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的痛點,這“三座大山”壓垮瞭他們的留學之路!

11-13

作者:胡敏,著名英語教育專傢與教學管理專傢。留英學者,碩士生導師,上海師范大學兼職教授,被媒體尊稱為 " 中國雅思之父 "。

如今,留學低齡化現象已不再是什麼新聞。教育部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 年中國出國留學總人數已突破 52 萬,其中低齡留學生的比例已經占到一半以上。然而幾乎所有的中國留學生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喜紮堆、難融入。他們往往需要花三個月到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適應國外的留學生活,根本就不具備到英語國傢留學的能力。在低齡化留學越來越凸顯的大勢所趨之下,我們應該重新思考阻礙中國低齡留學生成功留學的絆腳石到底是什麼?其背後的根本原因又是什麼?低齡留學生到底如何在出國前就做好充分的出國留學準備?

▌三座大山:成功留學路上的 " 攔路虎 "

◆社會交往能力(social interaction)太差,難以走出華人小圈。

社會交往能力是指人與人之間進行物質和精神交流的社會活動能力,主要包括表達理解能力、人際融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留學低齡化時代,很多 95 後、00 後在國外面對陌生的環境,迥異的文化,懸殊的思維習慣,往往 " 畫地為牢 ",與中國學生 " 紮堆 " 在一起。

曾有美國媒體指出,在社交生活上與來自其它國傢的留學生相比,中國留學生更傾向於和自己的同胞交流溝通,容易陷入孤立。造成中國留學生社交孤立的原因並不能簡單地歸結為語言問題,毋庸置疑,中國學生能夠被國外大學錄取說明已經達到瞭學校的語言成績要求。但是很多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僅限於應付各種英語考試上,無法將備考中學到的英語有效地運用到國外的日常交流中去,導致中國學生害怕與外國同學打交道,交朋友。相反,外國同學則認為中國留學生比較冷淡,甚至傲慢。

2013 年,國內有媒體曾報道過一位在圖書館廢寢忘食,發奮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從圖書館晚歸途中,因語言障礙與校警沖突遭棍打的悲劇。可以說,正是這種語言上的 " 迷失 ",導致中國留學生出現瞭所謂的 " 社交恐懼癥 " 以及 " 孤獨癥 "。

◆團隊協作能力(team work)不足,無法融入國外課堂。

團隊協作能力是指在團隊基礎之上,團隊成員協調合作,各顯其能,通過團隊協作的力量,發揮團隊優勢,共同完成既定任務和目標的能力。中國留學生除在社交生活上感到 " 孤立無援 " 外,在國外課堂上也往往產生一種受 " 遭排斥 " 的挫敗感。

曾經有一位海歸回來的留學生分享瞭他在國外求學時所遭遇的一次異常尷尬的經歷。國外課堂上,老師往往會把學生分成若幹小組,進行 " 小班授課 "。在一次小組討論中,這位學生剛好和一名德國同學、一名白俄羅斯同學一組,討論美國和土耳其的失業率問題。在對比瞭兩國失業率之後,這名同學僅僅得出瞭美國就業政策不如土耳其的結論。而他的德國同學和白俄羅斯同學不僅得出瞭跟他相反的結論,而且完全主導瞭接下來的 15 分鐘的討論,而他隻能尷尬地看著他的兩名隊友你一言我一語地享受相互合作討論帶來的樂趣。

國內不管是中學課堂還是大學課堂,老師往往高高在上,扮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 " 佈道者 " 角色。國外,學生才是課堂的中心,老師往往扮演著 " 法官 " 的角色,維持者課堂活動的秩序。面對國外團隊合作的學習方式,中國學生往往變得手足無措,無所適從。從而使國外留學生活大打折扣,甚至導致很多中國留學生從此不思進取,自甘墮落。

◆批判性思維能力(critical thinking)弱,過分強調死記硬背。

批判性思維是指基於客觀事實,洞察、分析和評估問題的能力。事實上,中國學生無法融入國外課堂的另外一大原因是缺乏批判性思維。2010 年,牛津大學校長安德魯 ? 漢密爾頓教授在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曾一針見血地指出 " 跨學科知識的廣度、批判性思維是中國學生缺乏的。" 他認為靠死記硬背獲取專業知識的做法,隻不過是毫無意義地給學生腦子中裝瞭 " 一件物品 "。真正具有價值的是在千變萬化的世界中,學生必須有自己的 " 思考框架 "、能夠 " 不斷適應變化的環境 " 以及 " 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

2013 年,美國駐華大使駱傢輝在長沙市某重點中學演講時對中學生說,美國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是中國學生應該學習的,因為一個人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比一個人的記憶能力重要得多。換言之,批判性思維才是學生未來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長期以來,中國的基礎教育崇尚權威、經典,強調被動地吸收知識,學生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維,在國內課堂上,沒有觀點,不敢表達,更不敢質疑、挑戰權威。在國外課堂上,中國留學生要麼 " 啞口無言 ",要麼人雲亦雲,很難形成自己獨特的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方式,更不用說最後拿出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案。

▌根本原因: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缺失

社會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的缺失無形中大大地延長瞭中國低齡留學生在海外留學的適應期。於是,我們應該反思三座大山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其根本問題在於留學生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英語能力)的缺失。語言能力不過關,語言不自信,更談不上社會交往、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協作的自信。

曾經有一個孩子就讀於國內一所很好的高中,而且是個 " 學霸 ",後來轉到國外繼續讀高二。國外這所中學除瞭他之外沒有中國孩子,他在國內是學霸,英語考高分甚至滿分。但是他不會用英語融入國外的課堂,國外的同學把他當 " 怪物 " 一樣看。於是,他就把自己封閉起來,開始自閉,走向抑鬱,每天晚上要給他在國內的媽媽打電話才能入睡。這名學生在國內標準下是典型的好孩子、學霸,但到國外卻因為語言能力不足導致的社會交往、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的缺失而無法融入到國外的課堂,真正實現成功的留學夢想。

很多中國學生盲目留學,缺乏目標。沒有目標就導致他沒有內驅力。沒有動力就沒有行動,沒有行動就 " 宅 " 在傢裡,不在父母的視線范圍內,想怎麼過就怎麼過。這種孩子在國內成績優異,在國外卻下滑很快。一般來說,中國孩子相比其他國傢的孩子融入國外學習生活的節奏要慢很多,而且容易三五成群,跟老鄉、校友 " 混 " 小圈子的現象比較普遍。歸根結底,英語能力成為瞭低齡留學生留學路上的 " 攔路虎 "。

英語能力不僅僅隻是語言準備,還有更深層次的學術英語的準備。2015 年,澳洲廣播網曾報道過悉尼大學商學院 400 名掛科的學生中,中國留學生占瞭絕大多數,其中《商學批判性思維》掛科率更是高達 37%。究其原因,並不是因為中國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夠,而是因為相對於國內的很多註重死記硬背的 " 送分課 ",國外課程更多的考核的是學生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維等學術能力,中國學生很難蒙混過關。英語培訓行業目前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大傢都搞錯瞭方向,浪費瞭時間、金錢、青春和生命。國內高中生畢業需要掌握的英語詞匯量在 3500 個左右,而雅思、托福考試的詞匯量要求在 7500 左右。但是,現在幾乎所有的培訓機構,包括國際班、國際部和國際學校,隻要學生出國留學,從第一天開始就讓學生直奔雅思、托福學習,完全違背瞭英語學習的自然規律。很多孩子參加雅思、托福培訓之後,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反而受到打擊,因為他們沒有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更不具備適應國外學習的學術能力。

當大部分英語培訓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備考本身上的時候,他們搞錯瞭方向。理想的英語培訓和留學語培應該是用大部分的時間來練習英語聽、說、讀、寫技能,用少量的時間去準備雅思或者托福。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時間應該是準備英語,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時間是準備考試本身。這才符合語言學習的邏輯,這才能讓考生真正滿懷信心地走進考場。

長按二維碼關註我們

還想讀其他我們的文章?

(點擊相應題目即可閱讀)

美妝博主討學費 |開除中國留學生  |  學渣與學霸

倫敦地鐵愛情 |  外國人同化|Ms 與 MEng

排名 |錄取分數 |名校備考分數要求

申請秘籍 |雅思   VS 托福  |哈佛商業評論

拒收中國學生 |世界校花|笑氣成癮 

高考狀元 |名校性侵 |老外上清華 |明星素顏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