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惡劣教養,叫“不會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10-24

作者 | 小樓老師

來源   | 小樓老師心理課(ID:xiaolouxinli)

chapter 1

我的一位外教帶著太太和兩個女兒來中國工作。

有一天我應邀去這對夫婦傢吃飯,剛好見到瞭一幕姐妹紛爭。

這對夫婦的一些中國朋友給兩個女孩兒一人送瞭一個穿唐裝的娃娃。

兩個娃娃長相差不多,但是服裝有些不一樣。

不知道為什麼,妹妹不喜歡自己那個娃娃,就喜歡姐姐的。

可姐姐就不肯給她玩。

無論妹妹說什麼,姐姐隻說 "No!"

過瞭一會兒,妹妹跑去找媽媽," 狀告 " 姐姐不把玩具給自己玩。

我聽見她媽媽說:寶貝,如果姐姐不願意,我也沒辦法。那是她的東西,你自己去想想有什麼辦法讓她給你玩一下?

妹妹一臉失望,說:那我去找爸爸。

她媽媽說:可是爸爸又能幫你做什麼呢?

小女孩想瞭想說:幫我找她要。

媽媽說:

爸爸不希望看到你難過,可能會幫你找姐姐要玩具。

姐姐如果給瞭,姐姐又會很難過,爸爸也不希望看到姐姐難過。

不管有沒有幫你要到玩具,爸爸都會很難過。

你希望爸爸難過嗎?

妹妹說:不希望。

她媽媽又說:所以你自己去找姐姐要最好,對嗎?

小女孩點點頭,又補充道:可是她不給我玩。

她媽媽說:你能想到一點什麼辦法和她商量,讓她給你玩一下嗎?或者你有什麼東西她喜歡玩,你們可以交換。

在媽媽的勸說下,妹妹又回到瞭房間,和姐姐 " 談判 " 去瞭。

沒多久,就聽見兩個孩子的笑聲。

我當時被這個媽媽的方法折服瞭,她基本沒參與到兩個孩子的紛爭中,而是鼓勵他們自己去解決。

我和她聊起這件事,問她為什麼隻是鼓勵小女兒去和大女兒商量,而不是讓大女兒把自己玩具和妹妹一起 " 分享 "。

她說的話我一直記憶猶新。

她說:

分享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被強迫的事情都不會讓人感到快樂。

我們平時也會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的東西,但是不會強迫他們 " 分享 "。

她們自己決定要不要和對方分享自己的東西。

chapter 2

曾有個朋友告訴瞭我這樣一件事。

她傢小區裡有一個兒童活動區,她常常帶著兒子在這個地方玩。

有一天,她兒子帶瞭三個玩具車到樓下玩。

玩著玩著一個小男孩走上前,把一輛擺在地上的車拿起來瞭。

這個小男孩也常被大人帶到這裡來玩,所以也算是認識。

但是朋友兒子似乎不想和他一起玩,就走上前去把玩具車搶瞭回來,又擺在地上。

這個小男孩走過來,又把玩具車拿起來,說瞭一句:借給我玩一下嘛。

她兒子很不開心地說:不,我都要玩的。

這時,小男孩的媽媽也過來瞭,對他們說:你們一起玩嘛,玩具要一起玩才好玩。

那個小男孩發現自己媽媽也在 " 支援 " 自己,似乎更加理直氣壯瞭。

朋友看到兒子滿臉委屈和不情願,就說瞭一句:他現在還不想和你玩,想自己玩,下次再和你玩好不好?

小男孩的媽媽聽瞭以後很不高興,也不知道是對我朋友還是對他兒子說:

我們有玩具都是帶出來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的,小朋友要學會分享,會分享才是好孩子。

朋友很尷尬,勸兒子和小男孩一起玩,可兒子越發倔強瞭——說什麼也不肯。

朋友隻有對兒子說:剛才外婆說給你的水果洗好瞭,我們回去吃水果吧。下次再把車帶出來玩。

這樣才從那個小孩手裡把玩具拿回來。

但是小男孩的媽媽很不高興,之後在樓下見到也不再和他們打招呼,似乎也不許孩子再和他傢孩子玩。

chapter 3

一定要 " 分享 " 才是好孩子?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可這些東西,我們未必想和別人分享,也不一定要去分享。

成年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

分享本來是一種美德,但是所有的美德都應該有一個前提,就是自願。

如果忽略瞭這個前提,就會變成利用 " 美德 " 的名義,侵害別人的利益。

父母如果沒有註意到這個前提,很容易誤會自己孩子不好,不友善。

其實不是,他們隻是比成人更能直接表達自己感受而已。

如果孩子自願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他感到快樂,分享的後果是他滿意的,他自然而然就會形成 " 分享 " 的美德。

但如果他每一次 " 分享 " 都是被迫,甚至被人用「  不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之類的言語勒索、綁架。

他不僅體會不到分享的樂趣和好處,還隻能忍受別人一次次的道德綁架,漸漸不敢為自己的 " 權利 " 出聲。

當父母想要教給孩子 " 分享 " 這種行為時,要用引導的方式,而不是強迫。

有一個媽媽的方法可以借鑒。

她的小孩有很多書,還有一些是國外帶回來的原版書,比較珍貴,孩子自己平時看都很小心。

傢裡來瞭親戚朋友的孩子,都會對她小孩的書感興趣,想要拿來看,甚至想要借。

她讓孩子把書分瞭類,有一類是最喜歡的,一定不會借給別人的書;有一類是隻能在傢裡看的書,當然還有可以借給好朋友的書,可以送人的書……

這些書怎麼分類,都是孩子自己決定的。

有人想借或者想看,要看屬於哪一類書。

她和丈夫常給孩子買書,也有人送書,所以一段時間後小孩就會將書重新分類。

那些曾經 " 最喜歡 " 的書可能會變成 " 可以送人 " 的書,然後他就會想起曾經誰很想看這套書,有機會的時候就告訴這個人,把書送給他,或者借給他……

她的小孩一點也不自私,反而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孩子。

她也一點不擔心自己小孩在外會被別人無謂占便宜,因為她小孩從小就知道怎麼對待那些屬於自己的東西。

chapter 4

如果想讓孩子學會分享,也可以在他們被別人拒絕的時候啟發他們思考。

當他們想玩別人玩具被拒絕時,可以提出,將自己的玩具 " 分享 " 給別人,再問別人借自己想要的東西。

孩子可以說:我把我的這個玩具給你玩,你能不能也把你的玩具給我玩?

這種方法其實是一種商業上被推崇的談判技巧——我先給你一個屬於我的東西,再問你要我想要的東西。

父母不要認為孩子不願 " 分享 ",就是沒有教好孩子,其實 " 強迫分享 " 才是非常惡劣的教養之一。

如果孩子不願分享,根本不用批評他,甚至可以告訴他:你可以不用分享。

屬於孩子的東西,分享不分享,決定權在孩子手上。

作者 |   小樓老師,擅長兒童發展心理學、婚姻傢庭治療領域。個人公眾號:小樓老師心理課(ID:xiaolouxinli ) , 分享心理學知識在婚姻傢庭、兒童發展中的運用。

END

最近精彩

" 我的孩子差點在校門口被拐走!" 人販子的新騙局當媽的必須懂!

子若強於我,要錢做什麼;子若不如我,留錢做什麼(父母必讀)

老師還能懲罰學生嗎?《西遊記》給你答案!

媽媽一句話讓孩子躲過綁架案,這些救命法則很實用

孩子被班主任沒收手機,結果傢長群裡的對話…多少人深有感觸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