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拍瞭一部關於偷窺者的紀錄片。
偷窺者
導演 : Myles Kane / Josh Koury
主演 : 傑拉德 · 福斯 / 愛德華 · 薩博爾 / 蓋伊 · 塔裡斯 等
偷窺狂在自傢旅店偷窺 30 年,竟沒被發現。
自稱性學研究,窺見人生百態。
著名記者幫他將此事重見天日,卻名譽掃地。
編不出來的故事,命題有趣,戳中現實。
如今,暗中觀察一個人的私生活,似乎不算難事。
解鎖手機,打開電腦,總能有所得。
人們渴望分享自己的心情品味,也願意將囧態暴露在眾目之下。
大大小小的屏幕後,是一張張難以抑制的臉。
可上世紀 60 年代,一切卻沒那麼容易。
人們沒有智能手機,更別提社交網絡。
可窺探欲是人的本能,仍有不少騷動的心。
他們中,有的極為瘋狂,比如傑拉德 · 福斯。
平日裡,傑拉德和常人並無兩樣,是個好丈夫、好父親。
根本想不到,偷窺狂會是他。
60 年代,他在丹佛郊區買下一傢汽車旅館。
附近是旅遊區,每天店裡人來人往。
客人們在房間做啥說啥,個性如何,年齡體型,哪裡人,能力如何?他都想知道。
於是,他改造瞭旅店的閣樓,在十多間客房的天花板上做瞭手腳——
鋸瞭個方形缺口,並偽裝成通風口。
這裡,便成瞭他窺視別人的主要途徑。
每天他都會爬上閣樓,享受一番。
如此行為,持續長達三十年之久。
竟然,一直都不曾被人發現。
半個世紀過去瞭。
如今,傑拉德卻希望將這個秘密公佈於眾。
偷窺案件已經過瞭訴訟期,很多被偷窺的客人也都死去。
現已 78 歲的傑拉德,不想由於自己的死,讓這件事情永遠消失。
很快,網飛關註到瞭這件有趣的事。
紀錄片《偷窺者》由此誕生。
但本片並沒有把鏡頭隻對準傑拉德,還有一人也是主角。
他就是,紐約的著名記者,蓋伊 · 塔裡斯。
兩人的淵源,從一本叫《鄰居之妻》的書開始。
書裡搜集瞭大量性文化資料,對床事的描寫十分露骨,作者甚至親自去體驗。
那時的美國,性還沒有那麼解放,所以本書一出版,爭議聲不斷。
他頻繁參加訪談,闡述自己寫這本書的初衷。
但大眾還是很難理解他的行為。
但傑拉德看到這本書後,卻很仰慕蓋伊的才華。
並且,他還深信這位作傢能懂得自己。
不知是誰給瞭他勇氣,傑拉德寫瞭封長信給蓋伊,想讓他來記錄自己的故事。
那還是上世紀 80 年代。
是的,從那時起,傑拉德就希望自己的偷窺行為被銘記。
因為,他從來就不認為自己是偷窺狂。
他知道這種行為不光彩,但他可是抱著研究的心態。
每次偷窺後,他都會拿筆對過程進行描述。
當然," 性行為 " 是它研究的重點。
他會把男女雙方的身份,體貌特征,先做一個細節描繪。
接著是羞羞的過程,會詳細到幾分幾秒。
最後,他還會附上自己對於兩性關系的看法與結論。
每到年末,他都會做一個年度總結報告。
什麼膚色,是同性還是異性,喜歡什麼姿勢?這些都有數據。
在 1973 年,他觀察瞭 296 次性行為,有 195 次是白人異性戀,最喜歡男上女下,不過隻有 33 次,女性達到高潮。
而第二年,在 329 次性行為中,他又總結出——
12% 的男女性欲旺盛。
62% 的情侶或夫妻,性生活頻繁。
22% 性欲低下。
3% 則基本無性生活。
很顯然,他把偷窺當成瞭性學研究。
你可以說,這是他欺騙自己的幌子,但對蓋伊來說,這恰恰是吸引他前往一看究竟的原因。
接到長信後,他就去瞭傑拉德的旅館。
並與其爬上閣樓,欣賞瞭一場情侶間的性愛。
這場表演有驚無險,蓋伊探出通風口的領帶,差點就暴露瞭他們。
當時,蓋伊便有興趣來寫這個故事。
但傑拉德卻不願在故事中署真實姓名,蓋伊沒法妥協這點,因為他是個非虛構作傢。
於是,兩人的第一次合作告吹。
但他們沒斷聯系,傑拉德還是會把自己觀察到的,與蓋伊分享。
偷窺者也逐漸看到更多,人情冷暖,人性善惡,都被他盡收眼底。
比如,性生活背後無情的交易,短暫歡愉過後人的孤獨與絕望。
還有很多眾生相。
有個房客,抱著一桶肯德基,在房間裡狂吃雞。
吃完就將塗滿油漬的手,往旅店的被單上亂抹。
傑拉德在上面看到此景,恨的牙癢,甚至罵出瞭聲。
那位房客聽到瞭,還以為撞見瞭鬼。
初嘗整人滋味後,傑拉德便一發不可收拾。
他在每個房間的衣櫥裡,各放瞭一個手提箱。
然後,在住客入住時,故意透露有客人把裝有一千塊的行李箱落在旅館的信息。
幾乎每個人,回房間後都在找那個箱子,並試圖撬開它。
他們不知道上面還有雙眼睛,在盯著看。
傑拉德甚至偷窺到一起兇殺案——
一個女人被他的毒販男友活活勒死。
導火索是,男友的毒品沒瞭,懷疑被女友偷瞭。
傑拉德看到這個結果很懊悔,因為毒品是他弄走的,女人的死他也有責任。
現在,這棟偷窺者旅館已被鏟平。
傑拉德年事已高,但他想傾訴,希望秘密見光。
終於,《紐約客》動瞭興趣,因為他們覺得傑拉德的偷窺筆記,確實很有研究價值。
倒不是性學方面,而是他在一定程度上,呈現瞭當時的社會狀況。
寫這篇稿件的,當然也不是別人,正是蓋伊。
經過瞭幾次長談,蓋伊便準備動筆。
但在收集整理的過程中,一直有問題存在。
因為,資料基本上都來自傑拉德的筆記日記,可以說是他的一言堂。
裡面有些細節,真實度是存疑的。
比如,傑拉德購買這棟旅館的時間,到底是 1966 還是 1969?
再比如,那起他聲稱目睹的兇殺案,在當地警局並無記載。
卻有起類似的案件,發生在幾十公裡外的豌豆旅店。
即使有這樣的偏差,但蓋伊的文章還是發瞭。
爭議再所難免,很多人把它當成故事讀,感覺還不錯。
但當事人卻不滿意,他認為文中透露瞭自己的財產隱私,會威脅到他的生活。
從偷窺別人,變成被別人窺視,他顯然沒做好充足準備。
蓋伊卻早有預料,面對批評應付自如。
面對老朋友傑拉德的不滿,也有所表示。
並且,他已開始下步計劃,把這個故事成書出版。
雖然他經驗豐富,但他肯定想不到這部書讓他名譽掃地。
《偷窺者的汽車旅館》一出版,便收到鋪天蓋地的差評。
輿論攻擊主要集中在兩方面。
其一,就是人們覺得蓋伊的行為,有失道德。
他知道傑拉德在做犯罪的事,可並沒制止,也沒有報警。
在最該發聲的時候,他卻選擇沉默,現在又來說這件事,顯然另有目的。
其二,就是蓋伊的文字,真實性遭到瞭嚴重質疑。
《華盛頓郵報》的記者,還特意給他發瞭質問郵件。
蓋伊沒有核實清楚,就選擇相信,並出現瞭差錯。
他文字的公信力,就這樣喪失瞭。
這對於,一個非虛構作傢來講,是致命的打擊。
傑拉德撒謊瞭,他並不值得別人相信。
而蓋伊,也不知為何喪失瞭職業判斷。
至於,到底是什麼謊言,留個懸念,大傢自己去找吧。
小編看完片後,確實很感慨。
傑拉德在閣樓偷窺住客,蓋伊在偷窺筆下的人物,而我們觀眾如今又在窺視他們。
某種意義上,所有人都是偷窺者。
但千萬別把自己當成上帝,你看不盡所有。
人們擁有窺探的欲望,願意陷入輿論的狂歡。
有時,大傢隻是愛聽故事罷瞭,並沒有那麼在乎真實。
你說對嗎?
文章來源丨電影頭條(ID:movie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