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風 來源 / 骨朵影視
5 億,1 億,5.9,1.6。
這四個數字分別代表著《中國新歌聲 2》的冠名費,上線兩小時播放量,豆瓣評分和 CSM 全國網收視率。
從冠名費和網播量來看,這成績的確喜人,但從口碑和收視率來看則不盡如人意,口碑剛到及格線,全國網收視率相比去年下降 28%。
這是《中國新歌聲》走過的第二個年頭,但如果評價這個節目,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前身——《中國好聲音》。算起來,浙江衛視已經把這個系列辦瞭 6 年,在經歷瞭素人盛世、版權之爭、口碑收視雙下滑之後,這檔節目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從最初的素人音樂選秀到現在被調侃為 " 大型情感談話節目 ",《中國新歌聲 2》首期用 7 首導師合唱開場曲、6 首學員演唱歌曲讓屏幕前的觀眾大吃一驚的同時也終於明白:這早已不是那個熟悉的音樂選秀,大牌導師和 " 好聲音 "IP 紅利是它僅剩的籌碼瞭。
在即將迎來 " 七年之癢 " 之際," 好聲音 " 系列的表現不禁讓人懷疑: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中國好聲音》:一場劃時代的盛世狂歡
那是 2012 年的夏天,作為唯一的超級衛視,湖南臺一反常態沒有推出《超女》或《快男》,而其他的一線衛視也沒有推出音樂選秀節目,放眼整個市場,唯一具備競爭實力的隻有東方衛視的《聲動亞洲》,無奈,那時候東方衛視還沒有《極限挑戰》,隻能在二線電視臺裡掙紮,影響力遠不及浙江衛視。
天賜良機。
幾乎是同時,燦星和浙江衛視都看中瞭源自荷蘭 Talpa 公司制作的音樂選秀節目《The Voice》。《The Voice》自 2010 年在荷蘭播出後便大受歡迎,並迅速被其他多個國傢買下版權,該節目在其他國傢播出後同樣大獲成功,目前已有將近 65 個本土化版本,並在 180 個國傢播出,同時,好聲音兒童版也有將近 30 個地區的版本。時至今日,節目已吸引瞭超過 5 億觀眾,遍佈全球每個大洲。
2012 年,當燦星積極聯系荷蘭授權的中國總代理時,浙江衛視也聯系到荷蘭的版權方。於是,雙方一拍即合,花費 200 多萬共同拿到瞭《The Voice》在中國的三年版權,每年續約一次。燦星還和浙江衛視簽訂瞭對賭協議,承諾節目收視率會達到一個點,低於這個點將采用對燦星不利的分成模式,高於這個點,燦星將獲得巨大回報。
2012 年 5 月,在《中國夢想秀》的廣州廣告推介會上,浙江衛視向全國各地的客戶重點推介瞭《中國好聲音》,那時候,這個節目還沒有產品雛形,賣點是《The Voice》的原版錄像和四位導師。剛剛由 " 王老吉 " 改名的 " 加多寶 ",官司還沒打完就用 6000 萬拍下瞭節目的總冠名。
2012 年 7 月 13 日,《中國好聲音》橫空出世,一炮而紅。
首期收視破 1,第二期破 2,第三期破 3,收官時最高收視破 6。到 2013 年《中國好聲音 2》的時候,開局收視破 3,不管哪一天哪一個時段播放,都是全國收視冠軍。開播 20 天廣告費從每 15 秒 15 萬,飆升到每 15 秒 36 萬,冠名費已達 2 億,網絡獨播權也賣出瞭 1 億的高價。
之後的第三季、第四季,節目收視更是屢屢破 5,冠名費飆漲至 3 億,網絡獨播權賣到 2.5 億。
這一系列的數字,此前絕無僅有。
而且,《中國好聲音》還首次實現瞭中國電視節目真正意義上的 " 制播分離 ",開啟瞭中國綜藝的 " 大片時代 "。就選秀節目來講,它用全新的模式為歌唱類選秀節目註入瞭新的生命力,眾多草根出身的學員用歌聲和勵志故事讓全中國都為之轉身。那個夏天之後,吳莫愁、吉克雋逸、袁婭維、平安、金志文等人成瞭華語樂壇不可小覷的新生力量。
《中國好聲音》對中國電視綜藝開天辟地的劃時代意義,不言而喻。母憑子貴的浙江衛視從此也有瞭與湖南衛視抗衡的王牌籌碼。
但是,好景不長。《中國好聲音》第一季大獲成功之後,即將面臨 " 綜 N 代 " 的挑戰和讓浙江衛視、燦星意料之外的版權方的刁難。
綜 N 代困局與版權易主
國內的綜 N 代,影響力最大的往往是第一或者第二季,越往後,收視率和口碑就頻頻下滑,《奔跑吧兄弟》《奇葩說》《火星情報局》均是如此。對於辦瞭四季的《中國好聲音》來講,不同的是,節目收視上依然步步高升,但口碑和影響力卻日漸下滑。
在第一季創造瞭 7.8 的豆瓣評分後,《中國好聲音 2》斷崖式下跌到 6.4,而之後的第三和第四季評分均未及格。與此同時,2013 年,以《快樂男聲》為代表的音樂選秀節目異軍突起,各大衛視紛紛加入選秀戰局,開始瓜分市場紅利。
作為選秀核心的 " 人才 ",一線城市具備實力的素人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內被一搶而空,甚至出現瞭一位選手參加多檔選秀節目的尷尬局面。豆瓣有網友評論:" 優秀學員何以成為市場上的鳳毛麟角,究其原因,多年來,各大選秀節目對於民間優秀草根唱將進行過度性捕撈和掠奪式開發,從而導致市場 " 貨源 " 十分緊缺。" 因此,《中國好聲音》的 " 音源 " 質量每況愈下。
再加上引進模式已經相對成熟,本土化改編空間不大,後面幾季,《中國好聲音》的重點更多放在瞭導師和 " 故事 " 上。作為一檔大型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導師 " 搶人 "、" 互懟 " 和選手的 " 音樂夢想 " 本屬於節目的亞看點,如今卻成為必不可少的套路,因此,也難免被調侃是 " 中國好故事 "。隻是,經過選秀和真人秀狂轟亂炸之後,觀眾對綜藝節目已經愈發挑剔," 故事 " 講到第四季,勵志早已不新鮮,即使是周傑倫的加盟也沒能讓觀眾走出審美疲勞。
而且,作為一檔選秀節目,其 " 捧人 " 能力的下降也側面反映瞭影響力的大不如前。《中國好聲音》第二、三、四季走出的學員中,目前仍有廣泛知名度的隻有張碧晨一個。相比之下,第二季冠軍李琦微博粉絲隻有 100 多萬,不及同年《快樂男聲》冠軍華晨宇的十分之一,而第四季冠軍張磊微博粉絲隻有 16 萬。
讓人猝不及防的是,綜 N 代困局未解,半路又殺出瞭版權橫禍。在《中國好聲音 1》大爆之後,荷蘭版權方 Talpa 欲將版權費漲到每年一億的高價,經過艱難談判,燦星最終以 1000 萬美元的高價得以續約,並獲得瞭 2018 年之前《The Voice》的獨傢續約權。但 2016 年初,Talpa 卻將《The Voice》未來四年的版權以 6000 萬美金的價格賣給瞭唐德影視,雙方還計劃成立合資公司。
但燦星並未放棄,依然用《中國好聲音》的名稱進行宣傳推廣,隻是對節目模式進行瞭創新,如將轉椅改為戰車、賽制規則等變化。直到 2016 年 6 月,在距離《中國好聲音》第五季開播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作出裁定,禁止燦星和浙江衛視制作和播出《中國好聲音》。
雪上加霜。
無奈之下,燦星和浙江衛視匆匆將其改名為《中國新歌聲》,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快,第一季《中國新歌聲》的宣傳幾乎為零。
《中國新歌聲》泯然眾人矣?
不過,版權易主並未影響《中國新歌聲》的吸金能力。更名後的《中國新歌聲》第一季,法蘭琳卡以超過 4 億的天價冠名費取代加多寶成為新的金主,第二季,OPPO 的冠名費更是達到瞭 5 億,實屬罕見。
但令人失望的是,它的收視率和口碑並沒有因為加上原創標簽而有所提升。對於整季爆點的 " 決戰之夜 ",《中國新歌聲 1》的 CSM52 城收視率為 3.956%,相較於《中國好聲音 4》的決賽下滑瞭 73%。而《中國新歌聲 2》首播收視隻有 1.6,作為對照,隔壁湖南衛視的《七十二層奇樓》收視率為 1.5,這同樣是一檔一言難盡的節目。
自此,《中國新歌聲》在收視上再也無法傲視群雄。而第一季的冠軍蔣敦豪直至奪冠也還沒被大眾熟知,至今微博粉絲隻有 28 萬," 好聲音 "IP 的造星能力已日漸堪憂。
在口碑上,《中國新歌聲 1》的豆瓣評分隻有 5.1,低於歷屆《中國好聲音》的分數,第二季當前評分 5.8,僅高於《中國好聲音 3》的評分。
雖然《中國新歌聲 1》換瞭舞美,轉椅也改成瞭戰車,甚至連主持人都換成瞭李詠,但其實誰都看得出來,這檔標榜原創的節目本質上和《中國好聲音》並無二致,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或許是差評太多,《中國新歌聲 2》的改革更加大刀闊斧,不但請來瞭陳奕迅,請回瞭華少和劉歡,還為各位導師制定瞭戰旗,並一改往日賽制,由盲選、導師魔鬼六次方循環大逃殺、組內冠軍賽、總決賽四部分組成新賽制。但從第一期導師 7 首歌,學員 6 首歌的比重來看,這個節目已經將重心完全偏向瞭導師一方,彈幕裡不少網友調侃 " 就看周傑倫和陳奕迅小兩口拌嘴瞭。" 這樣的展現與它 " 大型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 " 的定位相去甚遠。
顯然,《中國新歌聲 2》的綜藝性要強於音樂性,隻是,2017 年的夏天,選秀節目格外多,更有偶像養成類的新型選秀崛起,《中國有嘻哈》《明日之子》《2017 快樂男聲》…… 個個都是難纏的主。
前有猛虎,後有追兵。不久的將來,買下 " 好聲音 " 版權的唐德影視將在電視平臺推出新一季《中國好聲音》,這檔節目已有金主斥資 8000 萬拿下總冠名。
五年過去,物是人非。
這期間,數十檔音樂類和選秀類節目不間斷播出,《中國好聲音》操盤手夏陳安搖身一變成為北京文化的總裁,學員袁婭維、梁博、張碧晨相繼登上瞭《歌手 2017》的舞臺來證明自己是一名歌手。
當《中國新歌聲 2》開播後,一位豆瓣網友說:" 主要在看導師說相聲,什麼樣的選手唱什麼歌曲,已無足輕重。一想到這是個連知名歌手僅靠唱歌都難以裹腹的時代,這個號稱發掘好聲音而大談夢想的節目真是尷尬。"
或許,當那英用《中國有嘻哈》捧紅的 "freestyle" 梗向劉歡提問的時候,屬於 " 好聲音 " 的時代已經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