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與蘿莉的完美組合,成就一部媲美《摔跤吧,爸爸!》的高分大片!

08-04

她首先是個孩子,然後才是天才

《天才少女》(又名:天才的禮物),由美國福斯探照燈公司出品,馬克 · 韋佈執導,克裡斯 · 埃文斯、麥肯納 · 格蕾絲、珍妮 · 斯蕾特、琳賽 · 鄧肯等聯合主演,今年 4 月在美國上映。

♪ 打開音樂,獲得更好的閱讀感受   ♬

文 | 千尋

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天才

這個小標題,看上去就像一張中瞭大獎的彩票。如果說不同孩子起點不同,那麼,有天賦的孩子的起點明顯高瞭很多,用俗話說,就是 " 老天爺賞飯吃 ",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從出生就自帶外掛呢?

好吧,我們假設這個命題成立,你就是撞瞭大運,你的孩子是個天才,接下來,你會怎麼做?我相信,80% 以上的父母都會暗下決心:" 哪怕砸鍋賣鐵,也要給孩子創造條件,把他的天賦發揮出來,千萬不能埋沒浪費瞭。"

有人卻恰恰相反。

影片中,七歲少女瑪麗,是一個數學天才,獨自撫養她長大的舅舅弗蘭克面對瑪麗的數學天賦,采取瞭與常人截然不同的態度。他不但不請專門的數學教授輔導瑪麗,還一再叮囑瑪麗:" 記得,不要顯露你的特長。"

不過,孩子就是孩子,低調真不是他們所擅長,更何況是瑪麗這種有主見,有個性的天才少女。

瑪麗第一天上學就展現出瞭驚人天分,在課堂上口算出 57 乘以 135,順便還把得數開瞭個方,輕輕松松用天賦碾壓瞭她的班主任老師。

她的天分就這麼暴露瞭。

之後,姥姥伊芙琳出現瞭,要跟弗蘭克爭奪瑪麗的監護權。

伊芙琳說," 弗蘭克,你靠在碼頭給人修船維生,收入低,還沒有醫療保險,根本不可能給瑪麗一個好的環境。像瑪麗這樣有天賦的孩子,她需要更好的學校,更專業的老師,我收入高,本身又是劍橋數學系高材生,完全有財力、精力和意願好好栽培瑪麗。"

看到這兒連我都信服瞭,覺得瑪麗就是應該跟姥姥走啊,舅舅弗蘭克太專橫瞭,一點也不為她的前途著想。

然而,隨著劇情發展,當一個巨大的陳年悲劇被挖掘出來,我才明白,為什麼弗蘭克會選擇主動隱藏瑪麗的天賦,堅持不讓伊芙琳帶走瑪麗。

她搶的不是外孫女,是

一個 " 天才少女 "

原來,當年瑪麗的母親黛安,也是一個天才少女,因為這份天賦,她從小就被母親伊芙琳禁錮在傢中研究數學,沒有娛樂,沒有夥伴,沒有體育活動,沒去過夏令營,沒當過女童軍……同齡人所有的一切她都得不到。

黛安十七歲時,初戀對象帶她去滑雪,母親伊芙琳為瞭讓兩人斷絕關系,竟冷酷地報警稱對方綁架瞭黛安。因為母親的嚴格管控,黛安自幼零社交,沒有辨別能力,最後和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發生關系後懷孕,生下瑪麗後,她再也無法忍受母親的 " 天才教育計劃 ",選擇瞭自殺。

黛安臨終前,將瑪麗托付給弟弟弗蘭克,唯一的遺願就是希望瑪麗能過上平凡生活。而弗蘭克的所作所為,既是對母親教育方式的極度反感,也是為瞭這份臨終受托的責任。

這幕後隱藏的悲劇太可怕。原來,伊芙琳要搶的不是外孫女,而是一個 " 天才少女 ",她要讓瑪麗代替曾經的黛安,繼續她的天才教育計劃,而這一切,都是為瞭她自己未盡的夢想。

這世上,最可悲的事莫過於此,父母自己都無法實現的夢想,卻要孩子用一生來買單。

黛安哪裡是自殺,明明就是 " 慢性他殺 ",是被母親伊芙琳從小到大、令人窒息的天才計劃給折磨死的。最可怕的是,伊芙琳並不這麼想。

她在法庭上義正言辭地說:" 黛安跟普通人不一樣,她是十億人裡才出一個的天才,所以我對她的責任不止母女,為瞭人類的進步我必須這麼做!"

至於扼殺女兒的戀情、導致她自殺,伊芙琳則昂起衰老的脖頸,加重語氣,反復強調:這無足掛齒!

一個從未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母親,才更讓人感到心寒。什麼人類文明、為瞭她好,都隻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用來掩飾伊芙琳渴望成功而不得的偏執夢想。

我忽然想起馬拉松少女張惠敏,她爸讓她三歲起就每天 40 公裡以上長跑、1000 次擊拳、400 次跳高和 800 次踢腿。張父說:" 我對訓練、運動醫學和營養學都有非常深刻的研究,因為我看瞭很多書,比如運動醫療和《本草綱目》。"2008 年,張父讓女兒從三亞到北京 " 迎奧運 " 長跑,歷時 56 天,全長 3588 公裡。他還上瞭央視電視節目跟專傢吵架,一時風頭出盡。

到今年,張惠敏 18 歲瞭。新聞裡寫道:張惠敏升入初中後,張父心灰意冷,重新做起瞭養殖業生意,不再逼著她跑步。奧運夢破滅,他現在的夢想是做 " 全球最具特色的熱帶魚養殖觀賞基地 ",需要幾十萬資金,於是,女兒張惠敏半工半讀,幫爸爸攢錢。簡言之,女兒仍在為父親的 " 夢想 " 輸血。

不論是影片中的伊芙琳,還是現實中張惠敏的父親,他們無一例外地讓我想到瞭日本作傢伊坂幸太郎的一句話: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瞭!

假借 " 愛 " 的名義,隻會

讓愛漸行漸遠

伊芙琳能給瑪麗更好的條件。那麼,她會得到這個 " 天才少女 " 嗎?

瑪麗用一句:"He wanted me before I'm smart." 表明瞭自己的想法。這句話如此透徹、一針見血。

她很清楚,姥姥伊芙琳對她的喜愛是有目的性的,她看重的是她的天賦而不是她的人。而舅舅弗蘭克,原本身為助理教授的他,為瞭瑪麗甘願放棄自己良好的職業前途、穩定優越的生活,搬到小鎮做一名收入微薄的維修工。

最真實的反饋,往往來自親情。給予真誠的愛,便收獲真誠的愛,假借 " 愛 " 的名義,愛總會漸行漸遠。

弗蘭克告訴母親伊芙琳,姐姐黛安其實早就取得瞭研究成功,但她囑咐,成果必須在母親死後發佈,這番囑咐中,包含著深深的怨恨。她不想讓母親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勝利瞭,而伊芙琳也在痛哭中,終於感悟到,早在女兒去世之前,自己就已經失去瞭她。

曾經,一個朋友給我講起他的經歷,他說:" 我父親是一個普通工人,我出生兩年後,他認為他‘發現’瞭我在文學上的天分,開始全力培養我,要我整天讀書,不許玩。所有孩童的娛樂和遊戲在我父親眼裡都是浪費時間,我沒有跟任何一個鄰居孩子玩耍過,我在屋裡讀書,時常聽他們在窗外唱著口訣跳皮筋,心裡感到天堂和我就隔著這堵墻,這扇窗。那種深重的孤獨與沮喪難以磨滅地刻在心頭,從那時起,我就覺得世上人分兩群,一群是正常的他們,一群是我自己。父親要我從五歲開始寫日記,期間不定時抽查,一旦發現我忘瞭寫,非罵即打。我還記得他曾讓我做一本超齡的語文題目書,答案部分在他手裡,如果錯得多,我就會被他罵一頓,甚至挨打。每晚他給我對答案那一小段時間,我膽戰心驚的等待著,感覺自己就像是等待被槍決的囚徒,生不如死。

長大後,我用盡力氣去矯正、治療父親造成的傷害,十幾年來,幾乎每天都在跟這些事作鬥爭,但有些東西,失去瞭就是失去瞭,裹過的小腳再放開也隻是半大腳,得在鞋裡填棉花,我就是這樣墊著棉花,帶著隻有自己感覺得到的殘疾,在人群中佯裝正常行走。至今回憶起那些痛苦,我都難以接受,所以,我心底有一塊地方是永遠不能原諒我父親的,也無法和解。"

當我看這部電影時,再次回憶起朋友這段話。

我在想,有多少父母在對孩子的愛上附加瞭條件,為瞭莫名的期望值,犧牲掉孩子不可重來的童年以及對我們的愛,真的值得嗎?

天才和孩子是可以並存的

然後,問題來瞭。伊芙琳附加條件的 " 愛 " 不對,犧牲孩子童年的高壓教育不行,那是不是說,舅舅弗蘭克 " 壓抑天賦,享受普通孩子地快樂 " 的教育觀就是正確的?

影片並沒有給出準確答案。

它隻是把兩種教育觀擺出來,卻不要觀眾簡單地選擇支持哪邊,而是通過把種種利弊呈現在觀眾面前,啟發大傢去思考,去發現第三種可能。我想,這正是影片最大的意義所在。

影片的結尾,在經過兩種教育觀的拉扯之後,弗蘭克開始嘗試一種平衡:送瑪麗去高等學校,學習與她智力相稱的知識;課餘時間,則讓她和同齡人一起遊戲、享受童趣。

瑪麗可以在她喜歡的時候閱讀《高等代數的演變》,為瞭有一天能證明納維斯托克方程而努力。

也可以和小夥伴在草地上玩遊戲開心大笑,和鄰居阿姨一起在星期五的晚上跟著電視勁歌熱舞。

弗蘭克意識到,天才和孩子是可以並存的,讓天賦成為上帝賜予瑪麗的禮物而不是她人生的負累,平衡的秘密就在於 : 尊重瑪麗自己的想法。

幾十年後,瑪麗可能成為傢喻戶曉的數學傢,也可能做一個享受著加州陽光和海浪的平凡人。可不管她最終成瞭什麼樣,她都是快樂的,因為是她自己的選擇。

這就是《天才少女》想要告訴我們的事,教育的本質是成就個性。作為教育者,你能做的隻是創造環境,讓受教者發現自己的本心,並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所以,一切阻止這種可能性的,都是對孩子的傷害,不論你的出發點是基於攫取還是保護。

這是片中的一段情節。瑪麗大下午的沉迷數學不可自拔,弗蘭克看不下去瞭,於是帶她出去曬太陽,夕陽下,一大一小的剪影在討論著上帝啊耶穌啊之類的哲學問題,瑪麗像個小猴子一樣在弗蘭克身上爬來爬去,她一伸手,弗蘭克就將她舉高高放到肩膀上。

這個畫面,美好得讓我流下瞭眼淚。

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天才,你準備怎樣撫養他?

看完影片後,我的答案是:不管是不是天才,他首先都是一個需要尊重的孩子。

教育者能做的,隻是創造環境

讓受教者發現自己的本心,

並成為他想要成為的人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