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認不認識汪欣蕾。
在第三季的《愛上超模》中,她是一位很優秀的選手。
站在舞臺上,當鎂光燈都聚集在她身上的時候,她對評委們說,她要做最真實的自己。
包括微博裡也都是些隨處可見的正能量,是個特愛笑,又超可愛的姑娘。
然而今天,影哥想要通過她給大傢介紹一個特殊的小群體,他們叫做 ——
跨性別者。
時間不久,就用 34 分鐘,你們就能瞭解到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每一個人都是造物者的光榮。
豆瓣 8.4,《有性無別》
Gender in Bias Out
說到跨性別,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金星。
從 6 歲開始就想做女孩子的她,直到 28 歲才完成瞭自己的夢想。
2000 年,還有人專門為此拍攝瞭一部紀錄片,讓很多人都見證瞭金星的重生。
這麼多年來,我發現有關於這種跨性別題材的影視作品好像越來越多瞭。
像是美國的《迷戀荷爾蒙》。
跨性別女主與士兵 barry 相愛,但後來 barry 卻被軍隊裡的同僚當作“性變態”殺死。
此片由真實事件改編。
英國的《丹麥女孩》。
性開放的丹麥,跨性別的冒險。
史上第一位變性人的故事。
還有日本的《女子的生活》。
跨性別者中的女同性戀者,
以壓倒一切的力量而勇敢的活著。
隻可惜依然還是有很多人不明白所謂的跨性別者 ——
他們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
其實和常人無異,對這些人來說,他們隻是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天生的性別而已。
就像這位專傢所闡述的那樣,性別認識中樞決定人的思維,它和生理構造是兩碼事。
簡單來說就是 ——
即便你擁有男性的生理構造,但隻要認識中樞是女性的,那麼你考慮的就都會是女性的東西。
所以他們不是變態,也沒有心理疾病。
僅僅隻是因為,上帝給錯瞭身體。
汪欣蕾說,在還沒有接受手術之前,她曾偷偷服用過雌性激素。
“那是給動物吃的,幾塊錢一瓶。”
雖說過程很痛苦,但後來看著胸部慢慢隆起以後,也就沒什麼瞭。
“有一點點女性的標記就會很開心。”
然而他們這種發自內心的渴望並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瞭解。
哪怕是身邊最最親近的人。
性重塑專傢說,這是因為父母大多礙於面子。
哪怕是十歲的小孩,在他初懂人事的時候,也會被社會的主流意識所影響。
“我的兒子和我關系不怎麼好,我每天都要討好他。”
更別說那些和他們毫無關系的人,有時候可能就隻是出於好奇心,然後就輕而易舉的侮辱瞭這些跨性別者。
“他們把我按倒在床上,想要扒幹凈看一下。”
這種被欺凌的恐懼,幾乎伴隨著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
被別人說的多瞭,有時就連自己都認為自己是異類。
可我們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人類本身就有 56 種性別,不管是男性,女性,還是跨性別,它們都隻是其中的一種。
我們之所以會認為跨性別者和正常人不一樣,隻是因為他們存在的概率僅有三十萬分之一。
但小概率就一定要遭受歧視嗎?
果然,正如那句話所說 ——
人類所有的傲慢與偏見,基本上都來自於無知。
一開始,汪欣蕾也猶豫著要不要站出來為跨性別者發聲。
“其實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我的力量可能就是鳳毛麟角。”
但她最後還是決定說出來。
因為存在即合理,因為她想要大眾接受這麼一個特殊的小群體。
如果可以,也許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跨性別者能夠勇敢的創造自己的重生。
而這樣的人多瞭,也就不再需要這些所謂的“避難所”。
包括曾經最在意世俗眼光的父母們 ——
他們或許也能打從心底的理解、並支持自己的孩子。
所以,讓我們都包容一點,不要把他們擠在角落, 而是大傢一起分享陽光。
要知道,生而為人,然後才是男人和女人。
我們都是普通人,誰也不高貴,誰也不卑賤
就算做不到感同身受,也不要惡語相向。
總之,希望歷史的車輪能夠勇往直前,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人們不再以肉體來定義靈魂。
而這一天的到來,則需要我們所有人都共同努力。
他們勇敢發聲,不是為瞭改變世界,而是為瞭不被世界所改變。
想要瞭解跨性別者,戳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