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6 月 25 日,《至愛梵高》
(Loving Vincient)
(片名來源於梵高每次信件的末尾)
斬獲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動畫片獎。
此前,
在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上還榮獲觀眾選擇獎;
上映後,豆瓣評分更是高達 9.0 分!
這部電影由英國著名的電影工作室
BreakThru Films
(曾發行第 80 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獲獎作品
《彼得與狼(Peter &the Wolf)》)發起,
2014 年正式啟動,
前後制作、籌備共歷時 7 年完成。
▲《彼得與狼(Peter &the Wolf)》海報
關於這部電影,
有幾個載入電影史的數據和事實:
使用“油畫動畫 PAWS ”技術拍攝的
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
在世界范圍內招募瞭 100 多位油畫師
繪制瞭 56800 幅油畫。
中國是繼法國之後公映的第二個國傢,
觀眾看後表示:
“梵高回眸的瞬間,
我已經淚流滿面。”
(二)
梵 · 高
( 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 ) ,
荷蘭後印象派畫傢,
出生於新教牧師傢庭,
是後印象主義的先驅,
並深深地影響瞭二十世紀藝術,
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
在他 27 歲時,梵高才開始其畫傢生涯,
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
卻創作瞭超過二千幅畫,
包括約 900 幅油畫與 1100 幅素描。
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後二年創作的。
▲柏樹
期間,梵高患有精神疾病,
這時的梵高已陷入對精神病的恐懼
和對前途的迷茫中。
他每隔幾個月發一次病,
但事後卻非常清醒,
並且經常到戶外作畫。
令人驚嘆的是,
梵高在這樣的情形下並沒有頹廢,
而是畫出瞭一幅幅更加成熟,
更加大膽,更加令人震撼的作品。
▲星夜
正是這時,
評論傢開始評論梵高,
而且賣出瞭他生前唯一一張油畫。
在 37 歲時,他用手槍瞭結瞭自己的生命。
▲梵高自畫像
整個故事以“梵高去世之後”開始:
阿爾芒從父親手中接過梵高的一封信,
本要交給梵高弟弟提奧,
卻得知提奧已經死瞭,
一系列問題困擾著阿爾芒,
於是他開始探尋梵高死亡的真相
……
伴隨著梵高的畫作,
梵高的一生也在阿爾芒尋找之下被逐一解密。
▼電影預告片
☟
這是第一部用
“梵高畫作”來解讀梵高的動畫電影,
在談到創作該影片的靈感時,
導演 Hugh Welchman 說:
“剛開始的時候,我對梵高瞭解甚少,
跟大多數人一樣,
隻知道他畫向日葵很厲害。
我們所熟知的很多天才,
例如達芬奇、米開朗琪羅、
肖邦和貝多芬等等,
都是從小天賦異稟,
但很少有人像梵高這樣,
直到 27、28 歲才決定做一名畫傢,
在生前備受爭議,
而逝後又在藝術史上留下如此濃墨重彩的影響。
所有這些都讓我覺得自己必須拍這部電影。”
▲電影畫面
▲梵高原畫
而本片另一位導演 Dorota Kobiela
和 Hugh Welchman 是一對夫妻!
Dorota Kobiela 在尋覓的過程中,
讀到瞭《梵高書信集》
(The Letters of Vincent Van Gogh),
她希望能通過電影呈現這些帶有悲劇色彩的故事。
夫妻二人在藝術上的共鳴一拍即合,
他們花費 2 年半時間寫劇本,
又花瞭 2 年半時間做電影,
他們最終選擇用
“油畫動畫”的方式來講述電影,
在他們看來這是對梵高最好的致敬。
整個制作過程中,
他們邊摸索邊決策,
要知道油畫動畫是最緩慢的制作方式。
他們測試瞭不同的手段,
比如 CG、2D ,
還有像 CG 和玻璃畫結合這樣的動畫技術,
但最後還是選擇瞭油畫動畫。
為瞭完成“瘋狂的” 56800 張油畫,
他們收到瞭 5,000 個油畫師申請,
最後有大約 100 人從中脫穎而出。
這些畫傢裡面最年輕的是 21 歲,
最老的有 63 歲。
為瞭保持梵高畫作的風格,
他們調整瞭相應的電影畫面,
使電影和油畫能在區別的前提下做到無限接近。
▲電影畫面
▲梵高原畫
▲電影畫面
▲梵高原畫
▲電影畫面
▲梵高原畫
電影需要統一畫面尺度,
所以畫傢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放大或縮小畫面,
或者使用移動畫面來呈現整幅繪畫。
▲電影畫面
▲梵高原畫
為瞭還原梵高真實生活,
他們設計瞭 20 多位相關人物,
而人物的化妝造型,
都是高度遵循原畫。
(三)
Hugh Welchman 在談到 BreakThru Film 核心競爭力時,
他提到:
“我們不太喜歡按常理出牌,
不著眼於競爭,
而是選擇做獨特的事情,
這就是 ‘ 劍走偏鋒 ’ 的制勝法則吧。”
《至愛梵高》整部影片長達 95 分鐘,
他們用將近 7 年的時間,
全手工繪制,
他們用“匠人精神”
讓觀眾第一次感受“油畫動畫”的視覺體驗。
波蘭作傢卡洛 · 伊奇考夫斯基曾說:
“如果畫傢們的作品能借助電影來呈現,
那麼電影將發生質變,
成為 ‘ 真正的藝術 ’。”
《至愛梵高》正是這樣一部電影,
他們讓我們讀到的
不僅是梵高一生給我們帶來的人生思考,
而電影背後地付出與對藝術的執著
更是電影史上的行業標桿!
至愛梵高,致敬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