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丨第十放映室(ID:dsfysweixin)
才過去不久的國慶假期裡,一匹黑馬悄無聲息地出現,這就是王晶的《追龍》。
評分從7.4分升到7.5分,票房也突破瞭四億大關,
九龍寨裡巷子依舊逼仄,老面孔一個接一個出現,劉德華在茶餐廳把幹澀的菠蘿油塞進嘴裡。
仿佛那個動蕩的六七十時代仍舊沒有離開,每個人都還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拼出個天地。
但走出電影院後,小編仍舊有些失望。
盡管這一次王晶認真嚴肅,關智耀的攝影非常加分,但《追龍》仍少瞭上個世紀梟雄時代的港味。
無獨有偶,香港黑幫題材電視劇《反黑》在九月末開播,一眾香港老演員客串出場,情懷滿分。
▲"山雞"陳小春在這部劇裡飾演反黑組的鳳凰
▲曾經的大B哥
也有網友評價這部劇:
"沒有八十年代的質感,徒留情懷力不從心"。
上個世紀,就在香港這樣一塊彈丸之地之上,誕生瞭全球數一數二規模的電影王國。
香港電影的豐富度與創新性,都令其他地區望塵莫及,動作片、無厘頭喜劇片、警匪片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1974年許氏兄弟公司的喜劇電影《鬼馬雙星》,創造當年的票房神話。
▲香港新浪潮的代表電影《投奔怒海》,許鞍華的早期作品,十分生猛鮮活。
▲雙周一成,曾稱霸香港影壇多年。
同時,香港電影年產量驚人。在1965年,香港生產瞭235部電影,這比法德兩國的總和還要多,堪稱全球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跡。
然而,從巔峰時期跌墮至今的香港電影,似乎生機不再,港味盡散。
今日,小編就來和你談一談"港片沒有瞭港味"這個問題。
港味是什麼?
首先,我們需要細細品一下"港味"這個詞。
港味,是上個世紀的經典港片(此處指大眾商業片)留在我們腦海裡的整體印象。
這些港片曾讓我們拍手叫好,也讓我們捧腹大笑,抑或是哽咽流淚。
連同這些有溫度的記憶,港味留在瞭我們的心裡。
但感覺總是難以言喻,無法表述。所以這一次,或許需要從具體淺顯的表相出發,才能慢慢看清港味的真實模樣。
港味之物:
港片中的港味,具體到實物,是擁擠無序的一街一巷。
面積僅一千多平方公裡的香港,每一條街巷的模樣,都被菲林留下瞭永恒的印記。
▲《A計劃》《花樣年華》《文雀》裡的石板街
▲《重慶森林》裡的中環半山扶梯
▲在黑幫電影裡經常出現的九龍城寨,曾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是無法無天小世界的象征。
港味,體現在稀松平常的一蔬一飯。
▲《食神》裡的撒尿牛丸
▲《新不瞭情》裡的缽仔糕
▲香港電影的黃金配角——菠蘿油與奶茶
港味,源自交頭接耳的一言一語。
看香港電影,還是選粵語版為好,原汁原味,不會因後期配音損失過多細節。
而且,粵語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相比普通話,顯得更為抑揚頓挫,情感充沛,在傳情達意方面要更為細膩妥帖。
▲《旺角卡門》裡鏗鏘有力的臟話
▲在粵語裡,靚坤的這句臺詞十分押韻,極有氣勢。粵語有俗語"見鑊打鑊",字面意思是見一次打一次。
▲"黎耀輝,不如我哋由頭來過。"深情又令人惋惜。
港味題材:
老一代香港人身無分文,白手起傢,歷盡千辛萬苦,創造瞭輝煌成就,靠的是刻苦耐勞、勤奮拼搏、樂觀積極的香港精神。
刻畫香港精神,關註小人物的生活。周星馳最喜歡拍這樣港味十足的題材。
《喜劇之王》中的尹天仇,雖然窮困潦倒,卻擁有一個演員必備的自我修養。
雖然身處亂境,卻知世故而不世故,勤奮努力,樂觀天真。
這或許就是香港精神的最好體現。
同時,頗具香港特色的黑社會,也是港導們最經常拍的題材。
香港號稱黑社會世界之都。這些黑社會多源自反清復明的秘密組織,地下勢力十分強大。
據說在19世紀末,三合會(歷史上著名的反清秘密組織)成員就占香港華人成年男性的三分之一。
之後,才一步步發展到如今我們熟知的犯罪集團。
▲圖轉自知乎@烤腰子
黑社會文化,早已成為香港文化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香港黑社會插手香港電影產業,通過捧明星、拍電影的方式來洗黑錢,這也是大傢心照不宣的事情(所以美化黑社會的香港電影不在少數)。
有反抗必然有治理,香港號稱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香港警察正義凜然的形象十分深入人心。
在香港,即使夜間很遲出門跑步,都能看到巡邏警察,這一點讓人十分安心。
所以在香港電影裡,警與黑,是兩個繞不過的題材。
▲李修賢經典警匪片《霹靂先鋒》
▲是黑是白,是左是右,港人身份的迷失也促成瞭臥底片的興起。
港味內容:
港片向來以商業利益為第一要旨,很少在含蓄、深度方面下工夫。所以香港導演們十分擅長下"表面功夫",總能拍出粗俗又過癮的一個個場景。
要麼是二話不說,直接開打。
要麼是粗口不斷,黃段子不停。
再或是血腥暴力,讓人看瞭心驚肉跳。
又或是無厘頭的插科打諢,讓人忍俊不禁。
不遺餘力地展現人類身上任何富有表現力的地方,步步逼近生理極限,以此突破每位觀眾的心理防線。
也因此,很多港片一度成為粗制濫造、屎尿屁的代名詞。
▲王晶的《O記三會合檔案》裡吳媽吃屎
港片裡的粗俗,猶如一個打翻的五味瓶,讓觀眾應接不暇,卻又躍躍欲試,準備接受一浪又一浪的感官刺激。
但作為港口城市的香港,文化一向包容開放,矛盾又復雜。
所以在港片裡,雖有無盡的低俗橋段,但心中仍存有高尚的兄弟情義、倔強的自尊心。
熱衷開黃腔,但又單純癡情。所以港片裡的愛情,總是顯得稚氣又浪漫。
▲十分唯美的《人魚傳說》
▲《大內密探零零發》裡令人感動又羨慕的夫妻情
港味影像:
港片中最可視化的、最直截瞭當的亮點,就是頗富特色的影像特征。
香港巔峰時期年產三百部,沒有政府補助,這些都導致很多港片在畫質、場景與服裝方面顯得十分粗糙,缺乏動魄驚心的大場面。
▲彭浩翔小成本處女作《買兇拍人》,創意十足。
為瞭能在市場之中殺出一條血路,香港導演們力圖在同質化嚴重的時代,把每一場戲拍到極致,以此驚艷全場。
所以,不同於好萊塢大片的狠砸錢玩特效,港片多靠小而巧的奇思妙想來吸引觀眾,這一點也增添瞭港片的幾分趣味。
▲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
在《香港電影的秘密》裡,大衛·波德維爾如是說:
"西方影迷認為港片‘超額’的東西,或多或少都因風格強烈所致,導演費盡心思把對話與配樂、音效與燈光、色彩及動作等調配在一起,務求做到賞心悅目,又或觸目驚心的地步。"
耍盡心機,玩盡風格,粗糙的港片找到瞭屬於自己的一條精致之道。
▲1999年的《槍火》,依靠風騷的走位為銀河映像省下一大把時間和金錢(250萬投資,18天拍完),為港片迷帶來一個不小的驚喜。
題材上的小人物與大精神、黑白對立,內容上的粗鄙與浪漫,影像上的粗糙與精致,是香港文化包容性與矛盾性的最好寫照。
說不清道不明的港味,也都源自這種深入人心的港式文化。
為什麼沒有瞭港味?
在上個世紀,香港一度是亞洲電影的文化中心,香港電影一時叱吒風雲。
但不得不承認,現在很多港片失去瞭港味,這是一個客觀事實。
為什麼從整體來看,港片裡的港味變淡瞭?
這還要從1997年開始說起,97年2月亞洲金融風暴席卷全球,香港經濟狀況一落千丈。
不僅僅是影視業,其他文化產業都遭受重創,港樂盛世、港影盛世、港劇盛世等等,都在九十年代畫下瞭句號。
▲自1997年起,香港港片票房冠軍的票房連續走低。
同時,盜版DVD的出現、好萊塢大片轟炸、東南亞市場流失,更是給本就脆弱的香港電影業帶來沉重一擊。
與此同時,大陸經濟發展神速,新興的電影業十分繁榮,給新人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大筆大筆資金往電影市場投,而票房也一路高漲。
舉個例子——2002年,現象級合拍片《英雄》上映,收獲內地票房2.5億元;而同年上映,被稱為救市之作的《無間道》在香港與內地合計票房僅6000多萬。
香港影人發現,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瞭。
所以在2003年,大陸與香港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即CEPA)之後,發展不利的港導們紛紛選擇北上尋找出路,香港電影業人才大量流失。
逐漸地,港片裡的內地元素增多,合拍片成為主流類型。
▲合拍片《北京遇上西雅圖》收獲5.2億票房
▲《七月與安生》票房1.67億元
電影裡,開始有不少演員操著一口粵普在內地生活,不倫不類。就算是在香港拍,也必然需要插入幾個內地演員。
▲《反黑》裡的女主角,說話都是半粵半普,非常出戲。
▲近幾年的王晶片被內地的整容風拉跑偏,曾經各具特色的晶女郎早已不見。
曾經,不少港導都是一流的城市攝影師,他們清楚香港哪裡的夜景最好看,哪裡可以抽煙吹水,哪裡的宵夜最好吃。
這些生活上的小細節,讓港片有滋有味,分外有煙火氣息。
在熟悉的香港,他們可以自在地呼吸。而來到瞭陌生的北京、上海,他們就隻是一個冷靜自持的觀察者,拍出的電影自然很難有溫度有情感。
▲參照"志明與春嬌"系列
另一方面,港產電影的同質化也造成瞭我們的審美疲勞,單純的感官刺激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大眾電影通過流水線,大量生產電影,翻拍、跟風、抄襲之風越來越烈。
▲賭神、賭聖、賭俠……
再比如當年的古惑仔系列,一年內就能出兩部。
兄弟情義的主題重復重復再重復,女神們一個一個接著出現,但看點已經不大。
▲自2以後,票房一部不如一部。
港導的北上,合拍片的增多,類型的重復無創意,使得港片裡的港味變得越來越淡。
現在很多所謂的港片,隻是亦步亦趨地賣情懷,妄圖能選個好檔期大撈一筆。
黃金時代的不少香港電影(那時糟糕的香港電影更多),之所以能在世界影史上留下一席之地,是因為細致地刻畫瞭香港精神,描述瞭港人的生存現狀。
如此,港人看瞭有共鳴,外地人看瞭有新鮮感。
▲《跛豪》描述瞭六七十年代大佬發傢致富過程,和香港歷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有歷史之感。
所以,值得慶幸的是,港片裡的港味雖然淡去,但依舊頑強地存在。
隻是時代不同,遊戲規則變瞭,我們變瞭,港味也變瞭。
《奪命金》裡何韻詩一遍又一遍重復的"清楚明白",和任賢齊想要買房時的左右不定,都映照出經濟危機以後,香港社會的集體窘迫。
而《歲月神偷》裡那種漸漸流逝的溫情,是一代港人對於童年的懷念與追憶。
《樹大招風》裡三位黑社會大佬進入內地,轉做正經行業卻被各種規則壓得透不過氣來。
整部電影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暗湧沉重,不僅道出瞭香港黑社會的現狀,也映射出97年以後港人的失意、迷茫與悲哀。
巔峰過後的衰敗在所難免,而有些導演還在孜孜不倦地描繪香港的精神面貌,道出現如今港人生活的快樂與艱辛。
他們在樂觀積極的港味裡,加入瞭絲絲苦味與咸味,豐富瞭港片的口感與層次。
所以,港片的整體港味淡瞭不是一件壞事。如此,還在專心拍"香港電影"的影人得以凸顯,而香港電影,還會努力地向前進步,變得更為精致與純粹。
港片迷昆汀·塔倫蒂諾曾說過:
"全球有三個地方的電影業有足夠的後續力,美國、印度、中國香港。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有獨立的明星體系,本土明星人氣高,影迷願意花錢看電影,看他們鐘愛的影星。"
希望港片能爆發出足夠的後續力,那或許,我們也能在港片裡品嘗到越來越豐富、越多越有層次感的港味。
「 關註劇角 」
搜索 劇角映畫 或 magilm_forever
關於電影,你總想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