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粒粒
企鵝號|粒粒西遊記
時常在朋友圈看到尋人信息,其中有一部分是青春期孩子離傢出走揪心故事,不知是不是出於巧合,女生多於男生。
這似乎不能說明青春期女生比男生就更加叛逆,男生也有青春期叛逆無比,一言不合就離傢出走的案例。記得一次在附近的空停車場練習打球,一輛警車慢慢靠近我,當時稍微有點緊張,自己沒做什麼違法的事兒呀,第一次被美國警察詢問,原來附近的一個 16 歲男孩離傢出走瞭,警察說瞭孩子的外形特征,問我們有沒有註意到這樣一個男孩。
雖然沒有提供什麼幫助,但此事引起瞭我的思考:青春期孩子的問題是世界性的,不管膚色人種,不分性別,傢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們似乎時常有一種在火上烤的感覺,無法與那個憤怒的刺蝟交流,他 / 她言語尖刻,話不投機,輕瞭拿話嗆你,重瞭就離傢出走。
而青春期的女生所面臨的形勢可能更加嚴峻,女生生理成熟更早,因為身體變化更容易引發不同的問題,並且,青春期女孩還存在誤入愛情歧途,不慎懷孕的風險。
新聞上,不時有校園女生在廁所產子的報道;而在美國,不到 20 歲做媽媽的比例之大令人目瞪口呆。這樣的行為後果嚴重,不僅對女孩本身不利,還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16 歲女生抱娃看上去難免缺乏安全感,而對於寶寶來說,則存在極大的生存風險。
因此,傢有子女,難免要對此心有防備,多掌握一些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動向,有備無患,可更好地應對及解決孩子的問題。
非常巧合,最近讀瞭一本極為暢銷的美國小說《女孩們》,故事圍繞著一個 14 歲的青春期女生展開,描述瞭一幫叛逆的美國青春期女生陷入泥沼(邪教)的故事。
翻開這本書的時候,被其語言的優美,翻譯的流暢,鋪墊的懸念所吸引,於是,一兩天內除瞭帶娃以外,所有的時間都用來讀這個故事。從頭到尾,心裡跌宕起伏,心系書中女孩的命運,總覺心有重負,最後讀完,也難以釋懷。
故事是精彩而吸引人的,人物地心理刻畫也入木三分。這就是為什麼,此書一經出版,就分別位居美國亞馬遜及《紐約時報》小說暢銷榜第一名。而非常年輕的女作者,出生於 1989 年的艾瑪 · 克萊因也被 Granta 十年一度地評選 " 美國最佳青年小說傢 " 第一名。
人們說,這是一本真正關註女生的小說,故事裡的女主人公的心理被看見,被發現,而這本小說也被稱為寫給女生的《麥田裡的守望者》,我們都知道,《麥田裡的守望者》是青春期男生離傢出走、在外遊蕩三天的內心糾結與鬥爭。
這兩本書,都是對於青春期孩子內心世界探訪的故事,一個是關於女生,一個是關於男生。
故事如此精彩,我卻覺得非常沉重,原因何在?
《女孩們》的主人公伊薇出生並成長於一個非常富有的美國傢庭,獨生女,去世的外婆曾經是一名著名的好萊塢女演員,給他們留下瞭豪華的住宅和大筆財產。
在這樣的傢庭長大,生活優渥,吃穿無憂,結交的也都是 " 有身份 " 的人,然而,伊薇卻並不快樂,她一直是孤獨的。
或許,這是讓我感到沉重的原因: 一方面父母認為愛子女、關心子女,而另一方面子女卻認為自己從未被真正關心和理解過,他們內心糾結、掙紮,充滿不被理解的苦惱,對世界既渴望又心存恐懼和抗拒,而這種想法卻得不到父母的認可,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好、是乖寶寶,卻不曾想他們已經暗暗地抽上瞭大麻,他們有瞭性沖動,甚至性經驗...... 父母與孩子之間仿佛有一堵無形的墻,這面墻將本來最親密的傢人分成兩個世界,又似壓在自己心上的重石:大人覺得孩子叛逆,行為幼稚可笑;孩子覺得父母缺乏同理心,言行落伍老套,不可理喻。
這真是讓人心痛,每個媽媽在孩子出生時都是心存最美好的憧憬、視他 / 她如珍寶;而每一個小寶寶也曾經那麼地依戀和愛媽媽,眼裡心裡都是最甜蜜的媽媽。這本應是世界上最有信任基礎、最親密的關系,卻在時間的推移中,發生瞭變化,信任不再,關系產生隔閡和懷疑,嚴重的則形同陌路。
14 歲的女孩伊薇渴望的是愛,是真正的理解,是被關註,被看見,是陪伴,而這些,她都沒有在傢庭裡真正得到過。
父母感情破裂,離婚後,父親與新女朋友搬去同居,母親則開始追求自己的幸福。從物質方面來說,母親對女兒非常大方;從精神方面來說,她對女兒又是極度的 " 吝嗇 "。當然,她自己並沒有意識、或者說不懂孩子內心的需求,她與女兒的溝通是表面的,缺乏深度,更缺乏瞭解。甚至,她根本不知道整個暑假女兒到底在做什麼。
伊薇與最好的朋友發生瞭分歧,她一直暗戀好朋友的哥哥,而他卻帶著自己的新女朋友離傢出走瞭。她一個人閑逛,成為一個身有所居卻精神無處可歸的 " 幽靈 "。
和好朋友吵瞭架,她們不再見面;媽媽很少在傢,整天約會新男友;爸爸偶爾與自己通電話,所聊的也是一些表面的話題。
她的心理,她對於感情的渴望,她隆起的胸脯,她對於性的好奇,這些在現實中存在,整體影響著伊薇的問題,卻沒有一個親密的人給她答案,也沒有人讓她信任到可以交談。
媽媽並不知道女兒和好朋友的決裂,更不知道,女兒偶然間認識瞭一個邪教組織的成員。那也一是幫青春期女孩子,不同的是她們已經和傢庭徹底決裂,也可以說她們已經深陷泥潭,被一個狡猾的、年長的男人用 " 花言巧語 " 控制著,她們愛他、崇拜他、迷戀他,為他偷東西,偷錢,甚至為瞭他犧牲身體、做殘忍的事情。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男人?如果有一點點社會經驗,就會說他是一個無賴。 女孩子們不過是他的工具,她們養著他,她們付出一切為他的追求服務。而他所付出的不過是對於女孩子的 " 理解 " 和 " 關註 ",還有 " 愛 "。
這些,本應在傢庭裡得到,因為沒有得到,於是,叛逆的她們逃離瞭,歸屬瞭一個惡魔,慢慢地,踏上瞭人生不歸路。
最初吸引伊薇的是組織裡的另一個年齡稍大一點的蘇珊,蘇珊俱備一種神秘的氣質,卻又給予瞭伊薇與眾不同的關註。這對 14 歲、渴望情誼的伊薇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她最終成瞭邪教的一員,隻為瞭與蘇珊的親密。
最後,不知情的伊薇隨蘇珊幾個人去為惡魔頭目殺人,最後一刻,蘇珊把伊薇趕下車。 此舉救瞭伊薇,使她與後來的命案脫離關系,卻仍舊成為纏繞伊薇一生的噩夢。
當她看到新聞,知道幾條生命,包括一個孩子,死在瞭自己親密朋友的刀下後。她開始夜不成眠,終日恐慌,而這種擔憂,仍舊不能向父母傾訴。
這是故事的結局,又似一個人命運的總結。原本,女孩子們可以陽光、快樂地生活,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傢庭。但是,她們卻走上瞭另一條路,她們成瞭流浪的乞丐,她們崇拜一個無賴,她們傷害無辜的孩子, 最後落入監獄。而伊薇呢,她一生都沒有結婚,她一直是孤獨的,既無事業,也無愛情,而回憶也永遠不會淡去。畢竟,救贖也分事件的輕重,一個人的心靈不會那麼容易解脫。
這似乎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從頭至尾,伊薇的父母卻對此都沒有深入的瞭解。當伊薇第一次帶蘇珊侵入鄰居傢搗亂而被認出後,母親的反應也是怒火沖天,是責罵,是對她的懲罰。
犯瞭錯誤的孩子當然需要管教,隻是管教不能治標不治本。重要的是分析行為背後的原因和動機,想想她為什麼這樣做,而不是簡單的說:這樣是錯的,你不該這樣做。她當然知道是錯的, 這無需大人指出,但凡有一點常識,就知道未經許可進入別人的傢是錯的。
可是她們依舊這樣做瞭,為什麼? 她們的目的就是用這樣叛逆的行為證明自己的存在,引發社會的關註,她們尋求是一種被看到的感覺,如果正常的渠道不可得,那就用不正常的渠道獲得。
這個故事構思巧妙,采用瞭現在與過去穿插敘述的方式,開頭即拋出主要事件的梗概,卻暗藏包袱,未明示,埋伏筆。正是如此,讀者才會陷入其中,不斷想要知道到底發生瞭什麼事,為主人公的命運擔心。
無疑,這樣一本精彩的小說可以帶給讀者美好的閱讀體驗。更何況,這是一本從青春期女孩入題,探訪她們內心世界的書,因此,更有閱讀的價值。
讀此書,無疑給父母敲響瞭一個警鐘:我們眼中的孩子可能未必就是呈現出來的樣子,我們可能根本不瞭解自己的孩子,她們需要被更好地看見。
而我們必須要正視的問題是: 青春期的孩子處於童年到成年的過渡時期,他們的身體發生瞭變化,第二性征開始發育和成熟,他們對愛情有期待,對性有好奇,對世界的看法是糾結和迷茫的。
因此,父母與孩子的交流與溝通中必須要涉及生理變化的問題,討論愛情話題,也要進行性教育。這些問題並不是不討論就會自動消失的,它們就在那裡,在現實裡出現,不討論也在那裡。而越是回避這些問題,就越會引發孩子們的好奇,這種好奇存在很多風險,風險的代價太大,並不是每一個傢庭都能承受得起。
所以,逃避不如正視,用最平常的語氣講解人身體最正常的變化,用自己對愛情的看法和孩子聊聊情感的故事,關於性的問題無需隱晦,隻需落落大方地交流。
此外,對於孩子的一些行為還是要多站在理解的角度上,用愛化解叛逆,想一想,我們每一個人都從青春期走過,應該可以感同身受。父母的擁抱多瞭,孩子對異性的身體觸摸就不會那麼渴望,肌膚之親是安全感的一種體現;父母的愛足夠瞭,孩子也不會卑微地向外找愛,他們在愛情面前才有底氣和尊嚴。
父母與青春期孩子之間的溝通應當是積極的、正面的,而不是躲躲藏藏、閃爍其詞。隻有在陽光下,成長才是健康的,一直藏在陰暗的角落,則縱容瞭黴菌的肆意入侵。
——感謝閱讀——
作者:粒粒
微信公眾號:粒粒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