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熱播的紀錄片,讓 80 後紮心 90 後流淚

09-08

一直以來,看鏡子是蟬主每天最自信的時候。

但昨天一個小屁孩沖著我喊瞭聲大叔,讓我備受打擊。

真的是憂心忡忡感到自己年紀漸長,特別是看瞭央視現在熱播的紀錄片

《零零後》

蟬主全程帶著老父親慈祥的微笑,看過後直叫我感嘆:這是一部讓 80 後紮心,90 後流淚的紀錄片。

90 後看到心慌

前幾年還是我們 90 後的主戰場

現在 00 後是主戰場

我們都已經退出主戰場,我的心好痛

印象中 00 後應該是讀幼兒園,但仔細一想,大的原來有十七歲瞭,都快成大人瞭!

時代總會賦予一代人獨特的印記,每一代都被上一代認為是垮掉的一代,想想 90 後這一代也是各種被懟過來的。

現在 90 後已經長大,時代在更替,00 後的孩子優秀的超乎想象。

比如 17 歲 TFBOY 的王源走過 4 年明星路,從山城重慶到國際舞臺,早已經是人氣少年偶像。

很多時候我們一邊討論著 00 後是 " 小學生 ",一邊又不瞭解這個年輕的群體。

00 後基本是獨生子女,這一代普遍相對他們父母輩早熟許多,生活條件也好瞭許多。

所以他們個性鮮明,觀念開放,更樂於接受新鮮事物。

《零零後》作為中國第一部十年跟蹤孩子成長的影片,用影像探索 00 後的成長秘密,相信每個人看過後都會對 00 後改觀。

十年拍攝周期,濃縮成 5 集,追蹤記錄同一間幼兒園孩子的成長和變化。

一部紀錄片拍瞭十年,蟬主服!

要說人活得最任性的時候,可能也就是念幼兒園的那段時光瞭,天不怕地不怕。

不顧一切和小玩伴搶東西。

天真爛漫,童言無忌,可以莫名的生氣。

在《零零後》鏡頭下的孩子們天真無邪,完全不懂得掩藏和表演,他們將最純真的姿態展現在鏡頭前,在喚醒我們的回憶同時觸發瞭思考。

成長和變化是關鍵詞,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中學,《零零後》展示瞭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

鏡頭切到 10 年前。

一個很萌的小蘿莉,兩顆大門牙,小名就叫萌萌。

這位曾經在幼兒園哭著要爸爸的小女孩,長大後卻與父母卻不再親密。

從上初中開始,萌萌就有反抗的心理,不跟父母交流,回傢就把自己鎖在屋內,與傢庭格格不入。

這背後的原因離不開,兩年前妹妹的出生。

妹妹的出生打破瞭一傢三口的平衡,又打破瞭這個傢庭十年來的格局。

在《零零後》的鏡頭中,爸爸媽媽抱著妹妹一起,而萌萌總是自己一個人,好像不是一傢人。

對於父母沒有和她溝通就給她生下來妹妹,萌萌說:

我沒有想要過妹妹

沒有特別喜歡她(妹妹)

覺得特別麻煩

00 後出生的孩子大多數是傢中唯一的寶貝,享受著父母獨一無二的愛,妹妹的到來搶走瞭父母對她的愛,論二胎對一胎的殺傷力。

但對於父母,妹妹的出生,等於撿瞭一個大財寶。

在萌萌 13 歲生日那天,媽媽送瞭一副特別貴的耳機給萌萌,但有一個硬性條件:萌萌每天要在吃完飯後和妹妹玩,為期半年。

面對父母這種要求,萌萌感到特別無語:

對這種父母我能說什麼呢

對於父母來說,萌萌逆反期的變化大得讓他們措手不及。談起小時候很乖的萌萌,母親在鏡頭前突然就掉淚,爸爸也開始反思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零零後》不光是教育話題,涉及到的親子關系、獨生子女的問題也連接著每個傢庭。

有各式的傢長,自然也有各式的孩子。

錫坤,上小學一步三回頭。

錫坤媽媽對兒子事事都要操心。

日常生活,甚至交友都由她一手操辦,從小如影隨形的陪伴。

也因為對兒子付出瞭無微不至的關愛,錫坤到瞭十三歲還十分依賴媽媽。

和母親生氣鬧別扭

現實中錫坤的媽媽仍舊糾結著該不該放手:

我們有一句話叫 60 分媽媽,就是你不能做到 70 分、80 分

你有時候不要做得太完美,可是我一開始就是要做完美媽媽的

然後這就出瞭事兒瞭,就是我操心太多瞭

但是我即便是這樣,知道這些,我還是懷著一種愛心來做媽媽

那愛是牽手?還是該放手?

在《零零後》另一位主人公劉嘉陽,他媽媽的教育是采取 " 放養 " 模式。

孩子自己選擇的路他自己來承擔,有什麼好焦慮的呢

她認為應該給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間,傢長不應該過多幹涉。

所以劉嘉陽從小到大,一直是活潑、獨立、有主見的孩子,高中就申請海外留學。

錫坤和劉嘉陽兩人在同一個幼兒園,在相似的環境下成長,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特點以及做事風格。

在兩條成長道路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兩個孩子就像一片樹葉,觀眾可以從中窺見這棵叫做 " 成長 " 的大樹的全貌。

五集看下來,一個叫一一的小朋友成功勾起瞭蟬主的註意,被她圈粉。

不滿兩歲就進入幼兒園,其他小朋友都有玩伴,唯獨她總是一個人。

我喜歡單獨玩兒

我覺得一個人玩挺好的

自己吃飯,自己玩耍,自己睡覺,獨來獨往卻安靜怡然。

別人多次請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一每一次都堅決拒絕,她說有權利這樣做,蟬主沒料到小小年紀的她能作出這樣的反應。

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

當幼兒園大李老師問她," 那媽媽是你的好朋友嗎?" 一一說," 媽媽是媽媽,不是好朋友。我不需要好朋友,我一個人挺好的。"

沒有服從大人們的規定,特別有自己的思想。

思辨能力突出,有一種超乎年齡的成熟感,一一就是那個人傢的孩子吧。

而傢人給她取名為 " 一一 ",就是希望她一生能平實,幸福就好。

如今已步入中學的她仍然安靜內斂,談吐自如,言語表達中透露著氣質與智慧。

13 歲的她回憶起小時候的安靜的自己,說法也很清奇,有種哲學思想:

我覺得,要求人是外向這件事情它

首先肯定是有它的目的的

是為瞭讓人們更加緊密地

就是抱團在一起,然後創造一個更好的社會吧

但是我覺得,從本質上來講

其實它對內向的人是有點不公平的

它在要求每一個內向的人都變得外向

其實內向的人也有很多自己的優點的

比如說能更好安靜的思考沉淀

蟬主也感嘆,今天的孩子們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鏡頭前的他們也顯得更自信而舒展。

我們常說兒童世界是隱秘的,但像一一這樣的 00 後,在大人和她的談話中,她甚至能對自己成長軌跡進行解讀,反倒給瞭我們反思。

總導演張同道表示,《零零後》是濃縮十年的一幅人生中景,裡面沒有意外的沖突和高潮,也沒有戲劇性的一幕:

我沒有想到拍攝會持續十年之久

是生命成長過程的秘密誘使我不斷前行

我總是好奇地想看到孩子們將會被時間塑造成什麼模樣

教育是一場孩子、傢長與老師之間的心理戰爭,這些都是伴隨幾代人成長的話題,不管是 80 後、90 後都一樣。

不同的是,00 後在這些方面更為個性鮮明,他們思想獨立,自主選擇生活。

我有權利這樣

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

紀錄片《零零後》雖然是關於一群中國 00 後孩子的成長故事,但呈現的 00 後群體僅僅是這個龐大群體的冰山一角。

在影片中大多數是中產階級傢庭,階層太單一,不同於英國的《人生七年》是展現瞭不同的社會階層。

但不管在哪個年代、地域、階層,每個人的童年時代都會有相同的煩惱相似的心境。

孩子自我意識還在形成之中,現在步入青春期的他們,成長中帶著青春的困惑。

導演張同道匯集十年素材打造瞭這部紀錄片幫我們打開瞭隱秘的兒童世界,雖然存在著局限性和片面化的問題,但至少做出瞭可貴的嘗試和探索,很良心!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