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咨詢師面對不同人生困境所給出的解答

08-07

今天推薦的新書是《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作者是我在知乎認識的朋友陳海賢,他的網名知道的人更多:動機在杭州。,動機老師本人很溫柔很善良。這本書有別於各種勵志雞湯,從另一個角度引導你接納自己,在面對困難時學會跟自己相處。

給這本書寫過推薦語:

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遇到一些心理問題,海賢老師給出給出一些很有實用性並讓你變得更幸福的建議,引導你走向理想的自己。

最後,這是一個很溫柔的書。

書中包括瞭 10 個有關成長的經典心理學問題深度探討和 12 封咨詢者來信與溫暖解答,希望對這本書在你遇到人生困境時能讓你有所啟發。

經常能收到各種讀者提問,有些提問在閱讀這本書時發現作者也遇到瞭類似的問題,把作者的回答做些摘錄分享給大傢。

正文

像一棵樹一樣成長

很喜歡第一章中的一篇文章:像一棵樹一樣成長,寫得非常好。裡面提到當我們用一個故事作為人生范本的時候,常常也會接觸故事的背後所隱含的假設,這時的思維方式常常是僵固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的角度卻不太一樣,作者所喜歡的兩個比喻。一個比喻是河流,在流向大海的途中所遇到的環境、困難和選擇中形成瞭真實的自己。另一個比喻來自采銅老師。像一棵樹一樣成長,一方面向地下深入,一方面向天空發展。同時需要跟更多的樹成為朋友,追求共贏,形成森林才能抵禦風險,構建生態系統。喻。

當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時,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

每一章結束時,思考一下和實踐一下,裡面給出瞭一些更為具體的建議。

畫一棵生命樹

樹是關於成長最好的隱喻。你可以畫一棵生命樹,來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你畫的樹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想象的。你可以用彩筆畫,也可以用鉛筆畫。無論你畫的樹是什麼樣的,它都應該包含樹的完整結構:

(1)樹根。樹根是樹成長的來源。在這部分,寫下你來的地方,包括你的國傢、民族、傢鄉、傢庭……思考這些對你的成長有什麼樣的影響。

(2)樹幹。樹幹是樹成長的支柱和力量。在這部分,寫下你的優勢、美德、特長、愛好……思考你身上蘊含的這些資源,如何幫助你克服困難,獲得成長。

(3)樹枝。樹枝在樹幹上抽枝發芽。在樹枝上寫下你最近五年希望達到的願望。這些願望不要像 " 幸福快樂 " 這樣抽象,而要像 " 找一份新工作 " 或者 " 買一輛車 " 那樣明確具體。

(4)綠葉。在每片綠葉上,寫上一個曾經在你生命中出現過、對你產生瞭積極影響的人。不要寫一類人,如同學、老師,而要寫某個特定的人。

(5)果實。果實是你生命中的禮物。所有你擁有的,並為之感恩的東西,比如健康的身體、美滿的傢庭……畫完這棵生命樹後,簽上名字。找兩個朋友,給他們講講你的生命樹。你可以把它掛在你的書桌旁,提醒你自己所擁有的資源。

接納與改變

怎麼面對和處理 " 生活的不如意 "?

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時,在很時候並不能象做數學題一樣立刻就能找到合適的答案並且解決問題。要學會不跟問題死磕,去處理其它事情。別處的進步,又會兜兜轉轉,回過來推動我們的生活繼續向前。

在遇到問題其中一種解決方法就是放棄治療。

書中聊到森田療法的理念是來源於對 " 放棄治療 " 的領悟。森田正馬從小就是神經癥人格。從小就在生活中遇到很多的不便,等到大學時,因為一件事決定放棄治療算瞭。他不再吃藥瞭。在對面心律失常、神經衰弱等癥狀時,以 " 死都不怕,愛咋咋的 " 的心態置之不理瞭。一段時間之後,他的神經癥的癥狀也消失瞭。

比放棄治療更進一步,是把它當作目標去追求。心理學傢弗蘭克發明瞭一種叫 " 矛盾意向法 " 的治療方法。他鼓勵來訪者越是害怕某件事,就越在意向中努力讓這件事發生。比如你要準備一個講座,擔心自己會在講臺上臉紅、出汗,並因此出醜。他會建議你努力讓自己更臉紅,出更多汗。

當來訪者準備認真執行咨詢師佈置的作業時,無論他是否在演講中臉紅瞭,他都是對的。如果他不臉紅瞭——這本來就是他咨詢的目標;如果他又臉紅瞭——他成功地完成瞭咨詢師佈置的作業。當他能夠把臉紅解釋為咨詢師要求他做的 " 正確 " 的事時,他的控制感就回來瞭。

學會去面對問題或痛苦,也是一種接納自我。在面對問題時哪怕痛苦,也要讓生活正常運轉。

實踐一下

1. 觀照改變背後的情緒

有時候,改變的沖動隻是未被看見的情緒在表達它自己。傾聽、瞭解和觀照這些情緒,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

觀察一下,當你很想改變時,改變背後的情緒是什麼?記憶中,什麼時候你曾有過這樣的情緒?那時候你遇到瞭什麼事?在這種情緒中,誰能安慰你?他會對你說些什麼?

2. 告訴別人你的擔心

你擔心別人會怎麼評價你,覺得你平庸、膽怯、無聊、自私,還是……你最擔心誰會這麼評價你,朋友、傢人、同學還是同事?試著以某種方式,把你的擔心告訴給那個你最擔心他這麼想你的人,觀察他的反應,並寫下事情的經過和你的感受。

3. 讓擔心的事發生

你最擔心的事情是什麼,是演講時緊張、被嘲笑、與人爭吵還是當眾出醜?有意識地讓自己擔心的事發生一次。如果你擔心演講時緊張流汗(或者手抖),那麼故意在演講時讓自己緊張流汗。如果你擔心被人嘲笑,故意做一件能引發對方嘲笑的事情。寫下事情的經過和你的感受。

愛與孤獨

面對 " 不完美的父母 "

心理學傢庫佈勒 · 羅斯在研究人們怎麼面對死亡時,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五階段模型: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平靜。這個模型也被廣泛地用來解釋人們面對的一切不如意的事,比如,面對一個不完美的父母,會經歷的心路歷程。

放下期待,從零開始和父母相處,以及 " 成為自己的教養者 "。" 成為自己的教養者 ",其實它還有一個別名,叫 " 獨立 "。隻有當我們不僅從物質上,還從精神上,與父母獨立,我們才能真正從與父母的愛恨交織中解脫出來,客觀地看待我們與他們的關系。而那個時候,我們也許反而能找回一些傢的溫情。

" 成為自己的教養者 ",你期待父母怎麼愛你,你就怎麼愛自己,這並不容易,不過,為人父母本身就不容易。如果你覺得辛苦,那就不妨把這種辛苦當作為人父母的艱辛吧。

實踐一下

1. 與父母通信

父母和孩子之間,常常有很多很復雜的愛恨情仇。這些復雜的情緒會因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不暢而長期積壓,變成阻礙溝通的情結。如果你也有積壓的情緒,你可以試著做以下練習:

(1)給父親或母親寫一封信。在這封信裡訴說你對父母的真實感受,包括你的憤怒、抱怨、感激或愛,以及所有你最想和父母說的話。在寫完信之後,把這封信出聲朗讀一遍。(2)試著從父親或母親的角度寫一封回信,同樣出聲朗讀一遍。(3)你並不需要真的寄出這封信,把這封信收起來,珍藏到某一個地方,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看。

2. 記錄和他人的連接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想想今天和他人產生的最長的三次互動。記錄下這三次互動中,你是否感覺到瞭跟他人的親近和連接。以 1~10 分計分。如果感覺到非常強烈的親近,得 10 分;如果沒有感受到連接,得 1 分。記錄 8 周。思考一下,我能做些什麼,來增加跟他人之間的連接。

這本書上月剛出版上市,在當當、京東、亞馬遜等各大網站都能買到。

100 天行動讀者反饋

@哎呀佳佳

不知道在哪裡反饋,在這裡說聲謝謝!我用百詞斬到今天已經 100 天啦!我到現在的感觸就是,一開始不要定太高的任務量,到現在我每天學習 + 復習四十幾個單詞,我覺得已經很好瞭,我會繼續堅持下去的!

@我

Day.9 昨天晚上喪心病狂瞭,幸好還是穩住自我,看來內心充實真的很重要!

新出的對抗拖延課程:我是如何戰勝拖延癥的?

想瞭解更多關於 100 天行動內容 ---->不需要意志力的習慣養成法:100 天行動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