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 College Fair 上,我們接觸到瞭不少打算將自傢孩子送出國的傢長和有志出國留學的學生們。
這本是一次讓大傢零距離接觸美國大學,對美國大學加深瞭解的好機會,然而一些傢長的評論讓一些各校的代表們和作為主辦方的我們都很尷尬。。。
" 我們傢孩子非常常青藤學校不讀的啦 "
" 寧願在常青藤裡哭,不願在野雞大學裡笑 "的思想再度出現瞭。
對於大部分國內的學生和傢長來說,美國的大學隻有那麼幾個 " 名校 ",除瞭名校,別的學校一概是野雞大學。有的傢長為瞭讓孩子上藤校,付出太大瞭。不考慮學費生活費,不看地理位置,專業也不重要.... 這種 " 隻要能讓孩子上藤校,什麼都值得 " 的思想不僅給學生巨大的無形壓力,還會讓他們放棄本來的夢想專業,去讀自己完全不喜歡的水專業,隻為進藤校。
(圖片來源 Sohu.com)
" 留學當然要去美國 別的國傢都學不到東西的呀 "
雖然這次我們請的都是北美各大學校的代表,但我們也絕不是隻吹捧美國留學天下第一的洗腦組織....
很多傢長一直認為去美國是留學浪潮中最流行的,美國的教育一定是世界第一的,甚至由此推論出去別的國傢留學都是浪費時間 , 學不到東西等等 ... 其實,在日報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一直在客觀的分析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美國不是完美的,美國的教育體系也不是完美的。
( 圖片來源:每日頭條)
留學海外對學生們來說都是一份寶貴的體驗。英國、澳大利亞也有嚴謹的學術氛圍,專業的教育精英。每個國傢其實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沒有必要從學校、國傢來判斷一個人的優劣。
( 圖片來源:List top 10 )
這種 " 唯名校論英雄 " 的劣根性由來已久
傢長們的名校論可以理解。在國內,沒有一個好的文憑就是輸在瞭起跑線上。不提招聘環節的自我介紹,就算是普通朋友之間的相互介紹都會在前 5 句內帶上 "我是 XXX 大學畢業的本科 / 研究生"。用學歷把人分為三六九等的情況,不僅存在於平常社交、求職應聘,甚至還有相親求偶。傢長們想讓孩子上個海外名校,也是以免未來回國後孩子提起自己學校的名字,對方一頭霧水,那就尷尬瞭。。
(圖片來源:giphy)
小編遇到過一個國內的同校研究生師姐,因為高考失利,本科隻能屈就於某二線城市二本院校。為瞭改變命運,她可以說是臥薪嘗膽般苦讀準備瞭一年多,終於考研來到瞭一線城市 211 院校。考上的那天起,她立刻將所有社交網絡的 " 學歷 " 一欄改成研究生學校,絕口不提自己的本科學校 ....
( 圖片來源:Giphy)
小編的另一位朋友也在跟我聊天的時候也坦言,讀研對現在的工作內容來說沒什麼幫助,但是本科學校非 211、985,為瞭讓簡歷看起來更有競爭力,隻能擠破頭考研。在國內,現在很多用人單位和公司都以學歷作為篩選應聘者的門檻,比如很多北上廣的國企都要求研究生學位;一流的投行、咨詢公司都隻接受北大、清華、交大、復旦這幾個學校的學生。所以,為瞭學歷而讀大學的人在中國有千千萬萬,為工作所迫,也為壓力所迫,他們隻能繼續讀書。
( 圖片來源:簡書)
但是,這套名校論,對美國社會受用麼?
美國社會更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學歷
在美國讀研究生的同學可能會發現,在你的同學中,和你一樣本科畢業選擇繼續讀研的美國本地學生並不多。美國人更傾向於畢業後直接就業,因為他們知道,比起學歷,美國社會更看重的是能力。
美國知名媒體 The Atlantic 在 2014 年對雇主的調查報告顯示:相比學生的學術表現,美國的雇主們在招聘的時候更看重學生的工作經驗,包括實習、校內工作等。GPA 和學校的名氣是排名最末的。
(圖片來源:The atlantic)
而根據不同的行業,雇主們對於各項指標的看重程度也各有不同。比如媒體和傳媒行業最看重實習經驗,電子科學行業最看重實習經驗和校內工作 .....
( 圖片來源:The Atlantic )
至於學校的口碑會不會影響招聘環節的雇主決定,調查顯示如果是全國知名的大學和精英大學,學校口碑的確會是一定的加分內容。但如果隻是地區知名的學校、當地學校、社區大學、不知名的大學,你具體畢業於哪所大學並不重要,反正說瞭雇主可能也不一定知道。。。。
(圖片來源:The Atlantic)
與國內不同,在美國,學位並不是用人單位篩選應聘者的一項必須條件。時代雜志就曾援引一份調查顯示,科技行業的雇主們表示,掌握當前技術才是招聘環節中最關鍵的因素。他們甚至沒有提到是否需要應聘者必須具有大學學位。"show, don ’ t tell"是科技行業的老規矩瞭,花哨的簡歷在這裡並不起作用。
美國很多人才甚至沒上過大學
" 我發現,讀大學的這三年來,我並沒有學到什麼東西,我甚至覺得我比高中的時候思考問題的能力下降瞭。" 小編的美國朋友 H 在聊天的時候跟我談到," 我懷疑,我其實本來就不應該上大學。" H 在學校學的是商業金融,據他所說,他的本科課程中除瞭一些數學知識之外,他覺得他並沒有學到很多實踐性的技能。因此,他覺得他的學費花得不值。
( 圖片來源;giphy )
其實 H 沒錯。在美國,高中生就可以享受免費的 AP 課程,其中包括瞭不少大學的學術內容。網上也有比大學學費便宜很多的網課可以購買學習,有學生甚至覺得上大學其實是浪費時間,浪費錢。並且,很多企業也會為新員工進行培訓,工作所需要的所有技能都可以花比大學學費少得多的成本學習到。
( 圖片來源:digital trend )
對不少美國傢庭來說,大學是一筆不小的投資。美國的 13 年義務教育包括美國學生從小學到高中完全免費,所以大學學費可以說是從孩子出生到 18 歲以來花錢最多的一次。在美國的文化裡父母在孩子 18 歲以後就沒有義務繼續提供經濟支持,很多學生是在用政府貸款完成的 4 年學業。很多美國學生覺得本科學習太貴瞭,直接不上大學。美國的研究生比例隻有 3%。
( 圖片來源:AZ Quotes )
而事實是,以矽谷功科技企業為首的一些美國公司為一些學歷平平卻真的有能力的人開瞭綠色通道。
Sean Bridges 是 IBM 的一名網絡安全分析師。幾年前,他和母親的唯一收入就是每個月母親的最低收入保障金,他曾在沃爾瑪和漢堡王打工。雖然沒有什麼正兒八經的工作經驗,但他卻在計算機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母親湊錢讓他在社區大學學習瞭一年的信息科技,那一年裡,他唯一的課餘興趣就是在傢拆裝一些別人丟棄的電腦。2013 年,當他聽說 IBM 在招賢納士,他硬著頭皮去應聘。而現在,25 歲的他,年薪 4 萬五千美元。
( 圖片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
習慣瞭國內以文憑論英雄的我們,可能還不太習慣美國式的用人標準。
小編寫這篇文章並不是要宣揚讀書無用論和名校無用論。
當然,大學是我們結識朋友、豐富視野、走向社會前的非常有意義的一段時間。讀名校對我們來說也一定會有加成。
但海外的名校臥虎藏龍,我們沒有必要犧牲一切隻為瞭一個常青藤校友之名。我們也要銘記在心,不能因為自己身居名校而掉以輕心。畢竟,比起聽到你說 " 我是哈佛商學院畢業的 ",你未來的老板可能更想看到你拿出一份優秀的投資並購提案。
成功者可以來自任何一個地方,但沒有一個地方能保證你 100% 成功。唯名校論英雄的人,和那些叫囂種族優越性的人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喜歡給自己的失敗找客觀借口的人。
而真正成功的人,是不會因為你的出身學歷而看低任何人的。
這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側面寫照。
Ref:
https://www.internationalstudent.com/study_usa/choosing-the-usa/usa-education-system/graduate/
https://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4/08/the-thing-employers-look-for-when-hiring-recent-graduates/378693/
http://time.com/54342/it-doesnt-matter-where-you-go-to-college/
https://www.nytimes.com/2017/06/28/technology/tech-jobs-skills-college-degree.html?rref=collection%2Fsectioncollection%2F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