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學中文笑料百出,還鉆研出 5 大禁忌!這不就是學英語的我麼 233

08-03

最近幾年,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美劇中頻頻出現中文橋段,學中文的老外也越來越多瞭。不過,中文並沒有那麼好學的……這些勤奮的學習者很多被漢字和聲調折磨的死去活來,還總結出瞭中文學習的五大坑。學習中文都有哪些禁忌?中文為什麼這麼難?本文,主頁君為你解答。

From 滬江英語

微信號:hjenglish

話說中文現在是越來越熱瞭,老外學中文也成瞭一種潮流。

而且,其中不少人學的時間還挺久的,不過效果嘛……

光看美劇裡的中文就已經夠嗆瞭,時時刻刻透露著一股直擊靈魂的尷尬。 下面奉上歪果仁尬中文合集……堺雅人、卷福、謝耳朵……前方高能預警!!!!

請戳視頻觀賞↓↓↓

在好多老外自己看來,這個問題也是相當痛心疾首的,大部分歪果盆友的腦筋好像就是轉不過來。 於是,最近有老外總結瞭 " 老外學中文的 5 大禁忌 ",希望能再一次挽救同胞的中文學習之路。

結果我一看,這簡直就是學英語的我啊(手動捂臉)……

課本這玩意兒,應該能算是全球語言界的一號坑爹小能手瞭。 熟讀中學英語課本的小夥伴應該都深有感觸: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m fine, too.

這種東西,不存在的。

老外對話的時候,How are you? 後面的回答明明是 "Good" 和 "Very well"。

這個情況對學中文的老外也是一樣的,他們的課本裡基本都教 " 你好嗎 ?=How are you?"、" 很高興認識你 =Nice to meet you"。 而我們中國人顯然不怎麼用這些話,現在基本都是 " 嗨 "、" 早 "、" 哈嘍 " 搞定,連 " 吃瞭麼?" 的出鏡率都要高不少。

許多淳樸的外國朋友天真地以為 " 學好普通話,走遍中國都不怕 "。

別說老外瞭,好多中國人都聽不懂一些同胞的口音呢,而且就連可以算普通話的那些話裡,口音的差異也已經夠大瞭。

於是老外一來中國就徹底蒙圈瞭,本以為用一口地道的普通話就能稱霸上海灘、無障礙排隊鮑師傅,結果沒想到自己打瞭一路的手語。

明明課本上告訴你 " 問清楚 " 叫 "w è n q ī ng ch ǔ ",然而子君媽媽顯然會對你說 " 要問問 q ī n c ǔ ",末尾很可能還加上個 "d ē ~~~"。

明明課本上教的是 " 知道嗎?",然而子君媽媽顯然會對你說 " 曉得伐?"

這一點英語黨應該深有體會瞭,不光英國口音和美國口音差瞭十萬八千裡,就連美國南北的口音都完全不一樣。 課本上明明說 a 讀 " ē ",但是好多美國人分明讀的是 "A"; 明明 water 的音標念 " 沃特爾 ",然而好多英國人念的簡直就是 " 沃哇 "; 更不用說稱霸 BEC 聽力的各種拉美口音、印度口音、法國口音、新加坡口音瞭。

出現瞭出現瞭,稱霸小學課堂以及不少中學課堂的終極記憶法(當然,不排除不少中老年也這麼記):

愛阿斯克油,地死,耗罵尺啊?

I ask you, this, how much 啊?

這個真不是中國人的獨創,其實老外也這麼記,

" 母雞怎麼樣瞭 "(Hen How)=" 很好 "

" 膝蓋怎麼瞭媽 "(Knee How Ma)=" 你好嗎 "

這個也算是語言初學者的通病瞭。 就像很多中國人剛學英語的時候容易把 " 我今天心情不錯 " 說成 I today feel good.

老外也經常走不出英語結構的束縛,比如:

"I have great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說成:" 我有很大的興趣在學中文裡 "。

極端情況還能腦補:

"How are you?"=" 怎麼是你?"

"How old are you?"=" 怎麼老是你?"

殺傷程度直逼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是的,不少學中文的老外居然不想記漢字,單純記發音。

這就跟好多中國學生記英語不記音標一樣,顯然不是一個長久之計,自學能力大打折扣。 不過嘛,即使這些坎都跨過去瞭,好多老外的中文依舊讓人捉急。 雖然他們不少動輒就精通 3、4 門歐洲語言,但一學中文就被打回解放前。 就連會 32 門語言的聯合國翻譯官都說中文是 " 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 ":

然而,我們自己似乎覺得中文一點也不難啊,反而是歐洲的法語、德語、意大利語什麼的更難吧,但講英語的老外學這幾門語言卻覺得遊刃有餘。

其實,這個現象真的不是難易程度的問題;它其實是差異度的問題,中文和歐美的語言屬於完全不同的語系。 首先我們要講解一下。 世界上的語言分為 3 種:

分析語(Analytic Language)

黏著語(Agglutinative Language)

屈折語(Inflectional Language)

中文就是分析語中的代表性語言,這種語言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詞基本都是不變的,不需要做任何變位,在表達不同意思的時候隻用在句子裡加上更多的元素就好瞭。 比如,我們說 " 我喝星巴克的咖啡 ",而要表示 " 我喝瞭 " 則隻用在加個 " 瞭 " 變成 " 我喝瞭星巴克的咖啡 "。

而英語中則需要變位,於是有 I drink Starbucks' coffee. 和 I drank Starbucks' coffee.

像英語這樣,需要通過改變詞語本身形態來表達不同意思的語言,就是屈折語; 而歐洲那些語言都是屈折語,所以對英語母語者來說門檻很低。

就連我們鄰居日本的日語對歐美人來說都簡單不少(雖然他們同樣也記不住漢字),因為日語屬於和屈折語很像的黏著語。

而所謂的黏著語就是:在用同一個詞表示不同意思的時候,會給它加上前綴或者後綴進行變形。 正是因為中文和歐洲語言屬於完全不同的語言體系,所以我們互相學對方的語言才這麼難。 不過這也不是全部原因,中文裡的坑還要多得多,比如,我們是少見的把 " 聲調 "(tone)系統化的一個語言。

普及一下,英語中把中文的 4 個聲分別稱為:

第一聲:level tone

第二聲:rising tone

第三聲:falling rising tone

第四聲:falling tone

這對很多老外來說真的是天方夜譚,因為他們講話時變調隻是為瞭表現感情(或者是口音問題,比如英式英語特別喜歡中文的第三聲),而在中文裡變調就是在講完全不同的事。

另外,中文這門語言對於好多老外來說真的過於靈活,我們的句子結構遠沒有英語那麼邏輯嚴密,這給瞭我們更大的講話自由,卻讓習慣瞭講話嚴謹的老外格外頭疼。

而我們顯然也覺得他們的那些從句結構特別難搞。

關於中文和英文在本質上的區別,語言學傢們寫瞭數不清的論文,我們就不深入探討瞭。

我們還是來稍微講講 " 同時學會這兩門語言 " 有什麼好處吧!

就像剛剛說的,英語的邏輯嚴密性比中文要強不少,所以中國人在熟練掌握英語之後通常會發現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強瞭不少。 而這也不是說中文就是個混亂的語言,很多老外在學會瞭中文之後發現自己的創意思維得到瞭提高,因為他們現在能跳出英語的固有邏輯框架。 而且,不用說,他們在學會中文之後發現數學更簡單瞭。

語言學傢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曾說過:" 每一種語言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觀 ",所以使用不同語言的人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果一個人終身隻會一門語言,那 TA 一輩子都無法擺脫母語的束縛,很多概念就永遠無法理解。 比如,如果不學中文,講英語的人就理解不瞭什麼叫 " 仁 ";而中國人如果不深入學一下英文,也理解不瞭諸如 give sb credit (對某人在某件事上做出的貢獻和成績予以肯定)一類的概念。 所以,即使你沒有和外國人交流的必要,學好英語也是件很劃算的事,畢竟," 一種新的三觀 " 不管怎麼看都是很厲害的競爭力呢。

本文系授權發佈,From 滬江英語,微信號:hjenglish,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 CHINA 誠意推薦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