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一篇文章很火,《北京有兩千萬人在假裝生活》。
在熱點催生下,也出現瞭不少 10 萬 + 的相關文章。
比如有人說,北京有兩千萬人在認真生活,不優秀的人在哪生活都是假裝。
有時候吧,當人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沉得太深,就會覺得自己生活的一畝三分地兒就是全世界。
楊絳老先生有句話,我總用來提醒自己,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當我們還在爭到底在北京漂泊的年輕人在假裝生活還是認真生活的時候,跳脫出來,就會覺得爭論本身的無意義。
特別是當魚叔看完這部網飛新出的四集紀錄片——
天命之女
Daughters of Destiny
該片豆瓣目前無評分。
但僅有的 9 個評價,幾乎全是滿分。
其實,近幾年一些類似的言論特別多。
讀書無用論,出身決定階層,階層固化論。。。
好像不過多久就會爆發出一條你看著熟悉又陌生的詞句,來告訴你:你無法改變自己的生活。
說中國階層固化的,可能忽略瞭其他國傢的狀況。
比如印度。
印度曾經實行瞭幾千年的嚴格的種姓制度。
根據這個制度,社會分為四個等級(階層),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等級之間高低貴賤有別,下一等級的人沒資格從事高一等級的職業,不同級別的不能通婚。
雖然,印度獨立後廢除瞭該制度,但幾千年來的制度仍舊紮根在人們的心裡,現實狀況並沒有好很多。
除四大種姓外,還有最底下的「第五種姓」賤民,被稱為 "Untouchables",即不可觸碰者。
他們被視為低賤和不潔。
社會普遍認為他們生來就比一般人低賤。
在印度,最低種性的女孩生活悲慘。
能不能通過教育,來改變這些女孩的生活, 從而改變社會呢?
《摔跤吧,爸爸》是一個成功的嘗試。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父親將自己的女兒培養成瞭世界冠軍。
但是,這隻是一個傢庭。
如何在更大的范圍內,實施這件要耗時十幾年的龐大育人工程?
這就是本片所探討的。
片中記錄的機構 ,叫香堤巴旺。
這個機構是為最貧窮的人而設立。
他們從周邊村落中挑選出 12 個男孩,12 個女孩,每個年齡都隻有 4 歲。
然後,提供給這些孩子從第一天入學到第一天上班的所有援助,希望讓這些孩子成為未來的社會棟梁。
讓他們將來有能力幫助更多的人。
不隻是幫助他們的傢庭,幫助他們的社區,而是對更廣大的社會有所貢獻。
香堤巴旺創始人是一位美籍印度裔,喬治博士。
他在五十歲時候賣掉瞭自己的公司,回到印度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他的大部分扶貧計劃,就是鎖定窮人,給他們工作。
但這些窮人還是住一樣的小茅棚,還是在一樣的社會階層,沒法掙脫出來。
他想到,如果幫助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再幫助一百甚至一千個人,那最終會影響整個社會。
十幾年前,學校剛建立的時候,村民們有很多質疑。
你是不是要賣掉孩子的器官?或者,讓他們改信其他宗教?
也有人認為,他不可能達成自己的目標。
窮人能養活傢人,就應該開心瞭。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窮人傢庭出於不同的目的,將自己的孩子送往這裡。
但是學校有個原則,一個傢庭隻接收一個孩子。
這也是為瞭盡可能地影響更多的傢庭。
學校最初的想法是美好的,給他們提供食宿和教育,讓她們成才。
但實施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第一,對於孩子們自身,被這所學校選中,真的會改變命運嗎?
四歲時,什麼都不懂。
但稍微大一點,就會明白自己身處兩個世界的漩渦之中。會清楚地知道兩個世界有多大的差異。
十幾歲,就會面對他人質疑,為什麼要上學,上學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她的傢人不看好她們,因為是女生。
老一輩人認為女生讀書,可能就會造反。
在學校,她們一進去受到的教育是,種姓不是神指定的,那是人創造出來壓迫其他人的。
但是,在傢裡,這種偏見並沒有消除。
而且還要面對貧窮的壓力。
當志願者問到,在學校和在傢,肯定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如何理解這種感差異?
其中一位學生回答,最開始回到傢裡,覺得這才是自己的歸宿。
後來,她才知道,你想去的地方,才是你的歸宿。
第二,孩子與傢庭的矛盾。
孩子們雖然在學校受封閉式教育,但是暑假寒假要回傢住。
如果他們不和傢裡接觸,就無法完全瞭解他們受教育的目的。
這些孩子是充滿瞭矛盾的。
他們不斷在安全的學校和貧困的傢庭之間切換狀態,在現代文明和印度傳統中輾轉。
由於一個傢庭隻接受一個小孩,這些被選中的孩子,擁有很多同齡的姐妹。
起初,香堤巴旺的孩子還可以教他們的兄弟姐妹,提升他們的成績。
但是在長大過程中,兩者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其中有的妹妹因為嫉妒自己姐姐被選中,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一直記恨在心。
最終十幾歲的時候自殺身亡。
被選中的孩子,對於其他孩子而言也是一種不平等,加劇瞭孩子本身與身處環境的差異,特別是孩子與傢庭的差異。
而香堤巴旺的孩子長大後,將來必須在生活上幫助他們的兄弟姐妹,這個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也就是說,他們不隻是為自己活著。
學校有很多來自西方的志願者。
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會感到困擾,不知道應該跟隨哪種文化。
學校和傢,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他們從小就被教育印度文化就是這樣,所以要尊重印度文化。
但是她們自己也知道,尊重並不代表自己也要這樣生活。
她們在傢裡會覺得很孤單,因為在傢就要做傢務,不能常出門,要不然鄰裡就會說三道四。
有些很小就被祖母指婚,而指婚對象是祖母的兒子。
甚至整個傢族都同意,讓她嫁給自己的叔叔。
在如此荒謬的 " 文化 " 中,她們要打破的不僅是種姓歧視,還有性別歧視。
第三,孩子與學校的矛盾。
學校要培養孩子成為擁有自信、尊嚴、驕傲又成功的人,然後還能回過頭去幫助其他人,這是很高的要求。
也沒有任何書籍指導。
你也許看出來瞭,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項長達十幾年的實驗。
博士的期許,第一,好成績。第二,掌握領導技能。第三,品性和人際關系技巧。
他們很小的時候,博士就一直跟他們談論未來,一定要用功讀書,進入好大學。
特別是女生,一定要自立,追求好工作,等賺到錢後,就能當生命的主宰,而不是受制於別人。
一切都要從自己的傢庭開始,然後再擴展到更大的群體。
但問題是,當孩子們逐漸長大,他們接受的先進教育也在他們身上發揮瞭作用。
並不是所有人都想成為醫生、工程師、公務員、律師這些 " 有用 " 的職業,盡管在印度這是賺錢多的行業。
她們被培養成追尋自己的自由,但是,學校在某種程度上限制瞭自由。
比如,其中一個女生喜歡藝術,喜歡唱歌,想從事相關工作。
這一夢想就直接被扼殺瞭。
喬治博士希望她找份穩定的工作,有好的收入,能幫助自己的傢庭。
壓在她們身上的擔子太過沉重瞭。
太多人花瞭太多時間和精力培育他們,學校,傢庭,社區。她們肩負著很多人的未來和生活。
巨大的期許,讓他們註定與其他孩子不一樣。
有時候,壓力大到想哭,害怕自己的夢想沒有辦法實現。
創始人的大兒子,是個美國土生土長的富二代,在這所學校工作多年後,也轉變瞭很多看法。
他認為,在美國長大的孩子,可以有多種嘗試,失敗瞭也無所謂。不用擔心別人的目光,也不用擔心醫療問題。
但是,對於這些孩子,他們有太多需要擔心。
他們的父母往往有沉重的債務,沒有醫療保障,沒有安全網。
如果失敗,沒有人能幫他們站起來。
所以,他們要求孩子們必須把個人欲望放一邊,著眼於社會、傢庭和比他們弱勢的人。
學校也曾因為資金問題而開不下去,不得不到處籌資,接受捐款。
因為如果關閉學校,就等於關閉瞭孩子們的希望之門。
他帶著哭腔說,我做不到。
這部紀錄片拍瞭將近九年,有的從學前班跟拍到初中,有的從初中跟拍到進入社會工作。
蔓茱拉,就是這所學校其中一個孩子。
現在她成為瞭一名律師。
森莫琪,還隻是個小女孩。
沒進學校之前,小小年紀,她就要幫著母親做工賺錢。
她們的工作是粘貼火柴盒。
小紙片在她們的手上快速翻轉,膠水直接粘在手指上。有時候一天結束,手指就會脫皮。
在學校呆瞭幾年之後,她說想成為一名獸醫或是醫生。
人們常說人生是自己的。
但是隻有她們知道,拋開包袱隻為自己活著,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
跟拍的這五名女生,她們成為瞭護士、記者、律師等。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要送孩子去這個學校。
甚至,女孩小時候也不理解,父親怎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一位父親說,不想讓她跟自己一樣受苦。
女孩長大後懂瞭父親的用心。
她們說,如果過去的一切是業力在左右,那麼一定要掌握我的未來。
這不是個勵志故事,這是活生生的事實。
你喪氣的每一天,是世界上很多人渴望過上的生活。
想看的魚友,b 站有資源