題是太淺的。正相反,在學術上有很多重要的發現都是由三幾個淺之又淺的問題問出來的。學術上的進展往往要靠盲拳打死老師傅。

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學者之所以要教書,就是因為年輕學生能提出的淺問題,往往是一個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求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學什麼問題是愚蠢或是多餘。若不發問,就很難學得其中奧妙。

當然,老師不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花很多時間,認真的學生就應該在發問前先作準備工夫。這工夫是求學上的一個重要過程。

孔子說得好:"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要分清楚 " 知 " 與 " 不知 ",最容易就是做發問前的準備工夫。

這準備工夫大致上有三個步驟:

第一,問題可分三類:

A、" 是什麼 " ( What? ) ;

B、" 怎樣辦 " ( How? ) ;

C、" 為什麼 " ( Why? ) 。

要先斷定問題是哪一類:A 類問的是事實;B 類問的是方法;C 類問的是理論。

問題一經斷定是哪一類,學生就應立刻知道自己的 " 不知 " 是在哪方面的,因而可免卻混淆。若要問的問題包括多種類型的,就要將問題以類分開。這一分就可顯出自己的 " 不知 " 所在。

第二,要盡量去將問題加上特性。換言之,你要問的那一點越尖越好;

第三,在問老師之前,學生要先問自己問題的答案是否可輕易地在書本上找到。若然,就不應花老師的時間。

如果問題問得好,答案就往往得瞭過半,以發問作為思考的指引,還有幾個提問的建議要補充:

第一,問題要一針見血;要試將一個問題用幾種形式去發問,務求達重點的所在。

第二,問題要問得淺;

第三,要斷定問題的重要性。

在我所知的高手中,衡量問題的重要與否是慣例。

判斷問題的重要性並不大難。你要問:" 假若這問題有瞭答案,我們會知道瞭些什麼?" 若所知的與其他的知識沒有什麼關連,或所知的改變不瞭眾所周知的學問,那問題就無足輕重。

有很多問題不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問題。若問題隻能有一個答案,沒有其它的可能性,那就是蠢問題瞭。

方法四

書分三讀——大意、細節、重點

學生坐下來對著書本,拿起尺,用顏色筆加底線及其它強調記號。讀瞭一遍,行行都有記號,這是毀書,不是讀書。書要分三讀。

第一讀是快讀,讀大意,但求知道所讀的一章究竟是關於什麼問題。快讀就是翻書,跳讀,讀字而不讀全句,務求得到一個大概的印象。翻得慣瞭,速度可以快得驚人。讀大意,快翻兩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地翻一次好;

第二讀是慢讀,讀細節,務求明白內容。在這第二讀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鉛筆在頁旁作問號,但其它底線或記號卻不用;

第三讀是選讀,讀重點。強調記號是要到這最後一關才加上去的,因為哪一點是重點要在細讀後才能選出來。而需要先經兩讀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沒有經過一快一慢,選重點很容易會選錯瞭。

選擇書本閱讀是極其重要的。好的書或文章應該重讀又重讀;平凡的一次快讀便已足夠。在研究院的一流學生,選讀物的時間往往要比讀書的時間多。

花一兩年的時間去養成這些讀書的習慣,你會發覺讀書之樂,難以為外人道。

福利時間:學會提問,才能讓讀書變成更有價值的知識投資。美國幼兒園、小學的傢長、老師就非常註重從生活、電影、閱讀等方面切入,教孩子從小學會提問。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的 " 學霸 "、曾在矽谷中學當老師的 Evan 老師總結個中精髓,推出《學會提問》音頻 6 講,適合 5-10 歲孩子與傢長一起收聽。

作者與授權

原文刊自張五常先生的博客《讀書的方法》、《思考的方法》。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