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於國內最具活力的中學,他說歷史不是“背多分”

08-07

看點    歷史很有趣,但很多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的課堂卻讓學生考完試就不想再碰歷史課本;讀史使人明智,但並不是每一個讀過史書的人都能理性看待世事。外灘君專訪北京十一學校歷史特級教師魏勇,請他聊聊他眼中好的歷史課應該怎麼上。在魏老師看來,歷史教學的重點決不是識記知識,而是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文、編輯 |    聞琛

攝影 |   洪宇哲

在中國時下最火的演講類視頻節目《一席》裡,魏勇說:從站上講臺第一天起,我就不想照本宣科。

魏勇是歷史老師,現任教於頗具改革創新勇氣、用走班制和分層教學等方式最大程度實現個性化教育的北京十一學校。對歷史老師來說,照本宣科大概是最省事的方式——當然這種教法學生不會買賬,作為會琢磨 " 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 " 的特級教師,魏勇自己也不會滿意。

▲   魏勇老師所著的《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

在演講中,他戲稱歷史課是 " 背多分 " ——多背背分就多瞭。這也是我們很多人對歷史課的印象。隻關註分數、隻用背的方式學歷史,結果就是考完就忘,更要命的是,還有很多學生從此就對歷史失去瞭興趣。

那麼,作為一名有著 20 多年教學經驗的歷史老師,他眼中好的歷史課是什麼樣的?趁魏老師在蘇州參加教研活動的間隙,外灘君對他進行瞭專訪。

課堂觀閑適交流勝過地毯式轟炸

1

在我們的課堂裡,最好的學生和最差的學生表現是一樣的,都不專心,都幹別的事兒,隻不過原因不一樣,差生是聽不懂,好的學生是覺得你很無聊,我不如自己幹點有聊的事兒。

魏老師說,他的課堂是沒有起立問好這一項的,他一上來就會跟學生聊 " 你們最近有什麼新鮮事啊 "," 昨天發生什麼啦 ",然後再聊他自己的事兒。在他看來,好的老師都會選擇與自己的天性比較一致的教學方式,而他的天性就是更喜歡這種自然的、閑適的交流。

" 我的體會是,這種情況下的交流最容易產生靈感和創造性。其實所有人都會喜歡這種說話方式,而不是有一個人居高臨下地說‘我在給你講課啊,我是在輸出信息,你在接收信息’。大傢都喜歡互動、平等。"

" 能這樣閑適交流的確是非常理想的狀態,但這樣慢悠悠的,完不成教學任務怎麼辦?" 外灘君問。

魏老師說,這就涉及到 " 課堂觀 ",即如何理解效率的問題。教參和國傢課程標準會規定一節課中若幹知識能力的目標和任務,在大部分老師眼中,如果這節課能準時地、完整地完成上述目標,甚至還能在課堂上檢測、鞏固、練習,那就算成功瞭。

" 從常規的評價標準來看,走一套這樣的流程當然是高效的,所有的知識點都覆蓋瞭,能力目標體現瞭,還有鞏固復習這些環節。但是你想想,我們就是被這套地毯式轟炸的教育系統轟炸出來的,高考結束後,還剩瞭什麼呢?"

在魏老師看來,課堂上的某些小插曲表面上看跟教學內容沒什麼關系,但有助於學生松弛下來,有助於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這時老師輸出的信息才是高效的。這種教學方式對老師有一定的要求,但並非不可實現,隻不過大多數老師沒有嘗試這麼去做而已。

歷史觀在歷史的豐富細節中學會思辨

2

人主觀上都有一種沖動——不惜一切代價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站得住腳,不管史料可不可靠,即便有瑕疵也假裝沒看見。老師就要教導學生超越這種人性。

魏老師在十一學校教的是理科班歷史,因為沒有應試的壓力,他和教研組的同事們就無須追求體系上的大而全,可以有更多時間來把重要的歷史事件講深講透。在他看來,這樣的教法反而更能體現歷史教學的本質——即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他們所編寫的校本教材《中外重大歷史事件回眸》中,除瞭正文的敘述,還大篇幅地引入瞭一般教科書所沒有的史料,尤其是那些與正文敘述觀點相對立的史料,讓學生一開始就置身於歷史的矛盾情境當中。" 這很重要,人要學會站在矛盾的情境中來收獲和思考,不要逃避,不要討厭,要習慣。習慣瞭這個,理性才能發育。" 魏老師說。

在講到近代中國為什麼會出現租界時,魏老師除瞭讓學生從政治、歷史等宏觀層面去觀照,也提供瞭不少反映生活細節的史料。他說,當時沿海幾個城市作為通商口岸對外開放,有大量外國人因為經商或旅行而在這些城市聚居。" 外國女子經常穿著裙子、裸著手臂就上街瞭,清政府官員看瞭覺得傷風敗俗,擔心以夷變夏,就希望他們能集中在一塊兒生活。同時,洋人也發現跟中國人雜居容易引發各種沖突,當時的中國人還缺乏公共規則意識,甚至還隨地大小便。雙方都有這個意願,一拍即合。"

魏老師說,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接觸過這些史料,這就是我們歷史教育的一個短板,還原性很差。除瞭上層建築,還要有生活化的還原,你才能理解為什麼當時的人會這麼選擇。" 一方面,我們確實需要宏大敘事,你才能看到寬闊的歷史長河流向的規律,不然就會迷失。但是不能因此就放棄對某一段歷史河流的采樣分析,不然就不知道這河流裡面到底是怎麼藏污納垢的,兩者需要結合。"

在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過程中,史料的甄別至關重要。魏老師說,一般他都會提出路徑和方法,指導學生如何用史料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並區分觀點和所引用史料的關聯性是強因果、弱因果,還是中等程度的因果關系。

" 要看史料的提供者和內容的關聯性,史料提供者的立場會影響到內容的可靠性,要有意識地提醒,學生不一定知道。比如你找到一幅波蘭八十年代的圖片,講波蘭的商店貨架上空空如也,那個時候是社會主義時期的波蘭,這個照片是擺拍的、抹黑社會主義波蘭的?還是真實的寫照?你就要看這個圖片提供者的立場。如果它是團結工會反對黨提供的,可靠性就要打問號,如果是波蘭官方通訊社提供的,那基本上是可靠的,你要考慮到他的立場。"

魏老師說,這種思辨的方式他會在課堂中不斷重復,一次不行,因為中學生形成這樣的意識需要很多次重復的體驗——不是教育,是體驗。多幾次體驗以後就明白瞭,自然就掌握瞭。

一次理想的專題課以洋務運動為例

3

觀察中國近代第一次改革為什麼會失敗,有助於我們觀察當下的改革,評價和分析當下的現實。我們學歷史,不是把它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是為瞭更好地觀察現實,客觀合理地評價我們這個時代。

說起洋務運動,你會想起什麼?

主流的觀點也許就是:洋務運動是一場不徹底的近代的改良運動,目的是維護清朝的統治,客觀上促進瞭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中國的國防實力也有提升。但是它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它是失敗的。

那麼,它為什麼不徹底?為什麼 " 中體西用 ",而不是像日本那樣 " 脫亞入歐 "?洋務運動失敗瞭,但幾乎同時期進行的明治維新卻成功瞭,原因是什麼?

在傳統的歷史課中,明治維新是放在世界史裡單獨學的,但是在魏老師的課堂上,卻打破瞭這種割裂," 需要什麼就拿什麼過來 ",通過對照比較,讓學生意識到,同樣走改革開放的道路,為什麼兩個國傢會有不同的路徑、不同的結果。

魏老師會引導學生從中日各自的國情、當時改革的領導者等維度去比較。比如說,儒傢文化圈以中國為中心,中國向來以文化的輸出者自居,但日本處於文化圈的邊緣,向來的身份是學習者。對日本人來說,不學中國學西方,隻是改變瞭學習的對象,心態沒有發生變化;而中國是老師,現在要變成學生來學習西方,心理轉換的難度就大很多。

其次,從領導者角度來說,中國是文官集團,日本是武士集團。文官集團的理學修養非常深厚,對理學有著深厚的感情,如果西方文明與之有沖突,他們會選擇站在傳統一邊,即便被迫改革,也舍不得徹底改。而日本沒有科舉制度,武士集團雖然也受瞭中國儒學的一些影響,但功底不深。而且武士需要親自打仗,這造就瞭他們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在日本戰後最傑出的首相吉田茂所著的《激蕩的百年史》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日本要強大,便不能不擁有軍艦,我們要擁有軍艦,便不能不擁有工廠,我們要擁有工廠,便不能不發展工商業,我們要發展工商業,便不得不和儒傢的倫理相沖突,便不得不放棄儒傢。

雖然中國也是這樣倒推的,但是我們的情感太強烈瞭,舍不得,所以就會找借口來保護自己的傳統。

在魏老師看來,這些內容如果不是作為一個專題,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展開和講透的。他通常都會提供幾個思考的維度,並提供一些史料,引導學生自己去比較、梳理,通過討論和分享真正理清這些歷史脈絡。

關於應試理想豐滿現實骨感怎麼辦

4

呵護興趣是比所謂的傳授知識、能力更長遠、更重要的意義和目標,因為人是需要終身學習的,而終身學習是需要學習的願望來支撐的,學習的願望需要一個人在幼年、少年的時候不被老師所扼殺掉。

沒有應試壓力的理科班的歷史課可以往通透瞭講,那對於有應試需求的學生,又該怎麼辦呢?

對此,曾在 8 年中教過 6 屆高三、一度把應試教育 " 玩 " 得風生水起的魏老師早已深思熟慮。他說:應試是現實的需求,但就像下圍棋一樣,一定要留一口氣,保留、保存學生的一些好奇心。如果沒有這個意識,就很可能 " 做死 ",等到學生進入大學以後,很可能就會對你教的學科完全沒瞭興趣。

除瞭把握應試與呵護學生求知欲之間的平衡,魏老師還特別強調關聯性思維。因為在他看來,一個人在學習某一知識時,第一個心理活動就是:我為什麼要學它?它跟我有什麼關系?如果找到瞭關系就容易感興趣。

而老師要做的,就是搭建這個橋梁,找到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的關聯性,就相當於先挖瞭一個坑,激發瞭學生的求知欲,然後再去滿足它。如果沒有這個坑,直接把土堆在那兒,學生的心靈是容納不下的。魏老師覺得,這種意識其實是通用的,所有的學科都應該將當下所教的知識,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經驗建立盡可能自然的聯系。

在蘇州期間,魏老師還參加瞭一場 " 無用讀書會 "。在讀書會上,他向書友們推薦的是日本作傢鹽野七生的《羅馬人的故事》。在他看來,鹽野七生的書不但適合學生,也適合成年人看,因為她寫羅馬人的故事,不僅有一定的考證,還有很獨特的體驗。" 在學術界看來,這樣的寫法不甚規范,但不是所有的歷史事件都會留下讓後人可以考證的依據,尤其是羅馬早期的歷史,並沒有太多的文字記載。如果隻是通過已有的證據來說話,就會折疊掉歷史很多的豐富性。" 魏老師說。

閱讀、寫作和批判性思維

是博雅教育的精髓

基於對博雅教育精神的理解

外灘教育聯合各界名師

開發瞭面向青少年的博雅教育系列課程

點擊下圖

瞭解更多

▼點擊閱讀原文,進外灘教育微店購買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