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國產好片,我願意為它打 call

09-09

你們還記得上個月刷爆朋友圈的一部電影嗎?

「岡仁波齊」,講述一群朝聖者的故事,看完片後卻讓人覺得,整個人的心靈都受到瞭凈化。

而最近,我們采訪到瞭「岡仁波齊」的導演——張楊。

真正喜歡生活的人,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實質上都是物質要求非常少的人,他們可能住的房子都很破,但是他們把生活過的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而且從某種意義上其實他們都有他們精神上的追求,這對我來說就是理想的生活。

—— 張楊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都市人都帶著面具,不敢面對真正的自我。很多人活著沒有目標和信仰,隻是茍且偷生,為瞭活著而活。

還有很多人的信仰就是 KPI 和金錢,物質成瞭生活的主宰,除瞭錢、名牌、房子、車之外就沒有其他追求,也不知道生活的其他樂趣。

而在這個時代,還有一群人,他們生活在海拔 4000 米的青藏高原上,住在破爛的房子裡,沒離開過他們居住的地方,甚至沒讀過書不認識字,可他們從不覺得自己的生活困苦,因為他們信仰堅定,心中隻有一個目標,就是去拉薩、去岡仁波齊朝聖。

前段時間引起很高話題度的電影《岡仁波齊》就講述瞭一個關於藏族人去朝聖的故事。

導演張楊用紀錄片的方式,和一群素人演員,講述瞭一隻 11 人組成的朝聖團隊去岡仁波齊轉山朝聖的真實故事。

在朝聖的路上,他們遇到瞭孕婦生產、錢不夠用、拖拉機拋錨、有人砸傷腿、老人離世等等各種各樣的狀況和困難。

可不論春夏秋冬,不論酷暑嚴寒,不論是平地還是水窪,他們都沒有任何動搖,隻是平靜的接受,然後繼續磕著長頭前行。

他們不知道路上會發生什麼,可面對未知,他們從不畏懼,面對困境也從不逃避,所有的好與壞都隻是平靜地接受,不動搖、不放棄,堅定地走在路上。對他們而言,理想的人生就是去朝聖。

而導演張楊自己眼中的理想人生,跟這些藏族人的生活很像。

並不追求物質和金錢有多富足,甚至可能住很破的房子,但是這無法阻礙他們依舊把生活過得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這種精神上富足的生活就是導演張楊眼裡理想的人生。

因為人的記憶有限,而且很多事情會被遺忘,所以張楊喜歡用影像記錄他看見的東西,他也喜歡用筆記的形式寫下自己的所見所想。

因此在導演瞭電影《岡仁波齊》之後,他將他的朝聖之路寫成瞭書——《通往岡仁波齊的路》,用另一種方式展現這條虔誠的信仰之路。

張楊在書中回顧瞭自己二十年的從影歷程,以及備受矚目的電影《岡仁波齊》和《皮繩上的魂》的創作故事。

我們不可能都像這些虔誠的藏人一樣磕長頭去朝聖,可信仰從來就不是隻有一個。最困難的,是摘下面具,接受那個看起來很平凡的自己,勇敢得面對生活,在自己信仰的路上走下去。

就像導演張楊在拍攝時說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神山聖湖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接受平凡的自我,但還不放棄理想和信仰,熱愛生活。我們都在路上。

人生本就是一條路,我們一直在路上,無法逃離,無法回避。

隻有心中無所畏懼,才能有堅持走下去的勇氣;隻有擁有勇氣,才能直面真正的自我;也隻有直面自我,才能有自己的信仰。

WIth no fear in my heart,

God comes in my mind.

—— 《No Fear In My Heart》· 樸樹

堅持自己的信仰之路,堅定地往前走,人生的每一天,都是最理想的生活。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