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小鮮肉”,現在再也沒有瞭

09-07

陳百強如果還在,樂壇和文藝片都有救瞭

原本以為是 " 炒冷飯 "。新近修復完成的港片《失業生》就要上映瞭。

我猜想這部影片在 1980 年香港首次亮相時,場面差不多像是粉絲迎來瞭《致青春》,滿滿的是成年人對遙遠的青春年華產生想象,失真、走樣,少年一定不知愁滋味,愛情一定比天還大。

所以我也就懷著無所謂的心情去看,一個半小時下來,卻留下我靜靜地在畫面淡出後黯然神傷。

已知的是,影片中還年輕閃亮的三位主角,均已離世。

未知的卻是,銀幕上,陳百強恍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的 Honey,形象優雅、俊朗,帶著詩人氣質。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Honey,與陳百強相似度較高

片尾響起瞭《有瞭你》,這是已故香港流行樂天才陳百強在片中兩次唱起的原創歌曲。這個香港當之無愧的第一代偶像歌手在紅瞭二十多年後溘然長逝。既非嗑藥酗酒,也非縱情聲色,舊傷未愈、帶傷演出、意外昏迷,他走瞭,時年 35 歲。

歌中唱到:

心中想與你變作鳥與魚

置身海闊天空裡

並著翅在飛 輕松自如

同吸清新空氣

遊來又遊去 湖面多美

拋開人生的顧慮

這首歌緊緊地抓住瞭我的心。

它像是戀人絮語、良辰美景,又像是一種詩歌般哀婉的夢境。加上我難以分辨,陳百強銀幕形象中那種憂傷是表演還是本色,——也許來自他現在已成為已知的隕落 …… 旋律和歌詞在我心裡現已空蕩蕩的青春記憶中回響。我什麼都沒想起,沒有情感湧流、往事浮現,但卻無比難過。

曾經和如今,孤獨的年輕人們都是一尾遊魚,隻是我們從不處在海闊天空裡。

《失業生》演員,左起:張國榮、徐傑、陳百強

在《失業生》中,陳百強所扮演的 " 阿寶 " 喜愛音樂,卻不得深造音樂,喜愛養金魚,卻常常飼養失敗。影片中,阿寶的處境就像是養在水缸中的金魚。

導演在影像上,波瀾不驚地設計瞭這樣的修辭,對於觀眾來說,也許稍縱即逝。

陳百強氣質高貴,他飾演的 " 阿寶 " 是生長於富商之傢的大少爺,內心純凈、性情執著卻少言寡語,溫柔孱弱。在終於鼓起勇氣,對父親談起出國追求音樂夢想這一段落中,起先,是父親聽見瞭屋外傳來美妙的大提琴樂曲,透過窗子看出去,——阿寶獨自坐在外演奏。父親俯身向前,凝視窗外沉醉在音樂中的阿寶,鼓掌並走進小院與之交談、勸說,對 " 阿寶 " 的志向表示失望。

緊接著,從 " 阿寶 " 視角看,母親與弟弟出現在屋內,二人在窗前停留並看見窗外的尋找父親與 " 阿寶 "。父親被弟弟喚走,母親凝望並敲打玻璃窗喚 " 阿寶 ",他搖頭拒絕繼續獨坐在院中。父親與弟弟在室內談及學業,弟弟的意願符合父親希望,父親正在承諾給弟弟買各種禮物," 阿寶 " 經過二人背後的窗戶,停留,並搖頭再次拒絕母親的召喚。

屋外的小院明明是更開放的空間,在這一段中卻給瞭人一種封閉、被拒絕的感受。尤其是通過連接室內外的那扇玻璃窗,阿寶所處的環境以及他的愛好、天賦、心願、與父親推心置腹的交談,都被放在瞭這個更開闊也更 " 封閉 " 的 " 魚缸 " 之中。

與金魚一樣,阿寶認為自由自在的生活,也許像身在魚缸中一般寸步難行。

看到這一段時,我不再把《失業生》當作一部簡單淡俗的青春片。並且也不再認為,它不過是另一部為消費張國榮在華語世界留下的名氣而重映的影片。這部影片的絕對主角,是當年已以 " 音樂天才 " 之名冠絕香江的陳百強。而影片也有這香港新浪潮電影的風骨。

那時候的陳百強,正值高峰期,又或者他的音樂生涯從來未見低谷。非但是歌曲創作、演唱,陳百強在舞蹈、時尚、表演上,均引領新潮,體貌俊朗、才華橫溢,是香港流行樂壇第一位稱得上是 " 偶像 " 的巨星。在《失業生》裡,尚未成名的張國榮隻能算是陳百強的配角。

同時,香港電影當時正處於受 " 新浪潮 " 影響與號召之時。從主題與技法而言,《失業生》對當時的風潮亦有回應。影片關註香港青年一代以及所處環境變遷,更多篇幅註重表現人物內在感受。前文所舉一例是這部電影在視聽設計上令人眼前一亮之處。而後至少又有兩處頗具新浪潮電影神韻。

" 阿寶 " 在地鐵第三次邂逅 " 白雪公主 "(由臺灣女星 " 女俠 " 徐楓之妹徐傑扮演),兩人四目相對沉浸在這 " 幾分鐘的約會 " 中,攝像機與人物緩緩旋轉兩周後跳接兩人戀愛過程中一幕幕相處情景,再度跳接 " 阿寶 " 歡快回到傢中手舞足蹈。

在鏡頭的旋轉中,二人相視良久,阿寶接下女孩遞來的糖果

同樣地," 阿寶 " 不情願地隨父母參加聚會,獨自在水中央浮臺上演奏小提琴(此處亦有將角色孤立,以水這一元素區分開人物與人群的做法)。在發現無人欣賞後,他憤而離開水池回到人群意欲揚長而去。

母親一回頭," 阿寶 " 正快速逃離水池,消失在畫面中。下一幕," 阿寶 " 出現在畫面遠景中央停留,前景為父母和弟弟,他離開畫面。

接下一幕," 阿寶 " 移動至樹下停留,依然是畫面中央,父母和弟弟奔向他," 阿寶 " 一把打翻母親端來的食物後離開畫面。接著," 阿寶 " 來到畫面近景中央,父母和弟弟跟至他身後。

再接下一幕," 阿寶 " 轉過身,面對人群,背對水池,又是一尾被排斥在外、卻逃不掉的魚。隨後," 阿寶 " 與傢人的距離拉開,正反打讓他們不再同框,雙方對立、" 阿寶 " 宣佈脫離傢庭。

以上兩個段落中一系列鏡語變化以及剪輯方式,可以說十分新浪潮。

采取以上方法,多多少少讓人發覺人物性情的古怪、孤僻與符合年紀的超強自尊心。並且,陳百強身上也有那種執於夢想、不切實際、追逐自由的 " 孩子 " 詩人氣質,同時也帶有一種嶄新的時尚氣息。

而《失業生》中 " 榮少 " 扮演者張國榮帥氣非凡,氣質方面雖不穩定,但他神采張揚的姿態以及表演張力,是陳百強所不具備的。

出現在銀幕上時,陳百強帶有一種青澀感,整體形象並不算突出,但經過一些特殊、復雜的鏡語修辭," 阿寶 " 這個人物在陳百強的支撐下更加抓人,更具電影感。

我不禁想象,假如可以有一些 " 慢電影 ",一些精於設計、造型的文藝片,讓當初還是 22 歲小鮮肉的陳百強多嘗試幾次大銀幕,他會不會成為一位文藝片影帝。他那張可溫柔、可憨厚、可冷酷、可執狂的臉,像孩子又像詩人的形象,值得更多聚光。

但已沒有這樣的假如。

以 " 假如 " 寄往日,空悲切。

1985 年,生涯頂峰的陳百強空降正在崛起的張國榮開的演唱會,在張國榮再三請求下二人合唱《喝采》,成為許多老歌迷銘記的溫馨一瞬。同名電影已於 1980 年上映,是 " 三劍俠 " 張國榮、陳百強、鐘保羅首度同框合演的作品,張國榮比陳百強大兩歲,比鐘保羅大三歲。第二年,他們再次合演瞭《失業生》。1989 年,鐘保羅去世。1993 年,陳百強離世。2003 年,張國榮離世。2017 年,《失業生》修復版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登上內地大銀幕。

在這三位 80 年代香港偶像崛起之後,臺灣樂壇也出現瞭一支偶像男歌手三人組合,在相貌、氣質上有一些神似,也許供人遙想《喝采》《失業生》以及張、陳、鐘三員 " 小鮮肉 " 當年的火爆程度。

左圖為小虎隊;右圖為陳百強、張國榮、鐘保羅

所幸電影留下瞭他們的音容笑貌,留下瞭經久不衰的歌聲,也留下瞭同時代香港電影的浪潮。最好的青春與香港電影那時的 " 青春期 " 重疊,一起成為 80 年代的註解,那一個在文化開放程度上,內地與香港最為一致的時代。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