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開學第一天,外灘君帶大傢認識兩位牛娃。他們來自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年僅 14 歲就已出版以普法戰爭為題材小說,最近他們又合作完成一部科幻題材小說,預計明年出版。外灘君和這兩位少年作傢聊瞭聊,發現驚人的閱讀量,是他們寫好文章的基礎。對於他們來說閱讀就像是在衣櫥裡挑選衣服一樣平常。這讓他們得以用更多元的視角去辯證地觀察這個世界,並有能力對事物提出自己的質疑和觀點。新學期開始,傢長們也可以此借鑒與孩子一起列出閱讀計劃!
文 | 張燃 編輯丨李臻
攝影丨裴長傑
你十四歲的時候在想些什麼?
丁堅容(左)和席時雍(右)
上面的這兩個男孩,14 歲的時候他們已經在思考 " 為什麼會有戰爭?"" 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嗎?"" 人性在戰爭中會遭受怎樣的考驗?" 等問題瞭。他們倆還把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寫成瞭一本戰爭題材的小說《光明與黑暗之書》,這篇 4 萬字的小說在去年出版瞭。他們的最新作品最近也剛剛完成,是一部科幻題材的小說,預計明年出版。
他們是來自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的丁堅容和席時雍,一個即將進入包校的十年級,一個剛到美國的賓夕尼亞州讀高中。
《光明與黑暗之書》內頁
《光明與黑暗之書》是以發生在 1870 年的普法戰爭為背景的故事,可以想象,寫這樣一種題材,需要大量地閱讀歷史文獻和各類書籍。好在他們熱愛閱讀,也熱愛歷史。事實上,正是因為他們對閱讀和歷史的熱愛,才有瞭最初的動機去寫這樣一篇小說。
丁堅容每個月至少看 6 本書,而席時雍則更多。當問起閱讀給他們帶來瞭什麼,他們的回答驚人地相似:閱讀讓他們得以用更多元的視角去辯證地觀察和探索這個世界,並且有能力對事物提出自己的質疑和觀點。
這句話從兩個 15 歲的孩子口中說出,我又驚訝又感動。互聯網時代,許多人都被信息的洪流裹挾著,動彈不得。碎片化的閱讀使我們經常被動地接受一些觀點,於是開始懶於思考,更無底氣去反駁。純粹的書本閱讀,如今竟成瞭一件矜貴的事兒。而這兩位少年,則在浪潮之中逆向而行,堅持從書中得到真正的見解。
談到閱讀這件事,兩位 " 少年作傢 " 都興奮不已,還向我透露瞭各自獨特的閱讀方法。對於如何抵禦網絡對閱讀的侵蝕,他們認為,正是因為網絡泛濫以及能夠分散孩子註意力的東西越來越多,傢庭教育和傢庭氛圍就顯得更為重要瞭。
15 歲少年的哲思:
正義與邪惡?不存在的
大傢有沒有覺得席時雍同學有些眼熟?沒錯,他和他的創意寫作老師熊德勇曾來到過外灘教育的微課欄目,給大傢上瞭一堂來自包校的創意寫作課。席同學微課直播時毫不怯場,在鏡頭面前自信得體,侃侃而談,完全一副 " 精英范 ",當時就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這孩子完全不像剛剛初中畢業啊。
席時雍(右)做客外灘微課
與丁堅容同學采訪時是第一次見面,他看起來比 " 精英范 " 的席同學靦腆,但交談起來你會發現,與席同學一樣,他的閱讀之廣,思維之深,令外灘君都不禁嘖嘖稱奇。
丁同學語速極快,我總是需要高度集中才能聽清楚他在說什麼。你能明顯感覺到,這是因為在說話時他的思維正在飛速的運轉,各種想法在他的腦袋裡碰撞著發出呲呲的火花,而語言的速度明顯是跟不上他思維的速度的。
兩個人合寫一部小說,這並不多見。" 我們倆是很好的朋友,興趣愛好也非常相似。既然我們想寫的題材內容都差不多,於是索性一起寫瞭。我們隻能利用課餘和周末的時間去寫,一人負責一部分,效率也更高。"
在問及為什麼會寫《光明與黑暗之書》這樣一部關於戰爭、人性題材的小說,席時雍回答說:" 大多數男生都對軍事史,尤其是一些著名的戰役和歷史人物比較感興趣。而我們不僅僅是有興趣,還會買書來看。這樣一來,我們把興趣變成一種學術上的探索,會發現實際上歷史,包括我們對戰爭的興趣,其實還是有很多學問可以慢慢去鉆研和寫的。"
丁堅容則從正義和邪惡的角度回答瞭這個問題:" 我從八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在想,正義到底存不存在?我們平時電影戲劇裡總是刻畫正義終將戰勝邪惡,這種理念其實是不對的。在創作《光明與黑暗之書》的過程中,我們也曾想過要臉譜化地將法國軍隊塑造成正義的一方,德國軍隊塑造成邪惡的一方,但當我們閱讀瞭大量關於這場戰爭的史實資料,我們發現戰爭中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生活中也是同理。"
閱讀,是一個摘下有色眼鏡的過程
暑假期間,丁堅容一個月看瞭 6 本書,而席時雍則說暑假可能已經看瞭十幾二十本。看到我驚詫的表情,席時雍笑著說:" 可能因為馬上要到美國去瞭,比較閑。"
席時雍和丁堅容都是從小就愛看書。席時雍說:" 小時候我爸爸總是‘嘲諷’我說,小屁孩什麼書都沒讀過,就不要隨便發表意見。我爸爸的意思是,你隨便說話沒問題,但想要說服別人話,必須得懂才行。我就說,那你懂啊。他說我讀過書瞭我當然懂。我說那我讀一遍,我肯懂得比你多。"
丁堅容則說他小時候是個有點內向的孩子,他不愛不出去玩," 我覺得書裡面所有的角色都是我的朋友,他們會跟我玩。後來我不內向瞭,有電腦瞭,我還是喜歡看書,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瞭。跟和很多這個年紀的男孩一樣,我也很喜歡玩遊戲。但書給我的充實感跟遊戲是不一樣的。"
席時雍(左)和丁堅容(右)
面對兩個對閱讀如此熱愛的孩子,我忍不住地問,閱讀給你們帶來瞭什麼?
" 我覺得可能是看世界的視角,或者說價值觀,受到瞭很多影響。" 席時雍說,他還隻是個高中生,對很多事情還需要依賴於外界的信息,一開始他看到什麼東西就會不由自主地去贊同這個作者的想法,所以很容易被一則新聞或一部作品帶入。但後來閱讀多瞭之後,他發現任何信息,我們都要學會批判性地去看待。
" 比如我總是看 Fox News,而有的同學喜歡看 CNN、NBC 之類的,最後我們發現,同樣的一件事情,我們的視角完全不一樣。後來我意識到,我們看的新聞是有一個人或一群人把它寫出來的,也就是說,這裡面必定有一些個人立場和情感在裡面。
很多人對一個事情的看法永遠是他們所看到第一篇新聞的觀點,這是非常片面且帶有偏見的。而通過閱讀,我就能力去甄別各種‘不實’信息,捕捉有用的信息,還有瞭多種角度看待問題的思辨能力。"
丁堅容補充道:" 不管新聞給我們帶來瞭多大的益處,它永遠會造成一些傷害。因為人類有情感,人類就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正。隻要情感存在,偏見也一定會在。而閱讀給我帶來的就是可以讓我盡可能從更多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讓我盡可能地做到客觀,減少偏見。書教給我的是怎麼去看,怎麼去思考。"
" 我有一個奇特的發現。" 席時雍接著說:" 越是‘公正’的人,他們越是能夠包容別人的想法。如果我們想要看待問題時盡量少的摻入個人情感,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認識到作為人,我們每個人都是感性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帶著有色眼鏡,而且很多時候是難以摘下來的,當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它實際上也就不是一個問題瞭。然後我們再通過閱讀和知識的積累去建立我們自己的辯證思維體系。"
" 沒錯,讀瞭不同的著作,讀到不同人的思想之後,你就會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你的人際關系,還可以去化解很多沖突。" 丁堅容說:" 因為你開始去瞭解別人這麼做是為什麼,你也可以用不同的觀點去做對比,去求同存異。你就會發現世界其實是很簡單,是很小的。"
少年作傢的閱讀秘笈
席時雍:閱讀和思考要同步
席時雍說,他在讀書的時候一般會先去看他的目錄和簡介,看一下這本書大概要講什麼,以此來判斷這本書他是不是真的感興趣並且值不值得去讀。然後席時雍會先思考自己讀這本書的目的。
" 例如,我要去美國讀書瞭,所以我要提高我的英文水平。對於很多書,如果我隻關註它的劇情,比如說冒險類懸疑類的,我讀它純粹是為瞭把自己沉浸到一個故事當中,那我一般會去讀英文的。這樣我既享受到瞭故事,又提升我的英文水平。"
在讀的過程當中,每一章出現一個新的中心思想席時雍就會簡單的記錄一下。比如每一章節的主題梗概,以及對這些內容的一些思考。" 我看的很多書都是非虛構類型的。我一般不會一口氣把書讀完,然後再去想這本書寫瞭什麼。我會把它分為幾個部分,一個層次一個層次的去讀去總結,這樣做可以最大可能的確保自己‘讀懂瞭’,或者不管讀沒讀懂,在讀這本書的過程當中我有瞭自己思考的過程,我覺得也是非常值得的。"
當席時雍讀完一本書後,他還會去關註書尾頁的相關書籍推薦。" 尤其是英文書,後面會有很多推薦,比如同以作者寫的書、或者同樣類型的書,然後我就會記下來到網上搜一下。所以我是看一本書,可以發現五本書,五分本書又可以再發現二十五本書,就這樣慢慢疊加出來瞭屬於自己的書單,這樣子篩選會更符合個人的興趣和口味,也更體系化。"
丁堅容:讀書就像在衣櫃裡找一件衣服
丁堅容認為,讀書就像在衣櫃裡找一件衣服,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拿哪一件,所以讀書的時候你要知道,你這次要拿哪件衣服,也就是這次讀你要幹嘛,以及從這本書當中需要獲得什麼。
" 很多人覺得,讀書快,就代表你沒有認真看,我覺得這是一種偏見。我在讀一本書之前,我都會想好,這次讀我要幹什麼。一般一本書我都會讀很多遍,比如說這次我讀這本小說,我想先關註劇情,那好,我就隻看劇情,我其它的就不看瞭。下次讀,我要看人物關系,我要看作者是怎樣刻畫人物的,那好那我就隻看人物刻畫,劇情我就不怎麼關註瞭。再下次我要看場景的描寫,那人物刻畫和劇情的發展,我就可以忽略。
這個讀書方法,首先效率會高,其次每次讀書你發現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都是新的。這會讓你有對比,有思辨的過程。其次這樣讀書會容易讓你有成就感,因為你讀得比較快,一遍很容易就讀完瞭。你不用再在一頁上反復看,然後還明白是什麼意思,也就減少瞭半途而廢的幾率。當然,你也得有恒心,不能讀完一遍就直接放在一邊不管瞭,一定要反復看。"
網絡這隻巨獸,
還需傢庭教育來對付
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各種青少年沉迷於網絡遊戲的新聞也早已不新鮮。網絡也正在一點點侵蝕著孩子們對閱讀的熱忱和敬畏之心。
" 我們現在已經很難跟網絡分開瞭,可能再過 20 年網絡跟我們已經是一體的。" 丁堅容說:" 很多人在網上看網絡小說,其實網絡小說含金量有是有,但是很有限。網絡肯定是很影響閱讀,這是沒辦法的。"
那麼如何讓網絡對閱讀的影響減少到最小呢?
席時雍說:" 原本我們獲取信息隻能通過報紙和書,現在我們還可以通過網絡。你會發現,印出來的東西和網絡上的東西差別在於審查機制。我看報看書的時候,雖然有的觀點我並不贊同,但是它的措辭比較嚴謹,想法也大多是有邏輯的支撐的,所以不管我贊同與否,我看瞭也是能夠學到很多東西的。我一直是遵循著的原則是,能看紙質則看紙質。"
" 我有時也會沖動地想看什麼書啊玩電腦去," 丁堅容笑著說:" 但是我還是會制定閱讀計劃,嚴格要求自己。比如每天至少要看兩個小時書,一個小時英文,一個小時中文。"
丁堅容最後還特別強調,正是因為網絡發達,各種遊戲、網站泛濫,能夠分散孩子註意力的東西越來越多瞭,在這種情況下傢庭成員間的溝通和傢庭氛圍就顯得更為重要瞭。" 我父母都很愛讀書,晚上吃晚飯大傢幹完各自手頭上的事,我們就會坐在餐桌上一起閱讀 45 分鐘,然後 15 分鐘討論看瞭些什麼,有問題大傢也會一起思考。"
相關閱讀
沒有足夠的閱讀量,出國讀書就兩個字 " 作死 "
這個耶魯女孩說,她曾是這門創意寫作課的虔誠學徒
12 歲出版英文小說,這位上海小學神說自己是被 " 騙 " 大的
外灘教育聯合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寫作導師
Kevin McCarthy
開發、主講
《青少年敘述寫作課》
結合中國學生的寫作困惑,
系統地講授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給孩子們實用的寫作方法。
點擊下圖 瞭解更多
▼
▼點擊閱讀原文,進外灘教育微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