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賈樟柯失手的果然是個命題作文

10-19

《山河故人》兩年之後,導演賈樟柯搞瞭一件大事情。

監制瞭一部金磚五國聯合拍攝的電影。

作為發展中國傢的代表,金磚五國聯合起來,有著與歐美發達國傢的戰略平衡關系,與發達國傢之間的競爭其實遠不止是經濟,更包含瞭文化軟實力的競爭。

電影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從去年開始,金磚國傢電影節就開始進入瞭主流視野。

(本片五位主創)

在電影節上,提出瞭金磚國傢電影節導演合作計劃,計劃由五個國傢的導演以時間為主題合作拍攝一部電影。

這部電影共有五個短片,依次為:巴西導演沃爾特 · 塞勒斯《顫抖的大地》、俄羅斯導演阿歷斯基 · 費朵奇科《呼吸》、印度導演馬德哈爾 · 班達卡《孟買迷霧》、南非導演賈梅爾 · 奎比卡《重生》以及中國導演賈樟柯《逢春》。

五個短片加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時間去哪兒瞭》

這更像是五個國傢導演間切磋技藝,展現自己國傢風貌的平臺。

換句話說,這部電影是篇以時間去哪兒瞭為題的命題作文,考試時間一年,答題長度 25 分鐘。

這也難怪巴西導演會將目光聚焦到那場巴西史上最嚴重的災害——米納斯吉拉斯州泥石流。

2015 年 11 月 5 日,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州一傢鐵礦公司的水庫大壩坍塌,泥石流淹沒瞭州上數個小鎮。

電影從泥石流開始,徐徐展現瞭災難過後人們的生活狀態。災難是時間一大註腳,正如我們永遠記得唐山大地震發生在 1976 年的 7 月 28 日。

有兩個場景特別動人,一個是母親在抱怨自己的孩子 " 鞋上的泥怎麼也洗不幹凈 ",另一個是母親在給孩子們上語言課,要每個孩子說一個單詞,男孩下意識中就說出瞭 " 土地 " 兩個字,讓母親失神瞭好久。

災難剛剛結束的時候,人們沒法當下就明白這場災難對自己生活的意義。

片中的人物雖然失去瞭傢園,但沒有整日以淚洗面,生活仍將繼續。

痛苦像是被腎上腺素掩蓋的傷,要過好久才會顯現,巴西導演非常準確地抓住瞭這個心境。

時間在這裡,既是撫慰我們的刀創藥,又是提醒我們的烈性酒,這就是時間的殘酷。

電影的開篇就是大段的西伯利亞風光,廣袤無涯的白色雪原上,穿過沉默的白樺林,一列小小的火車頭沿著軌道緩緩挪動著。司機在將姑娘送回她在野外的傢。

沒有明確交代姑娘是幹什麼的,但從她 " 收集石頭 " 這個設定來看,應該是類似地質學傢之類的工作,也難怪她和丈夫要住在荒郊野外。

片中第一個神來之筆,就是司機在送到地方後,要和姑娘兩個人徒手將小火車抬起來,轉個向,才能開回去。

看著兩個人在冰天雪地裡哼哧哼哧地抬火車,突然給人一種錯亂的荒誕感。這樣的絕對封閉和與世隔絕,似乎應該是恐怖故事發生的溫床。

於是恐怖故事來瞭,姑娘一到傢就迎來丈夫的一頓暴打。可能是獨居久瞭精神錯亂,丈夫甚至拿著噴火器把兩人的結婚戒指熔成瞭金水。

姑娘氣急,將丈夫打倒,但在兩個人追逐的過程中丈夫卻意外摔傷,導致無法呼吸。

此時,今年銀幕最大的腦洞出現瞭:姑娘為瞭救沒法呼吸的丈夫,切開瞭他的氣管連上一個手風琴,要用手風琴一拉一合來給丈夫供氧,維持他的生命。而這個手風琴,卻恰恰是丈夫用來打她的兇器。

丈夫生命剩下的時間,全由妻子拉手風琴來決定。一旦停止,就是死亡。

" 從現在開始,我就是你的時間。"

全場至此爆笑起來,我卻感覺異常的寒冷。俄羅斯導演玩笑一般地拍瞭個寓言故事,劍端卻直指自己國傢曾經那段最不堪的歷史,不言而喻!

時間的辯證,讓這位導演阿歷斯基以一個腦洞大開的荒誕故事表現瞭出來。而且雖然是短片,結構卻極其工整,電影的畫面凌冽,很多主觀第一人稱鏡頭,加重瞭那種不安定感。

阿歷斯基分明是在告訴我們:這不是一部風光片,這是黑暗的現實。

難怪有人說短片才是真正的戲劇。在 25 分鐘的時間裡隻能容納一個戲劇沖突,這沖突極其猛烈,就算跟長片放在一起,也是一部傑作。

看完之後再去回想開頭兩個人抬火車的詭異畫面,突然就明白瞭導演的用意。

這是一篇滿分的命題作文。

和前兩部相比,後面的三部 " 命題痕跡 " 就重得多瞭。

第三部短片來自印度,講的是一個老人在素不相識的流浪男孩身上找到瞭久違的快樂的故事。

老人面臨著大多數老人都會面臨的 " 空巢 " 問題,時間在於他的意義是傢人的陪伴。傢人缺席,他隻能轉向陌生人。

我不能說這個主題不好,但是在劇情處理上,似乎印度篇的解題過硬,而且雞湯感甚濃。

空巢老人是世界性的普遍問題,解決之道不能靠 " 陌生人 ",從頭至尾,老人的傢人都幾乎沒有存在感。甚至在流浪男孩消失之後,老人直接就病死瞭。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短片的一個局限:長度所限,它沒法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更多的可能是展現一種沖突的狀態。

正如前兩部,可能隻是捕捉瞭生命中的一段獨特的狀態,有前因,沒後果。

而印度短片則似乎野心過大,不僅要講一個完整的 " 老人尋求愛、找到愛、失去愛 " 的故事,而且還要講一個巨大的老齡化社會問題。顯然,25 分鐘是不夠的。

南非的故事是五部中最為獨特的,是一個科幻故事。講的是未來世界,身處底層的一個女孩付出生命代價突破階級束縛,向自由穿越的故事。

有趣的是,她穿越過去的那個世界,其實隻是一個存在在網絡中的史前世界,她的死亡,伴隨著網絡中嬰兒的誕生。

什麼是真實?這是從《黑客帝國》就開始在科幻電影中討論的哲學問題。

這部短片其實就像是一部簡版的黑客帝國,但是它的目光集中於死亡即重生," 時間的開始,就是時間的結束 "。

對於南非導演賈梅爾 · 奎比卡來說,時間的意義在於佐證瞭輪回。

中國導演賈樟柯的《逢春》被放在瞭最後一個部分,講的是一對中年夫妻計劃要二胎的故事。

電影依然發生在那個山西小城,演員依然是自己的固定班底,風光也依然是山西鄉土間淳樸的風光,一切就像老時光,但我相信科長這次並沒有使出全力。

盡管二胎問題是一個新的視角,但電影中關於二胎的討論止步於 " 中年夫妻用要二胎來解決自己的感情危機 " 這樣的層面上,故事變得溫吞瞭,正如結尾大片盛開的桃花一樣。

這難免讓人有點懷念過去那位凌厲的賈樟柯。

也許 " 時間去哪兒瞭 " 本身就是一個溫吞的命題吧,又或者因為這是一部命題電影,創作起來太過限制?

再或者說,因為某些原因,科長這次隻能收起瞭自己的手段,拿出一個公益廣告般的作品?

我不得而知,但是相比起俄羅斯篇,《逢春》就這麼輕易地放過瞭這對中年夫妻,總感覺像是吃瞭一席熱辣噴香的大餐,最後卻喝瞭一碗沒鹽的湯。

不過就算這樣溫吞的賈樟柯,也依然有神來之筆。片子裡展現瞭平遙古城的古裝表演,當假慈禧太後出來的時候,底下一群遊客舉著自拍桿咔咔自拍,慈禧則面無表情地對著沒人看她的遊客們說:" 平身 ~"

就這一瞬間,我們依然能看到銀幕背後科長狡黠的壞笑。

我給《逢春》打及格分。

在采訪中賈導談到,時間是人被體制化的重要手段,因為人的生活是被時間主宰的。

五部短片拍的好不好,受到很多因素限制,不同的人觀感也相差甚多,所以放在一邊不論。在我看來,將時間作為電影的命題,出發點是人與時間的關系,落腳點,其實是人與人的關系。這個題中之義,所有導演都審出來瞭。

我們總是在問 " 時間去哪兒瞭 ",其實時間對於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我們並沒有丟掉時間,隻是丟掉瞭時間中的人。

電影結束的時候燈亮起,和身邊陪著你看電影的人對視一眼,這也許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吧。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