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的誕生》:一檔有“蠻力”的節目

10-31

2013 年,《我是歌手》在湖南衛視首播,以豪華的明星陣容和明星重返舞臺比賽的強大看點瞬間吸引瞭業內外的關註,收視口碑雙成功。在過去的四年裡,越來越多的明星重返舞臺,《蒙面歌手》《蒙面唱將》都取得瞭不錯的成績。

當歌手們開始以新的學員身份再一次站在舞臺上的時候,演員這個群體,卻似乎總是和綜藝絕緣。甚至連國內的其他真人秀,都是把目光放在瞭演員的生活上,幾乎沒有一檔節目,不去談論演員的性格、感情,而是帶領觀眾去一窺每個演員在 " 演技 " 層面上的魅力。

直到今年,終於有一檔節目做瞭這件事,給每一個或是傢喻戶曉或是初出茅廬的演員搭建新的舞臺,讓他們一展演技,向觀眾傳達自己最閃光的一面。

當綜藝談 " 創新 " 的時候,到底在談論什麼

回顧過去這幾年,綜藝節目 " 井噴 ",從第一傢電視臺引進日韓版權的真人秀開始,再到室內綜藝、選秀綜藝,明星旅行類節目,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綜藝節目成為各大電視臺競爭的最大熱點。而每當出現一個新的節目的時候,都會自詡這是一檔 " 全新 " 的綜藝,主打創新。有些是主推素人綜藝,有些說是第一檔沒有劇本的綜藝,有的是第一檔武俠題材的綜藝,等等等等。但剝去劇情的外衣,隻看一檔綜藝的機制的時候,留下的節目似乎都在圍繞 " 明星做任務 " 這樣大同小異的模式轉。

《演員的誕生》卻完全不一樣。

就像一個遊戲作品裡的人物一樣,這個人物不是換瞭裝備和外型就可以稱之為創新的。《演員的誕生》從根本上區別於其他綜藝的關鍵在於 " 節目機制 "。

觀眾們在觀看節目的最終呈現的時候,隻會知道這是一檔以明星對決演技為主題的綜藝。但實際上,對決演技隻是一個最終目的,在表現上,節目組選擇瞭兩種影視化的手法:一是 " 現場 30 秒 " 的舞臺表演,二是 " 幕後五分鐘 " 的鏡頭表演。這兩種形式把 " 舞臺表演 " 和 " 鏡頭表演 " 綜合在一起,真正是從演技層面考察一個演員。正如章子怡在節目中對劉蕓說的那樣:" 在舞臺上會有忘詞、漏詞這樣的情況,接下來的表演(五分鐘短劇)肯定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要看你怎麼演。"

劉蕓與黃璐 《親愛的》

對於現場的導師和觀眾而言,舞臺表演考察的是一個整體,需要綜合演員的肢體表演能力。有些演員面部戲很足,但是肢體表演能力較弱,無法通過手、腳、身形的動作來傳達情緒。雖然在電視作品或者電影作品中,他(她)面對鏡頭可以用眼神或面部語言來表達情緒,但在舞臺 30 秒的表演上,身體跟不上劇情,隻會站著念詞,就會顯得略微拘束、生澀。

鄭爽與任嘉倫 《我的父親母親》

" 導師 " 的節目功能也不再是 " 坐鎮 "。不是坐在舞臺前對選手點評兩句就是導師瞭,在表演上有強大的表現能力和豐富的經驗,才能成為導師。並且需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專業性。導師和選手對決,不管是唱歌節目還是喜劇節目,這樣的節目環節都是獨一無二的。

都在做綜藝," 蠻力 " 才是綜藝成功關鍵

事實上在所有類型的傳統衛視節目裡,綜藝節目是最難做的,也是最好做的。難在題材和突發狀況,這是一個很難去參照劇本拍攝的節目題材;簡單在制作模式上,跟拍,給任務,大片段剪輯。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同模式的綜藝數不勝數。

正如《演員的誕生》總導演吳彤在他的微博中所說,做成一個娛樂向的綜藝並不難,把握住笑點就行。但《演員的誕生》拒絕隨大流,在劇本上選擇上,導演在微博中透露,每一期節目都要在 300 多個劇本中進行挑選,最終確定 6 個劇本,並且還要對劇本進行修改打磨,使得選手雙方在臺詞、戲份上達到平衡,避免失去競技節目的公平。

現場舞臺 " 一比一 " 實景搭建。類如翟天臨與餘少群在表演《繡春刀》裡的片段的時候,舞臺上的燈光、還有庭院的背景板,還有龍套錦衣衛的打鬥,這些都是看得見的制作上的用心和投入。

翟天臨與餘少群 《繡春刀》

而在幕後的短片拍攝上,吳彤請來瞭專業的影視拍攝團隊。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也許並不能看出什麼區別,但瞭解影視拍攝的觀眾一看就知道節目組在細節上是否用心。和綜藝節目 " 肩扛攝影機 " 的攝影方式不同,短片對畫面的景別、構圖、機位都有很高的要求。

章子怡和劉蕓的短片《白蛇傳》就能看出這一點。她們這部作品有一場動作戲,在對戲的同時,兩位演員還要抽出時間學習劍術,雖然最終呈現在作品上隻有十幾秒的對招,但在幕後卻要花上很長時間學習、排練。據導演透露,這一段僅僅五分鐘的短片,卻拍攝瞭整整 16 個小時。拍攝完成後立馬送剪,後期組兩小時剪完,又立馬送到舞臺上播放。

這時候說一句 " 臺上十分鐘,臺上十年功 " 似乎更適合用在節目的制作人員身上,無論是舞臺的設置,還是短片制作在攝影、美術、道具上的用心。《演員的誕生》沒有選擇一條聰明的捷徑,而是走瞭很多不屬於綜藝節目該走的彎路。導演吳彤自嘲這是一股 " 蠻力 ",但作為觀眾,我們卻覺得這是一種實力。

娛樂至上,觀眾第一,現下的綜藝節目追求的似乎都隻是收視,很少有節目真正去關註有內涵的東西。把《演員的誕生》拍成娛樂向不是不可以,但拍成一檔不娛樂、不炒作,隻看演技的節目,卻需要大量的精力人力成本和資金成本。這樣的節目,不僅僅是給觀眾看的,還給業內人士看,知道哪些演員的有靈性,哪些演員的可塑性高;更拍給演員自己看。

對於年輕演員來說,這是一次學習和磨礪,對於前輩演員來說,這是一個傳道授業。類如宋丹丹和鄭爽,說是 PK,實際上更像是一種前後輩之間的交流。而當餘少群遇上翟天臨,輸贏不是目的,用他的話說,這是一次難得的對手之間的博弈,很是痛快。一檔節目能夠不媚俗、不隨大流,在當下的綜藝市場,《演員的誕生》已經遠遠超越大部分綜藝節目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