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在美國待瞭兩周,說一說美國開車那點事兒

08-14

編者按:

族友 " 三兒 " 趁暑假在美國待瞭兩周,在西海岸開瞭 2000 來英裡,享受瞭夏日的清涼,也對美國汽車文化有瞭更深一步的瞭解認識。現在就來聽他講講吧!

趁暑假在美國待瞭兩周,在西海岸開瞭 2000 來英裡,享受瞭夏日的清涼,也對美國汽車文化有瞭些感性認識。對一個頭一次去大洋彼岸的土人來說,還是頗有感受。

汽車種類多

行走在美國的公路上,第一感受就是——這車的品種怎麼這麼多!美國汽車廠商多,本土的、外來的品牌龐雜,難得還沒有使用年限的強制規定,同一款車型的幾代車型都能在路上跑,所以放眼看去,身邊汽車重樣的機會很少。

皮卡國度

美國這噶噠,皮卡的上鏡率絕對高,尤其是大型皮卡,超級受歡迎。路上見到最多的皮卡是這幾個牌子:Chevrolet、RAM、Ford、GMC,老美對本土品牌皮卡的忠誠度非常高,日本廠商的雖然也見到過豐田的 Tundra、Tacoma,日產的 Titan,本田的 Ridgeline,但數量相對就少很多瞭。皮卡本來就大,見到一半以上還都改裝過,底盤升的老高,軲轆巨大,排氣管老頇,威武雄壯卻沒有國內那種裝逼范兒,也許是因為皮卡文化就生根於此。皮卡開起來個個生猛,絲毫沒有因為是大車又升高就畏首畏尾。我多次在高速和國道被大皮卡頂著屁股開,嫌我開的慢(其實我已經在超速瞭),強烈的壓迫感有沒有。印象深刻的是有段山路,一個大皮卡後面拖個房車,緊咬著我,我 60 邁過彎都甩不掉 ~

除皮卡外常見四驅車型(僅憑個人觀察,毫無依據):

牧馬人毫無疑問是第一,各代車型都有,很多是敞篷,還有連車門全摘掉連根鋼管都沒有的。豐田的 4Runner,斯巴魯的幾款車算常見,還有本田的兩款老車 Pilot(第二代 2008-2015)和 Element(2002-2011)令人意外的也出鏡率奇高,其他眾多車型難分伯仲。

哈雷文化

哈雷,如雷貫耳的品牌,多少老少爺們夢中的神器。哈雷的故鄉,所見到的摩托,十之八九非他莫屬。些許意外的是,如今騎著哈雷川洲過省,四海縱橫的竟多是爺爺奶奶級別的老炮,前一秒還是滿頭白發、皮膚松弛的老者,轉眼間戴上頭盔,跨上戰車,就變成轟鳴聲中絕塵而去的瀟灑騎士。對很多美國人而言,哈雷精神應該是深入骨髓的。

房車

房車也是隨處可見,五花八門,有拖掛式的、背馱式的,還有反過來,超大自行房車後面拖個四驅車在跑。幾乎每個國傢公園,每個海邊,每個風景優美的所在,都會有專屬的房車營地,老美愛玩、崇尚自然的生活做派可見一斑。

自行車

在這提自行車,是因為在美國它跟汽車的結合很緊密。轎車、房車背後,經常見到外掛的自行車,甚至長途大巴的車頭前,也有自行車架。註意觀察,有些路段是有專屬自行車道的,還有些路段,車道停止線前有自行車標志,推測自行車是可以騎行在車道內的。在景區公路上,開車的給騎賽車的人讓路,你試過嗎?

這個是標準的老美范兒。

我中意的這個,路上並不多。

偶然一瞥,滿滿的回憶。

投宿在山間小築,無意間與一隊哈雷爺爺奶奶為伴。

去瑞尼爾雪山路上遇到的哈雷奶奶。

另類而精致的老炮。

規矩

之前並沒有把在美國開車想的有多難,畢竟也是 20 多年駕齡幾十萬公裡的老司機瞭,又同是左舵行駛國傢,能有多大事?但身處其中,才發現水挺深!

因為有老司機坐我旁邊,邊開邊指導,讓我有機會快速地、低成本的把美國開車的規矩做個瞭解,也保證瞭我安全行駛。個人總結,扯哪算哪吧,難免有疏漏或差錯。

左並線回頭

這個可能是跟國內最大的區別,強制性要求:左並線必須回頭看左後方!否則抓到可以處罰。這個規定是針對後視鏡盲區,配合老美開車的習慣制定的,跟反光鏡視野大小沒關系。習慣這一條讓我用瞭兩天。

各行其道

不管是高速還是城裡,車子基本都在自己車道正中行駛,並線次數明顯少,更看不到壓線行駛。相比較而言,本人在北京開車喜歡貼右線(防著右邊車加塞、左邊竄行人),拐彎喜歡切道,這習慣在美國就很招人煩也危險。美國佬認為在自己的車道有充分的路權,開車任性,再加上普遍車壯速度快,不打燈隨意侵入他人車道可能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

限速和超速

美國道路上限速牌隨處可見,從 30 到 70 英裡都有,超速是違法的,但實際感受是——大傢都在超。千萬別認為這是鼓勵大傢去那邊胡開,因為那邊的所謂超速也是有講究的。

首先是車流原則,也就是跟著車流走,限速 50 邁的路段大傢都開 60 幾,你跟著肯定沒事,也安全;二是別過分超速,限 50 邁您非開 100,警察叔叔不抓你都不好意思。

有天傍晚走在加州 395 國道,曠野中的雙向兩車道,前後都沒車,我開到 60 幾英裡,已經稍微超速瞭,一輛雪弗蘭大皮卡呼嘯著借道超過我,速度奇快,一副著急泄肚的樣子。

幾分鐘後會車一輛福特探索者警車,因為心虛,我從後視鏡一直盯著他看,眼瞅著警車在我後面 100 多米開始掉頭,亮燈奔我而來。臥槽,幹瞭!近瞭近瞭,要完。我收油減速準備靠邊停車瞭。

嗖 ~ 警車超過我絕塵而去,我長舒一口氣,轉瞬間一個預感很強烈 …… 沒多久,隻見前方警車停在路邊,前面還停瞭一個車。減速開近看,警察叔叔右手撫槍,正以警匪片中常見的標準戒備姿勢,緩步從右側走近剛才超我的那輛雪弗蘭皮卡。果然是他!原諒我幸災樂禍的笑 ……

Car pool

白色單實線劃分出的車道,車道中間地面上有白色菱形標志。(如果是白色雙實線,則是收費路段。)它的規則是隻允許載 2 人以上車輛行駛,多出現在靠近大城市的高速或國道上。美國路上獨自駕車的居多,為瞭提高車輛使用效率,減少空駛,為多人車輛設定瞭這個特權。在繁忙路段,能夠進入車輛相對較少、車速較快的 Car pool 還是挺有吸引力。一個人開車的不要動歪腦筋,逮到會罰款。

這個讓,還是很有美國特色的,從習慣到自然基本得一周時間。

第一點,是讓左,即路口右拐車輛優先權最低。右拐車必須讓行對向左拐車,或者左方直行車(無燈路口)。挺怪吧,我理解這麼設定應該是如果右拐優先,可能把對向左拐車逼停在路口中間,造成堵塞。

第二點,是停車讓行。就是在有 STOP 標志的路口,必須停車觀察後再走,就算你老遠就看清兩邊路況瞭,也得停,強制性的!違反這一條,輕則被大爺大媽教育,重則被警察叔叔罰款。四面路口都有 STOP 牌子的,誰先到的先停先走。

第三點,讓行人。老美車輛對行人的禮讓絕對的,隻要行人有要過馬路的意向,不論在街道還是停車場裡,車輛都會停車。深有感觸,太特麼暖心瞭!當然,在繁忙道路上,也見不到行人亂穿,絕大多數都是按動斑馬線旁標志桿上的行人按鈕後,靜等變燈。

第四點,前車優先。道路自然合並時,誰在前誰有優先權,後車不能因為沒有分道線就強行超車。(我唯一的一次被後車鳴笛,就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習慣性的加速超車。後來在道路合並時我就很註意瞭,而且如果我在前,還會適當提速,給後車更多空間。)前車打燈並線,絕大多數時候後車都會讓。高速出口等地段車輛排隊緩行時,大傢都是規規矩矩排隊,而面對極少的加塞車輛,後車基本上也是馬上讓,沒見到搶行較勁的。說著簡單,其實這些個在北京做到挺難。

高科技

這趟自駕,無意中還讓我領略瞭高科技的便利(土人,土人)。我開的是輛 16 款的城市 SUV,配備瞭自適應巡航和車道偏離警示系統,這兩個功能在美國高速開車實在是受用,堪稱簡版自動駕駛。尤其是車道偏離警示,即輕松又能幫助糾正我行車貼右的毛病,快哉快哉!自動駐車(brake hold)也很爽,在三藩那種變態的起伏街道上等燈蠕行輕松自如!真不知道以前沒有這手段,趕上雨雪天,三藩人民是咋生活的。

高速服務區

美國路網發達,高速路間隔幾十英裡,就會有個配套的服務區。這裡的服務區跟國內的大不相同,除瞭加油站外,還匯集瞭各種快餐、住宿、超市,占地相當大。5 號洲際高速邊上的服務區看起來很類似,應該是按照同一個模版設置的。在相對偏遠的國道,有時候服務區可能需要開出去幾英裡,和附近的鎮子合二為一。在服務區如果找不到洗手間,可以去快餐店解決,一般沒有問題。

加油

在美西加油,自助加油機刷信用卡的話需要輸入 zip code,所以國內信用卡不能用(回來度娘有說可以輸入 00000 的,反正我沒有考證過),或者用美國卡,或者到櫃臺預付現金,有點麻煩。在俄勒岡州例外,加油機都有人職守,不讓自助,所以用國內卡也 OK,加油小哥還會趁加油間隙幫你擦玻璃,當然完事一刀小費是免不瞭的。汽油(87 號,regular 最常用的)大多 2.9 美元左右一加侖,合 5 塊多一點每升,比國內便宜些。殼牌的油貴一點,COSTCO 超市的會員專屬油站油便宜,隻要 2.5 美元一加侖,但要有會員卡,而且隻接受儲值卡,國內的也能用。

停車

這次體驗瞭兩種,一種是進車庫領停車卡,出門插停車卡,再插信用卡,繳費、給收據的;另一種是自己在咪表上選時間,在插信用卡繳費,出瞭計費條自己貼車窗上的。貴,就一個字!尤其城區景區裡,我們在派克市場附近找瞭個的據說最便宜的地庫,5 小時交瞭 24 刀,疼 ~

愉悅總是短暫的,兩周之後回傢瞭。開車,突然不適應瞭,這路上怎麼這麼亂:加塞的、鳴喇叭的、騎線的、並線不打燈不要命的、雙車道掉頭把路堵死的 …… 不媚外,也不吹 nb,作為一個老司機,隻打心裡說一句:開車上路,多一點自律,對別人多一點尊重和寬容吧。

編輯 | 蔚星星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