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在的研究團隊近幾年已經有兩位‘傑青’去瞭北京的高校。" 電話中傳來老院士的無奈。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鄭蘭蓀說,他理解他們離開廈大的理由," 在北京子女進入好學校的機會更大 "。
但理解並不意味著能坦然接受。
在高校 " 雙一流 " 建設中,人才是除高樓、設備等硬件條件外最關鍵的 " 軟實力 ",也成為各大高校競爭的資源。" 挖來挖去 " 的人才亂象,讓很多高校不堪其擾。現在,更有部分代表委員擔心,當下如火如荼的 " 雙一流 " 建設會讓人才競爭的池水越攪越渾。
遍地開花 何處留香
在去年兩會期間,鄭蘭蓀就十分關註高校人才無序流動的問題。他在會上表達瞭人才流動有可能會像 " 足球隊員轉會 " 的觀點,引起當時在場委員的一致認同。
一年過去,鄭蘭蓀從自身觀察和與科教界同仁的溝通來看,上述情況並沒有得到大的改觀。他還擔心,這樣的趨勢可能會在 " 雙一流 " 建設中愈演愈烈。
" ‘雙一流’建設過幾年是要考核的。如果引進的優秀人才多一些,考核結果自然更有保障。" 鄭蘭蓀說。
2017 年 9 月,教育部公佈 " 雙一流 " 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廈門大學入選,該校化學學科也入選一流學科。不過,鄭蘭蓀目前還沒看到國內其他高校的高端人才流入。他坦言,同樣是 " 雙一流 " 高校,廈大的魅力目前還很難與北上廣等大城市的一些高校相媲美。
" 人才流動是好事,但如今高校競相引進人才導致待遇不斷提高。這種待遇不僅指收入,還包括住房、子女就學等條件,不利於人才的有序流動和各地區高校的均衡發展。" 鄭蘭蓀認為。
事實上,此類現象已非個案。過去一年間,高校吸引人才的辦法花樣翻新:上海某高校給領軍人才開出百萬元年薪,並配套 800 萬元購房補貼;杭州某高校和天津某高校為吸引院士開出瞭 500 萬元年薪的價碼;河北某高校為首席科學傢提供 3000 萬元科研啟動經費……
然而,無論是收入待遇、周邊配套,乃至科研環境,欠發達地區高校相較於發達地區高校都是缺乏競爭力的。這也導致在這一輪人才大戰中,更需要人才支撐的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高校,成瞭人才流失的重災區。
一所高校 兩種光景
身處中西部地區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並未進入教育部的一流高校名單。然而,其在人才流入與流出過程中呈現出的不均衡現象,同樣值得思考。
該校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兩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這在校內形成瞭一流學科與非一流學科的鮮明對比。進入一流學科的專業,人才流入相對較多,而未進入一流學科的專業,人才流失卻有些嚴重。甚至,有未進入一流學科的學院院長,在 " 雙一流 " 名單公佈後,經過權衡利弊,最終選擇瞭離開。
人才流動 " 不平衡、不協調 ",讓全國政協委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副校長郝躍最擔心的問題出現瞭。
" 雙一流 " 對於人才的虹吸效應明顯,而為瞭應對 " 一流 " 幾年後的考查,進入一流學科名單的,學校在資源投入上也會有所傾斜。" 國傢、學校等資源的多重疊加,帶來的是高校自身學科發展的不均衡。" 郝躍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這對那些未進入一流學科的院系打擊較大,恐怕並不利於學校的長遠發展。
如今," 雙一流 " 這根指揮棒,正在引導優秀人才流向一流大學的一流學科,其中包含瞭多大程度的功利因素,又有多少是現行規則下人才的自然選擇,估計很難一一甄別。
然而," 雙一流 " 建設有可能加劇人才惡性競爭的問題,或許並不是一個偽命題。
追溯本源 教育回歸
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學校長高嶺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坦言,由於經費、工作環境、子女教育等配套的欠缺,中西部高校吸引優秀的學科帶頭人或海外高端人才比較困難。這種唯 " 待遇 " 論的人才引進模式,讓當下的人才流動陷入 " 越有錢越集聚人才,越沒錢越留不住人才 " 的死循環。
" 我們不應當把高校分成兩極,而應當強調它們各自在國民經濟建設、人才培養中的責任和使命。" 高嶺建議,對於中西部高校而言,不妨探討柔性引進,也就是人才共享的策略,"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以此緩解當下的人才窘局。
事實上,為防止高校人才兩極分化,教育部於 2017 年 1 月發佈瞭《關於堅持正確導向促進高校高層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動的通知》,明確提出 " 不鼓勵東部高校從中西部、東北地區高校引進人才 "。
但這樣的行政舉措,不僅實施起來存在困難,也很難從根本上發揮引導人才健康流動的作用。
郝躍提醒,該政策的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行政手段對高校發展幹預過多,隻會適得其反。隻有將發展權交回高校自身,讓高校回歸教育本質,遵循教育規律,才能真正消除當下人才流動的亂象,助力中國高校真正走向世界一流。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