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長度約為 1800 字,閱讀時長約 3 分鐘。
01
最近小健有點煩惱。
自己大學畢業後,便進入瞭一傢傳統型企業。因為自己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所以很自然地,工作就選擇瞭銷售的崗位。
但幹瞭一年瞭,他發現自己還是和剛畢業的時候一樣。
每次出去談業務的時候總是碰壁,自己本身就不是非常外向、健談的人,為瞭工作,自己已經盡量改變,讓自己更加外向一些瞭,但業績還是不上不下,對這份工作也越來越厭煩。
小健在想他是不是根本就不適合這份工作?
畢竟當初大學的專業是聽從傢裡安排的,所以他對這個專業並不是很感冒,這份工作也是因為和專業對口所以才選的。
小健以為這樣工作會很容易發展些,可事實證明,並沒有。
所以小健在考慮要不要辭職換份工作,甚至有瞭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幹脆轉行好瞭。
但問題又來瞭,自己要做什麼呢?
" 我覺得我的性格可能會更適合做文員之類的安安靜靜的工作,不適合這種對外的。但一想到每天都是坐在辦公室裡敲敲鍵盤,打打字,就覺得會很無聊,我雖然不外向,可是應該也不是內向的性格啊。"
小健很糾結,自己的優勢到底是什麼?適合什麼性質的工作?
02
很多人都隻根據自己過去的工作經驗知道自己不喜歡、不適合什麼,卻很少人知道自己適合或真正熱愛什麼工作。
尤其是那些剛畢業或者是還沒畢業的大學生,他們的工作經驗幾乎為零,很難對自己的工作作出正確的選擇。
一片茫然中,選擇的標準便簡化成瞭 " 這份工作收入是否高 "、" 和專業是否對口 " 以及 " 它是否聽起來很牛 "。
顯然,小健就是一個例子。
大學畢業後,根本就沒有對自己的職業進行一個細致的規劃,迷迷糊糊就進入瞭職場,連工作也是以 " 專業對口 " 這個標準來選擇。
這樣的人,在現實中還不少。
而做好一個職業規劃,理性的認知自我的性格是非常必要的一點。
要先認識自己,再去定位職場方向。你眼中高薪體面的好工作,未必真的適合你。
為什麼要瞭解自己的性格?
1、知道自己的思考和行為方式到底是怎樣的,然後有針對性地學習和成長。
2、知道人和人之間的差異為什麼這麼大?在溝通和合作中應該怎麼做更好?
無論什麼性格,都有自己的長板與短板。
如果我們在選擇職業道路的時候,能夠根據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適合什麼,真正喜歡什麼,可能會厭惡什麼,很多曲折的道路和不必要的時間上的浪費都可以避免瞭。
03
那麼,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什麼性格呢?這裡就要提到 MBTI 性格類型分類法。
在職業的性格分類中,我們一般用 MBTI 的性格類型分類法來劃分,它比較偏向於與生俱來的性格,所以在 MBTI 中我們經常稱它為 " 先天優勢 "。
MBTI 主要通過四個維度來解讀人的先天個性。
第一維度:外向(E)和 內向(I)
第二維度:感覺(S)和 直覺(N)
第三維度:思考(T)和 情感(F)
第四維度:判斷(J)和 知覺(P)
每一個維度都有兩個極端。在一個維度上到底屬於哪一中取向,取決於個人的偏好。
四個維度如同四把標尺,每個人的性格都會落在標尺的某個點上,這個點靠近哪個端點,就意味著他就有哪方面的偏好。
比如在第一維度上,性格靠近外傾這一端,就偏外傾,而且越接近端點,偏好越強。
例如小健,在第一個維度上,他覺得自己既有內向,又有外向,那他到底是屬於哪一種呢?
這時他就該判斷一下,他是在外向的時候舒服還是處於內向狀態下舒服?
那麼,該如何判斷呢?
外向的人:通常喜歡把註意力和精力放在外在的人、事和環境中。在具體行為上:
在和他人相處時經歷更充沛;
更喜歡成為註意力的中心;
表情豐富;
喜歡大聲說話;
喜歡邊想邊說話特別多;
更容易讓別人看到他的情緒變化;
更容易分享個人的狀況;
反應更快,喜歡快節奏;
喜歡廣度而不是深度,尤其是在交朋友的時候。
內向的人:通常更關註自我的內部狀況,比如內心的情感、思想。在具體行為上:
在獨處時精力會更充沛;
會避免成為註意力的焦點;
更喜歡安靜,怕打擾;
喜歡思考;
做事比較謹慎,一般是思考之後再行動;
相對封閉一些,不太容易被別人所瞭解;
擅於傾聽;
更喜歡深度而不是廣度。
分析到這,小健得出的結果是自己是屬於內向的,那麼,小健是否如他之前所說的,文員這類安安靜靜的工作才是最適合他的?
當然不是!這隻是 MBTI 中的第一個維度判斷,小健的到底是哪一種性格,適合什麼性質的工作,還需要其他三個維度的分析。
如何根據其他三個維度來判斷自己的性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在 " 斑鳩學院 " 的熱門課程《認識自己的性格,找到自己的先天優勢》中,盧玲老師就帶領大傢一起來學習 MBTI 性格分析,識別每個人的性格特質,讓你的職業生涯如魚得水。
到 " 斑鳩學院 " 課程庫,在 " 職業成長 " 板塊中,通過《認識自己的性格,找到自己的先天優勢》這門課程瞭解自己的性格特征,發現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