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瑩穎失蹤案已經過去快兩個月瞭,主頁君還在關註著此事的最新進展,哪怕有一絲希望都不想放棄。今天這篇文章的作者曾與章瑩穎案嫌疑人一同在 UIUC 工作過,共同給學生上過課。一個和自己生活有交集的人就這麼成為一樁重大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作者的感受又是如何,下面跟著主頁君一起來看看吧。
文|雲學君
From 雲學 Time 泛教育
微信號:heyuanmeizhi
這件事已經發酵瞭很久,我也一直在思考,究竟要不要寫關於這個案件的文章。
沒錯,Brendt(章瑩穎案嫌疑人)和我曾在 UIUC 一起工作過,我們 2013 年作為物理系 Physics 101 實驗課程的老師,共同給學生上過課。
他作為嫌疑人,讓我之前對案件的疑慮也有瞭合理的解釋: 案發地點在美國著名的理工科強校,全校對此事也高度重視,在這麼多邏輯思維嚴謹的高智商同事的協同分析下,都長時間沒有找到破案線索,隻能推測這本身也是一場高智商犯罪案件。
在我曾經和 Brendt 共事的過程中,他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犯罪型人格。
印象中的他沉默寡言,喜歡獨處。
每周,我們需要提前和教授共同討論這周的課程內容,但 Brendt 並不常出現。 我們曾經在同一間教室的不同時間授課,上下課銜接的時候,也隻是點頭而已。 而當我偶爾因為出差需要臨時換課時,Brendt 也在群郵件中回復願意幫忙。 所以,當他作為犯罪嫌疑人出現在新聞裡時,我多少還是有些遺憾。
一個和自己生活有交集的人就這麼成為一樁重大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被害者。
這種感覺並不好受。 於是我一直思考著,作為案件的旁觀者,我們還能為此做點什麼? 還是任由它和其它新聞一樣,最終又消失在我們的 " 遺忘 " 裡? 直到幾天前,我在書店裡,無意間看到這麼一本書:《性、謀殺及生命的意義》。 如惡之花一般的封面設計與 " 生命的意義 " 這幾個字,成功地讓我把手伸向瞭它。
隨手翻開的那頁就寫瞭一串觸目驚心的樣本實驗數據:
760 名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學生中,有 76% 的男性表示曾幻想過殺人。
並且他們還幻想出各種實施細節,比如思考如何給出完美的不在場證據,如何逃過法律的制裁,買飛往哪裡的機票等。
這讓我又想到瞭至今下落不明的章瑩穎,那個看上去人畜無害的前同事,還有這兩天在日本北海道失聯的福建女教師。
在這個安全事故頻發的環境中,保護我們人身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究竟是什麼?而我們如何才能避免成為嫌犯的首選獵物?
作為曾經在美國高校教書十年、現在帶著教育革新項目回到國內的一名技術研究人員,我相信無論這個世界的技術如何改變,教學內容如何變化,教育的終極目的,都是希望下一代能有更優的生存能力,無論是智力上、體力上,還是情感上。
而懂得如何規避生活中的危險,一定是生存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
所以,我今天想試著回答一下上面的問題,怎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成為嫌犯的首選獵物?
Brendt 曾經說章瑩穎是一名 " 理想受害者 ",所以被選為他的攻擊目標,並且還在瑩穎的祈福會上繼續尋找著下一位 " 理想受害者 "。 那麼," 理想受害者 " 是什麼? 1986 年,挪威犯罪學者 Nils Christie 第一次提出瞭 " 理想受害者(ideal victim)" 的概念。
在他看來,理想受害者通常懼怕犯罪行為的發生,並具有下面五個屬性:
1. 受害人很柔弱,通常是女性或老人;
2. 受害人正實行一件事情,從而忽視瞭觀察環境;
3. 受害地點不會引起非議(比如,白天站在大街上而非酒吧);
4. 犯罪嫌疑人高大且內心陰暗;
5. 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沒有任何個人關系。
隨後,國際法對 Nils Christie 的定義進行瞭進一步修改與整合:
理想受害者通常是軟弱並容易受到攻擊的(vulnerable and weak)、具有依賴性的(dependent)、或者舉止奇怪的(grotesque)人。
擁有這些屬性的人會有更大概率成為嫌犯的 " 理想受害者 "。
另外,曾任美國刑警的鄭三炮在 " 當你與罪犯擦肩而過…… " 的安全講座中也提到,事實上,95% 以上的犯罪行為事先並沒有具體對象,他們隻是在挑最容易得手的目標。
所謂最容易的目標,不一定是最虛弱的目標,而是最沒有準備的目標。
所以,那些大大咧咧、沒有警惕意識、沒有安全意識的人,更容易成為犯罪分子首選的理想受害者。
這讓我想起很久之前看過的電影《颶風營救》: 涉世未深的 17 歲女主角,不聽父親的勸告執意和好友去巴黎旅行,卻不幸遭遇綁架。犯罪分子給她們註射瞭毒品以方便控制,並且把她們脫成三點式丟在黑市上拍賣。被註射瞭毒品的小姑娘暈暈乎乎,幾乎喪失瞭行動和思考的能力。
長期生活在安定環境下的小姑娘們可能從來都想象不到,這個世界上依然存在著這麼一群活在陰暗中的人,他們會用最骯臟、最恐怖的手段來對付萍水相逢的一個個普通人。
豆瓣影評裡有一條寫道,這是一部適合並且一定要給全國女中學生觀看的電影,因為中國年輕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太薄弱。 對此,我是贊成的。 我前面說過,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瞭讓孩子擁有更優的生存能力。
但作為核心能力之一的 " 如何規避危險 ",似乎在一代代的應試考試中,已經被遺忘瞭。
這顯然不對。
人本能地向往美好的事物,所以大腦裡總是充滿瞭各種美好的幻想,缺少對最壞情況的考慮和應變準備。
年紀越小的人,越是如此。
所以,身為教師,身為父母,更有責任和義務教會他們如何留意生活中給出的信號,防患危險於未然。
於是,我和小夥伴們,列出瞭下面這些適用於青少年的個人防護措施:
1. 避免養成一成不變的路線習慣
一成不變的上學、放學時間,一成不變的行走路徑,這些都容易讓犯罪者更容易預判出你的行為舉止,從而決定最佳的伏擊時間和地點。
所以,時常更換自己的出行方式、出行路徑、出行時間,就可以更好地掩飾自己的生活習慣。
2. 留心你常去的地點
凡是自己經常去的地方,都要留心它們的環境細節。
比如,記下小區裡常常出現的車,從而當可疑車輛出現在小區時,就能夠提前發現;留意上學、放學時,學校門口的環境和人們的舉止,從而當門口聚集瞭陌生人時,你也能夠有所警惕。 這些線索,都可以讓你提前發現身邊的危險,早做準備。
3. 獨自行走時,留心身邊的環境
現在的學生幾乎人手一臺手機。 如果你獨自走在路上,帶著耳機聽歌,還專註地玩著 " 王者榮耀 ",這就給瞭犯罪者悄悄靠近你的機會。 所以,當你獨自行走在路上時,永遠都不要佩戴耳機,尤其是女性。 我知道耳機作為一個潮流飾品,戴著看起來很 fashion,但它也的確會讓你忽視周圍環境的變化,聽不見悄悄靠近的危險。 所以,與其聽歌玩遊戲,我們更需要留意身邊的細節。
比如,這個人是不是已經跟隨我很久瞭? 這個人是不是我停下來時,Ta 也停下來;我行走時,Ta 也開始行走? 當我和這個人對視時,Ta 的眼神是不是很閃躲? 我是不是一不小心走到行人很少的路來瞭?
4. 準備進入封閉環境前,先做好準備
無論你是要回到公寓樓裡,還是要去開車,請先在手中準備好你的鑰匙。
這樣可以在公寓樓的過道以及停車場人少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立刻開門進入自己的空間並反鎖好門。 這樣可以避免你因為找鑰匙,而讓自己長時間被暴露在人少的地方。 因為在找鑰匙時,我們的頭一般是低著的,更容易忽視周圍的環境變化。
5. 找到同行者
盡可能在晚上、或者行走在偏僻地帶時,找到同行的朋友。如果沒有同行的人,就盡量讓自己的朋友、傢人瞭解自己的行蹤。
在自己獨自行走時,也可以時不時裝作打電話,讓周圍人知道,雖然你現在隻是一個人,但同時也有你的熟人關註著你的行蹤。 假如你現在被伏擊,也立刻會有警察找過來。
雖然這個案件的嫌疑人曾與我共事,但我們列出這些身邊可能存在危險,也不是想鼓吹 " 人性本惡,其善者偽也 "。 而是希望更多人,尤其是年輕的孩子,能看到這個世界完整的樣子,它有美好,也有醜陋。
我們可以盡情擁抱那些美好,但也要學會避免那些潛伏的醜陋。
對世界的熱愛,不是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好而愛,而是發現這世界的不美好仍然去愛它。 認識到人性與社會的復雜,還能依舊滿懷熱忱地活下去。 以上。
本文系授權發佈,By 雲學君,From 雲學 Time 泛教育,微信號:heyuanmeizhi,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 CHINA 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