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前赴後繼,一個半世紀以來的北美中國留學生

08-28

你知道,早在 1880 年,就有二十多個中國留學生考入耶魯大學嗎?你知道,二十世紀初,公派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拿的全獎其實是來自 " 庚子賠款 " 嗎?你知道,第一位畢業於西點軍校的中國留學生是誰嗎?一個半世紀以來,這條波瀾壯闊的北美留學之路,等待著你來發掘和繼續追隨。

你還記得收到第一份 offer 時的心潮澎湃嗎?

你還記得托福口試之後,因為幾個句子沒整理好就脫口而出,胸口的那一陣陣忐忑嗎?

你還記得那個秋天,選校時的心虛和糾結嗎?

你還記得留學北美的種子,是從哪一天開始在你心底的某個角落生根發芽的嗎?

(圖片來源:聖路易時報)

當你逆著這條留學之路去回憶過往的時候,又有沒有繼續溯源而上,向歷史的深處走去,追問:

我們北美留學生,到底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在你我的前面,又曽經發生過哪些鮮為人知的老留學生的故事呢?

帶著這些疑問,日報的駐校記者們分頭鉆進瞭校史館,去尋找各個學校的第一位 / 第一批來自中國的老留學生。這裡就是我們發現的故事。

讀完瞭這些故事,也許今天的你我,會更明白:我們是誰;我們究竟帶著什麼樣的使命。

因緣際會,第一批留學生出身寒門

耶魯大學的第一位中國留學生容閎(英文名:Yung Wing)出身貧寒農傢。在隨父母四處遷徙的過程中,從廣州輾轉至澳門、香港。其間,父母因囊中羞澀,送他就讀於一傢免費的教會學校——馬禮遜紀念學校。

誰能想到,卻正是貧寒的傢境造就和成全瞭咱們的這位留美學霸祖師爺。1847 年,容閎與兩位同窗——黃寬和黃勝一起,被牧師勃朗帶回瞭他的祖國,獲得瞭赴美留學的機會。

(圖片來源:每日頭條)

1850 年,容閎從麻省孟松預備學校畢業後考入耶魯學院,成為首名在耶魯學院就讀的中國人。兩年後,容閎加入美國籍。學成歸國後,容閎曽先後效力於太平天國和清廷,致力於改變中國的舊面貌。

1870 年,在為曾國藩擔任翻譯期間,容閎大膽向其提出瞭著名的 " 留學教育計劃 "也正是這一計劃,開啟瞭一個半世紀以來,一浪更比一浪高的華人留學浪潮。其初始目的地,正是美國。

為此,容閎又被稱為 " 中國留學生之父 "

幼童留洋半途而廢,中國換回第一批海歸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容閎的幼童留洋計劃(1872-1875)分批共向美國派遣留學生 120 人,其中近一百人從美國的中學或高校肄業;僅有兩人獲得學士學位。

1871 年開始,由清廷出資,從全國甄選 12-15 歲的兒童,送往美國,寄宿在位於康州和麻省的美國傢庭裡生活、學習。

據說,當時參與該計劃的美國傢庭同意一共接納 240 名兒童,然而很多中國人並不能接受這種 " 遊學 " 形式,甚至對西方教育 " 妖魔化 ",以至於容閎不得不四處奔走,招募學生參與,這才勉勉強強招到第一批的 30 名幼童

1872 年,抵達舊金山的部分留學幼童合影

(圖片來源:倍可親)

一位留美幼童後來回憶說:

當我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有一天,一位官員來到村裡,拜訪各住戶,看哪一傢父母願意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國外接受西方教育,由政府負責一切費用。有的人申請瞭,可是後來當地人散佈流言,說西方野蠻人,會把他們的兒子活活地剝皮,再把狗皮接種到他們身上,當怪物展覽賺錢,因此報名的人又撤銷。

從 1872 年到 1875 年,中國共派出四批幼童,每批 30 名,共 120 名。最年幼的 10 歲,最年長的 16 歲,平均年齡 12 歲。從籍貫來看,廣東 84 名,江蘇 20 名,浙江 9 名,福建 4 名,安徽 2 名,山東 1 名(臺灣學者高宗魯統計)。

從這個籍貫的分佈,可以看出當時中國各地不同的開放程度。

敢於 " 吃螃蟹 "、送兒子到異邦求學的,大多是廣東、江浙這些沿海城市的傢庭。他們要麼有親友與洋人共事,要麼自己與西人有過較多接觸,但沒有一個應募的幼童出身於皇室貴胄。

當時上海有名的廣東籍買辦商人唐廷樞送自己兒子出洋留學,其族中子侄唐紹儀和唐國安,也經其介紹,在第二、三批時被派出,後來分別肄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和耶魯大學,回國後成為清末民初著名的外交傢和教育傢。

著名鐵路工程師、廣東南海人詹天佑(Jeme Tien Yow)的留學則源於一位在香港做事的鄰居的大力鼓動。

詹父本希望兒子將來走科舉正途,猶豫不決,這位見過世面的鄰居再三勸說,並以將女兒許配給詹天佑作為保證,詹父才下定決心。

詹天佑和歐陽庚(Owyang King)追隨著 " 師叔 " 容閎的軌跡,於 1878 年分別考入耶魯大學(當時的耶魯學院)的土木工程系和機械工程系。1881 年,兩人均獲得學士學位,返回祖國。

(圖片來源:小站論壇)

幼童留學計劃的初衷是讓每個學生在國外遊學 15 年,學成後的最後兩年還要到世界各地遊歷。然而因為種種原因,該計劃半途而廢。1881 年,絕大部分學子被清廷召回。

截至 1880 年,有超過 50 名學子進入瞭美國大學讀書(其中 22 名進入耶魯大學),卻隻有詹天佑和歐陽庚兩人獲得瞭學位證書。這真是無比遺憾之事。

不過到瞭 20 世紀初,這些人中的多數都取得瞭相當可觀的成就。

(圖片來源:小站論壇)

據有關資料統計,這批留美學生中從事工礦、鐵路、電報的 30 人,其中工礦負責人 9 人,工程師 6 人,鐵路局長 3 人;從事教育事業者 5 人,其中清華大學校長 1 人、北洋大學校長 1 人;從事外交行政者 24 人,其中領事、代辦以上者 12 人,外交部部長 1 人、副部長 1 人,駐外大使 1 人,國務院總理 1 人;從事商業者 7 人;進入海軍者 20 人,其中 14 人為海軍將領。

他們構成瞭古老中國向現代轉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組齒輪。

西學東漸,留美學生不乏女性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學東漸已成氣候,送孩子留洋也成為書香門第以及政要商賈傢庭的一種可行教育選擇。

不過我們比較熟悉的一些歷史人物(比如李大釗、孫中山)留學的目的地都是日本,而非歐洲國傢、更鮮有美國。這是為什麼呢?

(圖片來源:騰訊)

據考證,實因日美留學開銷過於懸殊——在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留學,一年僅需學費白銀十七兩;而遠赴歐美,不僅旅途多艱,且花費甚巨,從學費到生活費,每年開銷接近令人發指的一千兩上下。

因此,當時的自費生往往選擇留學日本。

南洋公學校門舊照

(圖片來源:IUCSSA 官方微信)

畢業於印第安納大學佈魯明頓的第一位中國留學生,徐維震,就屬於這一波留學浪潮。1904 年,徐維震畢業於我國最早的現代學校之一——上海南洋公學(西安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

1905 年,經南洋公學督辦、清末洋務派代表人物、有 " 中國實業之父 " 和 " 中國商父 " 之稱的盛宣懷表奏朝廷,徐維震與同期畢業的四位同學邵長光、陳同壽、屠慰曾、吳乃琛及上期畢業生胡壯猷共 6 人被派赴美國留學。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同年,另一位南洋公學的校友,溫應星(Ying-Hsing Wen),也從西點軍校畢業(與巴頓將軍同期),成為第一位畢業於西點軍校的中國留學生

(圖片來源:雪球)

歸國後,溫應星先後追隨孫中山和宋子文,卻與蔣介石頗有隔閡,因此遭到冷遇。1949 年,溫應星退出國民黨,攜傢人再次輾轉來到美國並在此定居。

如今,在西點軍校的軍人公墓裡,還能夠找到他的墓碑,上書 " 顯考陸軍中將溫公應星府君之墓 " 字樣。

值得關註的是,同一時期,公派或自費抵達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中,竟也不乏女性。比如 1903 年,梁啟超遊學美國時就曽提到,當時的 50 名中國留學生中有 3 名是女生,其中就有康有為的次女康同壁。

康同壁留學時期照片

康同壁先後進入哈佛大學及加林甫大學學習。1909 年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並成為該女子學院歷史上的第一位亞洲畢業生

宋氏三姐妹中最早去美國留學的宋藹齡,也是在 1904 年乘 " 高麗 " 號輪船奔赴美國,到美國威斯裡安女子學院留學的。當時宋靄齡 14 歲。

1907 年,官派女留學生也開始進入北美高校。江蘇省招考的 3 名女留學生也同樣前往美國威斯裡安女子學院讀書。

庚子賠款獎學金,再掀赴美留學潮

庚子年(1900 年)的義和團事件使得清政府被八國聯軍圍攻,並與 11 國簽署瞭屈辱的辛醜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必須為此付出天價賠償、連本帶息共計白銀 9 億 8 千萬兩,被稱為庚子賠款。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其中,美國應得白銀 3200 多萬兩,折合 2400 多萬美元。

1909 年,在駐美公使梁誠以及一些美國教育傢的遊說之下,美國總統羅斯福和美國國會決定將庚子賠款的溢價部分退回中國,用於現代教育的建設,並設立庚子賠款獎學金

清政府在從 1909 年至 1913 年的四年間,每年向美國派遣留學生 100 名;自第五年起,每年派遣留學生 50 名,直至退款告罄。而選拔、培訓這些準留學生的機構,後來就成為瞭今天的 " 清華園 "。

(圖片來源:北京旅遊網)

考取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留學的學子中除瞭大名鼎鼎的漢學傢胡適、語言學傢趙元任、氣象學傢竺可楨以外,還有這位潘文炳——明尼蘇達大學的第一位中國留學生

這位大師兄不但儀表堂堂,而且 " 文武雙全 ",堪稱留學屆劉翔。出國前,他曾代表上海聖約翰大學和清華學堂在第一屆全運會和第一屆遠東運動會等賽事上奪得十多項田徑類冠軍,成為第一個在亞運會上奪金的中國人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明大求學期間,除瞭在六年中取得化學和冶金工程雙料學士學位以外,我們的潘師兄也實現瞭運動生涯上的轉型,加入瞭學校足球隊(連續兩年擔任隊長)和網球隊

畢業後,潘文炳在明州希賓市奧利弗采礦公司擔任工程師,工作 40 年後於 1959 年退休。

第二批獲得庚子賠款獎學金的中國留學生合影

(圖片來源:wikipedia)

1909 至 1911 年間,共有三批、共計近 200 名中國留學生獲得庚子賠款獎學金赴美留學。這一波留學生,若幹年後,大多順利獲得瞭包括哈佛、麻省理工和康奈爾等知名院校頒發的學士或碩士學位。

聯合辦學,另辟蹊徑的留學路

格致書院(1888 年成立於廣州,應與 1875 成立於上海的格致書院區分)是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與香港嶺南大學的前身。1893 年(光緒十九年)起,格致書院一度成為紐約州立大學在中國的分校

當時的格致與紐約州立大學約定,以後者為藍本設定課程,且學生畢業後同時獲得紐約州立大學學位,開瞭現代所謂 " 聯合辦學 " 的先河。其醫學院還曾被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收編為分院(1907-1913)。

(資料來源:廣州市情網)

格致書院重視英文和人文教育。書院每周課程,有聖經、英文、地理、歷史、算術、數學、物理、化學、動物、植物、生理學及圖畫、體操等。這些課程直接用英文教授,隻有漢語用粵語教授。

學堂有一項規定:從早上九點一刻到下午兩點半隻能講英語。嚴格的西式精英教育卓有成效,1913 年(格致書院更名嶺南學院),哈佛、耶魯、哥倫比亞、斯坦福等十五所北美高校正式接受嶺南畢業生直接入讀研究院

(圖片來源:嶺南大學官網)

鄺炳舜君是這批留學深造的嶺南校友之一。1918 年從嶺南畢業後,鄺君來到斯坦福大學的校園,然而迫於傢計,沒能完成學業。但這並未影響他為華僑和祖國出力。

他先後成為中華總商會會長、華人青年會會長,並在 1937 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成立 " 旅美華僑統一義捐救國總會 ",並擔任主席

他認為,

我海外僑胞,既未能執幹戈以衛社稷,則對情同納稅之義捐,尤應竭力輸將,以盡國民之職責。

(圖片來源:China Daily)

在戰亂的八年裡,共募得善款五百五十餘萬元,支持政府抗戰。1943 年,為瞭生產飛機及機件支援祖國對日空戰,他還親自到美國各埠募集資金開辦中國飛機制造廠,任總經理。(來源:嶺南大學創校 125 周年紀念特刊)

嶺南大學在 1927 年被收歸國人自辦,教育傢鐘榮光任首位華人校長。

戰爭期間,學校幾度停辦、遷址(澳門 -> 香港 -> 粵北),最終 1967 年定址香港,成為今天的嶺南大學廣州的老校園則並入中山大學,成為現在的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繼續為國內外培育一批又一批人才。

新時期,新一代留美學者

1978 年,剛剛經歷過社會動蕩的新中國,向美國派遣瞭第一批訪問學者。這是一個來自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的 52 人團隊,他們從北京起飛,途徑巴黎,從紐約入關,奔向各大校園。

1979 年,清華大學第一批留美訪問學者攝於美國

做出重啟公派留學計劃決策的是鄧小平

我贊成留學生的數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學。……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隻派十個八個。……教育部研究一下,花多少錢,值得。

這時距離清政府的留美幼童計劃,竟然已經有一個世紀。

祁雲臺是這 52 名訪問學者中的一個。為瞭學習美國通過提取信息素整治蟲害的技術,提高國內棉花產量,他進入瞭威斯康辛大學農學院。

祁爺爺攝於 Terrace

(圖片來源:Madzine)

半個世紀後,他回憶起當年的生活:因為是第一批來美訪問的學者,所以美國人民對他們的接待既周到且重視。實驗室的老師和同學都很照顧,也不乏有幾個很好玩的同學。

當時,實驗室的領班看見祁爺爺在實驗後在認真打掃,趕忙阻止。作為一名弘揚艱苦奮鬥精神的中華學子,祁爺爺不能理解這種行為。那領隊同學說,因為實驗室有專人打掃,你什麼都親力親為,會讓打掃的人失業的!

當年另一位訪問學者柳百城提到,當時他們的生活費隻有四百美金,從住宿到飲食都比較艱苦,但是大傢都在各自的學校勤奮鉆研

訪問學者在威斯康辛大學農學院門口的合影

兩年的遊學結束,訪問學者 100% 學成歸國。多年後,他們都成為瞭各自專業領域的學術骨幹,有 7 位還先後當選為兩院院士,柳百成便是其中之一。

結語

數千所北美高校,每一座校園裡可能都藏著該校第一位中國留學生的故事;而一個半世紀的北美留學歷史,是由無數個乘風破浪、前赴後繼的年輕人描畫出的不朽航路。

時過境遷,我們已經很難通過文字和圖片資料復原這些老留學生當年的真實面貌和心路歷程。在歷史面前,任何努力的追溯都不過是零落的隻言片語。

(圖片來源:Madzine)

不過,幸運的是,生於這個時代的我們,有機會留下更多自己的痕跡。我們更有留學生日報和基於校園和中國留學生社團的各色自媒體,為我們這個群體發聲、為我們自己書寫歷史。

你的留學夢從何而來?將往何處去?

你的校園是什麼樣子?

你最敬佩的校友和中國留學生前輩是誰?

……

不要吝惜留下自己的腳印,請告訴我們你的故事,

我們北美中國留學生自己的故事。

 (編輯:Bella)

留學生日報子賬號-北美情報局

一群留學生

隱藏在你身邊的供稿小編

真實,新鮮,接地氣,有趣

References:

http://history.people.com.cn/n1/2016/0711/c372327-28544092.html

https://kknews.cc/history/2qj2xyg.html

https://www.backchina.com/forum/20170307/info-1451651-1-1.html

http://www.shz100.com/portal_mobile-p_mobile_view.html?aid=9337

http://ep.ycwb.com/epaper/xkb/html/2016-09/02/content_131235.htm

http://www.gzsdfz.org.cn/gzdsj/jd/201704/t20170406_63767.html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C/html/2013-12/17/content_2236605.htm?div=-1

https://www.revolvy.com/main/index.php?s=Canton%20Christian%20College&item_type=topic

https://core.ac.uk/download/pdf/49309339.pdf

http://www.chinadaily.com.cn/interface/yidian/1120783/2015-08-27/cd_21720031.html

http://mp.weixin.qq.com/s/W5LXi2bTafShqPFqPsZ3hg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