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瞭這麼久的神演員,終於被發現瞭

07-21

前幾日跟你們安利瞭翟天臨,果然你們的眼光甚好。

演藝圈中,有人放棄念書早早成名,有人為瞭磨練演技苦讀詩書。而更有人,將自己沉淀成瞭一部教科書。

他比教科書靈活、鮮靈,是大傢公認的 " 行走的教科書 "。

他就是——

於和偉

相信你們最近都被他飾演的曹操圈瞭粉。

很多人沖著吳秀波去看瞭《司馬懿》,卻意外收獲瞭 " 楊修 " 與 " 曹操 "。

其實不誇張地說,這部戲 ˙ 中,單拎出哪個角色都是高於國內影視劇平均水準線的。

於和偉有一個演員們都趨之若鶩的特質——

導演們的寵兒。

《老炮兒》中,眾人的眼光被兩位小鮮肉吸引瞭去,但馮小剛註意到瞭龔叔的扮演者,於和偉。

寥寥幾個鏡頭,卻透出股陰冷的狠勁。

馮小剛對導演管虎連連稱贊於和偉的表演,之後馮導籌拍自己的《我不是潘金蓮》時,還不忘瞭把於和偉帶進組。

《黎明之前》的導演劉江找他拍攝電視劇《歲月》,他的一句 " 沒把握演好角色 ",卻讓監視器前的導演忍不住跑來講," 就是這個感覺,你演得太好瞭 "。

於和偉是那種人長得一臉正氣,但卻能演出一股子邪氣的演技派。

2004 年的電視劇《歷史的天空》中,他徹底演瞭個大反派 " 萬古碑 "。

反面角色給瞭他充分的發揮空間,觀眾開始認識他,他也 " 俘虜 " 的導演高希希的 " 芳心 "。

之後,於和偉就成瞭高希希的禦用男主角。

兩人接連合作瞭《搭錯車》《真情年代》《男人底線》《光榮歲月》《新三國》等一系列的作品。

其中,《新三國》中的劉備一角,讓於和偉的演藝事業有瞭新的小高峰。

歷史長河中,三國時期的魅力不必多說。

前有《三國演義》這樣經典的影視作品問世,並深入人心,後來者再想塑造能給人留下印象的角色,是很困難的。

那個時期的一輩老藝術傢們,不計錢財,不計拍攝周期,硬是一點點將角色磨出來。

老版《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正如名著中描繪得一樣,仁義至上、和藹可親得過分。

而於和偉飾演的劉皇叔,更有皇叔風范,更加貼合歷史中的劉備。

穩重之中也有君王之氣,面對阻攔的士兵,會厲聲斥責," 你敢攔我,我砍瞭你!"

這是《三國演義》中的劉備絕對不會講的話。

導演高希希說——

" 於和偉飾演的劉備,演出瞭他的特點,他有穩重的一面,有一代君王的英姿,而面對國傢的危難,他有睿智的一面,我不認可他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種概念。"

於和偉塑造的劉皇叔,演出瞭劉備 " 梟雄 " 的特質。

演完梟雄,劉皇叔居然跑去演自己的死對頭,奸雄曹操瞭。

這是他覬覦好久的角色,終於在和波叔的合作中,得以實現。

三國群像中,最賦有人物魅力的,當屬曹操。

他總是充滿瞭矛盾與爭議。

這樣的爭議、矛盾,是演員藝術傢們都趨之若鶩的角色。

同時,這樣難得一遇的好角色,也是最難駕馭的。

縱使是演技實力派也都會有一個難題——

怎樣在老版《三國演義》之後,還能再碰撞出新的火花。

老藝術傢鮑國安飾演的曹操一角,一言一行,一神一態,都完全遵循原著。

這樣精益求精地刻畫,近乎完美。

但《三國演義》縱然經典,也有弊病之處——

人物過於平面化。

過往的影視作品中,都片面地黑化瞭曹操,主要描繪他的奸詐,而對立的劉備,則是仁義萬分。

《三國演義》是偏愛劉備的,但其實人物立體化些,矛盾些,會更加真實,更加有看頭。

除此難題外,於和偉比別人還多瞭一個大難題——

在演過劉備的基礎上,一梟一奸的兩極反差,如何讓自身跳出原戲,如何讓觀眾不跳新戲。

在兩個完全相反的角色中轉換,讓人們從劉皇叔的印象中脫離出來,再記住曹操,著實困難。

而於和偉的表演堪稱驚艷,他用演技就自然將你代入瞭,觀眾不需費一絲力氣。

這才是真正的整容般的演技。

他在塑造曹操一角時,可以分成兩大層次。

首先是曹操人物中,最典型最基本的特質——奸和雄。

既有治世之才,又有平定天下的野心勃勃。

他能淡然冷笑地將群臣、天子玩弄於鼓掌間。

也能在繳獲叛臣私通袁紹罪證時,不看一眼就燒瞭。

有猜忌所有的奸佞,也有包容天下的氣魄。

其中一場鷹視狼顧的鏡頭,堪稱一絕。

為使司馬懿露出傳說中的鷹視狼顧之相,曹操使詐把棋子拋在地上,讓司馬懿在毫無防備下回頭。

於和偉的反應隻有幾秒,先是疑慮,後是模仿,然後大笑。

震驚、好奇、瞭然於心,多種神情躍然而上。

吳秀波常在劇組說——

" 哎呦,和偉啊,真好啊,你這麼演我們壓力好大啊。"

這場鷹視狼顧的戲份,於和偉的炸裂演技甚至讓波叔拷到手機,對著馬匹,又演瞭遍曹操的臺詞——

" 你那場戲太好瞭,我把那段拷到瞭我的手機裡,現場給馬倌又演瞭一遍。"

這就是明星與演員、甚至是藝術傢的區別。

吳秀波尚有如此神演技,有如今的地位,還能虛心用功。

而能讓他學習的於和偉,就足以說明一切。

一群戲精碰撞,都是精彩、看得過癮的火花。

三國歷史始終保留著我們不知道的神秘部分,每一種解說,都有自身的亮眼之處。

於和偉的曹操,還有一個特質,這是從前的曹操形象中所沒有的,也是他最成功的一點——

煙火氣。

要想突破經典,自然就是要標新立異。

在《新三國》中,和於和偉一起搭戲的曹操,是由陳建斌飾演的。

這一版,很明顯看出,是想塑造一個不一樣的曹操,方向在於卓爾不群。

曹操變成瞭不拘一格的老混混,新意有瞭,但還少瞭些動人之處。

於和偉剛好就填補這一點。

得益於編劇的打造,《司馬懿》中,讓我們看到瞭一個形象豐滿,一個活生生的曹操,而不是不可觸及的一代霸主。

這個活,體現在對子,對臣,對民,對業中。

▎對子

在幾個兒子中,他有喜愛,有疏遠。

最寵溺的小兒子曹沖早夭時,他哭得衣衫不整,後悔當初殺瞭華佗,已然沒有君的霸氣,隻有一個老父親的錐心之痛。

面對曹植與曹丕太子之位的爭奪,他先是跳脫出父親的身份,為江山社稷考慮,不惜制造矛盾,坐觀兒子們爭鬥。

而到瞭臨終前,他又懊悔,不該狠心讓兒子們卷入爭奪,不該逼偏愛的曹植,沒有治世之魄力,還去爭奪太子,落得最後處境艱難。

也不該對曹丕過於嚴苛。

在曹操大限將至時,他臨時召回曹丕,囑咐他為君之道,也生平第一次肯定瞭兒子。曹丕抓住父親的手,激動落淚。

可惜,這是父子二人第一次和解,也是最後一次見面。

身為父親,曹操有偏愛、有嚴苛,也有社稷重擔下的無奈。

▎對臣

曹操的霸氣雄志,是世人皆懼怕的。

他能當面直言天子的無能,殺貴妃,殺大臣。

但他是愛才的。

郭嘉突然逝世,讓這個君主疼得心肝亂顫。

" 既重才,又忌才;既用人,又疑人 "。

曹操對楊修,又愛又恨。

對司馬懿,始終有殺心。

而對於漢臣荀彧,則更為復雜。

荀彧身為曹操,心卻一直在漢室。

兩人有相伴二十年的情義,但也摻雜著猜忌、試探。

在荀彧徹底和曹操攤牌時,那一刻的崇拜崩塌,皆是失望。

盡管有如此情義,曹操也還是忍痛賜死瞭他,一場哭棺材的戲份,說演戲,也有幾分真情。

▎對民

劇中有多處細節,都傳達出,這是一個分外節儉的老人。

臣子上奏時,他隻端著一小碗面食,無配菜,還自然地拾起掉在衣服上的面渣吃掉瞭。

楊修擅自拿走他的酥點,他本是怒氣而起,但聽瞭楊修的治世理想,又為之動容,按照楊修一人一口酥的說法,將酥點分給手下,分給丫鬟,自己卻撿起掉在地上的一塊塞進嘴裡。

豪氣君王,體察民間疾苦,居然能節儉得像個民間的老人。

雖然隻是簡單的小細節,但卻讓人看進心裡去瞭。

▎對業

曹操戎馬一生,最遺憾的就是未能一統天下,成就霸業。

在大限將至時,他明白後面的隻能留給後人。

垂老之際,烈士暮年,他無奈、遺憾,自己終究看不到和平盛世的年代瞭。

一場臨終前的高臺酹酒敬英雄,看得讓人熱血沸騰。

臨終最後一句話,他眼神放空,落淚而言——

" 這江山,誰也帶不走。"

一代奸雄的遺憾,不禁看得人唏噓,又潸然淚下。

這是一個最讓人感動的曹操,他不在隻是高高在上的霸主,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無奈的父親,一個節儉的老人,一個霸氣的君主,一個孤獨的王者。

堅硬的盔甲下也有顆柔軟的心。

他說 " 孤傢寡人不是平白叫 " 的,他說 " 天下皆錯看我 "。

除瞭感動,於和偉版的曹操,讓我們終能體會到這個王者的無奈、不被理解與孤獨。

個人而言,這是我心中最好的曹操。

於和偉的演藝生涯,好像就是繞不開三國瞭。

他的下一部戲跑去演《孫權》中的周瑜瞭。

您這是要一人就統治瞭整個三國啊。

於和偉能演戲,純靠自己生拉硬扯的。

他在傢中排行老九,三歲時父親去世,傢中姊妹眾多,生活多是磨難。

嬰兒時期的他,是喝著大姐的奶長大的——

" 我外甥女隻比我小一歲,那個時候,我大姐一邊抱著我、一邊抱著我外甥女。長大後,我大姐對我甚至比對她自己的孩子都好,傢裡幾乎所有好吃的好玩的,我大姐都會說,給你老舅。" 磨難之下,也難以磨滅於和偉對藝術的向往。

他不顧和母親鬧掰,去瞭撫順市話劇團,又考取瞭上海戲劇學院。

沒有工資,還要負荷學費,他一次次跑到團長傢裡,跑到局長傢裡,才終於以畢業後回團工作的條件,獲得團裡資助。

最小的姐姐也全力支持他的演員夢——

" 那個時候,我中午總會去最小的姐姐傢吃飯,她看我不高興,就跟我說,咱傢沒出過大學生,好不容易出來一個,我砸鍋賣鐵也供你。"

於和偉曾說,演戲拼到最後拼的是本心。

或許就是這份本心,能讓他熬過艱難的時期,拿著微薄的片酬,堅持到現在。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所以他說演戲是修行,這句話應該送給在演藝圈中覺得毫不費力的明星們。

吳秀波還要在馬廄裡反復咀嚼對手的精彩戲份。

於和偉還要一點點 " 摸出 " 人物。

所謂演員、藝術傢,不是平白叫的。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