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態度的國際化傢教指南
文|Bonnie
轉載自公號:閱讀第一
在五年多的英文閱讀推廣過程中,傢長問得最多的是時間點:" 什麼時候應該開始孩子的英文閱讀啟蒙?孩子上小學後學習來得及嗎?初中時,從公立學校轉到雙語或國際學校,孩子英文閱讀能力跟得上嗎?學校功課太繁重瞭,沒有時間閱讀,出國前惡補英文行不行?"
這些傢長,大多都瞭解到英文閱讀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公立教育與國際教育間糾結的傢長,一方面希望將自己孩子的中國根打紮實,另一方面希望通過提升孩子的英文能力,讓他們具有國際化的視野。
關於時間點,我給大傢的建議是:閱讀啟蒙越早越好。自出生開始就應給孩子開始磨耳朵(聽英文歌曲與童謠)、親子共讀英文繪本,四歲開啟讀音的學習與英文閱讀啟蒙,五至九歲系統地進行英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十歲後讓孩子具備獨立英文閱讀能力並運用這種能力去習得其他的知識。
但要銘記於心的是:不管上不上國際學校,出不出國,小學三年級之前的孩子英文閱讀能力的系統性培養極為重要!
事實上,小學三年級是孩子從 "Learn to Read" 過渡到 "Read to Learn" 的一個關鍵時間點。錯過瞭小學三年級前黃金學習階段,孩子會陷入到 " 英文閱讀的馬太效應 ",大約隻有 13% 非常努力的學生能掙紮著從中逃離!
如果孩子四年級之後才開始學習英文閱讀,傢長與孩子會為此付出金錢與時間上高昂的代價,但成效甚微。
(閱讀馬太效應)
英文閱讀的馬太效應
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1973 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 · 莫頓借用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二十五章的故事提出 " 馬太效應 " 這個概念,用來解釋 " 已有聲譽的科學傢被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那些未出名的科學傢所做出的成績則不被認可 " 這一現象。莫頓用這句概括瞭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1983 年,多倫多大學應用心理學和人類發展學教授基思 · 斯坦諾維奇又借用瞭莫頓的 " 馬太效應 " 去解釋他發現的早期英文閱讀能力的差距導致孩子間學術成績進一步拉大的現象:啟蒙階段閱讀能力越強,孩子隨後的學習能力越強;到小學三年級或四年級之前還沒有打下良好閱讀基礎的孩子,在學習其他技能方面終身會面臨挑戰和困擾。
斯坦諾維奇說:" 閱讀能力增長緩慢,會導致孩子在認知、行為和動機方面的負向累積,會阻礙孩子學術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並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這種狀態持續時間越長,孩子在更多的認知和行為領域表現會越差。悲哀地說,這是一個九歲孩子的眼淚:同學的閱讀進度已經超越瞭他,閱讀將影響自己以後所做的一切!"
(馬太效應:差的越差)
社會學傢丹尼爾 · 裡尼也撰寫瞭一本書《馬太效應:優勢如何進一步增進優勢》的書補充說," 教育心理學傢發現,喜歡閱讀的孩子傾向於閱讀更多。閱讀有助於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讀者,進一步增進瞭他們享受閱讀的過程。以這種方式,孩子自己創造出一個閱讀的良性循環。"
(馬太效應:好的越好)
閱讀基礎差的孩子往往討厭閱讀,憎惡閱讀往往會讓他們閱讀次數較少,閱讀次數少妨礙瞭他們閱讀能力和學業成績的提升,使他們在學校裡變得更加沮喪。 在沒有教師或傢長幹預的情況下,陷入這種惡性循環的孩子很可能面臨嚴峻的未來 ,而這甚至不是自己的過錯。
為什麼小學三年級是關鍵時間點?
小學三年級是孩子從 " 學習閱讀 ( Learn to Read ) " 到 " 通過閱讀學習 ( Read To Learn ) " 的一個轉折點——在低年級閱讀啟蒙中落後的孩子會不太願意閱讀。
隨著年齡增長,他們與同齡人的閱讀能力差距漸漸增大。到小學四年級,學校要求大量閱讀時,他們低下的閱讀能力讓他們在大多數科目學習中面臨挑戰。因為從四年級開始,無論是文學、數學、科學還是社會科學,所有科目都需要孩子具備良好的閱讀流利度與較強的獨立閱讀理解能力,否則連課本與習題都看不懂,更談不上吸收與消化知識。
進而,他們在學校中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厭學,成績越來越差這種惡性循環讓他們與同齡孩子的差距進一步增大。老師們稱這種學生為 "Struggle Readers(掙紮的讀者)"。
美國心理學傢安妮 · 墨菲曾在她的一篇文章中指出:" 個人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是小學三年級。這是學生們關鍵的一年:從拼讀簡單的文章與書籍到必須流利地掌握關於太陽系、土著美國人、美國內戰的文本知識。沒有快速、流利閱讀能力的學生,會在這個時刻開始落後。"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閱讀能力的差距將會繼續拉大。這個故事經常出現的情節是:因為閱讀式學習模式主宰著教學,三年級在閱讀上的掙紮將導致四年級後進生在學習上越發退步。他們同學正在利用流利的閱讀能力去獲取新知識、積累新詞匯,但閱讀落後者可能會開始不願意讀書,以避免閱讀產生的自我沮喪。"
紐約大學亨特學院社會學教授唐納德 · 埃爾南德斯在 2012 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缺乏閱讀能力的三年級學生成為高中輟學者是其他學生的四倍。
閱讀啟蒙越早
和美國學生的能力差距越小
因為傢長與學校重視程度的不同,從幼兒園階段起,學生間的英文閱讀水平將逐漸拉開。有一些中國傢長非常重視孩子的英文閱讀,早早參與孩子的閱讀啟蒙,為孩子提供閱讀輔導和豐富的書籍,每天要求孩子在傢閱讀二十分鐘。
這些孩子的英文能力將越來越好,到三年級時部分孩子英文的閱讀能力有可能達到 GE5.0(美國小學五年級平均閱讀水平),有的甚至達到 GE9.0。啟蒙越早,孩子與美國同齡學生的差距越小。
(美國小學三年級學生英文閱讀能力分佈)
然而,這些重視英文閱讀的傢長隻是鳳毛麟角,大部分傢長並沒有認識到早期英文閱讀啟蒙和建設性幹預的重要性。
從過去 5 年我獲得的北京、上海、深圳、寧波與杭州的學生 Star Test 閱讀理解測試成績來看,中國小四至高中的學生的英文閱讀能力差距並不大,范圍在 GE1.0-3.5 之間。
部分原因是,公立學校的英文教學是以考試為導向,而不是以閱讀教學為核心,所以這些學生在學校沒有獲得良好的閱讀能力培養。更重要的原因是傢長不重視,沒有付出時間與精力。
自孩子一出生開始,傢長就可以開始英文閱讀啟蒙 , 但很多傢長不知道英文閱讀啟蒙的重要性或者沒有能力去幫助孩子,所以什麼都沒有做。如果這些學生一直就讀公立教育體系,走應試這條路,最後在國內讀大學,留在國內工作,英文閱讀能力好壞的問題將影響不大。
但如果傢長計劃將孩子從公立學校轉到雙語或國際學校,甚至直接送到國外留學,而他們計劃去的學校又是那些非常重視學生英文閱讀,學術嚴謹的名校。這些英文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就會變成 Struggle Readers, 不得不面對 " 馬太效應 " 的影響:一方面他們將承受巨大的學業壓力,另一面被卷入因自己閱讀能力差而產生的惡性循環。
前兩天,我先生還在慶幸兒子二年級時從香港的公立學校轉回瞭國際學校。如果小三時轉任何香港的國際學校,孩子有可能考不上。雖然 Alex 自二歲起就讀北京英國學校的幼兒園,回香港後隻是讀瞭一年公立,但香港國際學校的英文閱讀、寫作和其他的科目要求都很高。晚申請一年,兒子與同年級孩子的差距會越大,他現在讀小三。
以 Social Study 為例,上學期孩子不但學瞭五大洲、四大洋,還學瞭基礎的人口分佈統計。上個月,他們學習經濟學,瞭解供給、需求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孩子需要通過閱讀或者觀察,寫出真實的案例,說明這三者之間的關系。
兒子選的案例是太陽鏡和葡萄 : 太陽鏡的供給變化不大;夏天需求增加,太陽鏡的價格會增加;冬天需求非常少,太陽鏡的價格會下降。葡萄的需求一年四季不會有太大變化;秋季葡萄供給增加,價格會下降,反之亦然。本學年的科學課上,他已經學習瞭兩棲動物、礦物質、聲音與人,現在開始學人體的身體結構。
這些科目對他英文閱讀的流利度、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和詞匯量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英文閱讀能力差,他根本沒有辦法跟上外教老師的教學進度。以下面的詞匯測試與練習為例,有的我考 GMAT 的時候才背過,但這些詞匯已經大量出現在他們的各科閱讀材料中。閱讀、閱讀,還是閱讀!過不瞭這一關,孩子每天都是淚!
(每周的詞匯測試)
(詞根與詞綴練習)
因此,孩子爸感慨:如果兒子小三或者小四轉學,不單是英文閱讀,在英文寫作、科學、社會科學等科目,都一定會落後於其他同學,孩子會壓力山大!
所以,如果你的傢庭正面臨以下的情況:
1、孩子已經在國際學校或雙語學校就讀,但孩子英文閱讀基礎非常差;
2、計劃小學三年級後,將孩子從國內公立學校轉到雙語學校或國際學校,但孩子之前沒有任何英文閱讀的基礎;
3、計劃直接從國內公立學校到國外名校就讀,孩子標準化考試成績好,但英文閱讀能力差;
請認真思考一下:當你的孩子與那些具有良好英文閱讀能力的孩子在同一個班時,他將面臨什麼樣的學業壓力與挑戰?如果傢長和學校不能提供積極幫助,這對他未來的學術成績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這不隻是孩子的問題,也不應該是他一個人的戰爭,你們應該加入,與他並肩作戰!
給 9-13 歲孩子的課程福利:少年商學院於 2017 年初引進風靡美國中小學的學習系統——百萬閱讀俱樂部(Million Word Club),即將開展讀小說、讀歷史、讀哲學三大全新人文主題閱讀實踐課程,提升孩子批判性思維與獨立思考能力,現在加入享優惠,及學習證書、實體勛章和對應美國名校的 A New Model 能力評估報告等 7 大服務;老學員更有驚喜。點擊查看詳情:
作者與授權
本文作者 Bonnie,資深英文閱讀與國際教育推廣人,運營有微信公號:閱讀第一(ID:Readfirst)我們已獲授權並對文章做瞭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