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部神作 " 毫無疑問是諾蘭的新作《敦刻爾克》(Dunkirk)!
《敦刻爾克》是諾蘭睽違三年推出的大作,13 號在倫敦舉行盛大首映後,怒收一波好評,21 日登頂北美票房,小編寫稿時影片的 IMDB 評分在 9.7 和 9.8 浮動: )
這麼炸裂的口碑加上諾蘭選手穩定的發揮,《敦刻爾克》當仁不讓是暑期檔最受期待的片子,然而——中國的觀眾要想看到它得等到 9 月 1 號,是不是好氣,是不是想馬上結束暑假!
氣歸氣,咱們也隻能掰著指頭數著日子等,不過就像信徒朝拜前要沐浴一番,在進影院欣賞大作前,小編先帶領大傢熱熱身、瞭解瞭解《敦刻爾克》為啥如此備受矚目。
顧名思義,《敦刻爾克》再現的是二戰期間著名的 " 敦刻爾克大撤退 " 事件,對以燒腦懸疑(《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席卷全球的諾蘭來說,這是他第一部歷史、現實題材的電影。
影片從海陸空三線交叉敘述那段傳奇歷史,海上撤退由馬克 · 裡朗斯(《間諜之橋》)飾演的平民船長領銜," 當代勞倫斯 · 奧利弗 " 肯尼思 · 佈拉納飾演海軍軍官,希裡安 · 墨菲(《盜夢空間》)飾演患有戰鬥疲勞癥的軍官;
海灘上的步兵團的戲份主要集中在新人菲恩 · 懷特海德和哈裡 · 斯泰爾斯身上,其中來自(曾經的?)小鮮肉男團 One Direction 的哈裡頗受人關註,媒體報道中的一半都會提一提這位初次觸電的當紅歌手,甚而他在片場時都會有貼身保鏢,因為瘋狂女粉絲時不時在片場出沒;
哈裡 · 斯泰爾斯和菲恩 · 懷特海德
空中戰場則聚焦在皇傢飛行員 " 湯老濕 " 湯姆 · 哈迪,其他參演的卡司還包括詹姆斯 · 達西、傑克 · 勞登等等,無一例外是英國演員。
英國演員向來在國際舞臺上有著不俗的口碑,如前不久宣佈息影的丹尼爾 · 戴 - 劉易斯,三度奧斯卡影帝,近些年摘得小金人的科林 · 費斯(《國王的演講》),埃迪 · 雷德梅尼(《萬物理論》)都是英國人,除瞭他們,還有一大批活躍在好萊塢一線的 "Born in British" 的俊男靚女。
15 年,英國《衛報》曾發表過一篇《英國和愛爾蘭演員如何進擊好萊塢》,裡面談到 " 現在英國演員受歡迎之熱烈,已經不是美國娛樂產業可以一笑而過的談資瞭。"
那一年,飾演美國商界奇才喬佈斯的英國演員邁克爾 · 法斯賓德獲得瞭奧斯卡影帝提名,與之演對手戲的凱特 · 溫斯萊特同樣收獲提名,而這位英國女演員早已憑借《罪孽天使》、《泰坦尼克號》、《生死朗讀》等佳作在好萊塢名利雙收。
在分析英國演員的集體成功時,《衛報》拋棄國籍不同的表象,將落腳點放在演員培育的根基上,強調規范且持久的戲劇訓練是打開演藝之門的鑰匙。
誠然,整體來說,英國演員的戲劇表演經驗是其他國傢演員望塵莫及的,近年來在好萊塢風生水起的本尼迪克特 · 康伯巴奇和湯姆 · 希德勒斯頓都有豐富的劇場經驗,前者憑借舞臺劇《弗蘭肯斯坦的靈與肉》在 11 年獲得奧利弗獎最佳男演員獎,後者早在 08 年就憑借莎翁喜劇《辛白林》獲得奧利佛獎最佳新人獎。
除瞭亮眼的演員班底,視覺特效更是諾蘭電影不得不看的一大環節。
尤其是諾蘭在之前的采訪中特別提到:
" 我花瞭很多時間研究無聲電影中的群戲表演,包括臨時演員的走位,空間的呈現,攝影機的畫面捕捉,以及拍攝視角的運用。"
《敦刻爾克》的對白極少,諾蘭力圖用動作和場面調度來推動故事的發展,也就使得影片的攝影處於極為重要的位置。
《敦刻爾克》此番采用 IMAX 膠片和 65 毫米大畫幅膠片拍攝,將在全球 125 傢院線采用 IMAX 70 毫米膠片放映格式,什麼概念呢?
下面的這張圖就能極好地展現 IMAX 70 毫米與其他放映格式的區別——
相較之下,IMAX 70 毫米膠片版本的畫面細節顯然更加豐富也更加清晰。
那麼問題來瞭,中國似乎沒有幾傢能夠放映 IMAX 70 毫米膠片的影院: )
《敦刻爾克》由霍伊特 · 范 · 霍特瑪掌鏡,《星際穿越》是他和諾蘭的第一次合作。諾蘭習慣於實景拍攝的偏好就給他提出不小的挑戰,為瞭拍攝空戰,諾蘭就租用瞭真的噴火式戰鬥機,而在海戰拍攝中也調用瞭真的驅逐艦。
這意味著霍伊特得拎著 / 背著幾十公斤重的攝影機 " 上天下海入地 ",諾蘭也調侃," 這一路拍攝下來,劇組給他報銷的按摩費都不少瞭。"
影片另一個不大不小的噱頭就是 PG-13(13 歲以下兒童需父母陪同觀看)的分級。
要知道,諸如《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單》等戰爭題材的大片都是 R 限制級(17 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畢竟戰爭情節裡難免會有爆頭或血漿四濺的鏡頭。相較之下,"PG-13" 的《敦刻爾克》顯得格外 " 小清新 "。
《拯救大兵瑞恩》裡鮮血染紅海水的一幕
諾蘭對此的解釋是:" 我所有商業片的分級基本上都是 PG-13,這也是我比較能接受的分級。在我眼中,《敦刻爾克》不是一部典型的戰爭片,它講述的是一個求生的故事,是一部懸疑片。
這個特殊的歷史故事本身就極具張力,所以不需要佐以血腥畫面來抓住觀眾的註意力,況且以往有很多電影在表現戰爭的血腥和慘烈上已經做得非常好瞭。
這部片子嘗試以不同的方式來呈現戰爭中的緊張氛圍,我想讓不同的觀眾群都能在觀看中獲得個人體驗的共鳴。"
一直以來,都有聲音指摘諾蘭的電影缺乏對人性的刻畫或者說人際關系趨於單薄,而《敦刻爾克》在諾蘭看來是他 " 最為人性化的作品 ",因為整部電影的核心是 " 求生的欲望 "。
為此,影片的敘述語態采用的是現在時,從而讓觀眾在當下浸入銀幕、感同身受," 你不必關心這個人曾經是誰,又或他以後會是怎樣。"
二戰題材的電影從來不缺,但以 " 敦刻爾克大撤退 " 為焦點的屈指可數。
第一部反映敦刻爾克事件的電影拍攝於 1958 年,電影名稱也是《敦刻爾克》(Dunkirk),約翰 · 米爾斯(《雷恩的女兒》)主演。影片采用瞭兩條並行的故事線:
約翰 · 米爾斯飾演的英國下士在長官陣亡後擔負起帶領戰友撤退的重任,另一方面,伯納德 · 李飾演的記者則號召平民營救被困的英法聯軍,有些人願意,有些人不願意 ……
影片上映後反響還不錯,位列英國當年電影票房榜的次席,不過現代觀眾似乎就知者寥寥瞭,IMDB 的打分人數僅有 1485,還不如未上映的諾蘭新作,國內的豆瓣直接評分人數不夠。
更近的是 2004 年 BBC 出品的三集紀實片《敦刻爾克大撤退》(英文片名其實也是 Dunkirk),劇集采用偽紀錄片式的手法,請專業演員(包括還未成名的 " 卷福 " 本尼迪克特 · 康伯巴奇)詮釋真人真事,配以檔案影片、地圖與評述。
《敦刻爾克大撤退》在英國國內的口碑褒貶不一,但銷量最大的 " 高級 " 日報之一《每日電訊報》大贊其對歷史復述的中立客觀和精確細致,它還收獲瞭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休 · 威爾頓專業紀實節目獎。
對於很多影迷朋友來說,開始在影像上瞭解敦刻爾克恐怕不是從以上兩部正兒八經的 " 敦刻爾克電影 ",而是 2007 年的愛情電影《贖罪》——準確的說,是《贖罪》中長達 4 分 52 秒、足以載入影史的運動長鏡頭,該鏡頭共出現瞭 2000 餘名群眾演員,攝影機的移位不僅是水平的、還包括 360 度的運動,場面設計和調度十分復雜,也將敦刻爾克沙灘上的頹滯景象展露無遺。
到瞭 17 年這部《敦刻爾克》,諾蘭說自己萌發拍攝這樣一部電影的念頭已久,這中間還有個 " 邪乎 " 的淵源。
諾蘭在《每日電訊報》上發表瞭一份自白,他回憶說,約 20 年前,他的處女作《追隨》正在制作周期之中,他和制作人艾瑪 · 托馬斯(如今已是諾蘭妻子)以及另一位朋友同乘一艘小船出遊,他們的計劃是橫跨英吉利海峽,最終抵達敦刻爾克,而他們的出行時間恰好和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的日期相差無幾。
航行途中,海浪兇猛,狂風肆虐,他們用瞭 19 個小時才完成這趟航行,這次顛簸也讓他對發生在敦刻爾克的歷史多瞭一份敬意,那個時候起,諾蘭心中就埋下瞭種子。
其實如同 " 諾曼底 "," 敦刻爾克 " 也在歷史不斷的改寫中晉身為神話般的 " 意義 " ——團結、希望、抗爭、永不放棄 …… 身處宏大戰爭中的渺小個體則往往隱沒在歷史迷霧裡。
諾蘭坦承,"《敦刻爾克》想要呈現給大眾的,不是個人英雄(individual heroics),而是集體英雄主義(communal heroism),是在撤退行動中至關重要的集體意識。"
" 同時,《敦刻爾克》的主題也是全球性的——對生存的基本渴求,以及返鄉的迫切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