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想要逼格,又想節奏快 ……
有這麼兩全其美的事?
呵呵 …… 幾乎沒有。
但!
這幾天還真給 Sir 挖出一部。
要逼格有逼格——對白有腔調,純正英倫范兒。
要劇情有劇情——人物關系千絲萬縷,偏偏還都扯得上關系,互相推動妙趣橫生,驗證瞭強大的編劇力。
這部頗有蝴蝶效應氣質的英國偵破劇,Sir 昨晚一口氣連刷四集——
故事從一間披薩店開始。
深夜瞭,一傢倫敦平民區的披薩店,仍然生意火爆。
經理勞拉忙得火上澆油,連外賣仔都使喚不過來。
外賣小哥阿卜杜拉(山姆 · 奧圖 飾)好容易搶到一單,趕緊發動摩托上路。
剛收完錢,一出門 …… 槍聲大響,一共三槍,槍槍要害。
Sir 一看表,才演瞭 3 分 15 秒!
不光是節奏快,編劇膽子更不小。
一開始就敢暴露兇手的臉——
穿著黑色運動服的神秘女人,匆匆走過大橋,一揚手,槍扔到河裡。
接著,她脫掉瞭所有衣服,仔細包好,佯作無意地丟進路過的垃圾車。
好嘛 …… 證據一件也沒瞭。
後面身份一揭露,果然是專業人士。
既然兇手都露面瞭,按套路,下面該警察追擊瞭?
就不。
《連帶傷害》並不急著整出什麼刺激的抓捕戲,而是繼續有條不紊地講故事。
往後看,更有意思的事陸續發生:
兇手沒疑點,相關的普通人倒各個心懷鬼胎。
槍擊案現場唯一的目擊者,是個亞裔女孩。
她明明看到瞭兇手,卻對警察語焉不詳,還謊報自己的姓名和住址。
點外賣的單親媽媽,聽到槍聲看瞭一眼,居然轉頭就關瞭門。
她一關門,鏡頭直接轉到一位女牧師,也關上瞭門。
女牧師坐在教堂裡嘆著不知道什麼氣,而照在女牧師臉上的燈光,又直接連到瞭本劇主角——女警察傢裡的窗。
一開篇就用行雲流水的剪輯,將一些看似無關系的角色,像串珠一樣串連起來。
不要以為就這幾個角色,不夠你燒腦。
《連帶傷害》第一層燒腦的地方在於——
龐大的人物數量。
海報上,全是 " 涉案 " 演員。一群群頭像分成瞭 6 份。
實際呢?Sir 數瞭下,短短 4 集就至少出現瞭17個相關人物。
不怕你臉盲,編劇就是有這個本事,講述精彩的細節,幫你全部記住。
是,這些人貌似無關,實際居然都和槍擊案有關。
這就要說到《連帶傷害》第二層燒腦的地方——
步步設疑的人物關系。
剛才說到光打到瞭女主,女警察凱普(凱瑞 · 穆裡根 飾)的臥室。
報案電話響瞭——這是警察介入的第一時間。
她立刻開始調查,發現與外賣小哥有直接關聯的一共 4 人(間接的還不止)。
點外賣的女人凱倫、被替換的外賣小哥麥克、換訂單的店主勞裡、亞裔目擊者琳,外加死者的兩個妹妹也得調查 ……
在女警不知情的情況下,本劇的上帝視角,顯示瞭每個人可能都有問題。
凱倫(比莉 · 派佩 飾)每周都會在同一時間點披薩,每次都要 " 特殊配菜 ",搞得跟對暗號似的——詭異不?
而且,她拿到披薩也不吃,就隨手一扔。
披薩店經理勞拉(海莉 · 斯奎爾斯 飾)嘴上說送披薩是輪班制,轉頭又說 " 我讓誰去就誰去 ",所以死者阿卜杜拉純屬因為她的 " 好心 " 才接瞭這單。
這麼巧合?也詭異吧?
被替換的外賣小哥叫麥克,他看似躲過一劫,其實呢?
本來這單就該他送。
因為他還有一份 " 兼職 ",點餐女人要的 " 特殊配菜 ",正是他賣的大麻。
死者呢,也詭異,是個敏感的 " 外地人 "。
於是,女警找到瞭外國人死者阿卜杜拉的住所——
一所黑車庫,裡面睡瞭兩個 " 黑移民 "。
這是死者的兩個妹妹,女警以為她們不會英語 …… 還很耐心地向她們解釋案件。
可一隔天,兩個妹妹其中一個,就用流利的英語開始與其他人對話!
一個人物出場,立馬挖一個坑。
編劇用這種大撒網的手法,搞得觀眾的懸念立馬分裂出很多個。
喂!" 抓兇手 " 到底還是不是最大的懸念啊啊啊???
就在你被這些懸念折磨得欲罷不能時,編劇又拋出瞭第三層燒腦的地方——
人物環境(尤其是女性所處的環境)。
導演大有用意地使用瞭三種視覺處理。
第一種,模糊。
女警凱普,經常會被鏡頭置於模糊之中。
這種模糊,絕不是為瞭學王傢衛 …… 也不止是掩蓋她 6 個月的身孕,而在於突出女性受到的歧視。
本劇其實一直在有意掩蓋凱普的女性特征(甚至導演會要求演員,整部劇都不能落一滴淚)。
動作,設計得幹脆利落;臺詞,一句客套沒有,每句都直切重點。
你看她驅趕記者時厲害的樣子(大概 4 秒不到)——
《倫敦晚旗報》記者想進入案發現場,她攔著:
怎麼,《倫敦晚旗報》就可以攪亂犯罪現場嗎
註意她的用詞是惡狠狠的 f**k up(不是 disrupt 也不是 mess up),這就是不留情面地讓人傢滾。
記者不依不饒:" 但這是一起穆斯林謀殺案。"
她下一句呢?又繼續戳人傢:
不,謀殺就是謀殺
我知道媒體想往哪個方向引導
潛臺詞分明就是:看透瞭你的把戲!趕緊滾!
隻用三句話,直接解決問題,順便凸顯人物性格。
但就算如此,她仍被男同事不斷夾槍帶炮地揶揄,比如 diss 她的能力,調侃她需要睡眠,懷疑她不眠不休破案的用心 ……
第二種,鳥瞰。
這種居高臨下的鏡頭,常常用於女牧師簡(妮可拉 · 沃克 飾),讓她像一頭困獸,映射出女性地位的低下。
簡為什麼會被歧視?
身為一個神職人員,她與目擊者(亞裔女孩)琳保持著同性關系,而琳的涉案,必然會將她的私生活置於公眾目光之下。
主教,會逼迫她;教會教條,會約束她;還有來自社會各種異樣的眼光,也會投向她。
她是牧師,但她連自己都無法救贖。
最後一個視覺,偷窺。
這種鏡頭被多次用於兇手——那個女軍官身上。
她曾經在國外執行任務,因戰友在身旁炸死而患上創傷後遺癥。
可回國後,生活依然沒有饒過她。
上司不敲門就看她換衣服。
用她的秘密,勒索她上床。
看到這裡你明白沒?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裝 B 偵破片。
開始的兇手,也不是編劇真正想挖出的 " 罪犯 "。
編劇心中的 " 罪犯 ",另有其人。
當 " 加害者 " 變成 " 受害者 ",當無辜的平民開始畏懼、恐慌,觀眾才漸漸發現那些藏在身邊的 " 隱形兇手 "。
那普通人呢,他們到底有沒有 " 罪 "?
也有。
披薩店經理之所以換單,因為錢。
披薩店被政府逼關門,她隻能違法營業;傢裡有個病得快死的老母,隻有她贍養。
外賣仔麥克之所以販毒,也因為錢。
現實中,脫歐後的英國經濟問題相當嚴峻。數據顯示,雖然脫歐後英國失業率創 1975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4.4%),實際工資卻下降瞭 0.5%。
換句話說,工作基本找得到,但人傢已經很久沒漲工資瞭!
說起來很像段子,但 " 省錢、積蓄 " 這個本來中國人最擅長的事兒,確實已經成瞭英國傢庭的日常話題。
於是對底層人士來說,生存,突然需要不擇手段瞭。
本國人如此,外國人更糟。
遇害的阿卜杜拉和妹妹們,都是偷渡的敘利亞難民;
目擊者琳之所以造假,是因為她的護照過期瞭。
移民(難民)和 LGBT,都是令英國頭痛的大問題(很多人認為難民問題就是英國脫歐的最大原因)。
根據 YouGov 調查顯示,70% 英國人認為,過去 10 年遷入的移民實在太多。
就算不提對公共服務、國民福利的不利影響,光是恐怖襲擊的危機就已經讓本國人難以忍受。
一堆問題,英國人心裡很慌。
女性平權、經濟困難、難民(移民)湧入、LGBT…… 導演用各種鏡頭,深怕你感覺不到大環境下他們的種種迷茫。
很多角色,常被置於畫面一角,營造出被環境壓迫的絕望。
所以,這其實不是一部偵破劇,反而是一部社會劇。
錯綜復雜的人物困境,互相關聯的命運,充滿現實暗示的運鏡 ……
在驚嘆於很久沒看到這麼充滿野心的作品之時,Sir 也不由慨嘆一把。
看來,即使逼格有范兒如英國,也逃不出 "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 的老話。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想看的,zimuzu 網站搜 " 連帶傷害 " 就有
編輯助理:庫佈裡沒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