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奇大大一出手,又是一部 9 分神劇

10-25

現如今," 連環殺手 " 啊 " 變態殺手 " 等詞匯已經不新鮮瞭,這些人為影視創作提供瞭源源不斷的素材和靈感,人們總是忍不住好奇,他們腦袋裡究竟在想什麼?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當代許多犯罪劇,都與前 FBI 探員的著作《心理神探:美國聯邦調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MindHunter: Inside the FBI's Elite Serial Crime Unit)有關,比如《犯罪心理》…… 現在,一部追本溯源的美劇出現瞭。

《心靈獵人》(Mindhunter)由 Netflix 出品,導演是四年前用《紙牌屋》助網飛一飛沖天的大衛 · 芬奇,他本人執導瞭開頭兩集和結尾兩集,最大限度保證瞭該劇的基調和氣質。

男主 " 小喬 " 喬納森 · 格羅夫曾出演過數部音樂劇和美劇,人長得帥還有些小氣質,女主安娜 · 托芙更是作者當年大愛的的美劇《危機邊緣》(Fringe)裡的奧利維亞 ~

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拍完《危機邊緣》後回澳大利亞發展多年的安娜,回歸新作又是一部三人組模式的、主打科學研究和偵破的美劇。

但這回安娜扮演的可不是啥年輕貌美又實力超群的探員,而是學富五車搞研究的女博士溫蒂 · 卡爾。

(風格不同,可都是美美噠 ~)

——我們印象中的 FBI 探員是什麼樣子的?身手矯健、智勇雙全的聯邦特工,鬥得過兇惡罪犯,打得敗恐怖分子,還動不動蒙冤逃亡再自證清白 …… 總之,在 FBI 探員做主角的影視作品裡,他們就是美式英雄的化身。

(原諒某亂入 …)

可在《心靈獵人》裡,完全沒這回事兒 ……FBI 就是份再普通不過的工作,隻是多接觸些變態罷瞭 ……

該劇完全以文戲為主,不管普通戲還是高潮戲,都是大段大段的對話,所以不太適合那些想看火爆場面和感官刺激的朋友。

有個細節很有意思:劇中主要角色從頭到尾沒開過一槍,而在 FBI 的匡蒂科基地裡卻總傳來陣陣背景槍聲——而這也反映出主角霍頓等人的處境:不被理解的孤獨者。

實際上,該劇的片頭就已表明這種風范:幾乎所有畫面都是擺弄錄音機的過程,隻有極少數受害者照片閃過那驚鴻一瞥。

所以,看這部劇最大的感受就是:內容寫實、細節紮實、風格樸實,所以覺得踏實。

經歷瞭總統被刺、越戰、國民警衛隊殺死大學生、水門事件等諸多顛覆性歷史的 70 年代美國,殺人早已不是為財或為情那麼簡單瞭," 極端暴力犯罪,動機隱晦不明。"

渴望瞭解 " 殺手心理 " 的霍頓,走上瞭一條艱辛重重的道路。

【註:再往下就有很多劇透瞭,如果還沒看但打算看的話,建議看完再讀。】

霍頓加入 FBI" 行為科學部 " 小組後,開始對話研究獄中的知名殺手,第一位探訪對象是連環殺手艾德 · 肯珀—— 15 歲時殺死祖父母,在精神病院待到被認為正常出院後,又殺瞭自己母親,並殺死多名女性,最後因為警察找不到他而自己又想說出故事,於是幹脆自首的 " 怪物 "。

第一次見艾德時,霍頓非常拘謹,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麼交談,反倒是艾德手把手教他打開瞭局面," 別緊張,就聊天嘛 "……

艾德講述瞭自己的故事,同時猜測在北美像他這樣的 " 序列殺手 " 有不下 35 人 …… 新穎又豐富的內容,成功勾起瞭霍頓的興趣。

等霍頓第二次見艾德時,他變得自然多瞭。

第三次,霍頓把一直不情願來的同事比爾也帶來瞭,由於艾德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開始進一步信任並信服這個看上去沒那麼恐怖的殺人犯。

" 幹貨滿滿 " 的記錄,使比爾對霍頓的行為改觀,並從主管夏普爾那裡爭取到繼續研究下去的機會。

之後,他們來到弗吉尼亞州的裡士滿,探訪瞭蒙特 · 裡瑟爾——他先後奸殺瞭 5 名女性,受害人有的被毆打後溺死,有的被刺身亡,和艾德一樣,他也把 " 責任 " 歸咎於原生傢庭 ……

還有收集瞭無數雙女鞋,人稱 " 紀念品之王 " 的傑羅姆 · 佈魯多斯(傑瑞)——他從孩童時期就開始偷內衣偷女鞋,最終犯下瞭綁架殺人的重罪。

霍頓為瞭 " 討好親近 ",買瞭一雙高跟鞋給他,興奮的傑瑞沒說完幾句,就拿著鞋管自己擼瞭起來 ……

霍頓還見到瞭讀大學時瘋狂迷戀的 " 衛校殺手 " 理查德 · 史派克——他一晚上殺瞭 8 名女生,並強奸瞭其中一人。

這個狀似瘋癲、臟話連篇的男人,壓根就不想和兩名 FBI 探員講話,連正常交流都不配合,前一分鐘還在細心呵護撿來的小鳥,被霍頓的言語逼急後,下一秒鐘就把鳥兒丟進風扇碎屍 ……

如果你以為這是部帶有紀錄片性質的解密劇,講些犯罪心理學啥的,那就大錯特錯瞭。

隨著研究的深入,霍頓滿腦子都是變態連環殺手心理相關的想法,當 " 情欲大發 " 的女友黛比想和他來一次別開生面的 " 情趣 PLAY" 時,霍頓都會不由自主地因為高跟鞋而出戲 ……

不但啪啪啪不專心,就連平時看人待物的眼光也發生瞭根本性變化——霍頓和比爾在各地調研巡講時,還經常幫助地方警察解決疑難案件,並恰當地運用瞭從罪犯身上學到的心理知識,這更使得霍頓的自信心急劇膨脹。

" 想瞭解變態,自己也要有變態的心理 …" 他變得口不擇言,目空一切。

然而,霍頓並沒意識到自己喪失客觀、極端偏執、狂妄自大、控制欲強的現狀。

終於在職業責任辦公室來審問探員 " 言行不端 " 問題時,他不再掩飾自己的狂傲不羈,他認為自己的理論研究和破案功勛足以標榜史冊,他掌握瞭真理,而其他不認同自己的人才是需要思想改造的人—— " 我唯一犯過的錯誤是懷疑自己。"

假如故事到此為止,那看似就是個 " 變革者 " 挑戰舊世界的故事,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會理解他的變化和認知,甚至還有不少人會支持他的做法 …… 但他最後去見瞭艾德,整 10 集的故事在最後時刻來瞭一場 " 巨大的反轉 "。

得知霍頓在外宣揚兩人之間的關系,艾德便不斷來信希望見面,最終用指定患者代理人並自殺的方式,引起瞭霍頓的註意。

心煩意亂的霍頓跑去加州找他,被艾德一連串 " 我們是朋友嗎?"" 你欠我一個解釋 "" 但你想當專傢 " 說得啞口無言 ……

突然,巨型的艾德暴起站在瞭霍頓的對面,平靜地說:…… 重癥監護室沒有報警系統,我現在就能殺死你,還能做些有趣的事 …… 我邀請瞭你很多次,也沒想到你今天會來 …… 你為什麼要來,霍頓?

早已毛骨悚然的霍頓止不住哆嗦,顫顫巍巍地回瞭一句:" 我不知道。"

在這裡,先插一段之前的細節:接受 FBI 全職工作後,溫蒂全身心投入瞭行為科學部的研究,休息之餘,她喂起瞭洗衣房之外的野貓,這種感覺很好,會讓她有種一切盡在掌握且 " 高人一等 " 的愉悅。

時間一久,當某天溫蒂滿心以為貓咪依然像平常那樣吃掉自己留的食物時,裡面卻爬滿瞭蟲蟻,嚇得她丟掉瞭罐頭 ……

她忽然明白:貓(尤其野貓)是養不熟的,你在享受引誘、喂食它的過程中,它同樣是在利用你,等它不再需要時,立刻便會棄你而去。

再回到霍頓和艾德之間,他就像喂食的溫蒂,而艾德是那隻未曾真正露面過的野貓——霍頓以為自己獲取瞭對方的信任,讓他 " 上鉤 " 瞭,他在得到想要的信息後,還自鳴得意享受著主導 " 遊戲規則 " 的心理優勢,結果艾德的言行完全顛覆瞭自己的認知,他才是被控制的一方(和艾德產生共性另說),這種巨大刺激要比溫蒂發現野貓不和自己玩瞭的沖擊力強上千百倍。

艾德微笑著說 " 那就是真相 ",然後擁抱瞭霍頓 …… 終於開始從震驚和恐懼中回過神來的霍頓,立刻掙脫逃到瞭室外。

這一幕,大衛 · 芬奇指引艾德打破瞭他與霍頓之間的 " 墻 ",也打碎瞭劇中人和觀眾之間的墻:我們看此類影視作品時,多少帶著一些 " 上帝視角 " 和置身事外的感覺,尤其在缺乏懸疑、謎題元素的情況下,更是會放松警惕,抱著一種與劇中人保持距離的審視感觀看——像不像霍頓之前的心態?所以,艾德也打破瞭這份閑適的 " 安全感 ",觀眾本以為站在單向透視玻璃的外面看裡面,結果這是一面普通透明玻璃 …… 甚至於,自己才是站在裡面的人。

入戲的觀眾會和霍頓一樣恐慌、後怕,因為變態殺手同樣擁抱瞭你,而你卻不知所以 ……

另外,幾乎每集開始都會有一小段小胡子眼鏡男的片段,通過前後多場戲的描繪,一個古板、小心、謹慎、敏感、陰鬱的中年男子形象漸漸成型。

他是丹尼斯 · 雷德(Dennis Lynn Rader),著名的美國連環殺手,有 "BTK" 殺手之稱,即 " 綁、虐、殺 "(Bind, Torture and Kill)……

具體情況,在這裡還是留點懸念吧。

結尾時,雷德慢慢燒掉瞭受害者素描圖,關於他的故事,恐怕要到下一季才能見分曉瞭 …… 畢竟 Netflix 一開始就已續訂瞭第二季。

可以說,《心靈獵人》有資格競逐 " 今年最佳美劇 ",它或許不是你的菜 ……

可你真的會無動於衷嗎?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