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看這片,你們就不會無腦吵吵

08-02

今年有部新片,十點君藏瞭很久。

倒不是想瞞著你們當私貨,而是找不到恰當的時機來說,也糾結著適不適合拿出來。

不過,最近英雄後人懟小鮮肉的事件,倒是直接打中它的態度。

豆瓣 8.0,爛番茄 94%;

嚴苛的 MTC,也有 88 分的高分。

甚至,已經被稱為是今年十佳的有力競爭選手。

希望的另一面

Toivon tuolla puolen

既然要競爭十佳,就得有過人的思想性——

這部片的題材聚焦敘利亞難民。

但題材隻是它能爭奪年度十佳的原因之一,這部片的底氣,在於它本身。

夠異類。

這幾年,很多電影都直接聚焦在瞭難民身上,但它們往往站在瞭道德的制高點上。

用聖母的關懷,照耀難民,感化觀眾。

這片偏不這麼幹,不玩道德,不做聖母,也不賣難民的慘,反而實誠地,把難民問題拉回日常。

就事論事。

這部片能爭奪今年十佳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導演,芬蘭大導,阿基 · 考裡斯馬基。

4 次入圍戛納金棕櫚獎,1 次獲得評審團大獎,是個極度個人特色的作者。

甚至在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時候,拒絕出席頒獎典禮。

因為他的友人,當時由於伊朗公民的身份而被美國拒簽,同時,美國正在進行阿富汗戰爭。

由此可見,考裡斯馬基對戰爭的態度。

除此之外,「希望的另一面」還入圍瞭今年柏林影展金熊獎,並獲得最佳導演。

和諾蘭大神一樣,考裡斯馬基也是膠片愛好者。

「希望的另一面」就是一部用 35mm 膠片拍攝的電影,單憑畫面,每幀都能像油畫一樣細膩。

不僅如此,還融進瞭自己的個人色彩——

大量話劇式的場景和走位,再加上北歐特有的平行光,高灰度的鏡頭。

每秒都牢牢抓著觀眾的眼球。

這些,正是考裡斯馬基的招牌特征,極簡,耐看。

在極致的個人色彩之上,考裡斯馬基討論問題的方式,更值得稱贊。

兩條線,挑明問題——

男主哈立德就是個妥妥的敘利亞難民,因為炮火失去傢園,因為戰爭被迫流離失所。

他從敘利亞出發,摸爬滾打地穿越瞭土耳其、馬其頓、塞爾維亞,最後靠著偷渡才到瞭芬蘭。

哈立德決定申請難民庇護,在芬蘭長居。

徹底遠離戰火,重建未來。

幸運的是,芬蘭對難民有極大的包容,隻要提出申請,就能有暫時的住所,還管飽三餐。

能不能長居,是之後審批的事。

不僅如此,哈立德也和我們一般認知裡的難民不同,他想學習當地的語言,最好再找份工作。

不貪圖社會福利,對未來充滿瞭規劃。

到這裡,這片和套路的難民電影還沒什麼不同。

別急,來看它的第二條線——

維克斯特倫是個餐館的老板,但這個優渥的中產階級,隻是表面上看上去的。

這傢餐廳的上一任老板,就是因為業績太差,而把餐廳賤賣給瞭維克斯特倫。

還另外贈送瞭兩個老員工,外加一個實習生。

全部打包帶走,佛心來的。

但,慘淡的生意讓維克斯特倫憂心忡忡,因為這傢餐館已經賭上瞭他的積蓄。

得想法子,讓生意熱絡起來。

等等,哈立德和維克斯特倫又有什麼關系?

其實這兩條並行的敘事線,正是導演的巧思——

哈立德是難民的代表,他的所見所聞,正是每個在芬蘭的難民會經歷的。

而維克斯特倫,雖然正患有中年危機,但同時也是不愁吃穿的中產階級,是芬蘭最中堅的社會力量。

導演讓這兩條線各自發展,在最巧妙的時機交匯,摩擦生熱。

同時,卻也彌漫著一種不搭調的古怪。

哈立德需要掃描錄入指紋,警官也在用筆記本電腦輸入信息,看似現代化辦公。

可最終的紙質報告,卻是用打字機打出來的。

就像是兩個時代的生硬撞擊。

不僅如此,維克斯特倫的客人點瞭一份胡椒沙丁魚,服務生一轉身就把菜上齊,連客人都不禁感嘆:

" 上菜真快啊 "

" 我們的廚房是復合型的 "

復 …… 什麼鬼,廚房明明就隻有廚師一個人啊。

這還沒完,服務生上的沙丁魚,竟然是剛開的罐頭。配個土豆和黃瓜,就算裝盤完成。

胡椒沙丁魚,沙丁魚算是有瞭,那胡椒呢?在桌子上擺著,要多少,自己撒。

但這種不搭調的古怪,卻散發著強烈的戲劇效果,就像是極簡下的冷幽默。

同時,還包裹著對現行時代的暗諷——

面對餐廳的慘淡生意,維克斯特倫還真想到瞭法子,流行什麼就賣什麼!

於是,一傢正經的餐廳,瞬間變成瞭日料店。

服務員們別扭地穿上和服,廚師別扭地捏著壽司。

還別說,生意還真的被日料帶動起來瞭。

但這種古怪,卻一針見血——拯救瞭芬蘭中產階級的,竟然是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日料。

可見,在飲食上,他國氛圍對芬蘭的影響。

這也正是導演的精巧所在——這部片真正想探討的難民問題,又何嘗不是被他國氛圍影響?

什麼是希望的另一面?就像是這部片的另一面——

冷漠卻又煽情,諷刺卻又能溫暖人心。

維克斯特倫的餐廳匯集瞭中產階級、上下三代員工和實習生,甚至還有一個敘利亞難民。

就像小型烏托邦,所有人平等地在此刻相處。

努力重建未來的哈立德,對難民友善的維克斯特倫,是導演的大同期許,浪漫的理想主義。

但,導演自己也清楚,現實和理想之間,總是差瞭 5 個棒棒糖——

哈立德走在路上,就不止一次被芬蘭人民痛打;

政府會用各種理由,遣返難民;

更別說難民也不全像哈立德這樣,上進,有良知。

導演確實在表達自己對這個社會的理想主義,但同時,也把落腳點根植於現實上。

看待問題的視角層次相當豐富。

更客觀、更全面地討論。

這正是這部片想說的——

這個時代的問題總是多方的,更是復雜的,我們在心中難免有偏向性,甚至是理想主義。

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更要理性地看待問題。

在風暴中,保持自己的清醒。

而不是僅憑兩張斷章取義的動圖,就在沒有看電影之前,湧到對方的微博下面,咆哮。

這難道不是一種,對真相的綁架?

看看考裡斯馬基在這部片裡是怎麼做的吧。

他痛恨戰爭,更痛恨種族歧視,崇尚大同的理想。

可是,他也承認這個世界的多樣性,更明白不可能統一所有人的想法,沖突必然會發生。

所以,他維持著自己的清醒,讓自己足夠全面地探討問題,把各方看法一一呈現。

不被輿論帶跑,獨立自己的判斷。

而這一點,正是我們最欠缺的理智。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